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10:30:39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一篇微信支持下計算機教學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開發(fā)的一款即時通訊服務軟件,它可以通過網(wǎng)絡快速地發(fā)送語音、文字和視頻等,具有通信功能、社交功能和平臺化功能。通信和社交功能可以實現(xiàn)用戶之間的即時互動,平臺化功能為移動學習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平臺[1]。微信為移動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方式和更加豐富的交流方式。筆者通過對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兩個班級共105名學生的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100%的學生都使用微信軟件,98%的學生關注多個微信公眾號,對于微信的學習時間長短,82.5%的學生愿意接受5-10分鐘,14%的學生接受3-5分鐘,4.5%的學生接受10分鐘以上,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計算機基礎課程具備開設微信課程平臺的條件。
1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全院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必修的通識教育課程,是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基礎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和知識,提高解決學習和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計算機成為學生獲取知識,提高素質的有力工具。目前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計算機基礎課程由以前的48課時壓縮為32課時,而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半時間都是教師在講授,學生僅用一半課堂時間進行實踐,少量的學習時間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不足。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應該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補充學習。(2)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雖然全部安排在機房進行,但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先講授內容并布置相關作品,學生再完成實驗內容。課堂中師生之間即使有互動,也就局限于課堂提問。這種模式中,教師缺乏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3)學生之間計算機基礎水平不同,使用計算機能力的差異性較大。部分學生已達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但還有部分學生是零起點,這些都導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課堂教學缺少其它靈活教學形式的補充。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現(xiàn)代的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將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軟件平臺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納入正常的教學管理體系,引領教學改革。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非正式學習,教師可以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有效的教學,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因此,將新型的微信課程平臺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應用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是有必要研究的問題。
2微信支持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
2.1教學平臺建設
(1)教學資源模塊教學平臺的首要功能就是教學資源的。《YCU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將教學資源分別以內容推送和學習資源兩種形式。內容推送是定期以群發(fā)的方式實時短小、零散的知識點。推送的內容主要包括以知識點為單元的教學視頻、重難點預告等課前的預習微資料和相關問題;同時,課程教學平臺采用自定義菜單功能將學習資源進行分類,該平臺一級菜單分別命名為“微知識”、“微練習”和“微作品”,學生可以通過菜單查詢到自己所需內容。其中,“微知識”是以操作性內容為主,圍繞每個章節(jié)的重難點制作的微資料;“微練習”是以理論部分內容為主制作的微資料;“微作品”包括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的展示。(2)交互模塊交互模塊主要用于開展學習者的協(xié)作學習。在這個模塊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微信或微信群進行1對1或1對多進行交流互動,而微信公眾平臺的后臺管理也可以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1對1交互[3]。微信的線上非正式學習和課堂的線下正式學習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可以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和協(xié)作化學習,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內容。
2.2實踐教學
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的PowerPoint2010中對象的動畫為例,結合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介紹學習活動的開展情況,表1是微信支持下的“動畫”主題混合式學習設計方案[4]。授課時間為90分鐘,2.2.1課前基礎學習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布置課前學習微資料,包括五個教學微視頻、重難點知識以及相關的問題等先導性學習材料,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后,自主地進行自定步調地基礎性微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只觀看動畫的組合內容,基礎差的同學需要觀看進入、退出、強調、動作路徑動畫及動畫的組合全部內容。觀看教學微視頻掌握基礎知識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自主完成對新知識的構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學生可以通過微信與其他學生或教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微信群里尋求幫助,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協(xié)作學習。最后將共性問題或難點列成問題清單,通過微信發(fā)送給教師。課前基礎學習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縮短了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3]。
2.2.2課堂教與學
(1)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對問題清單進行認真研究,對學生的問題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為教學制定恰當?shù)慕虒W方式。(2)引入教學情境①教師抽取四位學生分別對四種動畫進行講解,其他學生可以相互補充。②在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入“動畫效果.ppt”作為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小組討論。(3)協(xié)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總結性的講解,解決共性問題。然后講解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同一個對象設置多個動畫、多個對象一個動畫以及動畫效果的設置;難點是動畫之間的組合效果以及動畫的時間控制。教師在講解基礎上繼續(xù)提出新的問題,如某一種動畫的方式如何、何種動畫何時使用效果好、哪兩種動畫組合方式更好等。引導學生對提出的新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并將討論結果由組長匯總,教師也可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最后,教師對各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并布置課堂實踐作業(yè):“彩虹”動畫的制作。在這個階段,教師協(xié)助學生實現(xiàn)對動畫知識的意義建構。經(jīng)過小組討論,學生解決了自主學習中的問題,完成了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4)課堂總結作品完成后,各個小組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或小組間相互點評,在點評作品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補充。
2.2.3課后拓展
教師通過課程平臺布置課后任務、優(yōu)秀作品或補充更多的關于動畫的知識。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微信群和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完成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及擴展。
2.3教學評價
根據(jù)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評價不僅包括期末考試,還應包括過程性考核。過程性考核內容包含課前自主學習情況、課堂檢測和討論情況以及課后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情況等。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全面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結束語
通過對2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傳統(tǒng)方式教學,對另外1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基于微信平臺的教學改革后,進行了教學效果對比,基于微信課程平臺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將線上移動學習和線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讓計算機水平不同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教學效果,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萍.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5):88.
[2]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關于新一輪大學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J].計算機教育,2013(10):54-57.
[3]郝蕊潔.微信支持下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6(36):42-44.
[4]袁磊,陳曉慧,張艷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2(306):130.
作者:郝蕊潔 單位:運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