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6 09:55: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小企業融資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中小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增加就業的重要載體,并在對外貿易中占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階段性特點
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一般需要經歷創業、成長、成熟三個階段。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創業階段一般以自有資金為主。處于該階段的企業大多規模小、資本少,投資人少并且融資能力很弱。單純以內部融資方式獲取的資金量有限,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很容易導致資金鏈的斷裂,導致企業破產。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經營條件得到改善,市場競爭力提高,能夠吸引外部投資者進行投資。企業可以通過民間融資渠道和小型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但其融資成本往往較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走向成熟的中小企業一般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市場占有率,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需求量也不斷增加。此時,金融機構的資金幫助,會大大加快中小企業成長步伐,雙方實現共贏。
(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動機分析
首先,大多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擁有較為領先的團隊,創新能力較強。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產品升級換代頻繁,研發所需資金常常成為絆腳石,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其次,固定資產投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往往壓力較大,尤其在成長過程中的中小企業,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張,需要融資來解決長期投資。最后,日常運營所需資金流融資也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之一。由于在整個生產經營鏈條中,中小企業地位較低,往往會受到資金壓迫,應收賬款回收率較低,運營風險加大。
(三)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問題,造成該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首先,中小企業雖然數量龐大,但平均壽命僅2.9年。規模小和易變性是中小企業不可回避的特點,尤其是很多私營企業,管理模式落后,經營者素質相對較差等諸多因素都增加了融資難度。其次,企業與銀行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銀行很難實時監管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動態,企業主受利益等方面誘惑也會做違背用款承諾的事情。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往往提高貸款門檻,造成融資難度增大。最后,由于對機器設備、存貨、應收賬款的監管成本較高,除了土地、房產等資產外,銀行不愿用其他流動資產作為抵押貸款。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瓶頸,降低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地位,抵抗外部風險干預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20世紀90年代,供應鏈管理理論逐漸被人們所提倡。在供應鏈管理實踐過程中,金融企業的切入即供應鏈金融管理理論蓬勃發展,各大銀行紛紛改良或創新金融產品,通過供應鏈金融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的一把鑰匙
供應鏈金融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它站在全局高度,通過綜合授信,將供應鏈中的相關企業有機、高效的結合起來,將資金注入到整個鏈條中,緊密了上下游企業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提升供應鏈的競爭力。
(一)供應鏈金融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由于中小企業資產較少,能夠實現抵押貸款的存貨有限。銀行出于監管風險和信用風險的考慮,常常提高放貸成本。供應鏈金融的出現,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應收賬款、存貨質押授信、融通倉、倉單質押授信等一系列融資服務。中小企業不用再東奔西跑,甚至尋求高利率的社會資金。在日常經營中,票據貼現較為常見,中小企業依托核心企業,享受整個鏈條評估風險授信額度,提高了票據體現額度,降低了貼現利息,從而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二)供應鏈金融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難易程度
2007年,我國頒布了新的《物權法》,對可以用于質押的存貨范圍進行了很大的擴展。比如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都可以當做存貨質押的擔保物。一方面中小企業有著大量的存貨和應收賬款需要質押融資,另一方面銀行有大量閑置資金需要放貸獲取收益。然而,基于風險問題、監管成本和信用額度等方面因素,銀行接受中小企業存貨質押的比例并不高。以供應鏈為基礎,依托核心企業,銀行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定制式金融服務。從單獨對某一個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估轉變成對整個供應鏈條及其交易的信用風險評估,這有利于銀行更加真實的了解中小企業,也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
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提高,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單獨的在市場中競爭生存。如何有效的提高整個供應鏈條的競爭實力,讓資金流、信息流、物流高速在整個鏈條中運轉,協同抵御外部風險,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長久之計。中小企業雖然依附于核心企業,但并不是核心企業的負擔,它通過自身的經營運轉為核心企業輸送必備物資,開拓銷售路徑。處在供應鏈的中小企業,一旦擁有相對低廉的融資資金,把資金注入到企業運作過程中,不但能夠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還能夠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轉速度,創造更大些協同價值。整個供應鏈條上的節點企業共享信息、共擔風險、互相彌補、互相襯托,爭強在整個市場中的競爭力,提升市場占有率。
三、供應鏈金融面臨問題分析
供應鏈金融在其產生、發展的歷程中,在市場經濟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收到許多問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一)行業環境的影響
中國的供應鏈金融由于起步較晚,受到國內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許多金融產品仍然僅是對原有產品的轉型或改良,而沒有針對供應鏈設計完善的金融產品。金融產品不規范、單一,產權認證、價值評估等第三方評估機構不專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等因素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可操作的行業規范。
(二)法律環境的影響
健全的金融機構和良好的金融市場是供應鏈金融蓬勃發展的有效土壤。完善的法律結果、健全的司法體系對金融市場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由于中小企業沒有大量的不動產進行抵押融資,動產融資成為其融資首選渠道,并且大量的動產占用企業資金,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健全的物權擔保法律將影響銀行開展動產融資的效率和成本。因此,規范的動產交易法律應該引起我國法律界的高度重視,并不斷完善發展。
(三)技術環境的影響
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在供應鏈中的傳遞和交換非常重要。鏈條上的各節點企業如何真實、及時的掌握信息,銀行如何實時監管都需要技術支持。尤其目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順勢而出,并受到各大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追捧。如何建立供應鏈融資平臺,加強企業與銀行的交流及信息傳遞,提高時效性,是繼續解決的問題之一。信息平臺的建立,各節點企業能夠掌握最準確和及時的信息,通過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區塊鏈技術,實行無紙化流通,提高傳遞時效性。如何利用現有技術條件,將各個接口有效對接,實現平臺的高效利用是關鍵問題之一。供應鏈金融從產生到發展雖然時間很短,但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依靠供應鏈的建立,能夠得到以往產業鏈或產業集群得不到的好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也成為各大企業、金融機構爭相追捧的明星。完善的法律體系,健全的行業機制,先進的技術環境,供應鏈金融必將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繁榮。
參考文獻:
[1]趙雪飛.供應鏈金融:新形勢中小企業融資渠道[J].企業論壇,2017(09).
[2]楊斌.基于供應鏈分析的中小企業分析融資[J].現代企業,2006(03).
[3]方桂萍.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及改進探討[J].中國商貿,2012(11).
作者:邢丹華 單位: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通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