時間:2022-11-14 15:24: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綜合防治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雞養殖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雞患病后主要表現出咳嗽、呼吸不暢、呼吸黏膜腫脹或糜爛等癥狀,嚴重危害雞群健康。該疾病目前無特效藥治療,臨床死亡率高達60%~90%,成年雞感染該病后產蛋量下降10%~50%[1]。因此,在雞養殖過程中,要加強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相關知識點的認知,及時發現雞群存在的健康問題并盡早診斷與防治,促進雞群健康成長,提高養殖效益。
1流行特點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原屬于冠狀病毒,病毒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病毒粒子呈圓形,直徑為100nm左右,存在纖突與囊膜[2]。雞是該種病毒的自然宿主,其對雞肝細胞、雞腎細胞、雞胚腎細胞等較敏感。該病毒在56℃條件下停留15min即會失去活性,但在-30℃條件可存活數十年。使用甲酚皂、氫氧化鈉及高錳酸鉀等常用消毒劑即可將其滅活。任何年齡段的雞均會感染發病,1周齡~4周齡雛雞最易感,產蛋雞也易感染該病,染病后會嚴重影響其產蛋性能,提升畸形蛋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發病不受季節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秋冬、初春溫度偏低的季節高發且病情較嚴重。在養殖場中,若雞場環境條件較差,溫度過高、過低,通風效果差,養殖密度過大雞群過于擁擠,飼料營養搭配不合理等均會導致雞患上傳染性支氣管炎。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空氣、飲水、飼料、墊料等均有可能成為傳染源,也可經過種蛋進行垂直傳播。
2臨床癥狀
2.1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因癥狀表現不同,可分為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和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多種類型。其中,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多見于5周齡內的雛雞,一般發病較突然,且在短時間內可迅速傳染整群,死亡率達到25%左右。臨床上主要表現出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氣喘,畏寒,啰音等,嚴重的會因呼吸困難窒息而亡,部分因并發感染而死亡。6周齡以上雞群感染該病后,臨床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出輕微咳嗽,氣喘,啰音,食欲減退,精神萎靡,下痢拉稀等。成年蛋雞感染后產蛋性能明顯下降,且容易產出畸形蛋、粗殼蛋或軟殼蛋等,蛋內蛋白稀薄,蛋黃蛋白分離,蛋白甚至粘附在蛋殼表面等,蛋品質明顯降低。
2.2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流行最廣,患病雞場中病例數較多,在15日齡~30日齡雛雞群內高發。同一雞場內的多批次雛雞可連續發生該疾病,且發病日齡趨于穩定?;疾‰u呼吸道癥狀表現較輕微,多出現食欲減退,飲水量增加,急性下痢,白色水便,且便中含有大量尿酸鹽。雛雞感染后死亡率達到30%,成年雞感染后癥狀表現不嚴重,死亡率也較低。
2.3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多集中在20日齡~80日齡雞群中發病,發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廢絕,飲水減少,排白色稀便,部分病例會表現出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后期患病雞極度消瘦,嚴重的會因機體極度衰竭而死亡。也偶有患病雞耐過性經過,但后續生長發育較遲緩,體型偏小,影響育成率。
3病理學變化
3.1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
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可見呼吸道內存在大量漿液,并摻雜有干酪樣分泌物,氣囊渾濁不清,肺臟水腫且存在淤血。雛雞輸卵管縮短,發育不完全,管腔狹小閉塞,甚至出現部分囊泡化現象。產蛋雞腹腔內存在液體狀卵黃樣物質,卵巢無異常,輸卵管出現萎縮,卵泡變形、破裂,且存在充血、出血等癥狀。部分產蛋雞外在無異常表現,解剖后發現其卵巢發育正常,但輸卵管長度縮短,重量減小,管腔變窄,管壁變薄,并存在大量積水。組織學檢查可發現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增生,纖毛脫落,空泡變性。
3.2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該種類型疾病的病死雞解剖后在呼吸道內未發現病變癥狀,但腎臟明顯腫脹變大,存在充血、出血現象,多數存在“花斑腎”,腎小管、輸尿管嚴重擴張,充滿尿酸鹽結晶物,肝臟、心外膜、胸膜、覆膜等處也可見白色尿酸鹽沉積,間質水腫,存在明顯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和易染性細胞浸潤癥狀。3.3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剖檢可見腺胃腫大,內壁明顯變厚,黏膜出血且部分存在潰瘍面。偶有病例肌胃胃壁增厚,腺胃黏膜存在出血點或潰瘍現象。個別雞肌胃角質膜腫大、出血、潰瘍,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有的存在腎臟腫脹變大,且沉積有大量尿酸鹽結晶體。
4診斷方法
4.1鑒別診斷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臨床癥狀與禽流感、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疾病相似,診斷時要加以鑒別。以上三種疾病均是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發病均無明顯季節性,多在秋末冬初和初春季節高發,但禽流感春季發病率明顯高于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而后兩種疾病在冬季的發病率又明顯高于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這兩種疾病主要危害雞群,任何品種、任何年齡段雞群均可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危害周齡以內的雛雞群體,發病率在90%以上,雛雞發病后癥狀更嚴重,死亡率為25%左右,成年雞發病率為40%左右,死亡率為15%左右[3]。而傳染性喉氣管炎主要危害成年雞,發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為10%~50%不等。禽流感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不僅會侵害所有家禽種類,還會威脅到人類生命健康。野生禽類在遷徙過程中,尤其是水禽與家禽接觸較為頻繁時,會導致禽流感病毒的迅速傳播蔓延,在易感雞群中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也高達100%,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外,傳染性支氣管炎患病雞在發病前期毫無征兆,整個雞群突然間就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如:咳嗽,打噴嚏,氣喘,呼吸困難,夜間嘶鳴等,病情加重后出現閉目縮頸,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等癥狀,若不能及時救治則可能引發死亡。產蛋雞患病后會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存在啰音,精神不濟,排出黃色粥樣稀便。傳染性喉氣管炎危害時,會有少數雞群發病,死亡期可見病雞流出半透明狀鼻液,眼周及結膜存在炎癥,每次呼吸時頭頸前伸,呼吸困難,存在濕性啰音,精神萎靡,喜臥不喜動。禽流感發病更為迅速和突然,主要呈現出急性發病和急性死亡的特點,雞群體溫突然升至44℃,食欲廢絕,精神不振,用嘴呼吸,羽毛蓬亂干燥,雙翅下垂,流淚不止,甩頭,常閉目不醒,頭部水腫,全身皮膚呈紫紅色或暗紅色,肉髯發紺出血,足部腫脹出血,最后倒地死亡。
4.2實驗室診斷
4.2.1電鏡觀察。無菌采集患病雞病變較為明顯的肝臟、腎臟、脾臟、肺臟等組織病料,研磨后加入5倍的無菌生理鹽水,并滴入適量青霉素和鏈霉素,使其最終濃度保持為2000IU/mL,然后放置于冰箱內,溫度調整為4℃,12h后取出進行3500r/min的離心操作,10min后停止,取上清液再次進行10000r/min的離心操作30min,純化后將上清液倒入玻璃器皿中保存備用。取少許病毒懸液進行磷鎢酸負染色液染色,然后放置于電鏡下觀察,存在纖突與囊膜,即可判斷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4.2.2分子生物學檢測。將病變組織放在液氮中磨碎后提取RNA,然后反轉錄為cDNA,使用傳染性支氣管炎特異型引物進行熒光PCR擴增或RT-PCR擴增,根據擴增結果加以判定。該類方法特異性強,重復性好且敏感性高,在實驗室檢測中應用較為普遍。
4.2.3氣管環培養。無菌采集18日齡~20日齡雞胚厚約1mm的氣管環,放置于37℃溫度條件下旋轉培養24h左右,然后放置于顯微鏡下觀察。若見氣管環上的纖毛不會運動,則說明已受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若發現氣管環上纖毛運動活潑則表面未被感染。
4.2.4血凝抑制試驗。在病變組織分離出的毒株中加入胰蛋白酶進行充分混合,然后放置于37℃條件下震蕩24h左右,取出放于血凝板上進行血凝試驗。若發現雞胚毒株與紅細胞產生了凝集現象,則可判斷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疾病。
5治療方法
目前尚未開發研制出雞傳染性支管炎疾病特效藥,一旦確診,要及時將患病雞隔離開來,對已無治療價值的病雞進行無害化深埋或焚燒處理,禁止消毒處理后流入市場,危害大眾健康。對于處于發病初期或癥狀表現較輕的病雞可給予對癥治療。每1kg飼料中可添加利巴韋林粉劑1g,或98%黃芪多糖粉劑1g,攪拌均勻后給予雞群自由啄食。同時將金銀花25g、板藍根20g、魚腥草20g、黨參20g、茵陳25g、茯苓20g、大青葉20g、黃花25g、車前子20g、甘草25g、金錢草20g加1500mL水熬煎至500mL,給予患病雞群灌服,1劑/d,連續服用3d~5d,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效果,可有效增強雞群抵抗力,促進患病雞恢復。對于支氣管堵塞嚴重的病雞,可給予魚腥草250g、板藍根250g、大青葉100g、穿心蓮200g、蒲公英250g、薄荷100g、金銀花50g、黃芩250g、甘草50g、地榆100g加水煎服,1劑/d,連續服用5d,藥渣可打碎后倒入飼料,另外,每1000kg飼料中加入10%替米考星1kg、10%強力霉素2kg,摻拌均勻后給予雞群自由啄食。對出現典型腎型氣管炎癥狀的,飼料中要適量增加玉米、麩皮用量,減少豆粕用量,每1000kg飼料中加入10%強力霉素2kg、電解多維500g和腎舒2kg摻拌均勻后給予雞群自由啄食,連續治療5d。同時,將腎解、七清敗毒顆粒各500g加入到250kg清水中給予雞群飲用,連續飲水5d,效果較好。對于其他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可使用合適的抗菌藥加以治療?;疾‰u痊愈后要繼續隔離飼養30d左右,確認不具傳染性后再回群集中管理。
6防控措施
6.1加強飼養管理
日常飼養管理中,要做好雞舍衛生打掃工作,及時清除糞便、污染物等,避免糞便、尿液堆積發酵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氨氣和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刺激雞群呼吸黏膜,誘發呼吸道炎癥,危害雞群健康;及時通風換氣,確保舍內空氣質量良好;合理調節雞舍內溫度和濕度,尤其是秋冬和初春溫度較低的季節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雞只受冷感冒,引發呼吸道感染;合理控制雞群養殖密度,盡量保持15只/m2的飼養密度,避免飲食位不足、運動量減少導致雞群營養不良,增加患病風險;管理人員飼喂或打掃時盡量減少制造噪音,為雞群提供安靜的生活環境,避免刺激到雞群,引發應激反應;定期對雞場、雞舍、料槽、飲水器等進行全面消毒,疫情高發期適當增加消毒次數,輪換使用消毒劑,減少和殺滅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雞群感染幾率;加強飼料管理,適量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確保飼料中營養均衡,提升雞群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6.2免疫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播蔓延最為有效的措施,因此,養殖場應根據該疾病的流行特點、易感雞群及飼養環境等,按照科學免疫程序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1日齡~3日齡雛雞可使用C0株~30株、H120和腎性傳支1羽份點眼或滴鼻免疫;5日齡~7日齡雛雞可給予雞新城疫、H120二聯活疫苗1羽份點眼或滴鼻;20日齡~25日齡雛雞給予雞新城疫、H120二聯活疫苗1羽份點眼或滴鼻免疫;70日齡~80日齡雞給予新城疫四系、H52二聯活疫苗2羽份點眼或滴鼻免疫,同時給予新支二聯油佐劑滅活疫苗0.5mL/羽肌肉注射接種;產蛋雞可在開產前給予新支減三聯油佐劑滅活疫苗0.5mL/羽肌肉注射接種,同時給予雞新城疫四系、H52二聯活疫苗2.5羽份點眼或滴鼻免疫。疫苗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并嚴格把控疫苗質量及接種劑量,確保免疫效果。
7結束語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雞養殖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雞患病后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及疫情防控,則會在短時間內導致整群雞染病,嚴重影響雞群的生長發育及生命安全,給養殖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養殖戶及獸醫工作者應加強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知識了解,掌握其流行特點及臨床癥狀,采用合理有效的診斷方法加以確診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干預。日常飼養管理中,為雞群提供一個干凈、安靜、舒適的生長空間,確保飼料營養均衡,提高雞群機體抗病能力,并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給予雞群必要的疫苗接種,綜合防控,降低該疾病的發生率,保障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促進養禽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東.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藥物治療及免疫預防[J].現代畜牧科技,2022(5):84-86.
[2]李航.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流行病學及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2(1):89-90.
[3]劉秀芹.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免疫預防[J].現代畜牧科技,2021(1):145-146.
作者:焦淑紅 單位:內蒙古通遼市動物檢疫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