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09:46: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職信息化教學探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成為主要的內容,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新媒體社會背景下,廣東省教育事業順應時展的潮流,在教學活動中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模式,繼而創新教學的模式與理念,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進步發展。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更多是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而學生在知識的獲取環節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較低,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一)信息化教學的基本內容
互聯網平臺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基礎上的教學方式,具有數字化與網絡化的特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在網絡平臺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發展,現階段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是社會各界以及高職院校中重點關注的內容。本次針對信息化教學的內容論述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其中分別是信息技術與學科相互融合、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以及立體化教學模式。首先,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專業知識組成部分應為專業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內容。美國學者科勒和米什拉發表的概念中,主要包含學科內容知識、教學知識以及技術知識為主的三個方面。因此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是以整合信息教學知識為根本環節,其中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以及教學環境的外化表現。其次,計算機網絡教學網絡模式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需要教師掌握使用現代化知識以及技術的能力。立體化的教學模式中,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區別在于教學活動主體地位。在三維現代化的教學互動環節中,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繼而實現教學活動的立體化以及信息化發展。
(二)信息化教學的理論基礎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研究中,針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進行研究為主要內容,本次研究主要內容包含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管理理論以及社會管理理論為主。首先,建構學習理論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背景下教育活動的基本理論指導,是推動學生學習主體性提升以及建立學習互動的重要內容。建構學習主義中認為知識的認識之中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即對于知識感性的認識、對于知識理性的認識以及在認識知識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其次,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不斷深化發展,知識管理理論逐漸形成。將知識管理理論結合至信息化的教育領域環節中,主要針對知識、經驗以及智慧進行系統化的分類處理、知識管理理論能夠將隱性知識最大程度地顯性研究,因此成為高職院校中信息化教學的理論基礎。最后,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中,社會學習理論是重要的理論基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行為是由先行因素以及結構因素影響,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訓練是調動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方式。在具體的信息化教學環節中,通過社會學習理論的指引,能夠轉變知識的獲取方式,繼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
高職教育中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是保證教學方向以及教學紀律性的主要方式,但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創造性及積極性的發揮,繼而在一定程度之上阻止了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及內化吸收。首先,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化模式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是一種心理認知的過程,在現代化的信息教學的模式中極為重視對于信息的傳遞及應用實踐。通過對于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建構出更加科學以及合理的學習空間,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及網絡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將知識內化吸收,發展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有效性。其次,在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更多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至教學活動中,并且能夠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的在線互動及交流。因此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切實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的發展現狀及挑戰
(一)發展現狀
自《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以來,廣東省教育部門十分重視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學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建設。廣東省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主要堅持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發展理念,主張在高職院校的現代化發展中應用驅動以及機制創新的基本發展方針,繼而加強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頂層設計以及資源協同發展。現階段廣東省的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網絡教學設備以及教學環境有著極大的改善,廣東省范圍內高職院校互聯網接入率已經達成100%的建設目標,多媒體教師的建設率已經接近85%。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創新,數字化及信息化的優質教學資源正在不斷豐富發展,在廣東省內已經有接近1000萬名教師以及學生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及學習空間,開展教學、學習以及科研等活動。在廣東省高職院校的建設中,大多數的教育管理實現數字化建設,高職教師以及校企管理者的信息化思維意識以及信息化能力有著顯著的提升。廣東省職業教育的信息化發展將最大范圍的擴大教學資源的覆蓋范圍,是促進教育公平以及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二)面臨挑戰
在基于廣東省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的分析基礎上,不僅需要了解信息化教學的特點以及優勢,與此同時應明確信息化教學建設的挑戰及消極影響,繼而制定具有針對性與合理性的教學計劃。現階段推進信息化教學模式將面臨著眾多的問題以及挑戰,首先,廣東省高職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堅持的“四個堅持”以及“三個支撐”理念與發達國家及社會現狀之間存在差異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建設中,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不夠充分,在推動教育現代信息化的發展歷程中缺少積極性,因此建設力度有待提升。其次,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信息化發展中,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結合程度不高,且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信息化掌握能力不足、激勵政策不到位等問題顯著,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改革支撐點的作用尚未凸顯。在廣東省內部的教育質量以及教學設備存在差距,例如在大城市之中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率較高,在鄉鎮城市中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尚未完全建設成功,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的格局并未形成。現階段校園網絡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過于重視硬件建設忽視軟件發展等都將限制廣東省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事業發展。
三、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總體要求中,主要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以及“兩個領先”為基本指導思想。廣東省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應堅持貫徹落實創新性、協調性、綠色化以及開放共享的教育發展理念,其中將構建教育網絡化、數字化以及終身個性化的教學體系為主要任務。廣東省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中應堅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及意識的人才為發展方向,堅持創新融合、統籌兼顧、服務全局及泛在智能的建設原則,繼而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創新性作用,通過教學機制創新以及技術創新促進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指導思想中,旨在實現教育資源的配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切實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以及教學水平,構建出與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信息化教學體系,推動教育事業得到現代化發展。
(二)教學原則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主要原則,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廣東省高職教育應堅持深化應用、服務全局的原則。構建教育信息化服務全局的新格局,需要教育改革發展中與現實社會的重大現實問題及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相結合,實現由點及面、由淺至深的教育教學管理發展歷程。通過教育信息化的深化發展,以現代化信息技術帶動廣東省高職院校的教育現代化發展。其次,在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創新發展的理念。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互動中應積極順應“互聯網+”的發展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推動教育事業的服務供給及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構建出教育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的良好發展局面。第三,在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教學信息化發展中,應堅持全省范圍內的統籌協調發展,堅持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原則。現階段在教育各個部門、城鄉以及教育系統之內的壁壘較為嚴重,因此實現教育資源一體化發展,需要提高教育信息化協調能力。
(三)教學目標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發展目標中,需要借助教育信息化實現高職教育的資源優化及全覆蓋。首先,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廣東省實現教育現代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環節中堅持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的結合發展,繼而促進教育信息化由規模化及常態化轉型優質化及多樣化發展,使得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育品牌效應提升。其次,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中,主要目標為提高現代教育的效率,為學生提供更加高質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環境,構建出具有科學性以及個性的教育教學服務體系,推動信息化的高職教學發展。最后,通過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為廣東省的智能安全信息環境建設提供基礎。構建出智能化、泛在化以及安全性高的網絡教學環境,不僅是促進高職教育質量發展的基礎,與此同時是提高整個廣東省教育質量的基本保障。
四、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實現路徑
(一)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實現路徑,需要實現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全覆蓋發展。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快引進面向國家課程建設的數字化教材為主,堅持優化式及創新式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應構建出與國家課程要求相適應的計算機教學課程體系,并創建出高職院校在線名師工作室,實現教師資源以及學習資源的整合優化。建設具有完善性的信息化教學體系,需要合理優化整合基礎性的數字教學內容,打造出具有廣東特色的高職名師教育資源,推動高職教育的信息常態化及大眾化發展。其次,高職院校應注重優質教育資源的協同發展。推動高職院校教育活動的平臺建設的協同服務,主要以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網絡等技術為基礎,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中的信息化發展,實現教師參與、開放共享的信息化建設目標。最后,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以及網絡資源實現網絡教育扶貧活動,推進“名師課堂”、“名校課堂”等課堂建設,實現“一校帶多校”的教學發展模式。
(二)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實現路徑中,高職院校應堅持以創新教學以及以信息化推動教育多樣發展的理念。首先,廣東省高職院校應構建新型的學習模式。深入研究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互聯網+學習”路徑,鼓勵學生更多的借助網絡平臺開展自主學習的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更好的進行知識的分享以及經驗的交流,推動網絡空間學習模式以及學習路徑的優化創新。其次,高職院校應積極構建“互聯網+課程”的教學模式,推動高職院校信息教學技術與國家發展需求以及省內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實現高職教育的延伸拓展及豐富深化發展。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應將信息技術結合至課程設計、課程實踐、課程管理以及教學評價環節中,繼而切實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能力及信息素養。第三,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應深化教學方式的變革,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融合發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普及化發展過程,應加強移動終端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以及網絡教學資源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頻率,構建出教學、科研以及管理一體化的新局面。
(三)以教育大數據使用為核心
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中,首先需要構建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其中包含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事管理、教學管理、圖書管理等業務治理,完善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現代治理體系。其次,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院校信息化發展中,應積極推動教育數據的整合發展以及創新應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信息化發展應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系統集成,在基于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維度之上,優化再造教學流程,形成基于信息技術的個性化教育服務模式。高職院校應充分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潛力,推動教育內容多樣化、教育評價多元化的發展,構建出具有現代化及個性化的教育教學體系。廣東省高職院校借助教育信息化打造“陽光教育”的過程中,應整合校園教育業務的系統能力,積極探索出共建共享、數據規范、應用協同的信息化教育體系。
(四)構建教育信息化發展環境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活動中,高職院校應加強教育信息的對外交流互動及合作。首先,廣東省的地理位置便利且經濟、文化開放程度較高。高職院校應借助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以及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推動院校的互聯網區域發展以及教育活動的全球性合作及互動。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與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國家進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互動合作,推動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的發展,并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能力以及國際視野。其次,廣東高職院校應積極提高教育信息化與教育國際化之間的合作能力。重視國際范圍內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及研究成果,充分借鑒學習世界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應重視與新經濟發展及新企業建設相關的新興學科、基礎學科及交叉學科的建設,繼而構建出具有區域特色及時代精神的高職院校優勢學科,提高廣東省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的效率質量。
五、結束語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及研究意義。針對高職院校的信息化發展中應堅持智能泛在、開放共享的理念,發揮網絡環境中資源共享以及高效智能的優勢,推動高職教育中供給側改革的模式,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及自由性,切實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及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肖愛武,肖韶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職項目教學互動研究——基于“制造基礎”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2):117-118.
[2]蔡向陽.“QQ微信”應用于高職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福建電腦,2016,32(06):92-93+121.
[3]李嘉.信息技術支持下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的途徑[J].科技風,2017(07):26.
[4]劉月梅.“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1(04):77-79.
[5]文立,黃霞春.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混合式校本培訓在網絡學習空間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01):63-64+73.
[6]姜麗萍.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由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引發的思考[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5(08):26-31.
作者:李愛民 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