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09:4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醫療安全管理及醫療服務監管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提高我國醫療服務的質量,加強對醫療服務的監管,將醫院中的評審評價工作與其醫療安全工作進行結合,將醫療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逐漸進行完善,符合我國轉變政府職能以及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能夠更好地維護群眾的醫療權利[1-2]。
1目前我國醫療安全情況
近幾年來我國出現醫療安全事件較多,出現的醫療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產生的影響非常惡劣,同時將我國的部分地區、部分醫院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暴露出來。目前我國的醫院安全面臨較大的挑戰,在我國出現的所有醫療安全事故中,主要表現為醫療安全管理水平較低、醫療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醫療器械、藥物的質量問題而導致出現的醫療安全事件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高新技術、材料醫療項目的大量使用,診療水平提高的同時,使得醫療風險更高;臨床上對抗菌藥物濫用導致較多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增加,因此我國醫院中對感染的控制以及預防存在更多的挑戰[3-4]。
2我國衛生部門開展的“百日安全”活動
我國衛生部在2008年開展了“百日安全”活動,其中的理念為“以病人為中心”,旨在將醫療安全工作在醫療衛生行業中進行推動,促進醫院衛生行業將自身的醫療安全工作做好,通過對工作中隱患的查找、加強自身的醫療安全意識,最大程度地降低醫療安全事件的出現,使得人民群眾能夠感覺到我國醫療質量的提高以及改進,進而促進醫療改革的進行,同時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5-6]。在該次衛生部對醫療安全的檢查中,主要針對醫療服務中比較重要的環節、科室進行監督,檢查內容包括了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麻醉、重癥監護室、急診、醫用氧艙、醫院感染管理、血液安全、病理、血液凈化等,本次監察中,檢查的層次多,所涉及的范圍廣,基本上覆蓋了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經過“百日安全”活動后,我國醫院的醫療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強,其醫療環境、診療技術、風險防范、管理水平以及服務水平均得到顯著的改善[7-8]。
2.1醫療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醫院增加床位、修建大量樓房,購買高、精、尖醫療設備,將基礎設施進行改善,提高患者的就醫環境,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規范的就診流程、整潔的就醫環境、現代的建筑布局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更好地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9-10]。診療設備的更新,有效提高診斷率以及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及時的救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現代化的建筑布局更加人性化,各項突發應急措施更加充分,避免因為輔助因素出現障礙而導致醫療安全事件的出現[11-12]。
2.2診療技術
醫療技術不斷的更新,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不斷進步,其診斷、治療水平進一步提高,新型的診斷、治療方式的出現,使得以往的不治之癥能夠得到治療,降低患者的醫療安全風險,微創技術等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在院治療時間,并發癥出現率大幅降低,對患者的利益以及安全起到更高的保護作用,針對器官移植等特殊的技術進行加強管理,對臨床準入控制進行強化,進行分析管理,根據醫師的能力水平,將其職業范圍進行嚴格劃分[13-14]。各級醫院對自身高??剖乙约爸攸c部門建設進行重視,認知到輸血、血液透析等輔助科室的重要性,提高醫院的整體救治水平,加強醫院中感染管理的力度,在醫院中成立專門的院內感染控制部門,同時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降低院內感染率[15-16]。
2.3風險防范
各醫院將自身醫療保障措施進行完善,建立健全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對醫療過程中的動態管理、細節管理以及環節管理進行加強,將易發問題的醫療設備、醫療流程以及患者群體制定出相應的處理方式。有條件的醫院能夠建立起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手術分級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身份識別制度以及查對制度等,將危重患者救治情況進行及時掌握,保證其治療對象、治療方式、治療效果的準確性。在醫院中建立起醫療責任保險制度以及醫患糾紛第三方調節機制,將醫院糾紛防范措施更進一步完善,提高對醫院糾紛事件的處理能力[17]。
2.4管理水平
各級醫院中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逐漸的完善,建立起針對院內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機構,逐漸的完善醫療質量制度,醫院中的管理層定期召開醫療質量安全會議,對出現的醫療質量問題以及醫療安全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18]。
2.5服務水平
醫院中通過演講、講座以及醫療安全專題知識競賽的方式,傳播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效的提高醫務人員的責任心、自律性以及醫療安全意識,規范自身的診斷、治療行為,嚴格根據法律進行職業,對相關醫療操作更加耐心、細致,提高自身的服務態度,明顯降低醫療事故、醫療差錯的出現率。同時在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對知情同意、隱私保護、病情告知進行嚴格履行,維護患者的醫療權益,同時對醫院中進行的培訓規范化,對心肺復蘇操作技術進行熟練掌握,其中三級醫師需要落實好會診制度、查房制度、疑難危重病理討論制度,提高基礎的醫療質量。
3對往后醫療服務監管模式的探索
“百日安全”活動是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進行強化的重要活動,有效的推動了我國醫療安全的保障以及醫療質量,針對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根據醫院中的評審評價等方面的活動,尋找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醫療服務監管模式,具體方式如下。
3.1將目前我國醫療質量安全評價指標進行完善
目前我國醫療質量方面的規范框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已經基本形成,其制度保障逐漸的完善,但是在實際落實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對較多的制度推行不力,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因此需要制定出經過考慮過實際情況的制度,還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制度落實督促。通過專業學術組織、醫療機構、管理知識專家,使用量化、客觀的考核指標,建立起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進而對醫療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評價。
3.2建立起健全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機構
國家衛生部門應當對醫療質量安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設進行加強,建立起健全的標準規范以及醫療服務監管法律法規,委托相關的學術團體、醫療機構制定出醫療質量安全工作規程以及各學科的質量控制中心,對不同專業的醫療質量安全工作進行指導,各個醫院內部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組織進行逐漸的完善,不斷的規范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將職工積極性調動起來,在醫院中形成科主任帶頭自查自糾、職能部門不懈工作以及醫務人員自律的工作模式。同時國家相關行政部門對學術團體、各行業協會進行鼓勵,使其參與到醫療服務監管工作中,對醫療質量安全工作進行推動。
3.3完善醫療服務的監管信息化建設、強化風險管理
在醫院中建立起預警機制、推行醫療風險管理,設立風險管理目標,通過對醫院中的醫療風險進行識別、評估以及控制,有效的實現管理醫療安全,首先對醫療質量安全教育進行加強,提高醫務人員對醫療安全的意識,規范自身的行為,將事故、差錯的出現率降低;完善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進而提高對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國的各級醫院中,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基本成功建立,同時國家衛生行政部門也相應建立起上報系統等網絡,具有了基礎設施的支持,各個醫院對自身現有的資源充分利用,使網絡平臺充分發揮出其作用,實現對醫療投訴、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醫療糾紛、藥品不良事件的監測,同時對上報信息進行合理的分析,通過數據將實際醫療情況反映出來,將其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及時解決,進而做到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李佳,景抗震,錢雷,等.我院加強醫療安全精細化管理的實踐及成效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8(3):54-56.
[2]彭國強.新時期加強醫院醫療安全管理的可行性路徑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6):78-79.
[3]尹莊.探討醫療服務安全相關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7,7(2):23-26.
[4]郝拽生,劉利軍.某二甲醫院加強醫療安全管理的探索[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8):3922-3924.
[5]鄧躍碧,張妮,劉恩梅,等.三甲兒童醫院分院門診護理管理新模式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5):91-93.
[6]李華才.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需從多方面探索實踐[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6):1.
[7]陳歡歡,王高玲.“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移動醫療監管模式的設想[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10):30-33.
[8]王茜.醫療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醫療裝備,2016,29(6):59-60.
[9]王俊飛,馮巖,劉岱.精益管理在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探索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9):108-109.
作者:楊愛龍 平杰 陳計輝 單位:陸軍總醫院二六三臨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