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9:39: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關注度逐漸提高,為了有效改善當前的生存環境,就要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進而為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實際的植樹造林過程中,所種植的樹木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種植樹木的存活率,就要充分結合種植樹木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植樹造林技術和管理措施,為樹木正常的生產發育提供可靠保障。
2植樹造林技術
2.1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指將樹木的種子直接進行播種的造林方法,由于該種方法不需要進行樹苗的培育,這就大大降低了實施的難度,尤其適宜進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同時,直接進行樹種播種這就對造林立地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在播種之后,還要對幼林進行細致的管理,避免其受到外界過多的不良影響,確保其能夠順利的生長。采取播種造林法需要滿足以下要求:首先,進行播種的種子要顆粒飽滿、較大、種源充足,并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易于發芽;其次,進行播種造林的地區要具有充足的水分,進而能夠為種子的不斷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并且該地區的各種自然災害較少,通常來說人煙稀少、位置偏遠的地區更適宜進行播種造林。
2.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指將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的基礎材料而進行的植樹造林方法,該種方法所種植的苗木具有較強的抵抗力,能夠適應環境較惡劣的地區,苗木也更容易存活生長,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植樹造林效果。因此,植苗造林法是當前最為常用的植樹造林方法,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植苗造林法的實施過程中,苗木能否成活的決定性因素是苗木本身是否能夠維持水分平衡,與苗木自身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實際的造林過程中,要對起苗、選苗、分級、包裝以及運輸等方面的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做好苗木的保水工作,進而避免其在移栽過程中損失過多的水分,從而為苗木有效成活提供可靠保障。
2.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被稱為分生造林,其是將植物的營養器官作為造林的基礎材料而進行的造林方法。相較于植苗造林法,分殖造林能夠大大降低育苗的費用,同時其整個操作也相對簡單,所采用的技術也易于掌握,并且所種植的植物也具有較高的存活率。從遺傳性能上看,分殖形成的幼苗具有母本的優良性狀,在分生初期能夠進行快速的生長,進而為幼苗的存活率提供可靠保障。但是分殖造林法會受到材料來源的限制,只適用于能夠進行營養繁殖的樹種,這就需要大量的母樹作為分殖基礎的來源,對于母樹較少的地區,則無法進行大范圍的植樹造林。分殖造林法需要造林地土壤疏松、濕潤,擁有良好的立地條件,便于插穗生根成活。
3植樹造林管理措施
3.1幼苗管理
幼苗是植物生長的關鍵時期,對于樹木以后的生長發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需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樹木幼苗的生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緩苗、生根以及生長等過程。由于樹木幼苗發育不完全,其抵抗能力相對較弱,處于散生的狀態之中。為了提高樹木幼苗的存活率,就需要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有效管理,為幼苗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水肥、空氣、光照以及熱量等條件。幼苗管理要對其種植土壤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及時進行土壤的松土和除草工作,不斷改善土壤的生長性質,進而為幼苗的順利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礎。同時,還要對幼苗的生長發育狀況進行必要的調節控制,對其采取間苗、平茬以及修剪等種植措施,不斷改善苗木的生長狀態,進而確保其快速的生長發育。
3.2封山育林管理
為了避免樹木的生長受到過多的外界因素影響,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措施,進而隔斷植樹造林區域與外界之間的聯系,這就能從根本上摒除人為因素對植樹造林所帶來的各種干擾,從而為樹木的生長發育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通過對植樹造林區域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選擇適宜的位置建立一定的檢查管口,對于進入種植區域的人類和牲畜要進行有效的檢查,避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要設定山區植樹造林工程的紅線,避免造林區域與人類活動頻繁區域交叉和重疊,進而能夠有效提升山區植樹造林林木的管護能力和水平。通過采取有效的封山育林管理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綠化速度、改善森林的生態效益,同時還能有效的降低育林成本,促進植樹造林活動的不斷發展。
3.3完善植樹造林的基礎設施
植樹造林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各種基礎的設施的支持,因此,要充分結合植物造林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植樹造林的基礎設施,為技術實施和設備應用提供必要的基礎體系,進而不斷推動植樹造林活動的實施。例如,對于在山區進行的植樹造林,為了充分利用山區豐富的水資源,就需要結合山區地勢情況建立溝壑、水壩以及灌渠等各種基礎設施,為樹木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應。此外,還要對林業服務站進行不斷地升級改造,擴大其整體的服務能力,并且建立電力、機械、維修以及防火等相關體系,為各項植樹造林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進而不斷提高植樹造林活動的實施質量。
3.4提高植樹造林質量
結合植樹造林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護措施,為植樹造林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必要的支持。要建立與現代林業發展相適應的林業管理服務體系,對林業工作者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術培訓,并采取有效的考核機制,促進植樹造林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進而為各項植樹造林新技術的順利實施提供人員保障,確保其能夠切實的應用于實際的植樹造林活動中,從而促進植樹造林質量的不斷提高。
4結語
總而言之,植樹造林對于確保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要予以充分重視。為了確保植樹造林活動的順利實施,就需要結合樹木生長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植樹造林技術和良好的管理措施,進而為樹木順利的生長發育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黃家賢.山區植樹造林的關鍵環節與管理建議[J].南方農業,2017(6):48.
[2]關德剛,黃濤.植樹造林技術與養護措施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6(10):78-79.
作者:韓吉慶 單位:黑河市愛輝區大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