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09:54: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因素與防范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內部審計風險貫穿于企業開展的內部審計整個活動過程中,具有客觀性、潛在性的特點,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審計方法落后、審計內容日益廣泛、審計人員素質的不足都會引發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期間的風險,因此對內部審計風險開展深入研究,對企業防范審計風險,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至關很重要。
(一)內部審計
企業開展內部審計是在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審計機構或者是審計崗位,對部門、企業內部組織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嚴格的審計,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果。企業內部審計是隸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內部審計風險
站在內部審計的角度,內部審計風險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的錯報、漏報,內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和弊端,或是未能有效的執行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存在重大的舞弊,而內部審計人員沒有利用審計手段及時的發現、察覺,并因此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導致審計報告不具備客觀性的可能性。內部審計風險可劃分為固有風險、檢查風險、控制風險,其中固有風險、控制風險主要發生在被審計單位中,一般情況下審計人員都難以控制,只可以對其進行評估,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檢查措施加以防范,降低審計風險到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二、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因素
(一)缺乏獨立性、執行力不足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雖然已經專門設置了內部審計部門,但從內審部門的組織形式上看,存在諸多弱化現象。比如,一些企業的審計部門設置在財務部門內部,財務部門領導既管財務又管審計,或是內審部門與企業其他經營管理部門在同一級次管理,同受企業總經理直屬領導。此時,當發生經營層或職級層次高于審計部門的機構舞弊或違規時,內審部門迫于壓力,無法開展有效的審計監督工作,不能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埋下巨大隱患。因此,不能保證內審機構和人員的獨立性和在業務工作中的自主性,就不能保證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
(二)審計方法落后,控制制度缺失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內審采用的審計方法,仍然以傳統的賬目審計為主,即通過對賬目進行審查,發現賬目中存在的問題與潛在風險,進而起到查錯防弊的效果,加上很多審計人員本身風險觀念不強,沒有以風險導向為核心開展審計工作的意識,審計手段的實施更多依賴主觀經驗,易造成重大事項遺漏,形成審計風險。此外,很多企業除審計方法落后外,都沒有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機制,審計工作無章可循,審計部門在企業內發揮的效應受到大程度的限制[1]。
(三)審計內容廣泛、審計對象復雜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多數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獲取更大的經營效益,都在發展主營業務項目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更多的業務,導致企業審計內容更加復雜。同時,企業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并非僅針對一個機構、一個主體單位,而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逐步發展為對上市公司、企業集團、連鎖經營店、股份公司等集團化對象之間的復雜交易審計,審計對象越來越復雜,審計工作內容的廣泛化、復雜化,增加了企業內部審計的難度,審計風險的發生幾率也逐漸提升。
(四)審計程序缺乏規范性、人員素質低下
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具體程序包含三個階段,即審計準備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審計終結階段,每一個階段中都有著不同的審計內容和必要的審計程序,但是我國很多企業的內審機構在內部審計實際工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違規操作行為和不遵循標準工作程序的現象,一些企業的審計部門,為了節省成本、降低時間消耗,大幅度簡化審計程序,甚至回避審計難點,造成重大事項遺漏,種種缺乏規范性的審計,自然無法對企業起到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審計人員參與審計工作期間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甚至是秉持‘走過場’的心態完成審計工作,導致內部審計效率低下,審計效果差強人意。久而久之,廣大職工特別是領導對內審機構和人員的認可度降低,影響內部審計的權威性。
三、防范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權威性
為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經營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審計監督職能,通過審計發現問題,優化流程,完善管理,必須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首先,提升內審機構的管理級次,由企業董事會直屬管理,在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下獨立開展審計工作,使其在組織機構設置中就高于其他職能管理部門,同時賦予其在企業內的任何部門、任何活動過程中開展審計工作的權利,樹立權威性。二是要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使審計工作不受制于任何部門或人員,通過充分開展審計工作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內部控制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三是要保證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有絕對的獨立性,要求審計人員不參與企業內部開展的任何經濟活動,若在開展審計期間遇到與審計人員具有直接利益關系的活動,相關審計人員必須回避,從而最大化避免因為審計部門、審計人員的個人主觀判斷,影響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二)優化企業審計方式,完善質量控制制度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企業經營的不穩定性逐漸增強,而審計人員也在面對著新的挑戰。因此在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期間,要加強對風險的控制,在傳統的審計方法中融入風險導向審計思維,通過對每個業務環節控制流程和手段的測試和風險評價,將審計風險降低到企業可接受范圍內。同時,要提高審計質量控制,在降低審計風險的基礎上,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可靠性、準確性與合理性。
(三)規范企業內部審計的流程和程序
作為實現企業內部審計目標,確定審計方法的基礎因素,內部審計流程應包含下達審計通知——制定審計計劃——制定審計方案——開展審計實施工作——通過審計獲取證據——編寫審計工作底稿——編寫審計報告等階段。具體審計程序包括檢查、觀察、詢問、重新執行、重新計算和分析等,在開展審計期間,應嚴格執行上述審計程序,發現審計疑點,進行穿透審查。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問題發生原因,并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同時,嚴格貫徹、落實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對審計結果進行科學、客觀、合理的評估,進而有效控制內部審計風險,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效率和水平。
(四)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素質
內部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審計人員有扎實的會計、審計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高度的責任心。企業從社會、校園招收內部審計人員時,要將客觀公正、誠信正直、專業能力、保密意識作為選拔審計工作人員的門檻,保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高素質。同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內部審計工作也由傳統的人工審計逐漸轉換到計算機在線審計,這就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在要定期對在職審計人員開展信息化技術培訓,將企業內專業能力較弱的審計人員調配到其它崗位,使審計人員同時兼具計算機操作技術和審計專業能力逐漸形成綜合性較強的內部審計隊伍[3]。
四、結語
本文針對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開展了深入研究,首先探究了企業內審計的概念和內部審計風險的概念,隨后對內部風險的因素,即缺乏獨立性、執行力不足、審計方法落后,控制制度缺失、審計內容廣泛、審計對象復雜、審計程序缺乏規范性、人員素質低下開展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強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權威性、優化企業審計方式,完善質量控制制度、規范企業內部審計的程序、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素質的內部審計風險防范策略,確保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期間有效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榮.淺析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2):156-157.
[2]張曈.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知識經濟,2017(1):106-107.
[3]郭燕.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1):119-121.
作者:高志芬 單位:揚州新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