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4 10:00: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英語教學中英語文學的運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20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英語作為一種全球性語言的突出地位還沒有完全被認識到,只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被人們所了解。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種語言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語言,由此有學者大膽地宣布“英語是全球語言”。英國文化委員會在1995年向全世界的不同人士提供問卷,接受調查的1,398名受訪者中近96.3%的人表示他們強烈同意或適度同意英語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會繼續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除此之外,79.2%的回應是他們不同意或不十分同意有另一種語言競爭英語作為世界主要語言。菲什曼(Fishman,1996)認為,現在的世界是由大量的貿易、技術和經濟支配的銀行系統,包括人文科學,還有所有的應用,主要都是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保證全世界的參與。不論當地的文化和語言保護做得有多好,英語在世界各地的普及依舊不受影響,這種變化導致英語成為全球語言。不幸的是,英語的重要性和技能性并沒有反映在亞洲很多國家的教育系統上。當被問及學生英語教學方法的時候,許多錯綜復雜的問題顯露出來。即使英語技能被認為是非常有益的,亞洲國家的許多人都存有英語教育僅是基于考試的觀點,普遍認為亞洲文化根深蒂固的本質是以考試為中心的。因此,普遍的問題是,亞洲教育系統把英語教育僅看作是教育,而不是將其視為學習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作為一個獨特的綜合系統,包含兩個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現代亞洲國家相互聯系地運作。2018年8月高中以上的學生預計是會很好地掌握這一語言技能的。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類似,英語文學在亞洲很多國家被教授是有諸多原因的。最常見的是因為文獻提供了便捷的查閱,有更多的內容的材料和文化背景,可以鼓勵學生學習語言,拓展學生的語言意識,培養學生整體的解讀能力和學習能力。Collie和Slater(1987)指出文學可以提供有價值的真實材料、豐富的文化、豐富的語言來幫助個人成長。根據Osburne(1987)對碩士水平的英語教師的調查,中國大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大于語言學和學習方法。Du(1990)也報道說,他在調查中國學生對大學提供的課程的態度時,58名學生中有42名(84%)表示“強烈地喜歡”和對文學“極大的興趣”。他聲稱,總的來說,亞洲所有國家的人民在使用英文和英文文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
1基本原理闡述
亞洲學生的就業取決于經濟的增長,而經濟的增長由諸多因素決定,如技術、指導、測試和標準。在發展中國家,英語已經成為一門非常必要的語言,并且是一個用來和世界溝通的基本工具,用來表達個人的感受和技術方面的闡述;在技術方面,使用英語能夠更好地建立一個整體的技術體系。英語教學培訓也是一個成長的領域。在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國家級認可組織正努力實行普遍、公開、準確的認證模式,這將有助于提高國際認可度。所以,英語教師和研究人員應該適應新的方向以及不同的英語教學。
2用英文教學多元化的文學
在英語教學中,除了閱讀技巧之外,教師還需要豐富的文學理論知識。當他們教授關于多元文化的英文文學作品時,除了遵循文學分析的形式主義、女性主義或讀者反應方法在多元文化閱讀中的教學理論,還應當了解更多的英文文學。英語教師們的理論背景知識不足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學到的是模糊不清的或者不準確的知識。所以,破譯多元文化與后殖民文學理論將能幫助學生們理解歐洲中心的文化發展。據Mingshui(2002),教師必須學習掌握多元文化的文學,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而不僅僅是向學生傳達信息。他還指出:“在課程中使用多元文化時,就迫切地需要教師具備真正的教學能力而不只是單純的傳達知識點。”教育學生是幫助他們培養識別、批判性分析以及能夠采取行動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向,積極地應對多元文化文學的問題,也能夠通過適當的解釋來理解概念。例如,后殖民文學理論能夠通過解釋后殖民文學與多元文化文學之間的關系來教授,盡管它們是密切相關的甚至完全一樣。多元文化的文學包括世界文學,如移民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和土著文學。后殖民文學的定義恰恰是“以前被英國殖民的人們所寫的文字,盡管它所處理的大部分內容對被歐洲其他國家如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的國家有興趣和相關性”(Ashcroftetal.,1989)。
3教學機制
20世紀90年代,研究開始勾勒出外語課堂的文學教學,但那些研究是基于位置的,而不是以數據為基礎的研究,這決定了學習外語的文學教學。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者很樂意學習這些英文文學作品,即使他們無法學明白整個內容。學生們不得不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這將有助于他們理解文學中的象征意義。另一方面,詩歌給學生帶來了學習節奏及音律系統的機會,并且激勵他們成為學習者。盡管90年代的一些研究鼓勵在教學里使用文學作品,但教師可能不喜歡在課堂上教授詩歌,因為很多教師本身對詩歌的認知水平有限,但是教學詩歌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語言學習機會。外語教師應該能夠區分每一個文體以及它的意義。雖然短篇小說使用文字和想象力少,但節省時間。詩歌則相反,有深度和想象力以及口音和節奏,還有戲劇,包括其中的對話,這將會是非常有用的。小說是不適用于課堂教學的,因為它們很長,但建議在課外閱讀。課堂上的閱讀又稱為“呼吸閱讀”,可以總體提高學生的技能。一項在英語教師中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文學課程對他們的英語教學很重要。使用英文文學這一新方法來教授英語是提高亞洲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另外,像互聯網這樣的計算機技術也必須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來應用到教學中。學生們會有興趣使用虛擬世界中的工具,學習英語語言文學。
4在課堂上使用文學作品教學的不同模式
有很多不同的模式被提出,用于亞洲學生英文文學的教學。老師可以根據他們選擇的模式的類型來決定使用文獻的內容。通常有三種模式:文化模式、語言模式和個人成長模式。文化模式是以文學內容為產品,即以文化為中心的輸入信息。它是大學文學課程中常用的經典方法,文化模式尋找文學內容的社會、政治和歷史背景以及動作與體裁。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完成特定于內容的語言工作,這種方法完全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語言模式的本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內容,學習者傾向于重視語言使用的模式和意義。這個模式讓老師專注于語法和詞匯,或者進行文體分析,能夠用語言的特征闡明內容,這將提高學習者的閱讀和學習能力。個人成長模式是一個以過程為基礎的方法,并且傾向于以學習者為中心。在這個模式中,學習者可以描繪自己的觀點、思想和經驗。它試圖提供內容和讀者的互動,以建立語言,從而使之難忘。該模式確定了能夠使學習者在課堂上實現學習文學的能力。
5如何讓英語文學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在當前的背景下,英語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這些技能可以在文學教學的同時得到實踐。反過來,通過學習這些英語應用技能可以鞏固英語文學。因此,我們必須鼓勵學生多閱讀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以提高他們的詞匯量和英語口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與母語為英語的人交流來熟練掌握英語常用詞匯和短語。英語戲劇和詩歌朗誦有助于提高聽力技能。自己寫短小的文章,然后用閱讀材料來鍛煉寫作技巧。也可以將白話文翻譯成英語,以提高對英語的掌握能力。其次學生還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以便在專業技能、教學和其他應用方面使用外語。這可以通過在實時環境中讓學生參加詩歌朗誦比賽、組織戲劇來訓練他們的語言技巧來實現。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將獲得英語語言方面的技術知識。此外,他們可以了解工作環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年長和高年級學生的互動以及團隊工作來提高英語使用技能。專業知識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在亞洲學生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樣的學生也受到各行業的青睞。學習是在生活中不斷更新知識、理解先進技術、滿足年齡要求的過程。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持續成長的能力。自學和終身學習技能對教師和學生都很重要。不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終將被社會淘汰。因此,我們必須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來保持我們知識的更新。現如今,我們有各種資源可供閱讀,如專業雜志、期刊、論文、因特網和在職培訓項目。加入組織和參加會議可以了解最近的事態發展。互聯網、遠程教育、電子學習和空中課程將提供廣泛而不同的學習。自我學習能隨時隨地增加我們的知識和技能,是一種富有成效的學習方法。這些都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好方法。
6結語
文學在大多數非英語國家的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但是,在英語文學教學中,很多國家的教師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是好教材缺乏,是課堂教師的首要問題。在教學中,文學教學準備不足是問題之二。第三個問題是文學的作用沒有明確的概念。同時,許多教師不具備文學教學的經驗和能力。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中的文學內容時,必須考慮學生語言技能、興趣愛好、年齡、性別等因素,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材料,避免學生厭煩。
作者:陳文峰 單位:江西省稅務干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