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1 10:09: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經費管理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國家對科研的投入越來越多,對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用及財務驗收也越來越重視,不同立項部門都相繼出臺了項目經費管理條例。但在科研經費的預算、使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科研經費的有效使用及項目結題時的財務審計和財務驗收,急需完善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
1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科研經費預算編制不夠規范,編制與執行沒有有效銜接
按照國家財政預算管理改革要求,要對課題經費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編制,立項后報銷要嚴格按預算執行,一般不做調整[1]。農業科研具有周期性長、季節性強等特點,導致了項目預算的不完善;科研人員對項目預算編制、經費管理辦法和財務規章制度不熟悉,導致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編制不夠合理;財務人員不參與項目經費預算編制,造成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脫節[1]。
1.2科研經費審批程序和撥款渠道不暢經費到位
時間與項目實施時間不符,影響預算的執行。有的項目經費一次性撥付,有的項目經費分期撥付,零余額項目經費一年一撥付,部分項目經費不能按期到位。按財務規定項目經費沒有到位不許列支,這嚴重影響預算的執行,致使經常突擊支出經費[2]。
1.3項目配套經費不到位,導致項目不能正常驗收
近年來,科研項目在立項時,有的項目主管部門就要求地方財政、企業、單位自籌經費,要按一定比例配套經費才能立項,但在項目實際執行中經常出現配套經費一部分到位或完全不能到位的情況,導致項目結題時不能正常驗收,即使驗收通過也是應付了事[3]。
1.4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前松后緊,有突擊花錢的現象
目前,省財政撥款項目都是經費零余額,一年一撥款,第二年花不完就會財政凍結或項目經費財政收回,第三年還有結余就全部收回,直接影響整個項目執行。另外,科研項目驗收后,結余經費院統籌30%,課題留70%,2年后收回結余經費,有的項目負責人為了保留結余,就突擊花錢。由于撥款滯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及部分經費支出的不可預測性等原因,經常出現結余經費不實及突擊花錢的現象。
1.5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的相關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農業科研單位的財務人員大多數都不是財會專業出身,加之自身學習的意識不強,對相關立項部門的項目經費管理條例缺乏理解,有時對經費科目很難做出合理判斷,造成項目審計驗收時調賬或不確認列支經費的現象;科研人員則應進一步加強對有關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和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了解和學習[4]。
2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對策
2.1加強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管理
1)提高對科研經費預算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科研投入的經費不斷增加、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管理要求也越來越嚴。管理部門要采取培訓、提醒等措施,讓科研人員真正了解和掌握科研經費預算執行管理的要求,項目組成員和財務人員要認真學習國家科技計劃和經費管理有關制度,嚴格執行項目預算,保證項目經費在預算范圍內合理使用[5]。2)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編制預算是預算執行管理的源頭,預算編制得越科學合理,越有利于預算執行。因此,在編制科研項目預算時,科研、財務、審計管理部門應積極協助項目負責人共同編制預算,在編制預算中要貫徹政策相符、目標相關、經濟合理、依據充分等原則,使預算既適宜研究工作需要,又符合財務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正確性、可操作性。3)嚴格項目經費預算編制,完善項目經費預算管理。合理的項目經費預算是項目立項、經費管理、經費支出及財務驗收的基礎和依據。國家各部委主管立項部門和省級立項部門都有相應的項目經費管理條例和要求,編制項目預算時要充分掌握和理解相應的經費管理和預算要求,預算的編制應完全符合相應的要求。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前,要認真研讀申報指南中關于經費預算編制的要求,按目標相關性(經費的預算和支出與項目研究內容相關)、政策相關性(經費的預算和支出符合項目立項部門和國家相關政策)、經濟合理性(經費的預算、支出比例符合實際情況且經濟合理)的“三性”原則編制項目預算[6]。
2.2加強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管理
1)規范科研項目經費支出的管理。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要規范管理財務基礎工作,提高財會基礎工作質量。將每筆費用準確地列支在正確的科目是會計工作的基礎,能避免項目結題不調整賬目,并順利通過審計驗收。在日常工作和項目結題審計驗收中,需要注意以下科目的正確列支[7-8]。設備費:指使用年限超過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的設備購置費。設備費不包括通用設備費,如照相機、投影儀、三輪車、電動車等的購置費,也不包括辦公設備費用,如電腦、打印機、碎紙機、復印機等的購置費。試制和組裝的設備費應在設備試制費中預算及列支。材料費: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購置與研究內容有關的材料所需的費用,費用額度大的需要有合同、材料驗收等證明,材料費不能支出大量的日常辦公耗材,如打印紙、墨盒、電腦配件等,也不能報銷與項目實施無關的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項目實施過程涉及的一些分析化驗、性能測試及器材加工等工作,項目組不具備條件,需要由外單位來完成,測試加工費可支出這些費用。報銷時除需要提供發票外,還需提供委托合同、化驗測試報告等相關證明材料。燃料動力費: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使用大型儀器設備所需的費用,如水費、電費、汽油費及柴油費等。實驗室設備日常運行的這些費用屬于間接費用的開支范圍,車輛汽油費不可以列支燃料動力費。會議費:指項目承擔、主持單位主持召開的與項目有關的會議費用,而不是到外地參加會議的費用,報銷時要附會議預算單、會議通知、參加人員簽到簿等。會議費不能報銷招待費、禮品費、旅游費等。旅差費:指在項目執行過程涉及的試驗、考察、調研、學術交流等發生的旅差費、外地旅費。差旅人員應該是項目組人員;嚴禁報銷旅游費、景點門票;不允許報銷車輛維修費、車輛保險費、班車通行費等。國際合作交流費:出國任務必須與項目實施有關,出國人員為項目合同書中的人員;出訪的地點、期限、次數及人數等要與項目預算一致;報銷時要附邀請函、出國任務批件、護照復印件、總結報告等。出版文獻信息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購買書籍、、文獻檢索、專利申請及保護、復印裝訂材料等的支出。大宗專業資料和軟件購置費支出應當有預算批復,不得列支一般辦公軟件、廣告費、普通通信費等。勞務費:指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支付給課題成員中研究生、博士后、訪問學者及臨時聘用科研和輔助人員等沒有工資性收入的勞務性費用。項目合同中有名字的人員不得列支勞務費,原始憑證上應有領取人姓名、身份證號、負責工作、勞務時間、本人簽字等信息,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結算。專家咨詢費:指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臨時聘請專家或向專家咨詢的費用,也包括項目驗收聘請專家的費用。項目中的研究人員及管理人員不能領取專家咨詢費。每位外單位專家一次咨詢費超過800元時,超過部分按勞務收入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本單位專家的咨詢與工資合并計稅,報銷時要附專家相關個人信息、身份證號、咨詢內容、本人簽字等信息,咨詢費不得支付現金。其他費用:指與項目實施相關的驗收審計費、試驗地租賃費、小型儀器設備維修費、實驗室小規模維修改造費及培訓費等。間接費用:主要包括使用儀器設備及房屋產生的水費、電費、取暖費、管理費和績效資金。不得變相列支和攤銷各種費用,如辦公用品支出、電話費等[9]。2)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一是財務人員在項目管理全過程中,除了要認真核算、嚴格把關之外,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完全掌握相關立項部門的項目經費管理條例,確保科研經費支出符合相關項目驗收財務管理規定及相關法規,使項目能順利通過財務審計。多與科研人員溝通,了解、熟悉科研業務,參與項目預算、執行全過程。二是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為科研人員在項目預算編制和調劑、經費支出、財務決算、財務驗收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確保在項目預算、支出、財務審計等方面完全符合要求[10]。三是在對項目經費按照有關財務條例進行管理的同時,立項主管部門及項目承擔單位管理部門應充分考慮項目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情況的費用支出,如田間臨時雇用臨時工、外出調查和采集時需要到自然保護區等涉及門票的費用、購買小額材料沒有發票等。這類支出從現有的財務管理角度來說都不在報銷范圍內,但確實是因項目而支出,建議立項部門和項目承擔單位予以考慮。
參考文獻
[1]鄒雁燕.新形勢下農業科研單位預算管理探索[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4):86-88
[2]李素琴.淺析新形勢下基層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6):76-77
[3]榮鳳云.從財務驗收角度看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農業會計,2017(12):26-28
[4]包鎖柱,董寶池,楊子彥,等.省級農業科研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7,36(5):85-88
[5]許真知,姜仁華.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科研單位經費管理的幾點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6):78-81
[6]周華,朱大威,朱方林.科研院所項目經費使用的廉政風險及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7,36(6):82-85
[7]楊文靜,李飛,張銀嶺.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內部審計機制的作用與建構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4):83-85
[8]金萍,夏敏,戴紅君.新形勢下提升農業科研院所內部審計職能的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3):86-90
[9]鄭床木,張江麗.新形勢下科研機構項目間接費用管理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17,36(2):78-81
[10]王棟一.從科研財務助理角度談50號文帶來的變化[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7(4):17-19
作者:李素琴 劉成錄 謝蘋 趙倩倩 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