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9 10:20:56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一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英語教學目標特點
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應該遵循我國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并且在關注知識與技能這一目標的基礎上尊重學生自我情感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信息化教學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大學教師不得不更加注重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更關注學習過程。總之,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課程傳授不再是簡單的粉筆與黑板,而是采用視頻、圖像等多種教案,滿足不同學習進度和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新時期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1.2高校英語教學過程的流程不同
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過程主要是包括組織教學—新課導入(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運用—檢查評價—布置作業(yè)這些步驟。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過程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組織、管理和控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機械地接收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而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則是顛倒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過程,其教學過程是安排學習任務—組織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在線進階作業(yè)檢測—課堂作業(yè)—課堂共同釋疑解惑。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等技術的應用更加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大學生根據(jù)學習任務單自覺學習新知識,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來控制學習進度,最后在課堂上通過作業(yè)和學生共同協(xié)作及教師指導做到知識內化。
1.3教學評價方法與目的有所不同
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方式有很多,比如泰勒評價模式、差別評價模式等,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在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操作性較強的布盧姆評價方式,即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評價更注重終結性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也是根據(jù)終結性評價的學生成績,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評價也同樣根據(jù)最終的成績,這一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真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新課改后有的學校會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但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通過了解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來分班級等級。并且會在平常學習過程中會有周考去檢測學生平常的學習情況,但是也是以成績去評價學生的能力,不但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能力而且還給學生增加了壓力。新時期大學英語教教學評價將三種評價結合起來,首先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安排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其次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會設計進階作業(yè),學生只有成功完成進階作業(yè)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最后在所有課程完成后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了解學生總體水平。
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研究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一些高校英語課堂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分析這些問題能夠為之后采取合理的解決對策提供明確方向。具體來說,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2.1教師缺乏動力,教學效率低下
當前在部分大學英語課堂中,英語老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手段就是單一的知識輸送,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確實省時省力,但是久而久之教師就對英語教學失去了熱情。此外,教師個體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目標存在理解偏差,認為其目的就是為了訓練他們記憶單詞的速度,使之在之后的考試中能夠更快地做題,這種錯誤的教學目標使得大學英語課堂文本數(shù)量和詞匯量都大幅增加,教學任務加大,無形中讓教師產生一定的煩躁和抵觸情緒。上述種種氛圍,導致教師教學工作缺乏動力、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當然,也有少量勤奮、果敢的教師嘗試探索,但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整體英語教學的面貌改變甚微。
2.2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筆者在對部分大學生關于英語教學的態(tài)度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的定位是“高大上”,新版教材中包含大量的生詞和短語,學生學習信心逐漸喪失。學生個體對于英語文本的理解程度和觀察視角不同,無法通過學習形成有效的共鳴。
2.3教學方法缺乏實效性
在目前高校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都是使用較多的教學手段,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實效性。以合作學習為例,高校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在適應期后,各種討論、展示、點評、追問,場面令人欣慰,但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普通的合作學習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討論分工不明、展示相互推委,課堂甚至淪為“A等生與教師的對話專場”,C等生自我定位為“旁觀者”。不同能力的學生常被分配到共同的難度一致的任務,合作低效。評價也不受重視,鼓勵效果不佳。概括來說,高校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形式到位,實際效果甚微。
3新時期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yōu)化對策
3.1加強教學對象分析
學習者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學習者自身的控制能力、自我監(jiān)督能力、選擇重建知識結構的能力等等。首先要選取合適的信息化教材,使教材滿足教學對象的需求,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個清晰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滿足每一位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學質量
3.2豐富教學內容與內涵
新時期大學英語課堂的優(yōu)化,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因此課案設計是在此基礎上加強大學生的英語素質,故具體設計要呈現(xiàn)出階梯性質,難度由低到高,使大學生學習有更加有計劃性。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中職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進行小組學習,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教師起到了引導作用。教師要掌控好學生合作學習的氛圍和進度,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關注每一學習小組的情況,并且對每一個學習小組進行個別指導。如果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習小組都能自行解答出一道題目時,就停止學生的討論,并請其中一個學習小組總結出自己的答案,然后簡單評價后讓學生自行解決下一個問題。并且時常關注每一個學習小組學生的參與情況,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合作探討,對個別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然后再針對學習小組在解題中共同遇到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指導。最后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真正做到運用所學知識。
3.3強化教學方法的選定
在上述分析中已經(jīng)提到,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方法非常豐富,翻轉課堂、慕課以及信息技術教學都是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然而不同英語教材的講解方法對于大學生英語能力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方案選取過程中就要對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作出理解。
4結語
通過對新時期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師缺乏動力、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方法缺乏實效性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通過加強對教學對象的分析、豐富教學內容與內涵、注重教學方法的選定等策略來加以解決,從而確保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蔡基剛.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定研究——再論聽說與讀寫的關系[J].外語界,2011(1).
[2]蔡基剛.全球化背景下外語教學工具與素質之爭的意義[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6).
[3]束定芳.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教什么,怎么教?——寫在首屆“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閉幕之際[J].外語界,2010(6).
[4]周燕.教師是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的關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
作者:楊娜 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