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作用

時間:2022-11-19 09:54: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作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作用

美聲演唱是根據歌劇的形式而衍生出來的,并逐漸的被應用和推廣,是一種特殊的聲樂演唱方式,同時對歌詞的吐字要求也比較高。如果美聲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的吐字不清將難以使觀眾聆聽到歌曲美妙的歌詞,這也表明普通話在美聲演唱中的地位。高校在美聲唱法教學中,利用普通話演唱是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但是很多學生對普通話的應用認識不正確或存在較多的方言,在平時的演唱過程中也不注重吐字,導致演唱的聲音不流暢,所以必須要正確認識普通話語音在美聲唱法中的作用,并合理的引導學生準確的發音。

一、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重要性分析

美聲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同時意大利的語言也被認為是美聲唱法中最合適的語言形式之一,這是因為在意大利的語言中所應用的輔音比較少,同時大部分都是以元音結尾,所以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更加有利。上世紀初期,美聲唱法逐漸的傳入到中國,要想使西洋的音樂風格與中國的語言進行有效的結合,體現出中國的特色,最重要的就是美聲演唱形式與普通話的有效結合,保證在普通話的發音過程中能夠做到字正腔圓。同時這也是我國戲曲演唱中的重要原則,在唱腔演唱的過程中,需要將曲調的升降與字調的升降情況做到同步,保證發音和吐字的清晰性和準確性,進而保證美聲唱法與普通話的完美結合。“美聲唱法不僅是文字與音符的組合,更重要的它是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的。”[1]而當前高校美聲唱法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和學生過于強調口型,忽視普通話語音的重要作用,片面的認為只要口型做到標準同時聲音優美就可以,但是對于歌曲的演唱來說,觀眾更加注重的是演唱者的發音和吐字。只有將中國的漢語發音與美聲唱腔的有效結合,才能夠更好的發揮美聲唱法的感染力。所以在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起普通話語音的重要作用,注意對學生發音以及吐字等方面問題的糾正和強調,提升學生的美聲演唱水平。“我國聲樂的歌唱語言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歌唱語言”[2]同時我國地方的方言比較復雜,如果在美聲的演唱中采用方言的形式,則會由于語音的準確性問題導致聲音的共鳴位置以及歌詞的方面的表達存在問題。美聲演唱中應用的普通話為傳統意義上的漢語言普通話,也就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北方的方言為主的一種白話文的形式。而如何實現將美聲唱法與普通話語音進行有效的結合呢,就需要保證在美聲唱法中注重唱法的腔調,同時保證普通話中每個字的發音,也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字正腔圓。方言針對的是一個地區的語言,也只適用于一定的地區,如果超出這個地區的范圍其他地區的人很難理解,但是普通話則是我國通用的語言,所有字正腔圓的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作用普通話都能夠被接受和理解,因此將美聲唱法與普通話進行有效的結合也更有利于美聲唱法的推廣,因此在高校的美聲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起普通話應用的重要作用。

二、普通話語音和美聲唱法具體結合的方式

(一)在語調問題上的處理

普通話中所有的音節都是有聲調的,同時通過這些音節的組成也形成了語調,在這些語句中有些句子中的字需要進行加重,有些句子則需要適當的停頓,同時還有一些句子需要對其音調進行適當的降低和提升,從而使句子的意思能夠更加合理的表現出來,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有抑揚頓挫的感覺。這也表示在語調中需要注意三點內容,包括重音、停頓以及語調的升降等。重音指的是在朗讀或者說話的過程中,對句子中的部分詞語進行加重,根據句子的語法結構確定需要重讀和重音的位置,為了突出這些句子中的部分內容將其設置為重音[3]。同時在歌詞的演唱過程中,語法重音還需要與旋律和節拍的重音聯系在一起,其中節拍的強弱需要根據一定的順序進行,通過對這些順序和位置的強弱的不斷重復和循環,在節拍中形成強度力度比較大的重音形式,這些重音形式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通過不斷的循環并保證強弱的交替,進而形成不同的節奏,而其中涉及到的節拍中的重音主要體現的是音樂律動的發展趨勢。重音在美聲演唱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氣息的強化而實現的,并不是突然的加重,而是具有一定情感和氣息的醞釀和營造,進而保證歌曲的優美性和流暢性。停頓指的是在歌曲中語句或者詞語間的停歇,在停頓的過程中,需要演唱者能夠根據文學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停頓,而不是簡單的根據書面的標點符號進行停頓的,需要考慮整部作品。美聲唱法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發音的連貫性,做好語音間的停頓和喚起,從而使美聲的演唱更加順暢。但是在高校學生的美聲演唱中,很多學生沒有掌握技巧,導致演唱時對字咬的太重、太死,感覺每個字都是蹦出來的,缺乏連貫性,同時中間沒有必要的間歇和起伏,所以聽起來缺乏優美性。在美聲的歌唱過程中,停頓并不是完全的停止而是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類似于美術創作中的留白,給聽眾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體會音樂中更深層次的含義。語調的升降問題需要根據不同句子的語氣進行合理的調整,同時也需要結合說話者的情緒和感情等進行調整,美聲演唱中必須要能夠凸顯出句子語調升降的變化。

(二)在語氣問題上的處理

語氣是人們在說話的過程中,對自身情感以及態度與語調保持一致性的表現,在表達的過程中,說話和唱歌都需要將聲音的感受放在首位,這突出了語調的問題,通過句子的快慢以及抑揚頓挫等方面對演唱者情感態度進行表達。同時通過語氣的表達也能夠使聽眾受到演唱者情緒的感染。因此在美聲唱法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語氣的認識和理解,并將其與音樂的詞語和結構進行有效的結合,使一些非語言形式對歌唱的表達更清晰。

(三)在語勢問題上的處理

語勢是在語調以及語氣方面的動態展開形式,是對語氣動態化的一種描述,簡單的來說就是從一種語氣過渡到另一種語氣,或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語勢存在強弱、緩急以及張弛方面的變化[4]。美聲歌曲在語氣的表達上更加注重的是吐字以及咬字等方面的速度問題,一般對語音的轉變更加頻繁,同時氣息具有彈性,能夠呈現出一種奔放、歡快以及激烈的感覺,使觀眾在欣賞演唱的過程中能夠受到感染。同時加快演唱指的不是簡單的提升演唱的速度,而是要保證在加快節奏的過程中還必須要保證氣息的穩定性。而慢的語勢表達出來的一般是一種閑適或者憂傷的情緒,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保證音樂的流動性,不能是停滯的。同時在美聲的演唱過程中,語勢中的張弛表現在節奏的緩急以及音量的大小等方面,美聲演唱時需要利用長音拖腔對音樂的情感進行表達,如果在表達的過程中缺乏張弛性,將會產生一種生硬的感覺。同時在長音的演唱過程中,音調的長短還需要結合節拍,保證音節長度的合理性。此外,在美聲歌曲的演唱中,還有語言稀疏以及密集的區別,對于語言的密集位置需要做收縮處理,但是對于語言的稀疏位置則需要適當的進行伸展,進而表現出歌曲的抑揚頓挫。同時在歌唱過程中曲調的強弱與歌唱者語音的音量和力度也具有直接的關系。當強音發出時,需要歌唱者必須要保證肌肉的張力以及腔體共鳴的張力,表現出更強的語勢,而弱音對應的則是比較弱的語勢,給人一種淡雅的感覺,所以在美聲演唱中還需要保證聲音的力度,即使應用的弱音的語勢也能夠給人一種強有力的感覺,進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

三、美聲唱法與生活語言的結合

生活語言是我國語言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要想有效的提升高校美聲唱法教學的質量,在強調普通話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能夠對生活語言的內涵進行理解,了解生活語言以及普通話間的關系。同時對美聲唱法中過于夸張的發音形式和規則等進行深入的了解,使其在樂曲演唱以及發音中能夠提升效率。比如,我們生活語言中應用的“啊”“愛”“高”等具有相同韻母的語言,在美聲的唱法中可以將這些語言設置一個統一的發音位置,同時由于每個音節都會占據一個音位,所以不會使聽眾對歌曲的理解和審美等造成影響。而此處的音調變化或者形式的夸張表達等都更符合樂曲演唱唱法的要求,換言之,通過將普通話與生活語言的結合,節省了教師對歌唱語言規則講解的時間。

四、通過普通話的應用有效的解決歌唱中方言的問題

方言是地方民歌的重要標志,但是如果在美聲教學中出現方言則會導致教學工作受到嚴重的阻礙。但是通過相關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區的方言與普通話間是存在一定聯系,二者間是可以尋找到一定規律的。因此在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應用還需要辯證的看待方言的問題。同時在方言的應用中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美聲的演唱人員還需要結合現代漢語對普通話的語音與方言的發音的關系進行明確,從而探索出一條更新的條件反射鏈條,從而使普通話的語言轉變為一種自然的語言形式,有效的解決方言在美聲唱法教學中的問題。此外,為了更好的凸顯出普通話在高校美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還可以對地方的方言進行仔細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擬寫普通話的學習材料,實現對普通話語音的推廣。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強調學生發音時的字正腔圓,同時還需要將不同類型的語言概念與形象化的內容進行統一傳授,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美聲唱法。同時通過普通話語言教學的滲透以及地方方言特色的凸顯,培養學生靈活的學習和應用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美聲唱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強調對美聲唱法技巧的掌握,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對普通話的發音,加強對學生語調、語氣以及語勢等方面的訓練,進而使學生逐漸的掌握相應的歌唱和發音技巧,使其可以在美聲的演唱中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使高校美聲音樂教學得到不斷的發展,為社會的文化建設和文明進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翟諾.我國美聲歌唱藝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當代音樂,2015,03:65-66+69.

[2]趙雪.淺析聲樂教學術語表述的模糊誤區[J].當代音樂,2015,23:72-73.

[3]李瓊.高校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重要性探討[J].北方音樂,2017,20:93-94.

[4]溫靜.探析高校聲樂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20:190.

作者:于雯秀 單位:廈門工學院

上一篇: 高校民間舞蹈教育研究 下一篇: 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