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09:58: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美動畫音樂藝術特征比較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動畫音樂的藝術特點
1.1人物特點的刻畫
隨著動畫音樂的發展,可將動畫音樂分為五大類,即:主題歌、插曲、主題音樂、場景音樂和背景音樂。很多動畫主題歌就是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例如電視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主題歌,盡管故事還沒展開,但主題歌已對動畫主要人物性格特點進行了概括介紹。同樣,刻畫人物在插曲中,也極為常見。例如迪斯尼動畫《花木蘭》中《榮譽》,歌曲節奏與人物動作緊密配合,將木蘭的性格生動地刻畫了出來。每一類動畫音樂都有其各自特點與作用,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1.2情感表達
動畫音樂除了刻畫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對動畫中情感進行充分的詮釋與表達。例如迪斯尼動畫片《獅子王》,該片融入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元素,古典、搖滾、爵士及大量的非洲民族風格音樂。不同音樂完美融合,既符合了動畫中民族風格的需求,同時也將受眾帶入到非洲大草原的美好情境當中。
2.中國動畫音樂
2.1產生與發展
中國動畫萌芽出現的較晚,是在上世紀20年代。此時的動畫在中國的發展還處于初期學習階段,很大程度上是蘇聯模式的照搬。到1941年,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為中國動畫進軍國際市場打響了漂亮的第一炮。雖然此時的動畫音樂簡單質樸,但也是動畫音樂前進的重要一步。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動畫進入了幾十年的冰凍時期。“”之后,動畫開始復蘇,在“民族風格”保持的基礎上,中國動畫又在題材內容、藝術表現形式及制作技巧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開拓與創新,并借鑒了外國動畫的經驗,動畫音樂也隨之豐滿。20世紀90年代,中國動畫人開始注重了動畫藝術的發展,而該時期的動畫音樂例如《想你的365天》《愛就一個字》等至今膾炙人口。之后電腦、三維動畫的制作,使得動畫逐步形成“大動畫體系”概念,順應了世界動畫的發展趨勢,但動畫情節過于簡單,國際化的東西越來越多,中國化的特點卻少之又少了,中國動畫前進的腳步逐漸慢了下來。
2.2藝術特征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抗戰歌曲配以相應的動畫,形成了中國動畫的雛形。該時期音樂還是簡單的初級制作,歌曲大多為振興中華的勵志之作。到1941年,動畫《鐵扇公主》中大量采用中國元素,動畫音樂也在中國自己的民族藝術中尋找音樂的靈感。此時的動畫音樂還處于起步階段,為之后的動畫音樂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動畫開始了民族化的探究。借鑒吸取國外音樂元素,同時也保持著中國特有的民族特色,加上中國戲劇的音樂元素,使中國動畫音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
3.美國動畫音樂
3.1產生及發展
在動畫發展史中,無法不提到的便是美國動畫,因為動畫的起源就在這里。美國動畫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1906年《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的誕生,拉開了世界動畫的序幕。至1928年《蒸汽船威力》將動畫帶入了有聲世界。1932年,動畫《花與樹》又將有聲動畫涂上了美麗的色彩。至此,動畫的世界開始五彩斑斕起來。如今迪斯尼制片廠也成為世界動畫的生產基地之一,站在了世界的最前端。
3.2藝術特征
自有聲動畫開創以來,美國動畫音樂在動畫中的作用便無可替代。動畫藝術發展初期,動畫音樂只是作為配角,通常以伴奏的形式為動畫場景配樂烘托氛圍。至1938年《白雪公主》長篇動畫后,動畫音樂逐漸從幕后走到了臺前。到藝術品《幻想曲》的出現,更將動畫音樂推到了動畫的最前端。至此,動畫音樂走上了越來越精良的道路。
4.1中美動畫音樂的對比
4.1.1選題:中國動畫的選材大部分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而美國動畫的選題初期根據不同童話進行改編,之后美國動畫也對各地的民間故事進行有益的嘗試。20世紀70年代之后,美國動畫開始進行原始創作,其動畫音樂的創作也更加自由寬泛。4.1.2創作:中國動畫音樂的創作雖然也是音畫同步,但動畫音樂在其中渲染主題的功能更為明顯。音樂節奏與畫面跳躍感在很多地方并沒有達到一致。而美國就注意了畫面與音樂節奏感的緊密結合,美國動畫音樂開始之初,只是古典音樂的借用。隨著發展,古典音樂已不能滿足動畫情感的表達,動畫音樂的創作便開始了。4.1.3風格:中國動畫音樂的創作,大部分以中國傳統的民族調式為主。美國動畫音樂的創作則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他們吸收了大量舶來品,其風格也是千變萬化的。4.1.4樂器選擇:在樂器的應用方面,中國動畫大量運用了二胡、古箏、揚琴、笛子以及中國戲曲中的京胡、鑼、鼓等典型的民族性樂器。美國動畫中的樂器多應用為西洋管弦樂。這使得其動畫音樂更為宏厚有力。對于中國的“水墨畫”,美國動畫音樂則更像一幅色彩艷麗的“風景油畫”。4.1.5演唱形式:中國動畫音樂多用獨唱或者合唱形式,但相對來說風格較為單一。而在美國動畫音樂中,獨唱、合唱、輪唱等演唱形式靈活多樣,更加適合受眾的欣賞口味。配器:美國動畫音樂在配器方面要比中國動畫音樂更匠心獨運。無論是樂器的選擇,還是和聲的編配,都是中國動畫音樂學習的榜樣。
4.2中美動畫音樂的相互借鑒
縱觀中國動畫音樂發展歷程,雖然我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有著很多的弊端。“香港本土化,內地日本化”是多數人對當今中國動畫的評價。我們應更多的去挖掘我們本土化的東西。美國多元化音樂創作的思路其實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將國外元素與中國本土化元素巧妙融合,探索出中國動畫及動畫音樂的復興之路。美國動畫音樂之初以古典音樂作為動畫的配樂,到后來的創作性音樂及龐大的交響樂演奏,這是一個不斷完善,走向成熟的發展之路。中國民族音樂也有許多美國動畫音樂吸取借鑒的地方。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也會讓美國動畫音樂的羽翼更為豐滿。
作者:高慧蘭 單位:河北蔚縣代王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