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8 09:41: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田徑短跑教學創新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體育在學生學習階段有較強的目的性,即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增強身體素質。當前很多學校將田徑短跑教學列為重點教學科目,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雖然短跑運動在學校體育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然而其教學現狀卻不樂觀,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需求和教學目標等因素,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問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短跑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1.田徑短跑教學現狀
當前大部分家長和學生潛意識將體育看做副科或將其看做放松玩樂的學科,因為對其抱著自由散漫的的態度,甚至會運用體育課時間學習其他課程,沒有意識到體育課程自帶的強身健體功能。部分體育教師也不重視體育課,在課堂上未采取相關引導措施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正是因為教師和學生散漫的態度才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與此同時,多數學生在參與田徑短跑教學時沒有將此項運動作為興趣或強身健體方式,因而對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即使體育教師在短跑教學中采取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也沒有較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影響短跑教學效率。此外大部分體育教師在田徑短跑教學中遵循傳統訓練方式,其目的在于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忽略學生個體差異和短跑運動特點以及學生主觀需求,導致短跑教學極其單調,長期以往消磨學生對短跑運動學習興趣。此外,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很多學校在田徑短跑師資方面還存在力量不足情況,必然會降低學校短跑運動學術水平,進而影響短跑運動發展。部分體育教師并非短跑專業出身,對田徑以及短跑理論知識、戰術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掌握不足且無法合理應用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以致于無法設置滿足學生興趣的短跑運動教學內容,長期以往消磨學生參與短跑運動積極性。再加上很多學校在考核方面依舊運用單一方式,以致于沒有發揮考核真正作用,影響教學效率。
2.創新田徑短跑教學策略
2.1 明確短跑教學目標加大學校領導重視
學校短跑教學是目標即通過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感激發學生參與主動性,促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因此田徑短跑教學目標應設置為,借助短跑教學讓學生掌握受益終身的鍛煉知識和技能并從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豐富精神生活,提高適應社會所需的心理素質和外界適應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應以短跑基礎知識、基本戰術、不同級別短跑競賽組織管理、高水平短跑運動員訓練教學、短跑運動與快樂體育,全面健身之間的關系等多方面內容為主,并不單單只局限于短跑基本戰術和知識等層面,還會涉及到高水平短跑運動員訓練教學和全民終身體育等多方面。事實上,從應用層面就可得知多元化教學內容更符合大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也符合學生對短跑運動基本需求,使學生能更好地參與其中,為短跑運動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毫無疑問,最顯著的方法莫過于將終身受益列入短跑教學計劃當中并作為學生必學和期末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將終身受益理念放置和短跑教學同等的地位,達到雙管齊下效果。
2.2 優化短跑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方式在新型教育形勢下已不適用于短跑教學需求,因為方式較為機械單一,學生沒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因而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短跑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首先開展因材施教教學,該教學方式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主體地位,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以學生為發展核心要求。分層教學和體育教學提出的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理念相符合,在短跑教學中可將技能訓練和學生學習能力相結合,增強學生短跑能力。部分學生在短跑運動方面有較強的天賦且綜合能力較強,因而需要體育教師給予更多的技術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短跑訓練中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在短跑運動方面能力較差學生則制定符合其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訓練方式。例如在“快頻率是的跑、蹬、擺”教學中,短跑基礎水平和能力較強學生可以結合技術師范標準了解常規性技術并開展相關實踐鍛煉,提高手臂擺動幅度、腳步靈活力以及跑步頻率。而短跑基礎能力一般的學生可多做常規性訓練活動,使手臂擺動更具有協調性和規律性,或開展伸腿和壓腿等運動合理調整訓練節奏。不同水平學生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訓練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參與短跑運動自信心。其次應用游戲法;短跑教學基礎內容之一即起跑技術,更是學生掌握短跑運動技能最為重要的環節。傳統短跑起跑教學多集中于講解,但此類教學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再加上教師示范單一枯燥,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引入“追逐游戲”,即體育教師先為講解講解起跑技術理論知識,再為學生示范,使學生初步了解短跑起跑各項技術要領和規范姿勢。之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成員呈豎排排列,前后排間距為1m左右,最后再開展追逐游戲。教師提前畫出相距1~4m的起跑線,小組學生站在兩個起跑線上,教師發出指令后學生立即向前奔跑,這種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2.3 重視短跑師資建設優化教學考核評價
學校應充分利用國家相關部門對田徑短跑事業重視時機制定校園短跑運動發展計劃,在此基礎上優化教育支出,加大對短跑運動投入力度,積極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個體等通過多種方式支持校園田徑短跑運動發展。目前很多學生都想學習短跑運動技術,但無奈很多學校體育教師在短跑運動方面還略顯不足。學校可以鼓勵有短跑特長和愛好短跑的年輕體育教師通過專業培訓后成為短跑教師,甚至還可對外聘請體育學校專業短跑教師擔任兼職教師,提高短跑教學水平。相關教育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針對學科特點制定科學合理教師培訓規劃,從思想政治和業務培訓方面對教師開展培訓。針對目前田徑短跑教師培訓落后現象,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快速制定有效培訓制度和相關獎懲機制,針對短跑教師競選和招聘應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并在工作中合理流動。在具體培訓方法上可充分運用如互聯網教育、遠程教育、脫產進修、在職培訓等方式完善短跑授課和考核手段。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但如何評價學生一直是眾多學科教師關注的熱點話題。傳統評價方式集中于考察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成績評判學生行為和表現,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評價。短跑教師在應用教學法時也應將評價引入其中,滿足學生內心需求。素質教育明確指出,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并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求,使每個學生均能獲取良好的教學教育和發展。
3.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和社會快速發展,教育領域除了重視知識傳授,還注重鍛煉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田徑短跑是一項廣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對個體的心志和體能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明確短跑教學目標,加大學校領導對該運動項目重視,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短跑教學特點優化教學方式,重視短跑師資建設,強化短跑教學軟硬件投入,由此才能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1]呂長春.探析田徑短跑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田徑,2016,(06):18-19.
[2]黃春濤.分段注意教學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8,181(05):124-125.
[3]黃 海,葛巖琦.高校田徑教學短跑訓練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32):161.
[4]凌 華.芻議田徑短跑能力培養及技術教學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3):58-58.
[5]王臻鑫.小學田徑短跑訓練的幾點思路[J].求知導刊,2016,(31):109-109.
[6]周營華.試論初中學生田徑短跑訓練及教學技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02):187-188.
[7]曹國軍.趣味訓練,提升短跑教學課堂效益[J].田徑,2018,(07):57-58.
[8]馬子芳.運用專項技術訓練提升短跑教學有效性[J].廣西教育,2017,(42):158-159.
作者:張亮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體育運動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