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6 09:42: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水電地質專業生產活動中新技術應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的不斷加寬,對于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范圍不斷擴大,水電工程建設地點為地質環境惡劣的現象日益增多,如高原或者深山峽谷環境,分布于我國第一級階梯或者一級二級階梯的交界地段,地勢落差大,地質條件變化復雜,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存在巨大的困難,需要我們采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施工。因此作為施工企業,需要在了解地質特征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勘探計劃,這也是攻克難關的關鍵所在。在當前工程建設范圍不斷擴大的形式下,傳統的設備技術方法等出現一定的疲乏現象,所以我們應當積極結合信息化浪潮,將高科技技術應用到當前的勘探設計環節,促進技術不斷升級發展完善,提升水電地質專業的工作效率。縱觀當前我國水電地質行業現狀,眾多單位在不斷的重視新技術的研發工作,單位領導層也不斷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現已取得較好的成效[1]。但是如何更好的將新技術應用到現實的施工當中,進而促使專業生產力的不斷提升,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考究。
1新技術如何在水電地質專業生產中應用
通常情況下在水電地質專業中進行新技術的應用主要取決于實際施工的具體需求,新技術從有到無,由各個企業在實際施工中自發生成,再經歷系統化的應用管理,且不斷的升級完善,再投入于新的生產活動中。新技術應用對于水電地質專業生產來說要完成一些步驟,具體如下:
1.1以提搞工作效率與產品質量為標準
縱觀當前我國水電工程建設行業,較大范圍內存在著勘探設計時間周期短的問題,而且相對來說工作量較大,這也導致了人員存在不足的情況。因此在該領域迫切需要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在勘探設計時間短的情況下拿出較好的設計產品。一般情況下,工程勘探設計工作需要相關人員深入施工現場,但是施工現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勘探工作艱辛危險。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勘探設備走向微型化,而新技術的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勘探工作的難題,提升了工作效率[2]。當前我們需要做的事如何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積極吸收采用并不斷完善改進新技術,再系統化的應用到生產中去,切實降低工作危險系數,提升水電地質專業生產力。
1.2新技術研發需要方法科學合理,節約成本
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利潤的提高,成本控制都是企業管理運行中的關鍵環節。采用新設備技術,能夠有效的促進水電勘察設計工作效率提升,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減少。與此同時我們還需注重對新技術的研發上的把關,明確研發目的,做好風險的預測把控,在研發項目的運行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因素,將有限的資源應用最大化,節省成本投入。
1.3做好新技術的培訓以及推廣應用
對于企業來說,研發新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在企業運行中應用獲取效益,也就是將新技術推廣普及成為企業的生產力[3]。然而新技術從研發成果轉變為生產力需要一個推廣過程,在這個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如不同項目之間的地質狀況存在差異、人員組成結構不一、項目任務不同等。與此同時,新技術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所以應用環節應當及時,這也就需要研發人員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做好新技術的培訓工作,將新技術成果及時廣泛的推向整個企業部門,促進技術效益得到提升。
2建立新技術轉換為生產力的長效機制
對于水電地質專業進行新技術應用的應用時,應當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和可應用性。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形式下,切實結合專業自身需求特點,不斷的完善改進,做到研發轉化為推廣應用的長效機制,以此促進企業生產力的提升,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具體環節:
2.1組織方面
首先,企業需要成立專門的技術小組,該小組要做好新技術的評估工作,認定該技術是否符合專業需求、是否能有效促進企業生產發展,在研發階段做好可行性與成本的評估工作,確定技術的應用方向以及研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企業還要做好研發依托平臺的建設,也就是科研小組需要做好與項目小組的溝通交流,互相配合。水電地質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技術的應用不能紙上談兵,需要結合項目實際,結合工作需要進行技術研發創新解決工程問題。研發小組不僅需要及時的將新技術進行推廣普及,還應建立技術應用的反饋機制,做好及時改進完善[4]。而且進行技術的實踐應用時,還要與其他專業相互配合生產,因此做好溝通交流工作尤為重要。研發的新成果可以通過溝通交流機制及時推廣到企業的各生產單位,并在遇到困難時利用反饋機制及時反饋。
2.2管理方面
企業在技術創新上,需要新思路新方法的建議,因此企業可以組織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提議活動,積極征集有效的新技術研發應用建于。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眾多,而且來自不同的地域,擁有著不同的經歷,知識水平與眼界角度也存在不同,我們可以科學的引入合理的競爭機制,暢通人才通道,引入擅長人員加入企業技術團隊,為實踐探索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2.3技術方面
企業進行新技術的應用,并不是說要從零開始,或者獨辟蹊徑的創新。我們可以積極的吸取其他行業或者專業上的經驗教訓,進行適用性的略微創新,使其符合生產要求也是我們新技術的應用方向。借鑒學習主要是依賴企業之間的交流或者是期刊論文等渠道。而在企業內部則可以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的形式,促進信息的交流,分享工作經驗和研究成果,加強新技術的借鑒推廣應用。在企業進行新技術的探索以及應用過程中,都會碰到許多困難,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放平心態,將攻克難點作為工作的新常態。此時還應利用企業建立的各單位之間的交流機制,聽取不同部門的建議,集思廣益,發掘有價值的意見,解決困難。企業研發小組的領導層,還要做好技術研發應用上的總結工作,對于技術難點標注解釋,編制成學習資料,以供相關人員的閱讀參考。
3機制中的良性循環
上文所說的建立新技術轉換為生產力的長效機制,因此我們分為三個方面進行建設,組織、管理、技術三者之間相互配合作用,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研發與生產之間的互動,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3.1從研發到生產
研發小組調查了解可應用的新技術方法之后,技術小組進行評估通過建立研發項目,接著結合實際工程項目進行技術研發。得到成果之后由領導層編制技術手冊,進行推廣培訓,幫助生產人員理解實踐,切實服務企業生產。
3.2從生產到研發
企業的生產人員在工作時,產生新的想法、手段以及碰到新問題時,結合自身項目的特征通過交流溝通機制向研發小組報告,研發小組了解情況后結合當前研究現狀,給出技術支持,若研究還未涉及此方面時,可積極聯絡項目負責人,共同研究方法,解決問題[5]。之后也應該建立困難解決措施材料,以供今后參考學習。
4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生產力,節約成本,提升企業效益。但是在進行新技術的應用時應當考慮專業特征,并做好培訓推廣工作。本文基于此從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建立新技術轉換為生產力的長效機制,并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新技術的研發應用。
參考文獻
[1]余寶江,孫紅兵.淺談水利水電施工中現代新技術的應用[J].工業,2016(7):00124.
[2]魯澤建.淺談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7):00204.
[3]蔡明光,高衛振.淺析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的質量管理控制[J].水能經濟,2017(11):67~68.
[4]葛慶華.淺析水利水電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3):00025.
[5]陳強.淺談幾種常用工程物探方法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8(1):173.
作者簡介:李秋凡(1980-),男,四川營山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電工程地質及巖土勘察工作。劉阜羊(1981-),男,江蘇阜寧人,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水電工程地質及巖土勘察工作。陳德賢(1965-),男,甘肅隴西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電水利工程地質勘察及巖土工程勘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