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析

時間:2022-11-21 10:07: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析

一、引言

中小企業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是一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七千多萬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GDP貢獻率達到60%,解決我國80%的就業,市場競爭機制的直接參與者,與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市場活躍度、經濟增長速度及財政收入等多個方面有直接聯系,其相對簡單的組織結構和靈活的運行機制不僅有利于自身決策和管理,也為與其配套的大型企業發展提供了協作的便利,提高了國家整體的經濟效率。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趨勢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調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趨勢下,勞動力和資源不能成為企業的主要利潤點,也勢必會加劇市場競爭,因此,中小企業如何在此趨勢下解決由來已久的融資問題,探尋新的融資路徑就成為其發展的主要問題。

二、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特征

(一)融資總規模逐步增長,融資結構單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產品種類愈來愈豐富,呈多元化發展趨勢,中小企業融資規模也不斷加大,融資總量不斷上漲,2015年社會融資15.41萬億元,融資渠道也有所增加,企業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都有大幅提升,但針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金融產品依然不多,許多中小企業處于創業發展期,本身規模小,融資戰略目標達不到預期目標,而大部分融資渠道要求較高,缺乏與之匹配的風險規避工具,比較注重企業的后期成果,對于剛開始發展的小企業來說很難申請到有效的直接融資,無法利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使得許多企業錯過了前期發展的金融支撐,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導致其主要融資結構仍然是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方式,發行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方式所占比例較小。

(二)信息不對稱,融資成本高

雖然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全球經濟正在回暖,但受其影響,銀行和金融體系的壞賬率不斷上升,對銀行貸款能力造成很大的沖擊,國內外許多金融機構提高了貸款條件和審查力度,導致許多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缺少抵押資產而申請不到貸款,限制了其實現融資的目的。另一方面,許多中小企業為了保證得到融資,信息披露不完善甚至造假財務信息,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無法獲取真實信心對其風險作出準確的評估,投資風險較大,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潤的考慮更傾向于把資金帶給信譽較好、償付能力強的上市公司,而中小企業自身擔保能力差、經營風險高且不良貸款率高,不能得到金融機構的信任,也很難滿足投資機構的預期收益,很難從金融機構得到融資,因此,為了能夠彌補這些風險,中小企業的融資利率就會比一般融資高,從而使其融資成本上升,加劇了其融資的難度。

(三)融資供給失衡,融資風險高

中小企業雖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但其所擁有的金融支持和其對經濟的貢獻并不匹配。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出現二元特點,即正規金融市場和民間金融市場。正規金融市場主要審查嚴格、門檻高,傾向于信譽較好的大企業,導致金融資源分配出現失衡,對于中小企業的審核周期較長,造成直接和間接融資方式都比較困難,導致中小企業等弱勢群體金融排斥現象的出現,即便個別中小企業能夠滿足條件進入直接融資市場,也可能因為等待的時間過長而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因此,許多內源資金不足的中小企業就轉向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近年來非正規金融機構在我國發展迅速,這些機構門檻相對較低,信息收集渠道比正規金融機構渠道多,可以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加風險評估準確度,另外其利率也相對較高,所獲收益能夠滿足其所承擔的風險,但是與非正規融資方式相關的監管機制不健全,存在許多非法融資機構,行業運行混亂無序,容易造成非法集資、高利貸等不利于社會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現象出現,增加了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此外,非正規融資機構通過向銀行等正規機構貸款再向中小企業投資,從而謀取利益,無疑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大其發展負擔。

三、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自身積累不足,管理結構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數都是個體經營或家族企業,公司規模達不到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融資要求,因此大多企業放棄從外部籌措資金,通過自身的產業積累來解決企業內部的融資問題,但由于許多企業經營理念存在局限,缺乏系統的知識和經驗,不重視企業決策和發展戰略對企業的重要作用,人員聘用上不能從客觀的角度衡量企業在經營、財務管理上所需要的專業人才,而是任用缺乏專業理論的“關系戶”,在資金籌措和財務管理方面缺乏專業的理論和風險意識,財務制度不完善,從而導致企業在決策和管理上更加注重短期利益,急于追求發展速度,盲目樂觀,不能有效評估企業的發展風險,從而忽視長期發展需要和經營的穩健性,造成企業長期發展資金鏈斷裂,不能滿足其內源融資的需要。其次,在融資問題上,中小企業對其認識存在問題,部分企業在得到融資后不注重企業信譽,存在逃避履行債務的思想,從而造成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對全部中小企業信譽的評估,加劇其融資的困難程度。最后,社會中介服務體系不夠規范,使中小企業在報表等信息披露問題上有漏洞可尋,提高了金融機構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的成本,且融資機構為了規避風險,減少這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方面減少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另一方面,根據其過去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平均信息來規范融資條件,對信譽較好、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來說非常不利,也使市場上素質低的貸款者越來越多,難以形成良好的融資環境。

(二)融資渠道不能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

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有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方式。但這些融資渠道的要求與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融資特點不能匹配。第一,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各種理財方式層出不窮,銀行存款金額下降,因此更加惜貸,商業銀行出于趨利避害的經濟利潤考慮,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要求較高,且在相同的貸款程序下,中小企業成功獲取貸款規模比大型企業低,而銀行的貸款管理成本卻遠遠高于大型企業,從而使銀行更傾向于貸款給大型企業,在此信貸環境下,中小企業貸款自然更加困難,融資成本也比大型企業高。另一方面,當前銀行貸款利率比市場利率低,信貸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就會增加,銀行在不提高利率的情況下就會采取一些費利率貸款條件,如能夠保值增值的重資產抵押物、規范的財務信息,企業長期經營的信譽記錄,來控制申請信貸者的數量,這對本來就規模小、成活率低、發展時間短的中小企業來說很難提供這些證明材料,與其發展現狀相悖。第二,股票融資對中小企業來說缺乏專門的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門檻高,一次性融資成本高,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夠承擔上市成本滿足其上市要求。雖然有全國股轉系統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這兩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市場,但其建立時間短,在機制和制度規范等方面還處于發展階段,整體不夠成熟,缺乏認可度,進入市場的企業不一定能得到滿足其需求的融資。第三,在發行債券的融資渠道上,我國已經有了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集合債券,但在債券市場上,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信用水平要求嚴格,主要還是適合規模大的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明顯處于劣勢,經濟利益低、風險高、償債能力低、成活率低、這些因素都讓其在債券市場上很難吸引到投資者,在客觀上形成了對中小企業的歧視,其發展的經濟特征與債券市場的高要求相沖突。

(三)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

首先,寬松貨幣政策讓銀行利率不斷降低,從而使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率高于實體經濟投資的收益率,打消了金融機構給實體經濟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加劇了資金向金融市場的流動,作為經濟結構底層的中小企業在整體融資下滑的情況下更難獲得融資。其次,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導致無風險利率的替代指標利率較高,從而造成整個金融市場融資成本上升,這種大環境下負債能力差的中小企業融資必然會更加困難。第三,經濟新常態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已經不再是稟賦要素,金融體系改革主要注重金融體系資金與勞動力、土地等稟賦要素相適應的功能已經成為過去,效率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題,金融體系也開始強調資金配置效率,但與中小企業發展效率匹配的融資機構并沒有發展起來。最后,作為貸方的金融機構處于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缺乏良性競爭機制,中小企業沒有選擇貸方的權利,不利于整個金融市場的長期發展。

(四)相關政策支持有限

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我國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規范和優惠政策也陸續出臺,如《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對于中小企業在注冊費用的優惠和創業補貼,這些政策雖然減小了中下企業的經營壓力,卻沒有真正解決其在融資方面所遇到渠道少、客觀歧視等阻礙。在金融監管方面,相關法律和規范解釋不明確,使得許多監管和規章制度浮于表面,出現交叉管理,造成監管效率低下。缺乏信貸擔保的正規機構和法律規定,尤其是在民間融資方,缺乏有關利息、賠償等方面的詳細的法律規定,容易出現法律糾紛,造成融資環境混亂,使得中小企業在融資期間容易受到不公平對待,承擔較大的風險和較高的融資成本,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

四、中小企業融資新路徑拓展

(一)加強企業內源融資能力,提高企業信譽

(1)制度建設是第一位。要想保證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打破其混亂的財務及經營管理制度,轉變經營理念,審視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重視企業財務制度、管理決策制度的建設。聘用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使企業的財務制度系統化、合理化,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領導決策把握企業發展戰略與財務戰略的一致性,注重長期利潤,進而提升企業在成本預算、風險監控、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提高企業資產價值,增加企業收益留存,推進企業進行內部融資的途徑,提高企業內部融資能力。(2)建立良好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融資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因素。向大中型企業學習,嚴格遵守監管和制約規定,保證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減小信息不對稱問題給企業融資帶來的阻力,提升銀行、信貸公司等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用評價,建立良好的借貸關系,主動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管,提高企業的形象和信用等級,增強其市場活力并保證其高速穩定增長,推動中小企業向正規化發展。

(二)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增加法律監管力度

經濟新常態下,政府要保證經濟的穩速增長,應該認識到中小企業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地位,在政策上給中小企業支持。首先,科學分析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和未來走向,建立中小企業專項發展基金,對于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較大提升空間、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應通過專項基金給予支持,并引導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對其進行投資。其次,在能夠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政府的公開招標和采購,盡量多考慮中小企業,給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減小其與大中型企業的差距,打破其在經濟市場上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的現狀,有助于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完善有關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一方面對社會中介服務做出明確的規定,加強對其的監管,避免信息不對稱的發生,同時優化風險分擔機制,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的融資擔保機構適當降低擔保門檻,解決更多企業信用不足、抵押物不足等問題,緩解中小企業的發展壓力。另一方面,明確民間金融關于融資利率、資產抵押、賠償方式等環節的法律規定,加強對民間金融機構的監管,避免非法集資、高利貸等不利于社會經濟穩定現象的出現,在政策上給其優惠支持,既減小了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又推動了民間融資正規化發展,創造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良好環境。

(三)推進金融市場改革,建設多元化融資方式

(1)積極發揮互聯網金融市場功能?;ヂ摼W金融的興起豐富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產品種類,促進了我國金融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統計調查功能,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數據平臺,將中小企業相關的數據錄入平臺系統,且利用大數據對這些中小企業進行信息追蹤,了解其即時發展狀況,并將其作為企業融資過程中信用評級、和風險評估的主要依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途徑,如電子商務平臺融資、網絡貸款融資、眾籌模式融資、P2P平臺融資等。通過數據平臺,對中小企業的需求可以進行精細化分類,方便不同需求的中小企業找到滿意的融資方式,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新途徑。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數據平臺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企業規模、財務狀況等信息,減小了風險評估的成本,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于融資門檻和成本的降低,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使得借貸雙方達到雙贏,也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便利度。(2)深化債券和股票市場改革。在債券改革方面,打破債券市場主要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現狀,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加快推出適合更多中小企業發展規模、可承擔融資成本的債券融資產品,提高中小企業債券融資審核效率。在股票發行方面,進一步完善多層資本市場,適當降低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準入條件,讓更多的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同時加強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全國股轉系統與新三板、中小板之間的聯系,提升整個資本市場的融資效率,調整金融市場的供給結構,增加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機會。(3)大力發展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機構。發展適合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構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建立中小型融資機構,這種融資機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獲取利潤,而是專門針對中小企業建立的融資機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國家經濟的穩健發展,國家對這些融資機構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提高這些金融機構的資金存儲。另一個是發展地方銀行為中小企業融資,與國有大行相比,地方銀行的資金不能滿足大中型企業的貸款需求,中小企業需要資金額度不高,但卻難以申請到大型銀行的貸款,地方銀行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適合中小企業的融資產品,既能提高地方銀行的業務能力,也能提高中小企業融資率,達到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呂勁松:《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金融研究》2015年第11期。

[2]劉曉光、茍琴:《銀行業結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6年第6期。

[3]龍玉、叢菲菲:《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與創新———2015經濟新常態下中國金融市場改革與創新高峰論壇綜述》,《經濟研究》2015年第50期。

[4]鄢麗敏:《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路徑設計———以江蘇省為例》,《財會通訊》2017年第26期。

[5]何師元:《“互聯網+金融”新業態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關聯度》,《改革》2015年第7期。

[6]胡美林:《新常態下產業集聚區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研究》,《上海經濟研究》2016年第5期。

[7]楊倩、杜文強:《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15年第14期。

[8]李若蘭:《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對策研究》,《時代經貿》2015年第26期。

[9]謝明辰:《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創新研究》,《宿州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作者:常繼瑩 單位: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一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財務管理研究 下一篇: 幼師音樂教學改革研究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播放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亚洲2021AV天堂国内精品久久久 | 午夜福利中午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26uuu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