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9 09:39: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培養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育工作跟隨時代不斷進行改革,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模型思想的形成備受關注,老師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學習中引導學生構建數學思想模型,拓展思維空間。
1.教學模式單一。隨著新課改的推行,部分小學老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法,對學生依舊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只是學習到了一些理論性的知識,無法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學情境單一,學生對課堂教學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訓練,導致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2.老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教育制度不斷改革,小學老師應緊跟時展步伐,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及專業知識水平。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訓練,熟悉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將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方方面面的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課堂資源調動學生的建模積極性。老師對于學生培養模型思想知識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學生想要掌握真正的建模方法首先要深入認識到建模思想的重要意義。培養出對數學建模的學習興趣,將老師教授的建模方法經過處理轉變成屬于自己的建模方式,學生要主動學習建模知識。如老師在為學生教授“雞兔同籠”老師可以適當的列舉生動有趣的例子,像是兔媽媽拔蘿卜,天氣晴朗時兔媽媽可以拔20個蘿卜,天氣不好時兔媽媽可以拔12個蘿卜,兔媽媽在幾日內一共拔了112個蘿卜,平均一天可以拔14個蘿卜,根據這道題可以向學生提出合適的問題,問兔媽媽在拔蘿卜的這幾天里晴天雨天各有多少?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充分利用教學模具,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問題,理解題目的整個過程,將老師出的題目有趣化、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建模思想。
2.教師創設合理情境,使學生感知到建模的價值。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小學數學老師應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置適合的教學情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向學生講授“平均數”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學習,將教學內容與多種文化進行有效地融合,構建模型思想。
3.合理建立數學模型,指出問題的關鍵。老師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多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模型構建活動,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模型思想。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探究,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如人們在狩獵后要統計獵物的具體的數量,狩獵中的數學模型就是自然數。學生在面對老師上課提出的數學問題,應首先建立準確的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的構建可以使問題簡單化,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逐步形成模型思想。
4.結合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建模興趣。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模型也被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小學的數學教師應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為學生創造適合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將所學習的數學專業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老師在教授學生《統計》時,可以先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再為學生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身處于一個花園,老師讓學生在花園摘花,甲同學共摘了10朵花、乙同學共摘了15朵花、丙同學共摘了20朵花,問甲乙丙三位同學共摘了多少朵花?老師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增加學習興趣。
5.加強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小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都處于發展階段,需要不斷培養其動手、思維能力。小學的數學老師也應學會做到因材施教,依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于建模的重視程度,合理利用舊模創建新模,加強對建模思想的認識。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減法”這一內容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構建思想模型,加強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實踐,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6.植入直覺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如老師在為學生進行“三角形三邊關系”這一教學內容講解時,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三角形的結構,進行分析找出規律,強化模型思維的構建,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將直覺思維運用到數學解題中,幫助學生積極解決問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明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3,(09).
作者:武俊梅 單位:河北省樂亭縣樂亭鎮三劉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