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多元化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14 09:45: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校鋼琴多元化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鋼琴多元化教育研究

二十世紀以來,音樂廣泛地走進現代人們的生活中來,鋼琴作為音樂的高級演奏方式自然也不能缺席,越來越多的人送小孩去學習鋼琴。鋼琴教學也成為了一大重要問題,教學者如何把控教育的方向對學生的鋼琴水平成長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國人對音樂教育的越發看重,也給國內的鋼琴教育提供了一個機會,有助于鋼琴教育體系的完善。在這樣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下,鋼琴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出思考和研究:怎樣更好更高效地提高鋼琴教育水平?國外比較優秀的鋼琴教育者曾經提出,在鋼琴教育中融入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本文認為,這十分符合當代的鋼琴教學。只有在鋼琴教學中融入全方面知識的學習,并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將實踐和理論巧妙地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將鋼琴教學進行下去。

一、鋼琴教學的理解和教育的方向

改革開放之前國人的生活水平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溫飽都成問題,就沒有太多心思放在音樂的學習上來了。鋼琴教育作為音樂的一個小分支,一直都不被社會各界所看好,也得不到該有的對待,但是由于現如今生活水平的提升并加上教育部也對素質教育進行廣泛普及教育,國人響應號召,通過音樂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水平,而鋼琴教育恰好可以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水平,能使人的整體素養上升到一個很好的階段。但鋼琴的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鋼琴教育是一個涵蓋了諸多理論知識的一個完整教育體系,對學習者的要求很多,要想學好鋼琴就必須從音樂歷史、音律知識、樂器常識這些基礎理論知識入手,來作為自身學習鋼琴的基礎;除了理論知識以外,鋼琴教育也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領域,我們在學習鋼琴彈奏時需要掌握鋼琴的整體的彈奏動作和音律的把控,整個過程的學習對學習者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和實踐操作的協調很有考究。完全可以這們說,評判一個人鋼琴是否學的好,除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要過硬,還要看看學習者能否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完美地相結合,以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

二、對現代鋼琴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現如今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就是筆者對高校鋼琴教師進行大量的調研得出一個觀點:了解到大多數的鋼琴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由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向學生演示和彈奏,向學生傳授鋼琴知識,學生跟隨著教師反復的練習和改正,無法真正找到自己的學習點,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太過于古板,不知道變通,不能更深層次的激發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后續的鋼琴學習。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固然也能起到教學的目的,但也將鋼琴教學的弊端完全體現出來:這種教學方式太過古板不懂變通且太過單一。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于現代的很多鋼琴教學單位中,這對鋼琴的教育很不利。即使傳統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內容,但也因為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由教師一遍遍的演奏和傳授,讓學生在學習鋼琴時產生了巨大的依賴性,不知道怎么去自主學習,也達不到原本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融入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第一點,鋼琴的學習需要學生熟練了解音樂的基本理論和鋼琴涉及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時只有熟練的掌握鋼琴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后面的實踐演奏中當中起到效果。第二點,鋼琴是一門實踐專業較強的科目,需要學習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不但對演奏者的身體協調能力要求很高,還要演奏者本身對鋼琴結構的基本組成和演奏曲目的深刻認知,才能演奏出優美動聽的鋼琴曲調。第三點,鋼琴的教學和自主創新息息相關。只有對演奏的加以深刻理解和認知,并加以自己對鋼琴的理解相結合,融入新的演唱形式和演唱內容,不斷地給鋼琴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使音樂事業再上一個臺階。

三、在鋼琴教學中多元化理念的一些運用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多元化分配角色扮演

以往鋼琴教育在教學時,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角色,學生只是跟隨老師被動地學習鋼琴,而現今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和以往的教學方法背道而馳,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的教學方式。以往錯誤的教學角色的分配,即浪費了教師大量的教學時間,還無法真正起到教學的效果。從整體的教學過程來看,教師雖然很努力制定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制定的豐富多彩,卻無法勾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欲望,也無法讓學生掌握鋼琴專業的精髓所在。雖然學生在學生中是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但也是鋼琴學習的主角存在。所以,我們只有改變原來的教學思路,將多元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到學生的鋼琴學習中來,將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把學習主體交于學生,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角色,這種新的教學體系的形成是給教學的完善奠定了基礎。以下是筆者提出了幾點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首先,提倡集體教學,統一學習基礎知識。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扎實的基礎可以讓學生在鋼琴路上越走越高,所以學生必須加強學習鋼琴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對基礎知識進行教學時,以集體的方式展開更為合適。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借助現當代多媒體技術,比如利用投影儀,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在觀看中成長,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地方時,教師給學生提供電腦,供學生自主地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來提升理論知識。這種集體生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種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后面學習任務的完成。其次,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利用小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交流互動能力。在具體的演奏教學當中,我們應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起來。教師把所有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教學,降低教學的范圍。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受教學內容的局限性,且比較靈活,能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地學習交流的機會,當學生們遇到學習問題時,可以通過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法,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本身的音樂造詣。當遇到一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時,學生們組織組內討論就可以輕易解決,尤其是一些比較相近的問題時,其中一個學生通過提出問題的同時無疑是給其他學生提了一次醒,當提到關于一些比較具有創新的想法時,學生們通過組內交流的形式,完全可以將這種創新想法傳播開來,這有利于其他學生產生思維上的摩擦。正是在這種思維相互摩擦之下,才能逐漸使創新的想法更加趨向于成熟。最后,尋求特殊的教學方式并合理分配學習任務。雖然以往傳統的“一對一”教學不適合學生使用,但也不能完全抹殺這種教學方式。在對學生進行鋼琴教學時,有些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學生是無法通過自主學習解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鋼琴教師對學生進行細心、專業的指導,并加以適當的引導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其專業知識難點。除此之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天賦有所差別,對于一些天賦能力差的學生時進行教學時,這類學生在進行鋼琴學習時難免會很吃力。在遇到一些基本的問題時,對于天賦高的同學和教師來說,會簡單就能解決問題,但往往卻能成為天賦較差學生學習路上的最大阻礙。在面對這類的學生時,教師應該做的就是進行細致地觀察該類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制定特殊的教學方式,幫助其度過學習的困難環節,鋼琴水平也能得到應有的提升。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教學方式多元化

自兩千年來以來,鋼琴教學就一直被大多數人以為是學談鋼琴。對于這種錯誤的說法,無疑是揭露了當代人們鋼琴教學理論知識的缺少。確實,從大多數鋼琴老師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是否能彈好鋼琴是鋼琴教學的核心所在。面對這樣的看法,我是是持相反意見的,本人認為一個真正懂鋼琴、會彈鋼琴的人,不僅需要大量的實踐演奏操作,而且還需要對鋼琴的基礎理論知識爛熟于心,以此作為墊腳石并加以自己對鋼琴專業的理解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對于鋼琴教學來說,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演奏操作息息相關,兩者缺一不可。所以,鋼琴教師必須根據這一特點加以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對學生們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分清楚教授的順序,先對學生傳授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帶著探索求證的心態去進行實踐操作。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在實踐操作中鞏固自己的鋼琴理論知識,也能將理論和實踐巧妙的融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比如帶學生去參加一些學校舉行的鋼琴演奏會,通過現場的高傲氣氛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現場的藝術氣息,無形之中增長了其鋼琴的見識。這種感受經過長此以往的積累會慢慢地改變學生的藝術修養,對接下來的鋼琴教學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考試學分結合適用,實驗驗收途徑多元化

如果想要鋼琴教學更加的多樣化,既要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之外,還要加強教學制度的完善。只有將以上兩種方案共同實施才能保證教學的目的。而這兩種方案想要共同的實施,就必須依據現代的鋼琴考核機制才能完成。本人為了設計考試的形式,做出了一些努力,對很多的考試機構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調研表明,很是有較多的鋼琴教師選擇用階段性的考試模式為主。雖然這種傳統的考試模式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流傳了很久,但還是存在弊端,無法真正使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好。對于鋼琴學習來說,學生進行學習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達到效果的,它需要一個長久的積累過程,而階段性的考試抽查,只能檢測出這一階段學生的鋼琴學習狀況,并不能以此來判定學生整體的鋼琴學習情況。不論這種考試中是否有抄襲現象的發生,僅從心理上,就能造成學生平時對學習產生松懈的態度,往往只是塊臨近考試前夕臨時抱佛腳,居然也能考出好成績。所以,鋼琴教師必須這一嚴重現象加以重視起來并進行改進。就在這個時候學分的評價機制在在大學教學中實施起來,每個科目會有相應的學分。教師可以通過看學生的平常的學分和考試的成績,相互中和,以此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本人以為,這種學分和考試相結合的評判方法在鋼琴教學中同樣適用。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制定相關的學習任務,并以學分的完成情況給以標準。這樣一來,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也能端正學習態度,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認真的學習,有助于全方面知識的掌握。并在此時,配合階段性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抽查。這種學分和考試抽查的模式結合使用,無疑是提高了教學評定的手段。并合理加以使用,給學生的鋼琴學習指定了正確方向,也給鋼琴教學提供了幫助。

四、結語

多元化教育理念顧明思議就是要求教育者的教學思維要非常廣泛,向多個角度進行開放和發散,以鋼琴理論知識為基礎,根據教學的需要不斷地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并由此豐富和創新教學思路,從全方位發力。將鋼琴教學推向高效。在原有的理念當中,一談到鋼琴教學,大家眼前所閃現出的總是教師示范、學生跟彈的程式化情境。以往的教學方式,雖然也能達到教學的效果,但比較浪費時間和精力,過于死板。只有在鋼琴教學中融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應用更多種類的教學開展與評價的方法,不但可以給枯燥的教學過程帶來樂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鋼琴技能水平。這種多元化的教學過程,是未來鋼琴教學的趨勢,也是為國家提供優秀鋼琴人才的來源。

[參考文獻]

[1]米立超.全實踐理念下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機制現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趙艷華.高校個性化教育理念與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

[3]牛雪瑤.音樂教育的多元化與鄉土化研究[J].知識經濟,2011,11:166.

[4]張燚.大學生音樂社團現況與發展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

[5]馮曉琪.高師鋼琴教學多元化體系的構建[J].北方音樂,2014,14.

[6]吳金華.論高師鋼琴教學多元化體系的構建[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7]李娜.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8]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胡楓(1979-),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學歷,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師鋼琴教學。

上一篇: 社會鋼琴教育研究 下一篇: 學前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研究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日韩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