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1 09:29: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農業補貼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004年,國家實施免征農業稅政策,自此建立了國家對農業進行直接補貼的制度體系,全國范圍實施農業補貼,補貼內容逐漸擴大,包括良種補貼、種糧補貼、農機購買補貼、農業綜合補貼。國家農業補貼政策對中國農戶糧食生產具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就農業補貼對中國農戶糧食生產的影響進行重點分析,希望通過分析為農戶以及農業規模種植、農業合作社的經營者把握國家農業補貼政策方向和積極參與生產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引導。
1中國農業補貼實施的必要性
首先,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長期不可改變,決定了農業政策實施的必要性。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戶進行糧食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國家開始實施“反哺”農業的各種政策措施,對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供給的安全十分必要。其次,國家實施農業補貼,是對我國農業種植地域差異的一種補貼式調劑,可以幫助農民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糧食減產的不利因素。第三,農民以種植糧食為本職工作,國家實施農業補貼,對我國農民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是國家利用政策補貼措施實施農業種植方面調控的必要手段[1]。
2農業補貼對中國農戶糧食生產的影響
2.1有利于提高農民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
農業補貼可以降低農戶的糧食生產成本,可以提高農民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首先,農民進行糧食種植,就需要購買種子、農業機械以及化肥、農藥等其他生產相關資料,隨著近年糧食作物價格的走低,除去國家的補貼,農民的絕對收入并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實施的農業補貼就在客觀上降低了農民糧食生產的成本,從而提高了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其次,國家實施農業補貼的政策,對農戶進行直接的現金補貼發放,在心理層面上,有利于激發農民進行糧食種植的熱情,是對農民生產糧食的一種補貼性鼓勵措施,有利于提高農民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
2.2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
農業補貼是國家針對農戶進行的涉及到種植及其生產資料的補貼,是一種以補貼來對農業生產進行保護的政策,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隨著新時期鄉鎮企業的興起,以農業耕地為代價建立廠房、開辦企業的情況屢禁不止,除了政策的處罰措施和國家相關機關對亂占耕地進行治理外,國家實施的農業補貼,在一定情況下可以遏制這種勢頭,尤其是2016年國家對農業補貼進行改革之后,國家開始積極支持糧食規模經營,補貼政策支持向農業耕地的保護和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傾斜,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性,以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2]。
2.3有利于促進農戶進行規模化糧食生產活動
農業補貼政策措施,對糧食生產、購買大型農業機械和農機等生產資料進行補貼,客觀上有利于農戶進行規模化糧食生產活動。政策方面,2016年全國范圍內進行的農業補貼改革,調整20%資金用于加大糧食生產大戶的補貼和其他補貼的增加部分,國家開始通過補貼的措施,鼓勵規模經營和規模化的糧食生產,國家支持糧食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的規模化經營。糧食生產經營方面,國家對大型農業機械及相關生產資料的補貼,有利于農戶購買大型農機,大型農機的購買則有利于規模化的作業生產,對糧食生產經營的規模化生產是一種物質條件。國家政策補貼方向的傾斜,對有條件的土地流轉、土地承包以及農村合作社經營都是一種政策性的保障,對農戶進行規模化糧食生產是一種政策條件的保障。
3結束語
我國農業補貼政策對農戶糧食生產有著重要影響,有利于提高農戶糧食生產積極性,有利于國家對農民利益進行保護,有利于保護和提升我國耕地地力,有利于農戶進行規模化糧食生產活動。
參考文獻:
[1]全世文,黃波.中國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長效路徑分析[J].世界農業,2018(1):4-12.
[2]陳辰.2018年農業補貼項目新變化[J].植物醫生,2018,31(1):10-12.
作者簡介:席麗敏(1970-),女,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