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0 09:59: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大學生學術道德規范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的職能之一是教書育人,即培養高素質人才,而德育被置于人才培養的首位[1]。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屬于德育的一部分,但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學術道德規范是科學工作者從事學術活動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基本準則[2],是開展科學研究遵循的道德底線。高校應是“傳授知識”與“生產知識”的圣潔天堂[3],然而,近年來,高校學生缺乏學術道德規范的現象,如考試作弊現象頻頻報道,反映了當前學術失范行為阻礙了高校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因此,對大學生學術道德規范教育,遏制學術失范行為,是凈化大學校園學術氛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措施。
1大學生學術失范行為
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普遍存在六種學術失范行為:(1)抄襲作業;(2)利用電子設備、攜帶小紙條等手段進行考試作弊;(3)引用他人成果不加標注;(4)為使實驗數據更“完美”,修改部分數據;(5)利用文獻資料編造數據;(6)參考文獻中列入未閱讀文章。這六種學術失范現象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呈漸進式滋長蔓延,而大學生對于他人的學術失范行為也表現出事不關己,麻木漠然的消極態度。
2大學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成因分析
只有客觀理性地分析大學生發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學術道德規范行為[4]。馬克思曾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5]因此,大學生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一方面是社會表現出功利化,校園存在學術腐敗,另一方面是學校評價學生的方式和標準過于單一,對于隱性的內容如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無法考察。最重要的是在于大學生本身學術規范意識不足。由于大學生科研能力水平低下,學術知識儲備不足,創新能力薄弱,但又想得到良好的實驗結果和考試成績,因此學生會采取抄襲、剽竊的方式獲取理想的成績。還有部分學生在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在意的是作業“是否完成”,而不重視是否“獨立完成”、自己是否通過做作業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因此大學生對學術失范行為覺得“正常”。
3解決大學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對策
高校的工作職能是“教書育人”,只有對大學生進行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培養大學生誠信的科學觀,才能端正大學生的學風、學術態度,創設高校良好的學術文化氛圍[6]。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學術道德規范建設可以從以下五點開展。
3.1完善管理制度,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
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對學術失范行為詳細規定,列入大學生管理制度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對大學生的評優評先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起來,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7],避免“唯量化”論,如學校給每個大學生建立誠信檔案,發現學生攜帶紙條作弊,給與通報批評教育并記入誠信檔案,取消考試成績,并取消各種獎助學金評定和評先評優資格。此誠信檔案將作為學生今后求職推薦、考研深造時的重要參考信息。
3.2學校加強學術道德規范教育
學校應開展多渠道宣傳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如在入學教育中可開設學術道德規范的教育內容,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學術規范的內容和標準,清楚學術失范造成的危害和后果,指導他們按照學術規范的要求開展學習,避免學術失范行為發生。學校還可以將學術道德規范的內容開設為通識教育必修課,讓學生深入學習,掌握科學研究和寫作的具體規范。同時學校還可以憑借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學術講堂等渠道宣傳學術道德規范內容。
3.3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
在教育中不應只重視“智育”而把“德育”放在一邊[3]。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者,利用班級QQ群、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學生會舉辦大型活動宣傳貫徹規章制度,強化大學生的學術道德規范理念。專業課教師是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者,將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寓于課堂之中,引導大學生學習應遵循基本的學術道德規范,培養學生誠信的學習精神。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配合,有效提升大學生學術道德素養。
3.4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實踐出真知,搞好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8]。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筑夢助飛”貧困大學生創業支持大賽等活動,支持大學生開展系統的科研實驗活動,指導學生專業知識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培養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開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從容面對課程考核與畢業論文。3.5加強教師的學術道德修養,建立良好氛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品格對學生的深遠影響。教師要加強學術道德規范思想,嚴格踐行學術規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術風氣,利用自身嚴謹的科研態度影響大學生,使其樹立學術道德規范意識,養成遵守學術規范的良好習慣,建立良好的學術氛圍。
4結語
面對當下大學生學術失范行為引發的種種現象,充分認識到學術失范行為對學術發展、學生科研與應用能力的培養的危害,才能自覺地遵守學術規范,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強.高校學生學術道德管理機制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69-72.
[2]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高等學??茖W技術學術規范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
[3]李丹,劉大偉.大學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學術生態思考[J].理論月刊,2015(12):168-172.
[4]馬愛杰.對加強當前研究生學術規范建設的研究[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6,18(4):429-432.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6]王永紅,周先波,魏旻輝,等.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大學生學術誠信教育[J].廣東化工,2017,44(17):209-210.
[7]陳翠榮,張一諾,趙颯.對加強當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0):43-45.
[8]申從珍.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戰線,2009,35(S2):154.
作者:陳秋娟 孫家勤 陳家群 謝微 廖清 單位:賀州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賀州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