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9 09:48: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室內設計空間尺度與視覺情感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室內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與視覺情感
(一)室內設計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對人體特征進行研究,并以次為依據對設計進行指導。人機工程學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到設計學、人體測量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對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機械工程設計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所談及的人機工程學問題主要將其限定在室內設計的領域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探討。人機工程學是室內設計所涉及的一切尺度問題最重要的依據,可以將其分為空間的物理幾何尺度、心理知覺尺度和視覺情感尺度三類。通常我們所說的室內空間的進深、面寬,以及室內通過空間的寬度和高度,家具的尺寸等都屬于空間的物理幾何尺度,合理的幾何尺度可以保證使用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更方便和舒適地在當前空間中進行必要的活動和作業。心理知覺尺度影響使用者心理對現實空間的物理感覺。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從帶有尖銳棱角的事物旁經過,或是在通過高度較低的通道時往往會下意識地主動進行避讓以確保自己的肢體不會受到傷害;在夏季光照充足的空間內大面積使用暖色會使人產生燥熱的感受。這些行為和感受的產生是由于使用者在空間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了空間或空間中的某些事物所帶來的,對自身肢體造成傷害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的產生便是心理知覺尺度所帶來的。視覺情感尺度與空間的物理幾何尺度和使用者的心理知覺尺度相互產生作用,影響著日常生活中空間帶給使用者所帶來的情感感受,從而決定了使用者以怎樣的態度看待空間。空間本身的體量以及其中所應用的材料、色彩、照明、界面處理手法等都會對使用者在空間中的感受產生影響。如在室內空間中大面積使用冷色或純度較低中性色,同時在材料上選擇清水混凝土、裸露的磚墻,或是大量地使用金屬材質進行陳設和裝飾,則會使人產生一種理性、冷靜、嚴謹的工業感(如圖1),而若是大面積暖色或明度較高的無彩色,同時以織物作為主要的陳設和裝飾材料,則更容易使人產生一種溫暖、柔和、親近的情感感受(如圖2)。
(二)室內設計中的視覺情感尺度
視覺情感尺度對空間感有著深遠的影響。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空間中渡過的,室內空間也因此不再只是一個單純滿足實用功能的場所,而成為了空間的使用者情感需求的重要載體。使用者對空間中色彩、材質、風格等的感知和看法,其本質是使用者希望在空間中能夠體驗到的一種主觀的情感觸動。這種情感觸動由視覺情感尺度和心理知覺尺度共同作用而獲得,但這些情感感受和情感需求無法被進行量化的描述或數據化指導,從而在進行描述時被以各種概念模糊的詞語如“簡約”、“溫馨”、“科技感”、“柔和”等來進行表達。這些詞語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并非某種具有時代或地域特征的設計風格、色彩傾向或裝飾手段,而是使用者對空間的功能需求和個人情感需求。空間本身所營造和傳達出的情感氛圍是否能夠觸動使用者以滿足其情感需求,這直接影響著使用者對室內的空間感、舒適度和環境氣氛等主觀感受。
二、室內設計的空間尺度問題
(一)室內空間的通過尺度
通過尺度是室內設計的平面規劃工作中最重要的尺度,一個設計方案中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以通過尺度作為最低標準和約束條件展開的。當然,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尺度也有所不同的,但不論何種環境,最小的通過尺度都是以人機工程學尺度為依據展開的。不能被忽略的是,在滿足人機工程學尺度需求的同時,心理知覺尺度也對室內空間中的通過尺度有著極大的影響,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道寬度的確定首先以具體使用者的人體尺寸為依據,我國的人體尺寸數據通常以《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國家標準》(GB10000-1988)為標準,那么一名正常成年男子在兩腿并攏站立時,其兩膝外側寬度約為30公分至35公分,考慮到行走時肢體產生的擺幅,那么在通過空間兩側物體均不高于膝部的情況下,其寬度只要保證大于50公分就足以讓一名正常成年人步行通過。而在現實場景下,如酒店客房兩張并排的單人床之間的寬度,或在商業空間兩個島式展臺之間的距離卻通常都不會小于60公分。而若以成年男性的肩寬作為依據,那么兩側的物體均高于人體軀干的通過空間,寬度只要在60公分以上則可以保證使用者正常通過,但在實際生活中其寬度通常都被設置在90公分以上,這就是綜合考慮人體尺寸和使用者心理知覺尺度而做出的設計。在通道兩側物體均低于膝部的情況下,小于60公分的通道會讓人產生膝部會與物體碰撞的危機感;而在通道兩側物體均高于人體軀干高度的情況下,小于90公分的通道更在心理上會給人一種壓迫感,甚至使人產生胸悶的感覺,通道的長度越長這種感覺也就越明顯。這就是室內設計中心理知覺尺度對空間的物理幾何尺度產生的影響。舉例來說,在空間環境基本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假設通過空間中一側的物體高于使用者的肩部而另一側的物體低于肘部,若此時通道寬度小于70公分(如圖3),則使用者在通過該空間時通常將靠近高度較低的一側;若此時通道寬度大于等于70公分(如圖4),使用者在通過該空間時通常將相對居中。這是由于通道寬度小于70公分時,高于人體肩部的物體會給人造成較強的壓迫感,此時受到使用者自身心理知覺尺度的影響,會下意識地靠近高度較低的一側同行;而當通道寬度在70公分以上時,這種壓迫感得到緩解,此時使用者會主動地選擇相對居中的路徑。綜上所述,即便是同樣寬度的通過空間,使用者依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行為和感受,而這種差異就是因為通道兩側物體高度的變化產生的。那么根據以上的示例可以判斷出:(1)當通過空間兩側的物體均低于膝部時,通過空間的寬度大于等于60公分時可以滿足正常使用需求;(2)當通過空間一側的物體低于膝部,而另一側的物體高度高于膝部時,通過空間的寬度應大于等于70公分以滿足正常使用需求;(3)當通過空間兩側物體的高度全部高于膝部但低于肘部時,通過空間的寬度應至少大于等于70公分以滿足正常使用需求;(4)當通過空間一側的物體高度高于膝部但低于肘部,而另一側的物體高于肘部,則通過空間的寬度應至少大于等于80公分;(5)當通過空間兩側的物體均高于肘部時,通道的寬度應做到大于等于90公分。本文中以人體的膝部和肘部作為參照點對室內通過空間的類型進行劃分,而在實際工作中這并非唯一的分類方法,例如常見的還有以肚臍為參照點進行分類的,或是以人體的腰部和肩部作為參照標準進行劃分的等。每一種分類方法都有其科學依據,沒有對錯之分,但不論以何種方法進行分類,人對空間的感知一定是與人體各種身體姿態相對應的。日常生活中通過測量所得到的人體尺寸資料通常是在被測者保持靜止直立狀態下得到的數據,但人體在站立、步行、奔跑、深蹲、轉身、抬臂等不同的姿態下數據會產生差異,人體所感知的空間也必然會有所差異,因此在實際生活中設計者應該更多地考慮到使用者在各種姿態下對空間的使用和情感需求。
(二)室內空間的尺度與平面規劃
上文所涉及的通過空間尺度基本涵蓋了室內設計中常見的通過空間類型,通常情況下,在實際工作中只需要將空間和家具模型按照比例進行繪制,然后在通過空間的部分按照實際的環境套入前面五種通過尺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及的通過空間尺度都是以滿足一個成年人正常步行通過為前提的,在實際工作中應以此為依據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兩排貨架之間的通道,若需要保證兩名成年人相對同行,則至少需要1.2米以上的寬度;而若要在有一人面向貨架挑選商品的同時還能保證另外兩人并排而行,則通道的寬度則至少需要在1.5米以上。室內設計以視覺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但其本質是關注于使用者對空間的體驗。因此,設計是從人的體驗開始的,在初始階段,設計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空間的功能、承載量以及使用者的年齡、結構、職業和生活行為習慣等,以此為依據從入口處開始進行整體的規劃,通過掌握的信息對所有家使用者的行為習慣進行模擬,在每一個行為之間選擇并規劃出最合理的生活動線。完成了生活動線的規劃,室內通過空間的位置也就基本被確定了下來,此時可以直接將通過空間尺度設計原則直接套入方案來確定通過空間的寬度,而在非通過空間的位置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各種功能家具。如此,既可以幫助設計者快速地對空間進行合理規劃,避免不必要的失誤,而在設計工作完成后也可以再次將其帶入當前的方案之中,以此為依據來對當前方案的合理性檢驗,查看方案是否足夠嚴謹和縝密。
三、視覺知覺與情感
確定了通過空間的尺度可以保證空間在使用功能的需求上基本得到滿足,但仍有所欠缺。這就涉及到室內設計中視覺情感尺度的另一個內容——視覺知覺。通常情況下,人們對空間的知覺感受主要分為四類,即膚覺知覺、嗅覺知覺、聽覺知覺和視覺知覺。膚覺知覺即是通過皮膚接觸而形成的觸覺感受,是通過皮膚直接接觸外界物體而在大腦中反映出來的感受。例如在肌膚接觸到石材或金屬等材質時會有冰冷和生硬的感覺,在接觸到竹木類材質是會產生溫潤的情感體驗,而在接觸到柔軟細膩的織物是會產生親近柔和的感受。嗅覺知覺則是由嗅覺器官接收外界氣味的刺激而在大腦中形成的主觀感受。如草木花香的氣味更容易讓人產生安全、天然、閑逸的情感體驗,消毒液或藥品的氣味能使人產生到衛生、整潔的體驗,而刺激性的化學制劑味道則讓人感到危險和不安。聽覺知覺氣管接收到的信息同樣可以對大腦進行反饋,讓人形成不同的情感感受。優雅、柔和的旋律使人感到舒適,節奏激烈的音樂使人感覺充滿力量,歡快的音樂使人感到內心的快樂和愉悅,自然界水流或花鳥的聲音則使人感到放松。通過各種不同的旋律讓人們在生活、勞動、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滿樂趣和動力是聽覺情感的作用和表現。而視覺知覺則與以上三種感官有所差別。視覺知覺是通過視覺器官獲取外界信息而產生反應,但通過視覺獲得的情感往往不只通過視覺的單獨作用而產生。人的雙眼承擔著觀察外部環境一切細微變化的作用,當視覺接收到信息后這些信息內容會直接反饋給大腦,而此時這些信息不會直接產生反應,而是被用來和大腦中所存儲的記憶進行比對和校正。例如人們在通過膚覺接觸石材和金屬等材質時獲得了冰冷和生硬的感受,那么這個信息會在大腦中留下相應的記憶,當人的視覺再一次捕捉到同樣的材質時大腦中的記憶會被激發,從而使人不自覺地產生同樣的情感感受。材料、色彩、造型是不會說謊的,在室內空間中,人們總是很自然地被這些要素所吸引,人們通過感官認知世界,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膚覺給人們留下記憶。視覺給人們帶來知覺感受,用過視覺把一種或幾種知覺感受通過不同的形式或手法表現,這樣往往比對造型的借鑒和模仿更具有原創性。
四、室內設計的空間感
(一)視覺知覺與空間體量
視覺知覺對情感感受造成的影響同樣體現在空間感上。在實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們在面對一些使用面積較小的空間、層高較矮的空間或相對缺少儲藏功能的空間時總是很容易產生一種焦慮的情感。通常情況下人們將這種焦慮感產生的原因歸結于空間過于局促,認為在體量較大的空間一定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但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其實并非是物理或幾何意義上的面積或高度更大的空間,事實上體量過大的空間反而會使人感覺過于空曠,從而更容易給人帶來一種焦慮和不安的情感感受。因此,這種空間感的營造并非單純地取決于空間的大小,而是同時受視覺知覺影響。以商業空間的室內設計為例。在空間的幾何尺度沒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高檔的商業空間能夠為顧客提供更加良好的購物體驗,其原因就在于這一類商業空間在設計上更注重對顧客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體驗。首先在通過空間的尺度設計上更符合人機工程學和人的視覺習慣;其次在整體的規劃和布局上也更注重對生活情境的營造,內容更加豐富且合理(如圖5)。而低檔的商業空間在陳列方式則更注重如何在空間中盡可能多的產品,其布局千篇一律,猶如儲藏倉庫一般只將商品進行簡單分類擺放。這類空間往往不會過多考慮顧客的行為習慣和購物體驗,因此無法使人感受到良好的空間氣氛和生活情境,從而產生了一種空間知覺情感上的缺失(如圖6)。空間的體量包括了幾何空間尺度和視覺空間尺度,幾何空間的尺度是不變的,不會受到平面布局的影響,而視覺空間尺度則會受到光線、色彩以及虛擬界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功能空間的設計中,功能空間的完成面保持簡單的幾何圖形,功能空間的視覺尺度就會顯得更整潔大方。比如完成面保持規則的矩形或圓形。人們更大空間尺度的追求往往是出于人類的動物本能,其本質是在追求一種領域感,以及自身可活動空間的擴大延伸,并非是單純追求更大體量的幾何尺度。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若想讓空間在視覺上顯得更大,可以依靠很多手段進行處理。如充分利用門窗等建筑構造;利用玻璃等高透明度的材質;利用鏤空等裝飾手法;利用鏡面等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質等。此外,還可以對空間的垂直界面進行改造,如將儲藏家具鑲嵌于墻面之中以保持空間垂直界面完成面的干凈整潔。這些手法都可以在視覺上讓空間的完成面保持簡單的幾何圖形,讓使用者在視覺上感受到空間內部是活動領域明顯擴大,達到擴大活動領域范圍的目的。當然,應用這些設計手法的前提是遵循上文所提到的各種家居環境和情境下的通過尺度。理論上除了家具自身的尺寸以及需要預留出的適當通過空間,其余的空間都可以充分進行利用,如將靠墻的多余空間利用起來作為儲藏和展示陳列空間也是在視覺上將空間尺度延伸的常用手法。在設計工作中設計者經常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對空間的幾何尺度和視覺尺度進行調整和改變。此時,設計者可以在當前空間的平面圖上將所有除圍合墻體和結構墻體之外的內部墻體全部拆除,重新對空間進行設計構思。而當空間的平面規劃工作完成后再反過來對照原始結構圖檢查方案是否合理。
(二)室內空間的設計原則
“家具尺寸加通道尺寸”的技巧依然可以應用在面對一個較大的空間不知從何下手的情況。這種技巧能夠適應大多數面寬在4米到4.8米的起居室。而對于更大的空間,我們則可以在面寬的方向設置多個功能。以居住空間為例,可以將沙發居中放置,沙發后方放置沙發背柜或餐桌等其他類型的家具。這種做法能夠適應大部分面寬在4.1米到5.4米的起居室。同理,客廳進深方向的設計原則相同。進深尺度大的,我們可以將進深方向規劃為多個空間,如在進深方向上分別規劃敞開式書房,起居室,門廳,餐廳,和廚房五個不同的功能空間(如圖7)。在對面積較大的空間進行平面規劃時通常會使用以下幾種方法:(1)功能家具居中不靠墻的擺放方式。在平面布局中將家具居中設置,或使用島臺的布局形式(如圖8)。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在空間中形成更多的通道,讓通道變為循環的空間,在通過這些空間時我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知覺上使人感覺通道更長,空間更大。(2)儲物空間滿墻鑲嵌的布局方式(如圖8)。這種做法更容易使空間的完成面保持簡單的幾何形狀,在視覺上顯得更簡單大方。(3)過道尺度適度。我們可以看到多數家具尺寸是優先通道來決定的,讓家具妥協于空間的尺度,減少空間浪費。結論設計源于生活,以人為本。這是廣大設計工作者構思和制作設計方案的標準,也是設計者們長久以來信守的格言。人們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室內空間中度過,因此室內空間的設計對人們的感覺和行為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室內設計以視覺作為一種主要的傳達方式,但其所表現的絕不止是視覺方面的內容,而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種技能,從本質上說,設計可以被看作一種增進人性的工具。比起事物的外觀,室內設計應該更注重人的感受和空間環境的氣氛,需要通過設計讓人們沉浸在愉悅的氛圍中,設計者需要時刻注意使用者在房間里的體驗和感受,以使用者的潛意識得到滿足。設計師需要做的是通過設計去調節使用者的感知或情緒。
參考文獻
[1]趙潔.形、光、色對室內空間尺度的影響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7,(05):126-128.
[2]萬小寒.居住空間室內設計評價體系初探[J].室內設計,2004,(01):41-45.
[3]王潔.材料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對人的心理影響研究[D].安徽:安徽師范大學,2015.
[4]張云哲.材質語言在設計藝術中的表達與應用——以書籍設計為研究對象[D].福建:廈門大學,2014.
[5]時亮.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1):4528-4529.
[6]彭媛媛.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設計,2017,30(3):152—153.
[7]雷鋒鈺.談室內設計中界面的創新[J].設計,2017,30(4):130—131.
[8]楊西文.人體工程學與建筑環境設計[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趙辰飛 孫昕萍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