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理論下基礎教育美術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26 09:50: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建構主義理論下基礎教育美術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建構主義理論下基礎教育美術教學研究

一、建構主義理論

1.建構主義的理論淵源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維果斯基、奧蘇泊爾、布魯納等人。創始人皮亞杰認為:“知識的獲得是通過認知主體的積極建構,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進行編碼,構建自己理解的學習活動。”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知識建構的動態性,注重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培養其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1)哲學淵源。作為一種學習的哲學,建構主義理論的淵源可追溯到18世紀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者詹巴蒂斯塔?維柯,其著作《新科學》中提到人具有本能的“詩性的智慧”,歷史和文化就是人類自身建構的創造;近代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對經驗論和唯理論進行思辨性分析綜合后提出了“哥白尼式的哲學革命”,體現了主體能動性的思想;杜威受實用主義與生物進化論的影響提出了“經驗自然主義”以及“從做中學”的理論,認為學習者是基于對經驗的認識創建學習者共同體來完成知識的建構。2)心理學淵源。建構主義理論的創始人皮亞杰,基于康德的知性范疇來重新考察提出了“發生認識論”,他認為離開了主體的建構活動就不會有知識的產生,雙向的建構活動促進了認知結構的形成,并提出“同化”和“順應”理論;維果茨基對人的低級心理機能和高級心理機能作了區分,提出“文化發展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知革命的倡導者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種積極的過程,學習者基于原有經驗與知識建構起新的思想和概念,提出了“發現學習理論”;奧蘇泊爾提出了“有意義學習理論”和“先行組織者策略”。

2.建構主義理論對教育的影響

1)建構主義學習觀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最好的學習是個性化的學習,雖然世界是客觀的,但是人們對于世界的理解卻是主觀的,源自于個體的有意義建構。學習者基于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建構起相關知識,并運用元認知策略進行學習活動上的自我管理。2)建構主義教學觀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最好的教學是對話式的教學,其本質不在于對客觀知識的簡單傳遞,而在于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對話、交流、探討、合作等方式在知識的動態傳遞中完成思維的碰撞,實現教學相長。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學習者共同體,形成教與學的多維關系以及真實、多元、開放的學習環境。3)建構主義師生觀建構主義師生觀認為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互助的、合作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構建民主的課堂教學“文化生態”,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一方面,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代言人,而是通過提供資源、創設情境、答疑解惑等方式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另一方面,在學習交往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也會促進教師的反思與成長。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美術教育的啟示

1.傳統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主要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從教材出發,基于自己的主觀感受和理解,講解、示范繪畫作品,學生再進行評述、創作,教師的講述及范畫在無形中會禁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無法體現后現代主義課程觀和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教師無法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2.傳統美術教學與建構主義美術教學的差異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中,通常只是師生合作共同完成一個課時的學習目標,隨著課堂的結束學習活動也就戛然而止了,至于學生對于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美術知識、藝術概念、繪畫技巧、表現形式真正掌握了多少以及美術思維在生活中的滲透和體現全都無從考察。傳統教學活動中美術知識的學習具有特定空間性、時間性、局限性,不符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的:“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相連,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要求。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美術教學活動,可以更充分地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情境性、生成性、參與性、合作性、綜合性、探究性。學習者只有基于興趣導向和問題驅動對美術進行主動建構式的學習才是真正的“有意義學習”,促使學生在認知結構中產生新的變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美術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促進美術教師不斷學習、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促進優質課堂的生成。

三、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美術教學構建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倡素質教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以及基礎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都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學生觀,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積極構建學習者共同體。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發散創新思維,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行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思想武器,在提倡終身學習的當代社會,學生只有對知識和真理抱以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求知狀態,珍惜學校課堂這個寶貴的知識空間,用建構主義學習觀來作為美術學習活動的燈塔,主動探索、積極建構、勇于實踐,綜合運用生活中的多種學習資源,如博物館、圖書館、資料庫、美術學習網站、藝術家工作室、手工藝作坊、經典藝術書籍等,養成自主學習、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積極構建學習者共同體,促進學習效率的最優化,促進學生發展,提升美術素養,培養藝術情操,提升審美品格。

參考文獻

[1]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4):9-10.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5):114-115.

[3]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01):95-96.

[4]高文.建構主義學習的特征[J].外國教育資料,1999(01):85-86.

[5]葉瀾.葉瀾談基礎教育改革[J].基礎教育論壇,2015(9):8-9.

作者:葉思雨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上一篇: 建構主義指導下高職美術教學探... 下一篇: 中職音樂唱歌教學的興趣培養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视频亚洲视频 |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