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1 09:44: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學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物教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學科,它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生物素養。隨著時展,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日益顯現很多弊端,“滿堂灌”的教學手段,嚴重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升。新課改為高中生物教學指明了方向,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當把眼光放在提高教學有效性方面,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物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識,讓學生獲得更大進步,進而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
一、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顯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進而實現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新課導入的作用,缺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注重精彩的生物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幾組圖片,讓學生認識到遺傳的特性:人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在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這句話在明星身上體現得淋漓極致,你能猜一猜他們都是誰的親人嗎?并向學生展示一組小沈陽與女兒、王祖藍與媽媽、胡歌與父親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到遺傳的特性。利用學生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影視明星,促使學生迫不及待開展生物學習,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扣人心弦,便于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然后,教師溫故知新:通過前期有絲分裂學習,我們認識到染色體在生物遺傳過程中,能保持一定穩定性與連續性。染色體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與DNA,那么這兩種物質中,究竟哪一種物質才使得孩子與父母長相十分相似?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物學習的趣味知識,并溫故知新,這樣便于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更加主動進行課堂學習。
二、學生為主,小組合作
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要求,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還能營造更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識,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小組合作模式在高中生物學科中的融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合作精神,進而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鞏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合作互助、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從生物圈到細胞”教學中,教師把學生分為小組,讓學生分別探討“一個池塘、一個人、一棵樹”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并為學生設置問題:生命系統由幾個層次組成?它們自上而下的排列順序是怎樣的?學生閱讀課本,收集整理手中資料,進行問題探索,并得出問題答案。比如,構成一棵松樹的生命系統是:植物細胞、植物組織(包括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等)、植物器官(根、莖、葉、果實和種子)、植物個體(松樹)。學習中,學生接受了新知識,能夠從整體和局部的關系,認識到生命系統的層次性,理解了生命系統的復雜性與多樣性。這個時候,教師向學生介紹其他小組的學習成果,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所有知識。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為學生設置科學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踐調查,學以致用
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學生局限在書本知識上,只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忽視了實踐教學,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應當改變教學模式,立足于生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探究,增強學生主動探究意識,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學以致用,進而提升實踐能力。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郊外進行實踐探究。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溫室的植物是怎么長大的?與野外環境有什么不同?教師把學生帶到溫室大棚、麥田兩個地方,讓學生分別探究自然生長環境與溫室大棚生長環境的異同,讓理解光合作用對植物的調節作用,引導學生學習人類控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手段,感受生物學習的現實意義,進而增強生物思維。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實踐探究,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傊抡n改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精彩豐富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生物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家升.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以保山市高中生物教學狀況為例[D].云南師范大學,2011,(05):1-36.
[2]蔡榕.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8(9).
作者:林久梁 單位:福建省閩侯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