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7 09:53: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馬列主義處理社會矛盾探索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現階段社會矛盾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利益關系調整引發的深層次矛盾
改革是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人民更幸福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對于有些人來說,改革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或者更公平的對待,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卻不是這樣,改革越徹底涉及到的利益牽扯關系越多,各種深層次的矛盾就會突顯出來。當前我國貧富差距還是很大,有錢人財大氣粗,沒錢的人茍且卑微,雖說現在的社會經濟體制正在不斷縮小這樣的差距,但是收支還是各有不同的??鋸堻c說富有的人奢靡浪費,不良風氣盡收眼底,沒錢的人生活縷縷艱辛難以維持生計,不同的勞動力之間的收支和競爭各有千秋形成大相徑庭的局面也是說的過去的,造成城鄉差異和貧富差距的現象也是必然的結果。
(二)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
中國是世界人口數一數二的大國,人多了矛盾自然就會層出不窮,人民內部矛盾包括各種補償標準不一的多種形勢,出現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產生農民利益沖突的問題,我國十幾億人口,大多數為農民,我國不僅是科技大國更是農業大國,他們的問題如不穩妥的解決勢必對國家的安定和發展有著強大的威脅,除了農民還有師生矛盾,醫患糾紛等,需要各地方政府官員及其相關部門從長遠利益出發,秉公執法,盡量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化解社會矛盾,加大力度的去改進和修補。
為什么會有矛盾的出現,因為自身的根本利益如果收到威脅的話就會產生矛盾,社會矛盾本質就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斷演變加劇形成了社會矛盾的,它的出現牽涉了很多人的利益,怎么樣去解決或者緩解矛盾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在研究解決方案的道路上必須牢牢堅持正確的科學發展觀為引導方向。
(一)堅持在改革發展中解決矛盾當前人民矛盾花樣涌現,新時期的社會矛盾已經轉變,不再是人民對物質的追求得不到滿足,而是社會成員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就是矛盾表現形式的一種,要想解決就得發展,就得改革這樣的情況,把財富蛋糕做大,人人分享,正確處理社會矛盾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二)做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中央領導人為表率,帶動全體成員一起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進行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期望。從他們的利益出發,盡可能的溫暖人心,不讓老百姓心涼,這也是解決內部矛盾的根本方法,只有我們黨中央領導人帶領各級領導做好工作,老百姓才會相信中國共產黨才會擁護我們跟隨我們,全國上下一條心的發展經濟,使我國更加強大。
(三)做到依法和公開、公平、公正。運用馬克思的哲學思想調解人民內部矛盾,其工作是非常艱巨而重要的,從本質上來講這是通過合法權益手段保護和實現公民利益及民主權利的工作。使每一個公民在社會中能夠得到平等對待,弱小群眾應該有國家的關心和照顧,領導階層的人應該切身體會,不是只說不做,這樣才能打造一個和諧友愛的社會,這是人民期盼的生活,也是為國家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任何人必須要執法守法,必須依法辦事,不得徇私枉法,貪污受賄,必須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給人民當家做主。
三、探索建立妥善處理新形勢下社會矛盾的新機制
(一)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黨和人民群眾是相輔相成的,要想加強黨和政府及人民群眾間的聯系就要求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使人民有權利參與國家的決策,這樣不僅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建議權和申訴權,還可以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因此來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這個機制建立起來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在國家領導人在做決策之前一定要請專家和人民代表共同商議,避免獨裁專政,第二要為人民群眾建立個平臺讓他們正確的發表言論和意見,第三為官者要履行自己的職責,互相監督,減少貪污受賄腐敗現象,最后建立多個組織化解社會矛盾。
(二)建立超前聯動的排查調處機制。人民內部矛盾表現形式復雜,各行各業、各地區領域都有矛盾存在,單單靠一兩個部門或者一兩個群體是無法完成排查調處任務的。這需要全國上下共同完成,相關部門和人員分配好工作,上下團結一致,共同處理這個艱巨而重大的任務。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克己守禮,一一對應,向前沖鋒,及時做好基層考察工作。
四、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不斷深入,矛盾不斷加劇,各種各樣的矛盾狀況表現出來,21世紀是我國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矛盾的出現本就不可避免,更別說現在這個大變革時期,自然就會層出更多更新的矛盾,化解矛盾最不能不考慮的就是矛盾的惡化,應建立專門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機制,自從進入了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以后,領導人正確認識和把握各種社會矛盾的特點和規律,建立一個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的體系,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的重大決策與貢獻。
【作者簡介】尚德翔(1992-),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參考文獻】
[1]倪志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80-85.
[2]王光鵬.淺談矛盾分析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27):57.
[3]魯鵬.關于當代中國社會矛盾的幾點認識[J].理論學刊,2005(04):68-73+129.
[4]冉昌光.秉持和諧社會理念探究現實社會矛盾——讀龔秀勇著《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社會矛盾問題》[J].天府新論,2014(03):157-158.
[5]胡仁智,付子堂.當代社會矛盾法律調處機制的完善[J].江蘇社會科學,2010(06):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