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本科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08 10:08: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醫本科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醫本科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

傳統的高等醫學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沿用“理論基礎教學、臨床課程教學、畢業實習”三段式的教育模式[1],這一模式未能有效解決前期基礎課程如何以臨床問題為導向、臨床課程與臨床實踐如何有效融通等問題,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相脫節,沒有緊扣崗位勝任力形成理論與實踐相融通的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南京中醫藥大學從臨床課程教學改革著手,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逐步構建了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于一體的中醫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并稱之為“床邊教學模式”。

1床邊教學模式的定義

相對于傳統意義上單指一種臨床教學方式的狹義的床邊教學概念[2]而言,我校提出的床邊教學模式是指一種整體化的教學模式,是實行臨床課程入駐附屬醫院,邊教學邊臨床,通過理論教學、床邊授課、教學查房、病案討論、門診見習等教學手段,使案例式、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得以實施且逐步完善,將理論教學、臨床見習、技能培訓三者有機融合,互為補充的臨床一體化教學模式。

2床邊教學模式的路徑探索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校在常州附屬醫院開展了兩期教改班的初步探索[3],到2004年學校制定了《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床邊教學)實施方案》,正式啟動床邊教學教改實踐,首批中醫學專業學生入駐五所附屬醫院開展床邊教學,至2010年全面實施小班化教學(每班20~25人左右)[4],同時實施規模進一步擴大,涵蓋專業從原來的中醫學專業擴展至我校所有醫學本科臨床專業,包括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針灸推拿學專業,承擔床邊教學的附屬醫院增加至15家,醫學本科專業培養全面轉向“3+2模式”。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探索,我校確立了基于臨床為載體的理論課程教學模式,實現了在臨床學臨床、知識掌握于臨床、思維形成于臨床、能力培養于臨床,很好地體現了醫學教育的特殊規律。

3實施床邊教學模式的意義

床邊教學是我校圍繞“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理念,突出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體現醫教協同,遵循醫學人才培養規律,培養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先理論后臨床見習的形式,學生對所學臨床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臨床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臨床實踐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臨床主要病種的掌握和思考,對臨床各科主要病種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常規診療方法和實際治療措施有了更加切實的把握,真正在理論和實踐上初步實現了從學校醫學生到醫院實習醫生的無障礙過渡。同時,通過教學相長,促使臨床授課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梳理更新,客觀上也促進了臨床一線醫生業務水平的提高,為各附屬醫院培養了一批既精通臨床帶教、又擅于理論教學的床邊教學師資,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附屬醫院的教學職能。我們認為改革后的臨床課程教學,采取理論授課與臨床實踐相互貫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深入推進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改革;有利于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突出醫學教育實踐性特點;有利于發揮附屬醫院臨床資源優勢,提高臨床專業課教學質量;有利于鞏固、深化課堂教學效果,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和操作技能,為后續課程教學和畢業實習奠定基礎。

4開展床邊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4.1優化課程設計是根本前提

實施床邊教學,將臨床課程入駐附屬醫院,由醫院完成臨床課程教學任務,需要對課程進行全新的教學設計。與傳統的校園課堂教學相比,除了基礎的課堂知識講授之外,床邊教學模式還具備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包括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技能操作訓練、課間見習、集中見習等,如何將這些教學形式有機銜接,充分利用好豐富的臨床教學資源,將臨床實踐與理論教學真正融合在一起,是需要我們積極思考并努力實踐探索的,這也是床邊教學模式順利實施并實現教改目標的基礎所在。我校根據床邊教學的特點,通過專項教學改革課題的形式,組織專家對各門臨床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了專項研究,形成了指導性的課程教學大綱。同時,根據教學需求,我校遴選指定了床邊教學點的各課程負責人,并由課程負責人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分配具體的教學任務,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及教案,有效保證教學任務的落實,確保教學質量。

4.2建立高水平課程師資隊伍是關鍵

床邊教學的實施意味著相關課程需要由臨床師資來完成,臨床師資教學水平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建立一支專業結構合理、熱心教學、善于教學的臨床課程師資隊伍,并持續推動師資教學水平的提高是核心關鍵。

4.2.1實施嚴格的師資遴選制度

我校在《床邊教學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承擔課程教學的臨床師資必須是主治以上醫師,且需要通過學校的任課教師資格審核,即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經過試講考核等才具備任課資格。2012年開始要求承擔課程教學的臨床師資必須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幾年來取得教師資格證書,成為“雙師型”(既有醫師資格證,又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比例不斷提高,促進了臨床師資教學能力的持續提升。

4.2.2在嚴格遴選的基礎上,常態化開展臨床課程師資的培訓指導

在改革初期,學校選派了教學經驗豐富的專任教師常駐各附屬醫院進行全面的教學指導。同時,通過組織集中崗前培訓、專家教學巡講和示范教學等方式,建立了新教師培訓、試講制度,穩步提升臨床師資教學水平。

4.2.3建立相應的教學激勵與考核措施

為調動臨床師資的教學積極性,更好地體現其教學工作價值,學校將臨床課程師資納入學校教師教學建設整體發展規劃中,與學校專任教師一樣,臨床課程教師享有同樣的激勵政策,如參與年度“南京中醫藥大學杏林優秀教學獎”的評選,獲獎人員在教師節接受統一表彰;參加學校教師教學競賽,與校內專任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其中獲獎優勝者還作為學校代表參加全國青年教師教學授課競賽,很好地展示了我校臨床課程教師的風采和教學能力。同時,各床邊教學點還根據學校制定的激勵政策,同步出臺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激勵考核措施,如將教學工作與院內績效考核相掛鉤、幫助臨床教師開展教改研究、探索院內教學團隊建設等,引導教師不斷加強教學責任心,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有力地推動了師資隊伍建設。

4.3完善教學條件建設是基礎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校各附屬醫院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醫院綜合實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客觀上為學校床邊教學的大規模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校從遍布全江蘇省的30余家附屬醫院中遴選出了15家綜合實力最強,教學經驗最豐富的三級中醫醫院承擔床邊教學工作。在此基礎上,各家床邊教學點根據教學要求,均規劃設立了相對獨立的教學區,并系統加強了教室、示教室、學生宿舍等教學基礎條件建設,同時在學校的幫助與指導下,全體床邊教學點還建立了國家級臨床實驗教學示范分中心,使臨床實踐技能教學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層次,更好地服務于臨床課程教學;學校和醫院建立了校院雙方教學經費的共同投入機制,共同保障教師課時費、教學運行經費、住宿費、班主任津貼、學生活動經費等各項教學經費的投入。

4.4建立高效的教學管理機制是必要保障

床邊教學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前后期教學環節眾多,為保證各項工作高效有序的運行,我校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協同工作機制。(1)在管理層面建立了以教務處實踐管理部門為總協調機構,其他相關部門(科室)、學院參與的校內溝通協作機制,根據床邊教學不同環節的教學要求,將工作內容逐一細化分解到相關部門(科室),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同時通過學校實踐管理部門———附屬醫院科教管理部門———教研室,建立起了穩定高效的教學管理體系,保證了床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2)在專業層面提出建立全省大教研室的概念,即按臨床課程劃分,將我校所有床邊教學點的教研室整合在一起,以學院相關教研室為龍頭,定期組織各床邊教學點的課程師資召開教學研討活動,對課程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討,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商討教學計劃,落實新學期教學任務等。我們認為全省大教研室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有利于推進各項臨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及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有利于推進臨床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專業教學團隊,有利于提高學校與醫院的教學協同效率、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4.5完善床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重要舉措

相較于傳統的學校課程教學,床邊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呈現出很大的不可預知性,對床邊教學的質量監控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我校在十多年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了穩定的床邊教學信息搜集、整理、總結及反饋評價機制,如將床邊教學統一納入學校整體的網上評教評學系統,各床邊教學點的師生可以進行相互評價,相關評價數據的分析反饋很好地促進了床邊教學質量的改進提高;建立了床邊教學督導聽課制度,不定期安排學校督導專家至各床邊教學點進行隨機聽課,及時了解掌握臨床課程的教學情況;組織開展床邊教學專項檢查工作,對床邊教學各項環節進行全面深入檢查,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通過一系列教學質量監控措施的開展,我校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床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5結語

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我校建立的中醫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很好地體現了醫學教育教學規律,在推進醫學基礎與臨床課程整合,強化臨床實踐教學環節,提升醫學生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方面[5]做出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這一模式高度契合了國家層面對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要求,也為進一步深化醫教協同,深入推進醫學教育教學改革[6]提供了有益借鑒,相信隨著臨床課程一體化教學的繼續深入推進,床邊教學模式將更加完善,也必將在中醫學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其舟.中醫臨床后期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醫教育,2004,23(2):27-29.

[2]劉平安,劉慧萍.中醫學專業床邊教學模式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5(28):153-154.

[3]惠紀元,曾慶琪.擴大社會參與,加強合作教育———中醫合作教育探索[J].中醫教育,1994(1):10-11.

[4]顧媛媛.中醫學床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C].第三屆世界中醫藥大會論文集,2013:417-420.

[5]教育部網站.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

作者:高錦飚 徐俊良 黃桂成 韓旭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

上一篇: 中醫診斷學舌診實驗課教學實踐 下一篇: 現代化工儀表及化工自動化探究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