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08:56: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升高,計算機技術被運用于各個行業中,例如使用者等等,都在使用計算機技術,一些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能夠使這些單位的辦事效率得到很大一部分的提高。在我國的計算機網絡中屬于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的有殺毒軟件、防火墻、網絡邊界的保障以及計算機存在的漏洞等。計算機網絡流程是通過計算機網絡端口和技術手段的安全應用,讓它對計算機進行智能的監控,檢測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通過這樣的辦法把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降低。從現在看來,還有一部分的不法分子為了自己的私欲,將計算的局域網與區域網相連接,給局域網帶來了很多的安全問題。局域網的安全問題是出現在局域網發展下,在局域網中能夠建造一種適應病毒存活的環境,當病毒侵入后會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
2在局域網中常常會出現的計算機安全問題
2.1計算機網絡病毒
計算機網絡病毒它是一種數據,這種數據能在計算機的軟件程序中進行編制,讓計算機的功能和效果被破壞。計算機網絡病毒既能把計算機中的全部數據進行復制,同時還能把計算機中的數據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病毒把數據轉化為代碼,最嚴重的情況會導致計算機直接癱瘓。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利益,同時另一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計算機的網絡病毒十分可怕,每出現一次都會帶來巨大轟動,使人們變得精神緊張、心緒不安。當計算機被病毒侵入之后,計算機中的程序和系統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損,文件也會缺少。
2.2使用者欠缺對計算機安全的認識
在使用者使用計算機時,如果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意識比較少時,就會導致計算機網絡容易被病毒侵入。比如說,當使用者在計算機上直接進行上傳或是下載文件,并沒有檢測文件或是沒有在計算機上安裝殺毒軟件,那么就會讓計算機處于暴露的狀態下,這種情況就很可能會遭到病毒的入侵。因為使用者的大意疏忽從而導致計算機的文件丟失、信息泄露的情況。還有些使用者通過計算機連接網絡時,網絡還沒有經過允許的狀態下直接進行連接,也可能會導致病毒入侵或者是文件丟失、信息泄露的情況。還有一些用戶存在的不良習慣有登錄沒有被認證的網站、沒有在計算機中安裝殺毒軟件、不能及時的更新計算機中的軟件等等。
2.3沒有健全屬于局域網的管理制度
到現在看來,我國的局域網還是處于一個沒有嚴格管理制度的狀況下,如果想讓局域網得到安全保證,那就需要重視對局域網的管理制度,制定嚴格的局域網管理制度,在現在的局域網下,不論是人力還是資金都是一個問題,而那些傳統陳舊的配置和技術也很難滿足現代化的需要。現在出現的各式各樣的病毒,局域網還是無能為力。
3對于局域環境安全問題的對策
3.1創造良好的網絡安全環境
想要將局域網發展起來就必須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這是必須也是前提。良好的網絡成為了網絡運行的一個保障。建造好計算機網絡環境,那么就要先保證它的外部環境不能被破壞。屬于計算機網絡外部環境的有,計算機網絡安全環境的運行、安全的暢通線路以及安全的程序軟件等等。想要計算機網絡的線路安全和暢通,就要預防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給出現問題。而保證安全環境的條件就是要保持計算機所處環境既干凈干燥又有合適的溫度。安全的程序軟件就需要用戶在下載軟件時保持警惕,尋找有保障的商店,使得沒有任何病毒來源。
3.2系統安全性和構建防止病毒侵入的檢測系統
在我國的計算機系統中,Windows系統作為首要的操作系統,它也隨著時間的改變進行著更新,同時也暴露出來一些安全隱患。計算機操作系統會影響了網絡的安全,由于系統存在的漏洞,會讓病毒有機可乘。所以,網絡管理員在對用戶進行權限分配時,需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必須要保證網絡權限在一定的范圍內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時,建立起檢測防止病毒的系統,這也是一個降低網絡安全隱患的辦法。現在的網絡系統中雖然增加了能夠檢測病毒和自帶的防火墻功能,但是想要僅僅靠這些來防止病毒還是有些欠缺的。技術不斷地更新,病毒的樣式也會越來越多,病毒的能力也會不斷的增強,所以要使用具有代表性的防御系統把檢測病毒的系統阻止病毒的侵入。
3.3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加強網絡安全培訓
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需要具有足夠的網絡安全意識,當出現計算機崩潰和故障現象時,程序可能會被損壞、文件可能會出現丟失的現象。因此,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如有重要的數據需要盡快備份,這能使得數據丟失得到最好的防范。要想讓使用者能更好的利用計算機順利的完成工作,就需要給使用者進行網絡安全的培訓,使計算機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得到提高,也能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4總結
根據文章的敘述,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技術對局域網的環境有很深的影響,若是局域網被破壞,那么將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失。所以,計算機應當裝置殺毒軟件以及防火墻,也要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才能保證網絡的安全環境。
參考文獻
[1]吳曉東.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J].信息與電腦,2017(03).
[2]陳英.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及維護技術分析[J].大陸橋視野,2016(24).
作者簡介張娜(1980-),女,陜西省西安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從事人工電話網維護(主要是RGT—07、JST—180人工數字交換機)和機房網絡管理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