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9 09:53: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茶學思想對高校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我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蘊含的茶學思想更是極具思想感染力和價值引領力,譬如說“修身齊家”“天人合一”等思想內涵。千百年來的歷史實踐證明,茶學思想在涵養人們道德情操,提升人們人文素養,建立更加積極向上價值觀上面有著非常好的助推作用。另外也要看到,茶學思想與體育精神在很多方面有著很高的契合度,二者的本質、內涵以及追求都較為接近。由是言之,在新時代里培養我國高校學生更好的體育精神,就不妨將茶學思想融入其中,讓二者互通有無、相互促進,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當代大學生。
1我國高校在體育精神培養上存在的不足和偏差
隨著我國廣大高校在軟硬件方面的提升,以及教學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斷變革,我國高校整體教學有了明顯提升。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更加系統化,也就是學生所受的教育更加全面而系統,更加具有專業深度。然而也要看到,盡管在專業性和系統性上有了明顯提升,有的甚至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但是制約我國高校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瓶頸是很多高校缺乏足夠的人文和精神內涵。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體育精神不夠,這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的體育專業能力很高,學校也能提供十分專業和科學的訓練保障,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體育精神,因此極易讓學生出現一頭輕一頭沉的問題,也就是說“文武不能雙全”。
1.1不少大學采取的依舊是那種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就是重身體鍛煉,但是卻忽視了人文內容教學的重要性
應該說,這一教學理念是對體育教學的一種片面的誤讀,真正的體育教學應該做到“文武雙全”。具體而言,不少大學的體育教師,最為看重的還是學生的體育成績,以及那些專業體育生的比賽成績,并將其當做自己評獎、評職稱以及上升的重要砝碼,因此也就不遺余力地把所有精力放到這方面,卻忽視了體育精神的作用。這固然有我國教育體制的原因,但體育教師的主觀原因也不容忽視。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對象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普通專業的非體育特長生,第二是體育特長生。對于前者而言,體育課程只是其眾多課程中的一門課程,除了體育課程外,他們還要去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因此,與其他課程一樣,他們體育課的考核標準無外乎就是體育考試,是一些固定的身體標準測驗,如肺活量、立定跳遠、俯臥撐、百米跑等基礎的體育項目。但是對于專業的體育特長生而言,體育是其今后賴以生存的專業,因此他們往往都會朝著職業化去努力,所以每年要參加很多的體育競技比賽。這就決定他們的體育專業考核體系要更加嚴格而苛刻,并非僅僅依靠學校內部的體育考試,更要靠其參加各種比賽的成績。因此,同樣是高校體育教學,但是卻有兩種不一樣的評判體系,這就必然會讓高校體育教學者會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制定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對于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來講,其所接受的體育教學內容無外乎一些基礎性的體育項目,如體操、足球、慢跑等等。而對于那些體育特長生來講,其所接受的體育教學內容,無論在強度上還是在專業性上,都是非體育專業大學生所難以比擬的。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體育教學,都是以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成績的提升為目的,很少有人文精神的融入,這就導致大學生缺乏足夠的體育精神,對體育精神的內涵了解也不夠。
1.2不少大學體育教學的方法也比較老套,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
現在,我國社會思想愈加多元化,這就讓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審美追求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呈現出了很多新的特點,這體現在體育教學方面,就是他們對體育教學的要求更多,對體育教學的方式、內容有了諸多新的需求。但是從實際來看,當前國內很多大學特別是那些地處欠發達地區的普通大學,由于師資力量或是管理思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導致其體育教學的思路比較落后,而教學方式也比較死板,缺乏必要的創新。舉例來講,有的大學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會幾十年如一日,延續那種集合、點到、做操、慢跑、自由活動的套路,在管理也并不嚴格,因此很難調動起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像這樣的體育教學,別說體育精神的融入和培育,恐怕連起碼的身體鍛煉的效果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2茶學思想的精神內涵
茶學思想是我國茶文化的重要內核,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國茶文化在漫長發展和演變歷史當中,不僅涵養出自身很強的文化內涵,如禮儀、茶道、茶藝、茶詩詞、茶歌茶舞等方面的內容,更是通過與其它思想的融合,使自身蘊含了極其深厚的思想內涵和價值理念,譬如說修身齊家、天人合一、禪茶一味等等。如果說茶文化在文化領域的發展,使其從單一的物質層面上升到了文化的層面,那么茶學思想的形成,則直接助推茶文化上升到了思想乃至哲學的領域。而茶學思想則深刻影響了歷代中國茶人的價值追求,甚至影響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與審美取向。將茶學思想融入到高校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當中,要從文化、思想這兩個方面如考量。
2.1茶學思想在文化方面的內涵
茶學很注重禮儀,并且對茶文化的禮儀做了很多的規范,在實際中,我國的茶人往往也會將這些禮儀從茶事活動中延伸到生活當中。一方面,飲茶者會利用充滿儀式感的茶事活動,通過哪些嚴格而講究的程序進行飲茶,并從中更好地放松身心,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進而更好地思考,讓自己的思想達到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飲茶者還會“以茶為媒”,利用茶來交友,用茶來跟人進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同時,還會通過嚴格的茶禮,來向對方表達敬意和熱情。舉例來講,在茶事活動當中,賓主落座后,主人會先為客人清洗茶筅,然后輕輕敲上兩下,以此表示茶筅已經清理好,之后才能開始沏茶、倒茶、敬茶等程序。當然,禮儀不僅僅是針對主人的,客人亦然。主人給客人倒好茶后,客人應當用手輕輕在茶碗旁邊叩兩下,之后稍微轉動一下茶碗,再觀察茶湯、聞一下茶味,方可飲用。這些程序都是對主人的敬意。
2.2茶學思想的精神內涵
茶學思想歸根結底來講,可以從三個維度去歸納和總結,分別是“中庸和諧”“天人合一”以及“禪茶一味”。中庸和諧,是茶文化與儒家思想交融碰撞的產物,其主要體現在對人的行為處事的規范和要求上,其強調人們在與人交往中,要不過不缺,不能冷漠失禮,又不能過于熱情和親密,超越彼此的關系。這與儒家思想“小人近則不遜遠則遠”有異曲同工之處。其還強調人們的行為方式不能越界,要遵守社會公德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要通過個人的努力,共同去保持社會的良性運轉和和諧穩定。另外,中庸和諧思想還深深影響了中國歷代茶人的思想與價值追求,讓其更加注重“小我”與“大我”的辯證關系,從而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取向。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則源自于茶文化與道家思想的融合。超然灑脫的道家思想與茶文化的物質屬性有著極高的契合度,因此二者的融合是必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讓茶學思想變得更加淡然從容。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們要學會從大自然這個角度去分析和觀察事物,一方面要更加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降低到最低。另一方面,還要學會欣賞自然,領略自然之美,并從自然的規律中找到人生的真諦,如“看庭前花開花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等等,都是這一思想的反映。禪茶一味的思想內涵則源自于茶文化與佛學的融合,這讓茶學思想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禪茶一味強調人們要通過飲茶更好地參透佛學,并達到頓悟的境界。其認為,茶跟禪是相同的,茶即是禪,禪即是茶,也就是萬物其實都有共同的本質。禪茶一味思想就是要讓修行者找到這個本質所在,去發現人生乃至宇宙的最終規律,并可以將宏大與微小、剎那與永恒統一起來,讓自己頭腦更加明晰,能夠做到從一朵花中發現一個天堂,從一粒沙中看到一個世界。
3用茶學思想培養大學生體育精神的途徑
3.1茶學思想跟體育精神一樣,都有極強的愛國主義精神
茶學思想有積極的入世理念,要求人們要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一番作為,體育精神同樣如此,其所蘊含的為國爭光的價值追求與茶學思想不謀而合。我們熟知的許海峰、中國女排,當他們在奧運會賽場上通過拼搏獲得金牌后,相信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會頓生自豪感,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由是言之,將茶學思想融入到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當中,就要通過那些催人奮進且具有極強感染力的茶學典故、茶人故事等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教學當中,對其愛國主義精神的提升大有裨益。
3.2茶學思想跟體育精神一樣,都有很強的進取精神
茶學思想的入世理念,集中體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面,其要求飲茶者要積極作為,通過努力學習,讓自己不斷得到提升,然后再為國家去做貢獻。體育精神同樣如此,那些功成名就的運動員,哪一個不是經過多年的辛苦訓練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呢?所以,將茶學思想融入到體育精神當中,這種積極進取的理念必須要充分提煉并進行有機融合,并要通過講故事、看視頻、茶藝比賽、茶道演示等形式,使學生們更好地培養起積極奮進的體育精神。
3.3茶學思想與體育精神一樣,都有著從容淡定的精神內涵
正如前文所言,“天人合一”思想讓茶學變得更加超然灑脫,能讓飲茶者以更加樂觀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失落和困惑。而體育精神同樣注重這一價值取向。體育包含著很強的競技性,在競技比賽中必然會有勝利和失敗兩方,因此體育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勝不驕敗不餒”。由是言之,用茶學思想培養高校學生的體育精神,就要充分提取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將其有機融入到學生的體育教學工作當中,尤其是那些專業體育生的教學內容當中,讓其在積極進取與奮斗的同時,更能以更加樂觀而淡然的態度,去面對體育競技中的得與失。做到勝利時不驕傲,而是要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做到失敗時不氣餒,而是總結經驗,回去加倍努力,力求今后的成功。如此,才能將茶學思想全方位地融入到高校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工作當中,讓體育精神的培養更具人文內涵,更具感染力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汪凌.城市文化視野下高校體育精神文化建設研究———以杭州市高校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105-107.
[2]徐琳.論現代體育競爭精神的人文價值[J].作家,2009(16):166-167.
[3]肖艷芬.從茶文化思想談當前體育教學中文化性的缺失[J].福建茶葉,2017(3):262-263.
[4]王迎勝.高校體育實施創新教育的內容和方略探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23+126.
[5]李燦.茶學思想在體育精神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茶葉,2017(9):272-273.
[6]關劍平.茶與中國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鄭風景 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