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10:33: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德育教育方法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世紀之初,同志曾這樣說道:“國運興衰,系與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倍@句話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仍然適用,我國雖然已經開展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在小學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依然有很多問題阻礙其向前發展,其中包括施教者的觀念問題、外界因素對學生的影響等,故而,妥善解決好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是我們必須深思且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小學德育教育現狀
(一)在學校方面
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各方面全面發展,而在我國部分地區的小學階段,教師則對這一理念認識不夠深刻,從而在授課中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其一,德育目標不明確。很多教師在面對德育教育時,經常是以輕視的態度對待,認為德育教育沒有智育教育重要,學生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上,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而這一人才若無優良品德,又何談為國家建設出力呢?其二,德育教育方法缺乏創新。在小學階段的課程中,思想品德是開展德育教育的基本課程,而教師對待這一課程,只是依照書本講解,沒有發自內心的思考如何開展教學,如何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三,德育教育缺乏實踐教學。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并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流于表面,無法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德育知識。
(二)在家庭方面
新世紀之后,我國的經濟、科技得到了飛速發展,繁華的景象,極易讓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迷失了方向。其一,網絡沖擊。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加之家長的不避諱,很容易讓小學階段的學生,產生效仿大人的行為,沉迷于網絡之中。其二,家長的疏忽。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家長都將教育孩子的問題交給了學校,而自己在平時會忽略對孩子的生存、安全、心理等教育,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了必要的家庭德育教育。
三、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對于學生的自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是樹立正確三觀及人格的重要方式,因此,作為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引導,而學生家長,也要在平時的生活中以身作則,教導孩子,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學習禮儀道德,建立健全人格,未來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
四、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運用合作學習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組,讓他們在學習時、活動時,能夠互相幫助。這種教學方式,會彌補學生之間的不足,幫助他們建立起團隊精神,互幫互助意識,同時,也方便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
(二)加強學生的常規訓練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都相對較差,往往都能聽懂老師所講的道理,但卻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尤其在時間觀念、集體觀念、尊重師長方面還有所欠缺,因此,作為教師,應在常規訓練中,不斷強調遵守時間、尊重師長、擁有集體榮譽感等行為,對于在此之中,表現優異的同學要給予嘉獎,而對于存在問題的同學,也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從了解日常行為過渡到遵守日常行為,進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三)加強德育與生活實踐的結合
德育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更應注重與實際生活的結合,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各類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德育的重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參加植樹活動與學習雷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會助人美德,參觀烈士陵園,感懷先人、銘記歷史,建立正確的民族情懷,而教師也要經常給學生講一些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讓小故事折射出人生的大道理,使每一孩子都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五、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
作為教師,應端正自己的態度,無論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對不求上進的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尤其是班主任,更應如此,班主任應在日常工作中,多和各學科老師進行溝通,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世界,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樹立正確的三觀,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六、開設德育教育專欄
學校應在校園內開設德育教育專欄,對平時表現突出的同學要給予表揚,并展現在專欄上面,讓其他學生以其為榜樣,學習其優點,另外,要留取一部分空間,作為德育理論知識的展示板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德育知識。
七、開設班主任信箱
開設班主任信箱,讓信箱成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縮短兩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生可以將自己想說的通過書信形式告訴老師,而老師也可以通過書信回復學生,同時,在彼此的交流中,老師也能夠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方便引導學生、管理學生,為德育教育的成功開展打下基礎。
八、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德育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導,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因此,家長要和教師保持緊密的聯系,并相互配合,對孩子有計劃地實施德育知識教育,只有兩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社會認可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陳水嬌.小學德育之我見[J].師道(教研),2018(1).
[2]任波.淺談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J].內蒙古教育,2018(6).
作者簡介:劉爽,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