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05 03:24: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

1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廣泛涌出。具體來說指的是當前數據數量龐大,通過進行精準化、高速化的信息搜索,能夠獲得有用的數據,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由于職業教育培養實踐型、綜合型人才的特點,相應的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實際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特別是要用大數據技術來解決實際的問題,進而為未來職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由此可見,新時期時代背景的變化,要求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革,尤其對于計算機課程來說,則更加需要如此,有著很大的必要性。

2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政策上和資金上的支持,高職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來說也同樣如此。但是,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存在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現象據調查顯示,當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采用的多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片面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授,而輕視加強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另外,一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采用的是先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后為學生講授實踐操作,使得理論教學活動與實踐教學活動彼此分離。在理論教學部分,教師多是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重點將理論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和教師的溝通與交流較少,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而在實際操作的教學階段,教師0通常安排學生到機房進行教學,所講授的內容通常是具0.體習題,教學的目標也只是讓學生學會操作,一些學生只是盲目的學會了計算機操作,而沒有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有所區別,而教師也沒有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導致一些學生能夠具體完成操作的時間較長,或是有的學生還完成不了一些計算機的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極不利于學生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其綜合應用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2)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內容較為陳舊近些年來,信息化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特別是在計算機方面的技術,則是更快。而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所使用的教材,采用的多是以前的老版本,沒有做到教材內容上的更新,沒有與最近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另外,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所使用的軟件也較為落后,相關參數的舉例也存在著滯后性,即使學生學會了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等到走向工作崗位上,所能使用的也并不多。而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方面來說,由于教材內容和軟件設備等無變化,他們所備課的內容也沒有發生相應的改變,沒有結合當前新的信息完善備課的內容,更加沒有樹立起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總的來說,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為陳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脫離了學生應有的學習需求,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差,使得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明顯降低。(3)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存在著差異性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文化課基礎普遍較差,在學習方面也缺乏著主動性。另外,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習程度和地區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每一名學生所具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實際的應用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角度來說,他們大多采用的是較為統一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沒有具體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更加沒有進行分層式教學。這樣,在統一授課的前提下,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基礎能力的不同,其在授課過程中所能接受的知識與技能也有所不同,基礎較好的能夠很容易掌握知識,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上則存在著難度,久而久之,則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來看,這樣統一的授課方式與標準化的考核指標,不能有效的衡量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同時也不能有效的增強學生實際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3大數據時代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做存在的問題,作為這門課程的教師來說,應當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現實狀況,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學習水平為根本,適時調整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與手段,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考評體系,以期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完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最終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能力。(1)提升認識,更新計算機教學觀念眾所周知,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網絡平臺的信息資源較為豐富。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書本獲得相關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最新計算機技術的了解與學習。所謂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應當充分了解大數據的時代環境,適時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信息資源,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認識,將網絡信息資源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并做到有效的整合。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對于課程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進行錄制,并將這些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只需擁有網絡和多媒體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2)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當前我們所處的大數據時代,數據龐大、更新速度快、技術發展迅猛。作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應當充分了解大數據的特點,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加強對于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培養“高技能應用性”人才為前提,將大數據的概念、思路和方法融入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創建計算機教學內容的社區化平臺,使課堂的有限空間得到延伸,使得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于產生的問題,要進行有效的統籌規劃,并根據專業特點選取有代表性的綜合案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思維和大數據方法解決問題。(3)完善教學方式與手段,實現計算機教學模式的轉變當前,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應當加強教學模式上的轉變,以期完成教學活動的改變。具體來說,應當增加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充分利用慕課、翻轉課堂和微課等先進教學方法。通過采用這幾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學習需求合理的選擇課程學習進度。作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采用“翻轉課堂”設計教學環節,通過大數據的信息化,使教學內容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教學APP,通過微課、慕課方式進行課前內容預習,教師針對學生的認識特點再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教師要通過實踐操作將計算機的零散知識進行整合,基于大數據,開發競賽平臺軟件,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4)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在任何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考核評價體系都是指導具體教學活動的標準所在。對于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來說,也同樣如此。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較為片面,不能準確的反映出教學的效果與質量。鑒于此,無論是從高職院校角度來說,還是從相關教師角度來講,都應當完善與健全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具體來說,應當發揮好考核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擺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與輔導的地位,著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要結合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特點,用大數據深入挖掘算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具體來說,通過運用評價體系,可以全面記錄評價的過程,并對數據進行高速、有效的分析,找出計算機基礎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師生互動等的聯系,使得教師對于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反饋,進而不斷完善教學方式與手段,最終完成在教學方面的改革。

4結論

從高職院校的教學角度來說,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歷史的潮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來說,則更加應該如此。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應當注重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加強學生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用計算機思維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教學優勢,重點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以期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順利走向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馬海波.試論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才智,2018(12).

[2]劉顏.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3]王娜.基于大數據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究[J].才智,2018(12).

[4]邵峰.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現狀及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8(11).

[5]黃小萍.“教學做一體化”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輕工科技,2018(10).

[6]蔡興壯.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MOOC教學實踐探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09).

作者:高乾文 單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上一篇: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對策 下一篇: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分析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午夜在线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欧美在线看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