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2 06:09: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網絡環境的沖擊造成了人們學習方式的改變,尤其高校的各個學科都逐漸隨著新媒體形式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了改善。互聯網既能沖破地域的限制,也無視了時間的局限性,可以說互聯網環境可以有效的改變傳統的“面對面”的教學方式,也改變了教學中“灌輸”與“接受”的關系。可見,新媒體帶給了高校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與便捷的交流方式,也為高校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優勢。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合理的利用新媒體手段,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思政教育。
一、新媒體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現狀分析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較為復雜,尤其是在新媒體下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更需要思政教育者認清楚新媒體帶來的優勢,以及其中所存在的缺點。高校中進行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便捷性,高校學生對于新媒體的掌握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而且他們能夠依據新媒體中的平臺進行語言和思想上的溝通,獲得很多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相比于傳統的書本報紙,高校生更喜歡新媒體背景下的網絡平臺,在平臺中知識更加有趣,立體豐富,學習的時間也不具有局限性。但是根據目前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體下的進行情況分析,發現學生在高校思政平臺學習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由于其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所以在短時間內并不能獲得一定的知識,學習效率較低。第二,部分學生在調查中表示,新媒體平臺并不能夠幫助他們受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他們認為新媒體這一平臺主要是用來方便辦公以及學習和思想,語言交流上的軟件,并不能應用到教學工作中。由此可見,高校教師和學生都缺乏一定的媒介素養,無法利用教學平臺獲得真正的思政教學資源,不能判斷媒體資源的優質與缺點,不能在思政教學平臺中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第三,思政教學工作在利用新媒體教學和培養學生的過程方案不夠明確有效,部分教師在進行新媒體利用時,只是進行了單純的復制粘貼,并沒有真正的進行知識的篩選和適于學生的思考,在這種背景下的新媒體思政教育工作就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一)自主應用新媒體,構建思政教育網絡平臺
由于新媒體本身所具有的優點,其對于進行高校生思政教學工作,可以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和路徑,但是要想真正發揮新媒體所有的優勢,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學人員以新媒體發展為背景,自主應用新媒體,構建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的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利用平臺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展示新媒體教學工作的優勢,讓思政教育網絡平臺真正的成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外界媒體進行溝通的平臺,促使思政教學信息能夠全面流入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新媒體技術給了高校建立屬于自己學生學習的思政教育平臺,因此從學校各個職能部門以及學院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門來說,都應該建立屬于學生的校園網站,加強有關大學生,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設工作。早在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已經發出了《有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其中意見要求高校思政網站應該在新媒體的充分利用下開始建設,思政教育校園網也應該承擔高等學校新聞報道以及各種公告官方宣傳的職能。學校建設好思政教育校園網或者平臺之后,思政教育網站逐漸會成為學校重大新聞的代言人。同時,在思政教育網絡平臺中,各個班級、各個專業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由老師或者是大學生負責人創設虛擬班級,開設有關QQ群、微信群、微博群的工作平臺,幫助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學習專欄的展示和學習。以此在最初使用新媒體平臺中樹立合理的思政教育平臺使用方式,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政教育知識學習意識。
(二)優化媒體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觀念
進入高校之后,大學生與中學生最大的改變就是轉換了以往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學習中從被動逐漸成為了主動學習,學習的內容也不是限制在一本課本上,而是由教師給定一定的范圍,根據興趣和專業,讓學生自己進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學生在利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知識,也可以從多個平臺中獲得很多信息資源。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需要按照學生的需求和高校學生學習的方式,優化媒體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觀念。具體來講,在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比如說利用新媒體模式在課堂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中使用一些較為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官網,也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內容,并且教師需要在課堂中著重注意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構建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觀念。課下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課余時間中,利用合理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或者是我國官方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獲得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提升作為一名當代青年大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修養;強化大學生所應當具備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也達到了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的目的。這種課上新媒體輔助,課下自主平臺利用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道德修養和思想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必然要求
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在于其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平臺中進行交流和學習,因此新媒體在為人們帶來便利和思想碰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新媒體平臺為大學生輸送了及時有用的信息,學生迅速了解到國內外重大的時政要聞。除了各大高校自己所創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現在比較適用于我國青年所使用的平臺,比如說:學習強國平臺軟件,這個軟件平臺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國內外重大的新聞要事,也可以讓大學生迅速接觸到政策的變化。相對應的,新媒體的不良信息也隨著新媒體的優勢,造成了很多信息混亂,信息錯誤的問題和局面,導致學生在思想方面不夠堅定,思想沉淪,迷失自我。因此高校在新媒體背景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需要構建屬于并且適合本校大學生使用的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外,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樹立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嚴格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以此才能在新媒體背景下,利用新型的軟件和平臺,幫助教師在課上,課下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學習平臺。總之,新媒體以其快速,廣泛的優勢滲透到了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作為最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領域,高校以及教師都需要嚴格合理的使用新媒體平臺,在創設干凈的網絡環境,樹立正確的使用平臺意識之后,教師與學生也將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不斷進步,完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作者簡介】張楠(1989-),女,助教,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肖文紅.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14-16.
[2]楊俊.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新教育手段的探索[J].科教文匯,2019(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