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2 09:40: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融資性擔保機構風險管控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中小微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融資難、擔保難多年來一直是影響和制約中小微型企業發展的瓶頸。融資性擔保機構雖然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為中小微企業增信的功能,解決了部分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但是在擔保業務中面臨巨大風險,而其風險管控水平高低決定了其能否長遠支持中小企業以及自身的發展。
二、新經濟形勢下融資性擔保機構現狀
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企業經營貸款、貿易融資、個人經營貸款、項目融資、工程履約等擔保融資的形式為中小微型企業甚至個人提供服務。融資擔保的實質是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以自身優良的資產、信用資源為保證的方式,為中小微型企業提供增信融資功能,并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融資性擔保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高速發展,但在當前形勢背景下,產業升級加劇了傳統行業落后產能淘汰的風險,融資性擔保機構面臨著風控能力不足,亟待轉型升級,提高風險管控水平。
三、新經濟形勢下融資性擔保機構風險管控策略
(一)加強政策產業研究
融資性擔保機構應加強國家、地方政府的產業和政策研究,認清新經濟形勢下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握各種政策和行業發展的要求和方向,有效地辨別政策支持的行業并開展業務。同時,利用自身優勢渠道和信息資源,及時為此類中小微型企業提供信息支持以及企業管理和戰略發展建議,以尋求發展機遇。
(二)完善風險管控制度
融資性擔保機構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一套自身的風險管控制度,在業務開展過程中要不斷革新和不斷完善,同時勇于學習借鑒和吸取同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教訓,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健全全面的風險意識、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全過程的風險控制、全新的管理手段“四全”的管理體系。最終,通過從內外共同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和健全的風險管控配套制度約束和控制風險。
(三)創新擔保業務模式
任何業務模式的有效創新都會給行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擔保行業被譽為一項朝陽產業更需創新發展。隨著科技手段的創新發展,從業務外圍上融資性擔保機構可以有效采用新技術手段開展物聯網、云計算、以及互聯網+融合現有業務模式進行創新,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在??蛻暨M行快速分類,以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進行風控管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縮短融資擔保業務周期,快速有效地為中小微型企業提高融資擔保服務。
(四)促進“銀政企擔”合作
政府在經濟環境中起到引導、扶持和監管作用,銀行是放貸的主體,企業是借貸的主體,而融資性擔保機構是中小微型企業和銀行借貸之間的增信橋梁。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其根本原因是銀行和企業本身自主理性經濟行為的結果。融資性擔保機構可以努力通過爭取政府引導和扶持,實現銀政企擔的四方合作共贏,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的優惠、扶持和補貼政策,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五)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人才是擔保業務風險可控的核心因素,融資性擔保是知識型、人才型、道德型的業務。如果從業人員不具備有效辨識風險因素的能力和有效控制風險的策略,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就可能引起擔保機構發生代償風險。融資性擔保機構從業人員的甄選、培育、提升、留用機制十分重要。因此,融資性擔保機構要充分重視人的因素對擔保業務風險的影響,健全用人機制,完善支持體系,著力提高人才隊伍建設水平。
四、結束語
“新經濟”形勢下,融資性擔保機構只有有效地分擔、分散、規避、轉移、化解風險,形成可操作性較強的風險管控策略,將各種風險管控措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控制擔保業務風險,促進自身發展,長遠支持中小企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靜.安徽省融資性擔保公司風險控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7.
[2]蘇毅.河北省融資性擔保業風險防控及風險處置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
作者:魏磊 單位: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天誠擔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