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厭學現象探討

時間:2022-11-29 09:54: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生厭學現象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生厭學現象探討

厭學是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學生一旦厭學,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放棄學習。為了不使每個學生掉隊,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厭學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教育和疏導,使學生正確對待學習。

一、小學生厭學的表現

小學生厭學,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會對學習表現出漠然,具體表現為:聽課過程中注意力始終不集中,很容易被其它動靜所吸引,聽課時手腳動個不停,身體扭來扭去,或者踹前面學生的桌椅,推擠后面的同學,有的拿筆放在嘴里攪動,教師講時他跟著講,教師不講時他也閉嘴。盡管教師利用各種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苦口婆心地進行說服教育,但是他們卻不能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依然會時不時地做著與課堂聽課無關的事。回答問題時要么一問三不知,要么閉口不答,有的甚至答非所問;討論問題時完全拋開教師指定的問題,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的見聞,甚至一張手工紙能玩上一節課……完全游離在回答、討論問題之外。學校的集體活動中也有厭學表現,不是逃避活動,就是活動中不按規定做,自行其是,影響活動的效果。

二、小學生厭學的原因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內容在不斷更新,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那些本該是悠閑、自由、快樂的充滿朝氣的學生,卻背負著家人太多的期望,休息日也要奔波于各種特長班之間。經過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回到家中,大人們都在悠閑地欣賞電視節目或玩著手機游戲,他們還要伏案對付那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精彩的動畫片對他們來說只是周末奢侈的享受。于是,有些學生開始厭學,有些學生開始逃學,有些學生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避煩惱。所以,找出小學生厭學的原因并找到改進措施非常有必要。

1.學生的自身因素

厭學的學生大都缺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它影響著學習效果;反過來,學習效果又影響著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穩定的特點,集中和轉移都有一定困難,不能合理分配注意力,導致上課時自我管理能力差,教師布置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差。

2.學校的教育教學

素質教育雖已普遍開展,但并不意味著“應試教育”已退出歷史的舞臺。傳統的“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分數高低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就使得學習的競爭尤為激烈,學生的壓力過大,心理負擔沉重,自然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從何而來的喜歡呢?為了提高成績,有些教師仍搞“題海戰術”,培優轉差,學生又進入另一個“應試教育”的盲區,形成了思想上的“素質教育”,評價中的“應試教育”。教育教學方法的不當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頻繁的考試、超負荷的作業又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同時,師生關系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由于教師總是希望看到學生好的一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喜歡批評教育,特別是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通常會表現出厭煩的情緒,甚至會出現不公平對待對學困生的現象。由于厭學的學生平時在紀律方面犯錯較多,有時教師會先入為主不弄清事實冤枉了他們,導致師生關系不融洽,致使這些學生被同學瞧不起甚至嘲笑,自尊心受到傷害,厭學心理越來越嚴重。

3.不適當的家庭教育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特別是低中年級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很大。父母的思想傾向是什么,對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有些家長不當的教育方法,也成為學生厭學的因素。首先,部分家長的過分溺愛和放任。一部分生活富裕而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的家庭,會覺得沒有文化照樣賺大錢,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導致這類家庭的學生比較注重物質享受,追求吃喝玩樂,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向上的動力,沒有人生的目標。不能吃苦,更不能受累,覺得讀不讀書沒有區別,不愿努力學習,只要吃好喝好,其他都是無所謂的。其次,有些家長期望過高、要求過嚴、態度簡單而粗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期望,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抓得特別緊,“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所好大學”可能是孩子每天接受最多的信息,使得孩子整天心情壓抑。特別是家長期望值過高,總是要求孩子考100分,比別人家的孩子要優秀,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稍不如意,非打即罵,造成孩子對學習厭煩甚至恐懼的心理。最后,缺少家庭溫暖。一個充滿“暴力”氣氛的家庭,只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和不安。孩子沒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心理上有壓力,容易引起厭學情緒。只有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孩子的心情才會舒暢,精神才會振奮,進而產生愉快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4.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學生正處于長身體、漲知識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尚處在形成時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純真的心靈往往不能抵擋社會上的各種誘惑,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迷惘,不知為什么而學,學什么。

三、應對小學生厭學心理的策略

學生厭學心理的產生不是某種因素單方面作用的結果,在教育中,只有依靠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會使小學生熱愛學習。

1.幫學生找回自信和自強

厭學的學生一般學習成績都比較差,在學習上常受家長責備和教師批評,導致失去自信,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根本沒有興趣。對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課堂提問時,提出比較淺顯、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答對了要及時鼓勵,盡可能多地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同學接受和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自強意識。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主旨,將“以學生發展為本”貫穿全過程,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愛是永恒的話題,只有愛才能讓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只有愛才能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學中,教師不能只用學習成績這把尺子去衡量學生,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差就輕視他們。應該以公平的眼光看待他們,以期待的眼光激勵他們,以寬容的眼光啟發他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消除他們厭學的情緒,進而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4.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教師的賞識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進取心和上進心。厭學的學生之所以成績差,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或長處被忽視。小學生都有想表現自己的欲望,這種心理需求對厭學的學生來說更加強烈。但由于很少有讓自己展示的機會,大多數厭學的學生心理上越來越自卑。為此,教師要為厭學的學生創設更多展示自己的舞臺,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己的長處,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將這種成功感遷移到學習中,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5.多方攜手形成合力

學校和家庭都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教師和家長又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學生對于分數多少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受家長和教師的態度影響。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如果不客觀、不公正,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他們對于學習的態度。教師和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評價觀,不能對厭學的學生報以挖苦和諷刺,或是用打擊的消極態度對待。教師和家長要徹底轉變教育觀念,不能以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尺度。當今社會是一個重能力的社會,對于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給他們一個相對自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作為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向課堂要質量,創設高效課堂。其次,精心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作為家長,要理性地看待自己孩子的成績,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孩子的分數,平時多與孩子交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的辦法。針對家長中存在的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不正確的教育觀和教育態度的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家長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掌握科學教育孩子、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要有向目標努力進取的動力。總之,厭學的原因錯綜復雜,但厭學的后果都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對癥下藥,教師與家長團結協作,才能有效解決學生厭學這一問題,從而讓學生享受愉快的學習時光,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吳增強.現代學校心理輔導叢書[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2]郝焱濤.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分析及解決方法[J]山西教育,2011,(11).

作者:馮紅霞 單位:黑龍江省孫吳縣第三小學

上一篇: 地方形象及其傳播策略 下一篇: 室內設計中拼布裝飾藝術探討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 |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 亚洲污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