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景觀構成要素探究

時間:2022-02-07 10:08: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鄉土景觀構成要素探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鄉土景觀構成要素探究

一、引言

在我國社會不斷地深化建設下,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建設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鄉土景觀是地域獨特文化的體現者,為群眾傳輸了不同地域所特有風情文化,旨在展現這些地域文化。目前其在建設中的一些問題皆是因為沒有搞清鄉土景觀的構成要素,深入把握好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構成要素對景觀整體的建設有很大幫助。

二、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的發展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一)保護觀念薄弱

目前的鄉土景觀普遍存在對古歷史文化的忽視,在設計時缺乏保護觀念,都是將大部分的景觀設施全部推翻重建僅僅關注景觀建筑的創新、更新,從而忽略一些古建筑[1]、古設施的傳統文化價值,對看似過時、守舊的景觀設施進行一通亂的改革翻新,沒有對這些古文化的保護意識。像一些地域原本就是古村落,在進行景觀發展時卻效仿其他景觀設計,開發過于商業化,對原本的鄉土文化缺乏保護的意識,導致地域與這些新設計的景觀格格不入,失去了它的原味。

(二)止于淺層設計

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設計時經常使用對場地的經典場景、符號加以轉換和組合的方法,這樣雖然構建出來帶有地域文化的景觀,但卻并不屬于真正的地域鄉土景觀設計理念,這種淺層的設計并沒有深入地域文化。鄉土景觀設計時要先進行研究,不能僅滿足于淺層面上的設計,鄉土景觀是要經過深刻的探索和總結才可完整地展現出來的。

(三)景觀的趨同化

目前鄉土景觀的設計很大程度的存在景觀的同化現象,我國的地域文化豐富多彩,不同的地域都有自身的特點,如房屋的建筑材料、自然植被環境等,它們能夠影響所建景觀的地域性、完整性,在設計時萬不可對這些部分進行統一的設計,而因現對建筑材料與相關技術的標準統一化,在工業化以及全球化的影響下,使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也漸漸缺失了一些韻味,各地域的鄉土景觀呈趨同化。

(四)統籌規劃較弱

鄉土景觀的設計很需要統籌健全的規劃,當前的景觀設計正存在這樣的盲點,缺少這種全面的統籌規劃。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應是多樣化且多元化的,設計時也要全面統籌地考慮問題,而當下的景觀設計的目的卻多是為了快速開展旅游產業,這樣單一的目的使地域的景觀發展理念傾斜,缺乏統籌思想,就導致了其景觀失掉特色,不易展現地域文化

三、構成要素

(一)空間布局形態

空間布局是鄉土景觀設計的第一要素,正因為鄉土景觀的整體形態面貌風格就是因景觀的整體形態與當地居住建筑的形式特點所確立的[3],所以鄉土景觀的空間布局在形態上要與地域的居住建筑形式相呼應、協調,要與該地域的歷史文化以及自然環境相融合。地域原先的布局形態是在歷史的發展中沉淀下來的,在鄉土景觀設計時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不同的地域文化下產生出不一樣的空間形態,利用好這些空間布局來進行景觀的設計工作能更準確地表達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極具地域文化的地區通常也具有豐富多樣化的地理形態布局,在鄉土景觀設計時就要注意這些布局,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地域的地理形態為依據發揮好原先的地形優勢,先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鄉土景觀布局藍圖。

(二)視覺中心

在整個地域文化的鄉土景觀中需必備一個視覺中心,作為景觀整體后期視覺效果的中心,景觀視覺中心確立的情況下才開始設計其他的景觀,其他景觀就是以這個視覺中心為中心點,在視覺中心的一定范圍內建設的,可見一個合適的視覺中心有多重要。目前的地域文化鄉土景觀常以家族祠堂、古寺廟等的類似建筑作為鄉土景觀的中心,祠堂一類的建筑也因為它們在地域文化的傳承發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一向都是地域整體凝聚力的重要代表。所以,在設計鄉土景觀的過程中,很需要一個祠堂或類似祠堂這樣的場所來作為整個景觀的中心建筑物,既能充分體現地域傳統文化有強大的權威代表性,同時也是開展一些重大公共活動的場所。這樣的場所通常有較大的容納量,能允許較大的人流量流動,這些場所是當地民眾在舉行大型活動如一些節慶活動等特色民俗活動的好去處,是本土的自然活動空間,帶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設計鄉土景觀過程中保留住這樣的一個視覺中心,來參觀的旅客也能更好的感受這種氛圍,所以即使是現代的地域文化鄉土景觀,也十分有必要保留住這樣一個供以公共活動的場地,是一個完整的鄉土景觀的標準配置。

(三)標志性景觀

鄉土景觀還需構造出一個具標志性的景觀來當作整個鄉土景觀的亮點設計[4]。在一些傳統的地域中,常以古樹、古橋等之類的能代表歷史的建筑物當作景觀風景的標志景觀,且通常以地域的名稱來命名。這些建筑之所以是鄉土景觀的一大要素就是因為它們所在的位置、形態以及建筑的歷史等個方面的特征,皆令它們在整個景觀中顯著突出,它們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成為地域標志性的建筑,類似于一個旅游地中必去的景點。如果地域沒有古樹、古橋這樣天然的建筑標志,就很需要以真實的地域文化特點與自然條件為依據,建立出能夠標志整個鄉土景觀的建筑物,同樣這也是整體景觀規劃的需求。正因為這些建筑可以指引視線,能有效增強鄉土景觀的整體性,成為鄉土景觀的亮點風景,沒有自然標志建筑的情況下,古樹、古橋難以復制構建且經濟成本大,就可以設立牌坊建筑更加具實用性也更易搭建,并且牌坊也同樣具有地域文化標志象征性。

(四)道路組織

地域的道路組織作為鄉土景觀的自然分割線,有著指引人們視線范圍以及景觀游覽方式的作用,因此鄉土景觀的道路組織需要依據其地域的地形外貌形態特征,盡可能沿用天然的河岸、坡地等來建造道路,在道路材料的選擇上也要盡量選用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且要注意規避對原先的天然分割線以及地域形態的破壞。道路兩旁的樹木種植多采用當地的樹種進行種植,還可適當允許當地人民參與部分景觀的建設,讓他們也有參與。道路兩邊還可設置一些具有當地風格特色的小長廊或庭院,來反映地域文化。道路組織的設計不能只是簡單地運用城市綠化有結合地域的獨特風格來適當地開展規劃,這部分的設計也是常被忽略、被粗糙設計的,要鄉土景觀整體協調美觀道路組織的設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四、結束語

真正的地域文化鄉土景觀應當是富含當地風情色彩以及文化氛圍的,我國廣闊且豐富的地域文化也意味著鄉土景觀的豐富性,為了要規避鄉土景觀設計的雷同性,保留地域的文化特征,所以設計時需要進行徹底的考究,需要重點把握好鄉土景觀的構成要素。本文是對鄉土景觀構成要素的一些探討交流,也希望能帶來一些正面的影響。

【作者簡介】葉姍虹(1988-),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環境設計。

【參考文獻】

[1]楊亞.傳統地域文化在鄉土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明日風尚,2017(17):09.

[2]李鵬波,雷大朋,張立杰,吳軍.鄉土景觀構成要素研究[J].生態經濟,2016(07):224-227.

[3]惠國夫.視覺文化語境下傳統鄉土景觀的重構[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6(01):115-120.

[4]湯朝蔚.鄉土景觀元素在現代地域性建筑中的運用[J].綠色科技,2017(23):104-106.

上一篇: 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下一篇: 可編程控制器課程教學探討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另类 | 婷婷中文色字幕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