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策略

時間:2022-04-26 09:29: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策略

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對促進區域旅游產業創新、加強產業內部合作、提升產業資本吸引力有巨大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形成區域旅游品牌,為當地環境治理提供支持。信陽旅游起步早,但規模小,被后發地區不斷超越,走產業集群化發展道路,成為了探索信陽旅游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1信陽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1信陽市旅游產業發展優勢條件

(1)自然資源豐富。信陽位于南北過渡地帶,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市。區域內有530多種野生動物和2000多種植物,森林覆蓋率36.11%。信陽的“山”“水”秀美。雞公山、南灣湖、“信陽毛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2)歷史文化厚重。信陽位于豫楚文化交融地帶,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治理不斷融合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淮河上游文化。信陽是根親文化的溯源地,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節點之一,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族群從這里走向全國。信陽是革命紅城,也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之一。(3)交通區位優勢。信陽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境內鐵路、高鐵、國道交叉匯集,交通總里程、通車密度指標上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信陽市豐富的自然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獨特的交通區位為信陽旅游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同時也為信陽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1.2信陽旅游產業規模

近年來信陽市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潛力巨大。旅游產業發展速度遠高于同時期信陽市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且旅游業總收入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不斷增加。但信陽市旅游業與省內其他省轄市相比產值規模仍然偏小,旅游業收入在生產總值中所占比值較小。以2016年為例,信陽市旅游業收入總額排名全省省轄市第10位,旅游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排名全省省轄市第14位,排名皆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時,信陽市旅游產業受制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業關聯度也不高,相關產業融合度較低。

1.3信陽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來看,信陽市旅游產業呈現出總體規模小、質量不高、關聯產業發展落后的現狀,這與信陽市良好自身旅游條件極不相稱,旅游資源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1)旅游產業聚集度不高。信陽市旅游產業仍處于潛導產業階段,屬于產業集群中集聚的初級階段。旅游企業對自身具體發展方向、產品定位、商業模式等探討不足,雞公山、南灣湖、金剛臺、湯泉池等代表性景區之間各自為戰,缺少溝通和聯系。政府層面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行動遲緩,缺少整體產業規劃和思考。(2)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旅游產業鏈廣度不足,全市旅游業基本停留在觀光型旅游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具有市場號召力的項目和產品,旅游產品缺體驗性、互動性;旅游文化產品開發不足,成為旅游產品結構中的短板;企業往往注重門票收入,忽視了其它產品開發的經濟效益,旅游業綜合效益不高。(3)關聯產業要素不完善。我市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不足,旅游交通依賴鐵路和公路運輸,明港機場客運剛剛處于起步階段,作用發揮有限。全市星級酒店數量較少,配套的餐飲、娛樂、購物發展不足。全市尚未建立完善的游客集散服務體系,城市旅游標識系統不夠健全。

2信陽市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建議

雖然信陽市旅游產業雖取得了一定發展,但與全省其他省轄市相比,差距明顯,發展形勢嚴峻。為實現信陽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必須樹立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戰略,從培育重點企業強化集群核心、挖掘特色吸引物提升產品競爭力、注重縣域旅游深挖發展潛力、強化政府規劃改善發展環境、狠抓資源整合提升產業關聯度、加大市場營銷提升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努力。

2.1培育重點企業強化集群核心

促進信陽市旅游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是培育骨干旅游企業。應當由政府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積極推動雞公山、南灣湖等旅游企業資產的重組整合,發揮規模優勢、管理優勢,提高分散的旅游資源使用效率,通過較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較高的投資融資能力,打造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引擎,激發信陽旅游業生機和活力。

2.2挖掘特色吸引物提升產品競爭力

圍繞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優勢,開展雞公山、南灣湖等特色景區的生態環境旅游,著力推動自駕車鄉村旅游;深挖淮上文化、紅色革命文化資源,提煉文化要素,開發文化旅游精品劇目,將凝固的歷史文化信息演繹成為動態的舞臺藝術;圍繞信陽毛尖的獨特資源,創新開發茶文化觀光、體驗、消費等特色產品,促進茶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2.3注重縣域旅游深挖發展潛力

根據信陽市縣域旅游資源分布情況,結合實際發展特色旅游項目。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注重發展城郊鄉村旅游和環城游憩帶建設;浉河區、商城縣等茶核心產區聚焦“旅游+茶”方向集中發力,開展特色茶產業觀光體驗項目開發;新縣等紅色資源豐富縣區大力開展紅色旅游;商城縣以地質溫泉、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休閑養身旅游和戶外體驗旅游。同時各地要積極做好旅游市場規范治理,維護旅游安全,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等工作,共同營造全市旅游發展的良好環境。

2.4強化政府規劃改善發展環境

尊重旅游產業發展規律,科學合理制定信陽市旅游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在規劃執行過程中,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隨意改變或廢棄既定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創新旅游資源管理體制,搭建投融資平臺、實施城市旅游信息化工程、完善統計制度、加強旅游交通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為信陽旅游產業發展服務。

2.5狠抓資源整合提升產業關聯度

加強旅游市場主體之間的分工合作,以全域旅游的思維將交通、游覽、娛樂、飲食、住宿、商業、通訊等社會服務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向外部延伸旅,將游產業關聯的所有部門行業進行整合,圍繞旅游產業整合,運用“互聯網+”思維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加速轉變,引導旅游業與第一產業、其他第三產業深度融合。

2.6加大城市營銷提升品牌認知度

政府應將城市旅游推廣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注重在全國范圍內綜合運用各類傳媒、自媒體開展信陽旅游城市形象的建設和推廣,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建立城市營銷獎勵機制,調動各級政府、旅游企業、行業協會和全體居民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城市旅游形象建設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莊軍.旅游產業集群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2]李娜.旅游產業集群模式與發展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3]高洪濤.城市型旅游產業集群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4]莊軍,劉嗣明.論旅游產業集群的系統架構[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4):11-15.

[5]陳婷.信陽市旅游旅游產業集聚區發展研究[J].城市旅游規劃,2013,(4):136-138.

[6]李曉慶.洛陽市旅游產業集群構建對策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0.

[7]趙春梅.成都市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1.

[8]河南省統計局.河南省各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12-2016.

[9]信陽市人民政府.信陽市“十三五”旅游規劃綱要[Z].2016.

作者:李瓊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商學院

上一篇: 全體公民人權保護探究 下一篇: 企業網站首頁話語探討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亚洲一级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