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創新

時間:2022-12-19 09:46: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創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創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主要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滲透在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展開。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來自思政老師的講授,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輸主流的、應有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意識,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方式還有講座、社團活動、宣傳欄目等。

二、高校思政課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性、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明顯增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創新力度不夠,創新點少,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長期較低。(1)高校對思政課重視度不夠。高校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體現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把思政理論課作為一門公共課,基本為大班授課,考核制度也極其松懈,對思政課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成果鑒定并不重視。長期以來,導致思政課老師對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失去創新的動力,思政課堂仍在一味灌輸,缺乏與時俱進,教學方式枯燥,課堂氛圍無聊,無法做到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另一方面,全球化推進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點受到了嚴重沖擊,使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度降低。邱柏生曾說:“盡管兩課建設認認真真,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樣,思想管理與理論規則深入到生活園區,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出新,凡此種種,但總是感到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2)思政教材單一,缺乏情感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教材通常為兩類:一個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一個是思想品德課。近年來,教材改革工作一直不斷完善,力圖貼近實際,但在教學實踐中,教材內容卻仍顯得空洞,缺少時代內涵,與學生實際現狀脫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高校思政理論課內容體系過于龐大,重心不夠明確,對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較強的高校學生來說,思政教材難以引起他們的心靈共鳴,思政老師更多的是在說教,沒有吸引力,學生缺乏參與性,無法內化為他們的行為意識。長期以來,導致高校普遍形成注重專業課或者與就業有關的科目考試,對思政課態度消極怠慢的風氣。(3)教師教學方法傳統。目前部分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并不重要,主體學習積極性不高,追根溯源,除了高校的教育體系存在盲區外,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也責無旁貸。部分高校思政理論課老師習慣照本宣科,甚至個別老師在課堂上為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忽略了導向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政治立場上存在極大的問題。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絕對不應該出現這種錯誤的政治傾向。部分教師重課堂、輕實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化與外化脫節。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無法引起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參與性,更不能內化為學生自主的行為意識。叢甡認為,思政課在課堂上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老師與學生間很少產生交流與互動。從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并不能直接指導生活實踐,學生存在逆反心理。

三、新時代下高校思政課的方法創新

黨的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承載著新內涵,昭示著新任務、新工程、新斗爭、新夢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戰線全面系統學習貫徹黨的精神,首要的任務是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貫徹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落實到黨的建設各方面,努力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高校思政課的新時代,意味著既要堅持不懈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進課堂、進教材、進師生頭腦,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更要運用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創新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1)發揮手機在課堂的有效作用。在現代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對電腦、手機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這些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與樂趣,但同時也影響了人類正常的生活。尤其在高校,作為新媒體原著居民的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更高,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逐漸變成課堂上的“低頭族”,玩手機取代了以往的做筆記,取代了思考。發揮手機的有效作用就是針對這種課堂手機泛濫的現象,通過把手機運用到課堂中,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教師可以通過選擇學生比較關注、社會性強、能夠激發學生熱情的話題,讓學生自己去捕捉相關事跡,用手機制作成視頻或者影集,然后再通過課堂展示與分享自己的感受,通過交流,切實融入。發揮手機在課堂中的有效作用,從而激發高校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助力。(2)“寓理于情”,帶動課堂氛圍。傳統的思政教學多數都是采用教師的灌輸,老師是播音員,學生是聽眾。這樣的“填鴨式”教學,使原本枯燥的思政課更加無聊,無法使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首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使其真正融入到思政課堂,將思政課堂所傳授的社會意識形態化身于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寓理于情”就是將思政課要傳授給學生的主流思想,通過讓學生模擬不同的情景體現出來,教師點評,師生互動,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主導,師生共同參與的創新型課堂,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3)加強思政課外實踐環節。長期以來,思政課注重理論講述,缺乏實踐。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需要教師確立新的教育理念,在課堂講述之外,側重實踐的開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加強實踐環節,不僅應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實踐,也應該到群眾中去,走出校園,走訪人民群眾、體驗社會生活。思政課應該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直接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豐富學生主觀體驗,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通過拓展課堂外的“課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學生生活,成為大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準備。

參考文獻:

[1]周陽.基于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87):174.

[2]崔海燕.微文化背景下思政課教法創新研究[J].好家長,2017(34):56.

[3]林達.新課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創新[J].知識經濟,2017(13):136-137.

[4]齊瑩.當前形勢下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園,2017(14):34.

[5]孫飛.微環境下中學思政課教學相長理論探討[J].江西教育,2017(3):8-9.

[6]劉佳.論大學思政教學的創新方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5):102.

[7]趙梅.高校思政教學實施的創新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202.

作者:郭文蕊 單位:吉林大學

上一篇: 納稅籌劃在內部控制中的運用 下一篇: 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研究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午夜视频黄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 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