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03 10:32: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股票投資管理模式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股票投資就是投資者在股市中投入資金買賣股票,獲取股價上漲或分紅所帶來的收益,同時規避投資風險。在實踐中,股票投資絕非買賣這么簡單,投資者應樹立正確的股票投資價值觀,并以價值投資為基礎,可以在股票投資中融入策略性交易,投資時間要長,投資格局要大,使得股票投資增強獲利性并降低風險。
1經濟循環、股市循環及投資循環之間的關系
股市作為一個獨立運行的市場,符合經濟學原理,股票供求關系貫穿始終,其價格形成通過多空博弈實現。股市不是孤立存在,它是中國經濟大循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與債券市場、商品市場等遙相呼應。在中國股市現有機制下,絕大多數股票投資者的盈利依賴于股市上漲,而股市漲跌從長期看由經濟運行狀況、經濟周期、金融周期以及政府監管等因素決定,這些因素最終匯聚并演化為投資者信心,決定股市漲跌,從而形成股市的牛熊周期。投資者收益總體來說依賴國家的興旺發達,所以說國運昌盛則股市興旺。在投資實踐中,股市循環依賴于經濟循環,而投資循環則同時依賴于經濟循環與股市循環,三者關系如圖1所示。股票投資管理活動包括分析證券市場、制定交易計劃、實施交易以及績效評價等。
2基于資產包的股票投資管理模式框架
優秀的股票投資者總是能在有效規避風險的前提下,持續獲得正收益,并跑贏代表業績基準的寬基指數。實踐證明,優秀的投資管理=合理的投資管理模式+知行合一的投資操作。在證券市場幾百年的發展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投資模式和策略,知名的有價值投資、對沖策略、量化策略等。本文認為股票投資是個系統工程,整個投資過程都是圍繞投資標的開展的。通過吸收資產組合理論,股票投資可進一步基于資產包實施。本文所指的資產包由現金、個股以及指數ETF等組成,是價值投資、資產保值增值的載體,可分享國民經濟發展和股市博弈創造的超額收益,其內涵超出了資產組合的范疇。通過將股市投資循環的內涵加以細化,并從投資管理邏輯加以設計,提出基于資產包的股票投資管理模式股票投資和交易的具體活動就是構建和調整資產包。在基于資產包的股票投資管理模式中,資產包既是一個投資工具,也是一個投資戰略,還是一個經營模式,它體現了投資與交易的思想和邏輯。通過資產包,投資者可顯著提高投資行為的可管理性,并可對投資狀態及投資績效進行系統的評價。
3基于資產包的股票投資管理模式結構分析
3.1盈利模式
從獲利形式上看,股市投資獲利來源主要有上市企業分紅和股票交易差價兩種;而從投資模式上看,又可分為價值投資和趨勢交易。價值投資模式的核心是資產包內在價值增長。企業通過業務和利潤增長,推動其內在價值增長,如果估值保持穩定,股市勢必上漲。投資者若想獲得長期穩定盈利,只需投資好的公司,長期持有即可。價值投資的難點在于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經營總會發生變化,這需要投資者對上市企業進行長期有效跟蹤。趨勢交易模式更多的關注多空力量的博弈。從價格交易的視角看,股價順差是構成交易利潤,而股價逆差則是虧損之源。無論哪種投資模式,交易時機都尤為重要,投資者須更多關注買賣時機,否則會導致虧損。雖然股市是世間最為復雜的市場,但牛熊周期卻涇渭分明。由戴氏雙擊和雙殺可知,股市周期將帶動估值水平的提升和下降。基于價值投資和趨勢交易理論,同時融入股市周期的理解,構成了資產包盈利模式的基礎。資產包的盈利邏輯是“熊市賺數量,牛市賺估值”。(1)在熊市階段,可以通過趨勢交易實現在凈資產穩定的情況下,增加資產包的資產規模(持倉數量),降低持倉價格,實現資產包內生式增長。(2)在牛市階段,通過股市估值水平的提升,實現凈資產大幅提升,清倉以兌現資產包中長期的投資收益,實現資產包外延式增長。
3.2投資戰略
所謂投資戰略就是緊扣宏觀經濟周期(復蘇、繁榮、衰退以及蕭條)和金融呼吸周期(流動性的擴張與收縮),對投資活動做長期、全局性的安排。資產包投資戰略要重點關注投資時鐘,以把握不同時期的投資方向和投資節奏,從頂層管理好投資活動。投資戰略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投資邏輯與交易時鐘。投資邏輯核心就是股市價值觀,在股市中基于正確的分析,做正確的事情,比如兼顧價值投資和多空博弈。交易時鐘基于牛熊市周期,由筑底、生命螺旋、筑頂、死亡螺旋四個階段組成。投資者可基于股市牛熊市周期,制定適宜交易策略,并付諸實施。在熊市筑底階段,通過價格交易,獲取收益,并轉為資產量,擴充資產規模,降低資產持有價格。在牛市末期,一次清倉資產包,將資產包變現,最終才能從財務上核算總的投資回報。在價格交易實踐層面,在熊市筑底階段,即使持倉被套,也不要輕易割肉止損,繼續高拋低吸,通過價格交易來拉低成本,借力股市多空循環的周期力量和板塊輪動的市場力量,解放套牢倉位。只有持續的短線價格交易才能夯實資產包長期投資的基礎,否則難以堅持到收獲期。(2)流動性管理。資產包應維持規模的穩定性。因為被動出金可能會造成極大虧損,投資者需要合理安排好自身財務,維持較長時間內(比如1年)不從資產包內抽取資金。只有保持資產包良好的流動性,投資者才能把握住股市中隨時可能出現的交易機會,這就需要安排好現金在資產包總規模中的占比。實踐中,股指ETF流動性要好于股票,大盤藍籌股票流動性要好于中小盤股票。(3)杠桿管理。雖然沒有杠桿的投資活動是不完備的,但杠桿同時是把雙刃劍,收益和風險均會被放大。杠桿管理的目的是提升資產包資金鏈抗股市波動的能力。杠桿資金主要用于修復系統性風險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日常交易不要輕易使用杠桿。預留充裕的杠桿資金時刻應對極端走勢,在出現大跌筑底后,啟用杠桿交易,交易計劃執行完畢,去除杠桿。投資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杠桿屬性加以分析:第一,杠桿結構,如場外杠桿、場內杠桿;第二,杠桿規模,即杠桿率;第三,杠桿強度,如抗風險能力;第四,杠桿周期,如杠桿償還期限。投資者可對杠桿有針對性的加以管理,包括:第一,嚴控資產負債率;第二,合理調整債務總體規模及結構(長期負債,短期負債,場內杠桿的占比);第三,把握杠桿使用時機,面向確定性的機會點,比如中線級別行情;第四,合理安排杠桿資金投向,投向風險系數低的寬基指數ETF和行業指數ETF。
3.3資產組合
資產組合應具有綱舉目張的特性,綱舉是指指數ETF,目張則是指價值個股。價值選股,既可為單一個股,也可是個股組合,300ETF是典型的價值個股組合。資產包構建就是建立品種組合,并在品種間配置資金。(1)股市趨勢階段與資產包構成。在股指趨勢的各個階段,資產包的構建及其運營應有顯著差異。中期趨勢筑底階段,資產組合以股指ETF為主且個股為輔,指數ETF的倉位占比超過60%,強調資產包凈值同步于股指,重在防守。主升階段,以個股為主且股指ETF為輔,個股的倉位占比超過60%,重點配置績優補漲股,或領漲板塊的補漲股,重在進攻。(2)資產包的品種組合及倉位配置。資產包品種大類包括現金、股指ETF、行指ETF、股票。品種組合應保持均衡,一般維持4~6只股票組合。持股應相對集中,如果持股分散,投資者精力必將分散,也就無法操作圍獵策略。倉位配置應以投資安全為導向,單一股票持倉小于自有資金的三成。股市中期行情的不同階段,品種配置的側重亦不同。因為股市在不斷運行中,所以在投資實踐中,品種組合最優狀態是個理想值,無法評價資產包是否處于最優狀態,資產包也總是處于不斷調優的過程中,調的大差不差就可以了,所謂模糊的正確強于精確的錯誤。總之,資產包配置遵循“無錯即優”原則。(3)指數ETF選擇。從投資層面看,ETF構成了資產包的壓艙石,也是資產包盈利的基石。投資ETF本質上就是投資股市大盤和行業板塊,有助于規避黑天鵝,獲取股市的平均收益。就寬基指數ETF而言,可關注300ETF、500ETF。投資300ETF就是投資價值股,投資中國國運;而投資500ETF就是投資成長股,投資中國未來。投資者也可以根據行業周期和板塊輪動,把握行業投資機會,如投資證券ETF獲取證券行業投資收益。(4)個股選擇。投資者在個股選擇上可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應選擇基本面預期良好的上市公司(如行業預期明朗、管理層成熟敬業且有進取精神、企業業績穩定、業務有亮點等);第二,可重點關注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成分股,其中滬深300成分股往往是綜合市場龍頭(平臺型公司),而中證500成分股中有許多績優的成長股,代表細分市場龍頭(業務型公司);第三,依據動量反轉效應,順應板塊輪動,構建輸者組合,切忌追逐已經具備較大漲幅的熱點,這個涉及到贏者輸者效應、過度反應等。在股市運行中會出現板塊和個股輪動,其中原因既有基本面和熱點的牽引,也有趨勢自我強化的因素在發揮作用。輪動周期或長或短,有時甚至會持續一年。
3.4交易策略
交易策略就是股票買賣策略,即買什么,何時買,買多少,賣什么,何時賣,賣多少。由于股市是個極其復雜的強博弈市場,具備多空循環的時空結構且波動劇烈,唯有復合交易策略方可取得最終的成功交易。投資者可將復合交易策略劃分為兩個維度,即橫向的動態再平衡策略和縱向的圍獵策略。(1)動態再平衡策略是一個面向資產組合的配置策略,核心是品種之間調倉和資金配置。第一,品種再平衡。立足中線(均線、周K線),調整資產包組合的品種,調出漲幅過大或暴漲的品種,調入漲幅滯后,即將補漲的優質品種,將贏者組合調整為輸者組合。第二,資金配置再平衡。遵循“基本面績優+價格防守性”原則,某個品種大漲后,收益風險比率處于低值,應降低此股的資金配置;個股上漲滯后,或突發利空,股價處于相對低位,收益風險比率處于高值,應提高此品種的資金配置。第三,擇時再平衡。當指數短線指標(日K線、均線K線,KDJ)處于高位,處于短期上漲末期,上漲乏力,僅保留底倉(總倉位控制在本金的3~5成),清空浮倉,大幅增持現金;反之,則大幅減持現金。第四,定時再平衡。設定時間,比如每兩周,操作一次品種再平衡和資金配置再平衡。時間意味著耐心,它能讓收益體現,也能讓風險暴露,通過定期定時,實現了耐心在時間軸上的量化。(2)圍獵策略是一個面向單一品種的趨勢策略,核心是品種內部調倉。第一,滾動多單(進攻態勢)。適用于宏觀環境預期良好,股價上漲,持倉盈利,采用底倉浮倉,先低吸再高拋。滾動多單亦可細化為三個子策略,其一為均衡倉位,震蕩走勢,底倉與浮倉保持均衡;其二為趨勢增倉,隨著趨勢轉強,加倉,等待主升后,一把清倉;其三為趨勢減倉,隨著脫離成本區,獲得初步利潤并減倉。第二,攻防交易(突擊態勢)。攻防交易適用于宏觀環境預期不太確定,以鎖定當期利潤為導向,中倉位、短周期、中小價差的交易。投資者往往剛建立底倉,尚未建立浮倉,上漲直接出清,資金使用效率極高。如果該股到達買入價格區域,再次買入,如果該股漲上去,就放棄。如果倉位被套,交易策略則轉變為反沖交易或逆向交易。第三,反沖交易(防守態勢)。適用于股價下跌,持倉虧損;倉位水平不高,可以繼續增加倉位,采用底倉浮倉,先低吸再高拋。注意增倉節奏。反沖交易最大的風險是莊家故意挖坑或股市大盤處于極度恐慌而導致大幅下跌,這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在情況不明朗時,可以控制倉位,交易策略轉變為逆向交易。第四,逆向交易(撤退態勢)。適用于股價下跌,持倉虧損且倉位水平較高,且戰且退,不宜繼續增加倉位,先高拋再低吸。注意尋找高拋機會,把握減倉節奏,而非大甩賣;應盡量減少交易失誤,可以不交易,但不可亂交易。一旦捕捉到高拋點,應持續分價差賣出,一定會有一些倉位賣在最高點,價格回調時,可以再適量回補一些。本文將逆向交易的啟動點稱為逆向錨點。
3.5風險控制
股市投資是個高風險事業,只有控制好風險,方能取得成功。股票投資風險主要來自于系統性風險、個股風險、持倉風險、交易風險等幾個方面。(1)系統性風險。宏觀經濟、金融周期、黑天鵝事件等往往會引發股市系統性風險。(2)個股風險。由于投資者對企業基本面研究不透,引發個股風險;黑天鵝也是個股風險的又一來源。(3)持倉風險。在資產包結構中存在行業集中、杠桿失控或倉位過高的情況。(4)交易風險。交易風險主要來自胡亂交易、過度交易、處置效應、惡性增資等。針對以上風險,可通過以下方法防范和控制風險。(1)倉位控制。控制同時持有底倉和浮倉的品種數量,多數品種將僅僅持有底倉或浮倉,這樣,總倉位將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2)杠桿率控制。合理的資產負債率有助于提升凈資產回報率,但股市是高風險市場,杠桿是把雙刃劍,杠桿率控制尤為重要。杠桿加減要靈活,不應長期持有杠桿,盡量不要持有隔夜杠桿,嚴控杠桿率峰值。(3)定期提盈。可定期將投資盈利從股票賬戶提出,這樣賬戶里總是只有本金,從機制上實現了對交易的理性管理,同時有效的防范了系統風險。(4)壓力測試。可定期對資產包進行壓力測試,從而評估資產包健壯度。壓力測試的具體步驟包括:第一,定義壓力測試模型;第二,確定敏感因素;第三,設計沖擊場景,量化敏感因素;第四,評估沖擊結果。
3.6績效評價
對股票投資績效評價的目的是分析本階段投資活動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還存在哪些不足,從而對投資管理體系及實際操作加以優化和改進。(1)資產包整體收益評價。該評價主要涉及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其中相對收益應與業績基準(如滬深300等寬基指數)進行對比分析。(2)品種投資評價。因為資產包是由許多獨立品種組成,所以除了對資產包整體績效予以評價外,還應對資產包的標的品種加以評價。評價指標包括交易利潤率、品種盈虧比率等。(3)心理博弈評價。在中,擁有完備的交易系統未必就能獲得良好的交易績效,克服人性,知行合一,尤為重要。通過該評價,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心理博弈能力。
4結語
股票投資看似容易實則難,成功的投資者除了需要擁有豐富的投資知識外,還需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管理系統。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資產包的股票投資管理模式,并詳細分析了其中的結構。投資管理研究是個博大精深的課題,且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本投資管理模式細化程度仍存不足,筆者將在后續的投資實踐中加以完善、修正。
參考文獻
[1]樊華.價值投資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商論,2017(36).
[2]周金濤.濤動周期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3]本杰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4]喬治?索羅斯.金融煉金術[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
[5]羅伯特?希勒.非理性繁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樊華 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