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02:56: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微課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微課”釋義
微課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其核心理念在于“微”而不在于“課”,“微課”與傳統課最為顯著的區別在于其短小精悍,即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把知識點講完、講通、講透,讓學習者得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般來說,微課教學模式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微視頻學習,提前掌握教學知識點,到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5-6個人的規模分為若干個小組,開展“問題中心式”和“任務導向式”的教學,這與傳統理論灌輸式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因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激活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實現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1]雖說,微課是碎片化的知識,但卻是教師對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模塊化劃分并針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制作、開發的結果,所以,微課的統合,即是系統化知識的表現。由此,微課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主題式、開放式、便捷式的教學環境,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邊際效應”。
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來看,既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更要求其具備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中職德育課是一門人文性、價值引導性極強的課程,有其特定的課程價值定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版)》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然而,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滯后、教學氛圍枯燥、教學效果欠缺等問題,亟需進行教學改革,才能讓學生“不走心、聽得進”,微課作為信息化時代的產物,與職業教育規律相嵌合、與中職德育教學相耦合,具有明顯的教學優勢。
(一)突出教學重點,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
微課制作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展開,具有鮮明的知識目標性。主題性突出,集中于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并展開師生互動,讓學生敢于表達、敢于爭論,最終在觀點的交鋒中實現德育知識的增長,滿足了學生對實用性知識的需求。相對于傳統灌輸式的德育教學模式,是“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的轉變,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成活躍的課堂教學生態,變教師的硬灌輸為學生的主動學,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二)豐富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方法動態化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微課是由多種信息化要素組成的教學資源,在開展教學時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包括情景式教學、任務式教學、問題式教學等等,按照課堂教學的內容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動態化,能夠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并在開放式教學平臺呈現,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與傳統德育教學相比,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動畫、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激發,把學生放在教學方法建構的核心地位,是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變學生不想學為我要學。
(三)營造教學氛圍,實現課堂生態活力化
課堂氛圍沉悶、學生打瞌睡、回答問題不活躍等是中職德育課堂的主要問題,歸結一點,就是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針對性不足。[2]對此,中職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就是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動機,方能提升教學效果。微課教學運用現代教育理念,能夠在很好的分析學習者知識需求的前提下進行視頻教學,對授課主體的認知清晰,群體針對性較強,并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很好的對接,創造讓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把自身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中,打造活力四射、活躍主動、求知欲旺盛的課堂氛圍。
三、微課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的應用路徑
鑒于微課在與中職德育課程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方法動態化和教學氛圍生態化等方面的耦合,必須深入探索微課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促進德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彰顯德育教學效果。首先,用好課前預習,活躍主體的道德認知。微課優勢在于能夠讓學生在未展開課程教學之前先通過微課來進行預習,進而把握本堂課的教學知識點。那么,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需要把教學知識點推送到網絡教學平臺,并把本堂課的互動話題、學習任務等進行布置,使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之后理解本堂課教學基本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積極查閱資料,做好課堂發言,變被動為主動,最終有效適應課堂教學。例如:在布置預習“預防一般違法行為”任務時,將“治安管理處罰種類”、“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種類”等知識點以Flash動畫方式呈現在微課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用微課學知識,填“任務單”,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切實成為課堂主體,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強化課堂訓練,激發師生的情感交流。德育課程是一門學以致用的課程,然而,在課堂教學中,辯論是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的重要手段,要求中職德育教學要堅持討論式教學、案例分享式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推動個體之間取得價值認同。[3]所以,教師要加強引導,在適當的時候嵌入微課視頻,加深對某種行為品質的印象,實現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內化,并慢慢加深師生之間的友誼,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例如:筆者在講述“正當防衛”時,就剪輯了昆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及2018年2月最高檢察院的一批正當防衛案例視頻,制作成“微課”。學生觀看后,馬上就會假想許多案情并發問,同學間充分交流,教師借助學生的疑問,切入對此難點的解析,整個過程自然順暢,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順利引領學生突破了難點[4]。最后,注重課后復習,促進學生的行為外化。所以,教師就需要在網絡教學平臺及時向學生推送更多富于社會正能量的微課教學資源,除了要求學生反復觀看之外,還要求其撰寫心得體會,甚至邀請學生加入到德育課題研究中來,不斷推動學生構建道德體系,最終外化為利于社會的可敬行為。例如:在《預防一般違法行為》課后,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深入校園、超市、街頭、地鐵站等場所,尋找一些不良行為和關愛善良之舉,并用鏡頭記錄下來。教師收集每一小組的圖片、視頻,制作成微課,在班級教學平臺上推送,讓學生發現身邊的善與惡,美與丑,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總之,中職德育課程是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課程,要按照“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對接“互聯網+”時代,及時將信息技術嵌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建構德育微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體性,建構動態化的課堂教學生態,促進“內化于心”的道德品質“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賈海剛.中職德育課的微課教學[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1):20-23.
[2]韋嬋.微課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以“職業道德”內容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32):203-204.
[3]張建國.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改革建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02):5-12.
[4]雷娟.例談微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應用.
作者簡介:傅巧君(1978年06月-),女,福建建陽人,漢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