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4 09:18: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體育教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大學生家長及高校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年來經常有大學生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受傷事件,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高校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修課程,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積極交流,合理釋放情緒的能力,結合當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通過高校體育教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結合,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現代大學生年齡大多在17—23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大學生生理發育基本完成,但心理發展并不成熟。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大學生應該有的心理特征是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能夠積極主動地適應環境的變化,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對于未來的生活充滿向往,面對挑戰和挫折不懼艱苦,迎難而上。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大多表現為自卑、抑郁、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等,而且近年來這種現象出現的越發頻繁,甚至還發生了因心理健康問題所引發的傷害事件。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但是傳統的心理健康課程枯燥乏味,將體育課程與心理健康課程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學習到心理健康知識,進而達到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目的。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
由于學生的生長環境、教育環境、地域環境及自身生理、心理特征的不同,各個年齡段的大學生所體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完全相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學生成長最重要的環境之一,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一直處于家庭的環境之中,家庭教育同樣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一些學生家長不以為然,在家庭的環境下沒有給學生做出優秀的表率,使得學生認為父母的一些錯誤做法甚至是錯誤的人生觀、世界觀反而是“正確的”、“無傷大雅的”,這也就是造成學生直至到達大學之后依舊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原因;同樣的,父母的過分打壓,或過分溺愛,也會造成學生自卑,或是盲目自信。可以說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在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產生的。
2.無法融入新環境
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有老師每天盯著不放,不再有父母每日在身邊叮囑,也不再有熟悉的同學做伴,學生每天需要自己安排除上課外的所有時間,一些學生面對這一變化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不愿與新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更多的愿意將時間花在手機或游戲上面,導致一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閉心態。
3.面對巨大就業、擇業壓力
大學生臨近畢業將會面臨考研和就業兩條道路的選擇,選擇考研的學生希望通過更高層次的學習豐富自己,進而到達更高的舞臺;而選擇就業學生相對于考研的學生則會更早進入社會,從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社會對于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是不友好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危機,很多大學生在就業和擇業的道路上背負著巨大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也有心理壓力,這些無形的壓力使得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更有甚者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4.愛情觀和性心理出現扭曲
由于生理發育的成熟,大學生戀愛成為常見現象。但是心理發育并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在愛情觀和性心理形成之初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網絡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下,大學生每天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相當之多,當然也不乏這方面的信息,但是很多大學生并不能夠分清哪些才是正確的,而哪些又是錯誤甚至病態的,在不知不覺中愛情觀和性心理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扭曲,這也就使很多大學生因為感情不順而導致心情低落,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高校體育課程具有一定的專項性,同時也有著課堂氛圍活躍的特點,在體育課上,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教授,學生不僅僅能夠掌握一項體育技能,還能夠鍛煉意志品質和心理自控能力。
(一)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體育教學中,在讓學生掌握一項體育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通過體育課歡快、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放松心情,幫助學生更好地控制情感,合理地張揚個性、釋放壓力。
(二)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起到的積極影響
體育運動的過程,是讓學生身心放松的過程,通過參與體育運動,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學習體育運動技術,更應在體育運動中體會到快樂。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調整起到積極的作用。
1.有助于學生張揚個性
每個學生對于所學習的體育運動項目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會,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有個性的動作和表現。在運動場上個性的動作表現不僅不會被嘲笑,還會成為“加分項”,這對于一些原本自卑或內向的學生來講給了他們很多的自信,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會讓他們認可自己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就不會因為不自信而畏首畏尾。
2.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控制情感
高校體育教育是以學習體育運動技術為基礎的課程,通過將簡單的動作連貫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動作。但是學習技術動作的過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運動技術動作的形成需要經過動作形成期、動作變形期和動作定形期這幾個階段,從動作的形成到定形每個學生所花費的時間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控制身體肌肉完成正確的技術動作,更需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因動作定形快而驕傲,也不因不能完成動作而氣餒、焦躁。通過運動技術動作的學習,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
3.有助于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在學習體育運動技術的過程中,一些學生難免會因生澀的技術講解而煩惱,而一部分有運動基礎的學生則會更好地理解技術動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每個學生都親自指導,所以教師會培養學生骨干,這類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會很快理解技術動作,在教師不能夠做到逐一講解的時候,這些學生會幫助另一部分動作理解較慢的學生,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們交流技術動作的同時提高自信。
4.有助于學生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體育運動多為團隊項目,通過學習和參與體育運動項目,會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如籃球項目,在籃球場上考驗個人技術的同時,更看重的是團隊的配合,個人技術再優秀也不能沖破對方五個人的防線;再如時下火熱的電子競技項目,更加考究團隊的協作,只有通過默契的團隊配合才能夠最后走向勝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適當加入團隊對抗,來鍛煉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有助于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及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
5.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除了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術,其重點還是在“育人”方面。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狀態往往帶有青春期的叛逆情緒和不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心理健康課程與高校體育課程相融合,將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到體育教育課程中,通過體育教育課程生動、活潑、形象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學習體育運動項目的同時,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內容,這樣不僅掌握了運動技術,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優秀的意志品質,幫助學生在迷茫的時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加強高校體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結合心理健康課程共同進行
將體育課程與心理健康課程相結合,對于心理健康課程來說,不僅能夠使原本枯燥的課堂內容活躍起來,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課上所學的內容;對于體育課程而言,加入心理健康課程內容,更有利于加快學生理解學習的體育運動技術,使學生在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心理素質。在體育課教學實踐中,特別是球類教學項目,可以把教學比賽有意識地安排在教學進度的中后部分,通過教學比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心理健康課程與體育課程的有機結合。
2.堅持以學生為本
不論是體育課程,還是心理健康課程,教師都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前提,做到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分組教學、分層次教學的方法,采取升降級教學比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及面對勝負、成敗的心理承受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師應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調整教學方案,不能一成不變地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這樣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還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學生對課程產生抗拒,甚至厭惡。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個別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以達到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理解并掌握課堂所學知識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3.提高高校教師心理素質和自身素養
高校教師應時刻保持積極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日常教學之余,鉆研專項技術,學習與專業相關的新知識,時刻保持自身專業知識庫的更新。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養,以良好的身心狀態進行教學,同時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給學生作出良好的表率,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結語
通過高校體育通過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課程相結合,能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通過高校體育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控制情感,提高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合理釋放壓力。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改變了原本單項課程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上課的興趣和熱情,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課堂教學內容,同時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素養,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素質,進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幫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快速脫離困境,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真正達到讓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施靜嫻.大學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和促進[J].內江科技,2018(12):82,123.
[2]王瑜浩.論大學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層面[J].高職教育,2018(1):51-53.
[3]武琳昭.試論大學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才智,2017:2-3.
[4]莫連芳.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J].視聽,2018(8):200-201
作者:劉日良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