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雙語教育研究

時間:2022-08-01 04:32: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幼兒雙語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關于幼兒雙語教育的綜合探討

摘要:雙語教學是指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使學生的外語能夠替代母語或接近母語水平,在生活中可以雙語互用,促進語言的彼此進步。但是,是否進行雙語教學一直備受爭議。本文從理論與現實兩個層面深層剖析雙語教學的利弊,認為雙語教學符合國際發展的需求,并應從幼兒階段開始,但須慎行。

關鍵詞:幼兒 雙語教學 慎行

一、進行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現今國內雙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三年級學生開始進行英語學習,在起跑線上就已經形成了落差,外語的學習也因此出現了間斷和跳躍。為了使學生盡量縮短這一差距,彌補在起跑線上的不足,筆者建議相關部門從幼兒階段實行雙語教學,制定可行有效的方針政策,以確保幼兒園雙語教學成果與小學英語教學平穩接軌,實現連續性的英語學習。

二、雙語教學如何進行

1.人類語言的認知感來源于大腦語言中樞的轉化,人的大腦結構由感覺語言中樞和運動語言中樞組成,它們分別管理人的理解和表達的功能,人腦中的語言中樞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發生一定的轉化,自發地適應并對此做出反應,也就是之后的自主答話。但是不同的刺激程度對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反射,同一個刺激程度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接收程度,即每個嬰兒理解、詮釋語言的能力是有一定差異的,并有一定的限度,教師必須做到因材施教。

2.進行合理分配。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決定是否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將學生按接受能力或興趣愛好分成不同的小組,給他們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有自由發揮的余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并勇于創新。

3.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余地,切不可盲目牽引,賦予他們自主說話的權利,每個人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避免個別學生的思維代替其他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

4.及時反饋和反思。不管是教師教學任務內容和進行方式,還是學生接受程度和效果,一定要進行深度審核,對不利于教學的方式進行更改和完善,對有成效的步驟進一步深化,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升華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三、雙語教學的好處

1.及早培養幼兒興趣愛好。嬰兒對未知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知欲望,在幼兒階段給他們營造一個外語環境,如教師進行適量的雙語教學,父母與幼兒進行簡單的雙語溝通,既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及時培養他們對外語的興趣。

2.熟能生巧。語言的表達能力是在聽說的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幼兒從小身臨雙語的環境,可以通過教授幼兒英語歌曲,玩一些英語的小游戲等,經常聽、經常說,使其對語言的形式不再陌生,學習起來自然也得心應手。

3.生活課堂同時教學。在生活和學習中,幼兒都能充分接觸到漢語和英語,將在課堂上學到的語言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和父母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引導孩子深層次地領悟語言的奧妙,做到從兩個不同生活層面同時教育孩子,達到時時刻刻提高孩子素養的目的。

4.語言相輔相成。隨著幼兒對語言的理解,漢語與英語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在增加知識總量的同時,提高學習信心。

5.雙語教學毋庸置疑地為中國的教育事業開創了一片新天地,呈現了一個國際化、全球化的知識國度。這使中國的就業緊張的狀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四、雙語教學的弊端

1.教學制度的改革是一把雙刃劍。雙語教學在給中國帶來一片憧憬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帶來了弊端。過早地對幼兒進行雙語教學,在一個沒有語言基礎的情況下硬性要求孩子接受,無異于空中樓閣,既不利于學好母語,也不利于非語言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2.這種定向的培養使幼兒的興趣受到極大的限制,在時間、空間有限的形勢下,幼兒只能僵硬地接納枯燥無味的語言培養,將孩子的興趣愛好扼殺在搖籃里,也不能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天賦,不利于幼兒多方向、多角度地發展。

3.過多的學習任務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精神壓力,把孩子每天局限在書桌前,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甚至造成負擔,在思維方面,思維的三維性狹窄不利于思維的發散和提煉。這也是現今亞健康狀態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外,中國現狀是大部分教師的英文發音并不準確,中式英文現象普遍,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盲目進行雙語教學,只會將幼兒推入“四不像”的誤區。

五、總結

雙語教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必然趨勢,但我們切忌盲目跟從。幼兒的認知能力幾乎全部來源于教師的言傳身教,倘若讓這群孩子在中式英文的教育下成長,這不僅不利于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外語水平的提高,甚至于讓學生陷入先入為主而難以更正的局面。因此,幼兒雙語教學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幼兒雙語教育師資現狀探析

摘 要:中國加入WTO后,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國內掀起了一股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潮,并成為幼兒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

關鍵詞:雙語教育;師資現狀;幼兒

一、幼兒雙語教育師資現狀

1.認識上的偏差

什么是雙語教育?對于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些學者認為,雙語教育就是能用母語和英語共同開展教學;有些從事幼兒雙語教育工作的人認為,雙語教育就是英語教學。筆者認為,雙語教育是在遵循幼兒心理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讓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能體驗到不同風格的語言和文化,培養幼兒廣泛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幼兒的素質,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1)幼兒雙語教育師資結構不合理。性別結構上,幼兒雙語教師絕大部分是女性。學歷結構上,以大中專學歷為主,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尤其在口語方面,學歷教育和英語水平并不成正比。專業結構上,幼兒雙語教師以幼教專業為主,英語專業教師較少。雖然有些幼兒園會聘請中小學英語教師和外籍教師,但對于幼兒教育的規律及特點,他們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學目的和要求、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重點和難點等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齡結構上,以一至三年為主,從事幼教時間不長,實踐經驗不夠豐富,教學經驗不足,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2)幼兒雙語教育師資培訓力度不夠。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許多教師會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但是,這些培訓主要是針對幼兒英語教材的使用進行的,或是對教師教學進行的專業素質的培訓,而關于組織教學、教學方法的運用等內容很少,更談不上對幼兒雙語教師進行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知識培訓。而且,有些幼兒園教師參加這種培訓往往流于形式。

(3)幼兒雙語教育師資培訓機構層次低。受經費等因素影響,幼兒雙語教育師資培訓主要是園本培訓,培訓層次較低。從培訓效果來看,經過培訓后,教師有了可以參照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對幼兒雙語教學工作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大多數培訓手段和培訓內容與幼兒雙語教育脫節,許多教師機械模仿培訓者,缺乏創造力,從而導致幼兒雙語教學收效甚微。

二、建議與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幼兒雙語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第三條明確提出幼兒園的任務:幼兒園要實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所以,廣大幼教工作者必須明確,實施幼兒雙語教育的目的是:在遵循幼兒心理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讓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能體驗到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以刺激幼兒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成他們的全面發展。而不是簡單地向幼兒灌輸大量似懂非懂的英語知識,背離培養幼兒英語學習興趣這個出發點。

2.大力開展幼兒雙語教育師資培訓

(1)開闊視野,實行多渠道幼兒雙語教育師資的培養。一要遵守“英語教師幼教化,幼兒教師英教化”的原則,即對非幼師專業的英語教師進行幼教基本知識技能的培訓,對幼兒園現有的教師進行英語基礎知識和幼兒英語教學法培訓,讓他們可以勝任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工作,這是解決幼兒雙語教育師資不足的有效途徑之一。二要使幼兒雙語教育師資學歷教育正規化,即通過高等院校開設獨立的幼兒英語教育專業,為我國培養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

(2)擴展培訓內容,多方面提高幼兒雙語教師素質。培訓內容必須包括英語專業知識、幼兒教育理論知識、英語教育技能、教研能力。英語專業知識培訓應該包括純正的語音訓練、課堂教學用語的訓練、英語國家背景知識訓練等。幼兒教育理論知識培訓,包括幼兒教育學知識和幼兒心理學知識培訓,這有助于教師根據幼兒的思維特征和心理特點來組織雙語教學活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英語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主要包括課堂備課、課堂教學組織、教學方法運用、教具使用等。當然,還可以借助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聘請優秀英語教師或幼兒雙語教育專家來園講座、觀摩幼兒雙語教學光碟等方法來實現。

作為當今社會中的一股新潮流,幼兒雙語教育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幼兒雙語教育的影響因素解析

摘 要:本文對目前新疆幼兒雙語教育,主要是少數民族幼兒所接受的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探討影響幼兒雙語教育的因素。

關鍵詞:雙語教育;幼兒;語言

目前我國主要存在三種類型的雙語教育,即少數民族居住區的民族語—漢語雙語教育,外國移民區的外語—漢語雙語教育和單漢語區的漢語—外語雙語教育。那么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居地,我們所指的雙語教育就是第一種模式即民族語—漢語雙語教育。

為了推進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新疆維吾自治區黨委、政府在2005年7月制定了《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意見》,各地州也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相應的制定了學前“雙語”教育發展規劃并積極的付諸實施,隨后又相繼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學工作的意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雙語”幼兒園(學前班)教育指導綱要》等通知,截至200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各類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學班6714個,在園少數民族幼兒26.67萬人(含民考漢),學前雙語教師7832人,國家和自治區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發展新疆的學前雙語教育,在雙語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雖說已取得顯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雙語教育的認識不夠、教學目標明了,教學組織形式不恰當等,這些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雙語教育認識的偏差

幼兒雙語教育是指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在兒童掌握自己母語的基礎上,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培養他們對第二語言(此處指漢語)的興趣和敏感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初步運用漢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換言之,教師能用流利的兩種語言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組織幼兒開展各個環節的教育活動,在發展好幼兒的母語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使其對第二語言有積極情感的體驗和聽說的興趣,促進其認知和素質的發展,為其今后的雙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雙語教育中,語言本身的地位是雙重的,它既是教育的目標,又是教育的手段。雙語教育通過將語言滲透于不同學科,讓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地習得雙語能力,也就是我們的雙語教育并不是一門學科課程,并不等同于民族語言和漢語之間簡單的相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不可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以特定的文化背景為依據,因此少數民族學前兒童掌握語言的過程就是不斷融入漢語所承載的特定文化的過程。而且語言也是思維的外殼,學習不同的語言也就是接觸不同的思維方式,那么少數民族兒童學習漢語的過程也就是運用不同的思維能力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來講,“雙語教育”是一門綜合課程。

二、雙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偏差

筆者調查到,在很多雙語幼兒園,大多數老師將“雙語”當做一門學科“漢語”來授課,只重視課堂教學,不重視創設有利于幼兒語言發展的情景教學,培養幼兒的習得經驗。而且教學有明顯的“小學化傾向”,有的甚至全盤拒絕母語,從一開始要求幼兒學習拼音、然后到寫字、認字,教學方法也是單一的注入式的講授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生詞等,這不僅違背了學習的規律,同時也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一方面因為處于3-5歲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的還不成熟.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不宜過高。而且幼兒語言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感受、順應和內化而習得關于語音、詞匯和言語經驗運用的過程,所以教學內容的組織要遵循語言教育的規律及教育的原則,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以幼兒喜愛和容易接受的游戲為主,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到運用語言的魅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來獲得直接經驗,同時在教師創設的可操作性的環境中,通過老師言語教育活動的示范、講解、文學作品的賞析、情景表演等多種方法來也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自我構建;另一方面,學前階段屬雙語啟蒙教育時期,重在培養他們對第二語言的興趣和敏感性,教育內容宜以實用性強的口語和兒歌、詩歌為主,并不是從拼音、識字、和漢語發音等的學習。有些老師在幼兒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的糾正幼兒的漢語發音,從而造成幼兒表達的障礙,很多幼兒被老師糾正過以后甚至“停止發聲”,因此在雙語教學組織中,要鼓勵幼兒運用漢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幼兒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及時的給與幼兒適當的鼓勵、積極吸引幼兒利用漢語與老師和同伴交談,積累語言交往的經驗。準確的來講,幼兒對于語言的掌握不是通過“學習”而是“習得”而來的,目前很多幼教專家都認為學前教育就是“環境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允許多種與幼兒語言發展有關的符號參與,按照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對母語學習的規律來創設適應的語言情景、心里環境來引導少數民族幼兒學習漢語,利用環境潛移默化的的熏陶,促進幼兒在外界環境有利的刺激和強化下,產生用漢語交往的需要和愿望,進而培養他們初步具有漢語語言思維和使用漢語的能力,從而為以后的更高層次的雙語學習打好基礎。

三、雙語教學目標的偏差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幼兒園指導綱要》實施細則(試行)》里面關于“新疆少數民族幼兒的雙語教育”中對于幼兒“漢語”領域的目標規定是:“樂意聽、說漢語,具有初步的聽和說的能力,逐步運用漢語學習和交往,體驗與各族小朋友學習合作、共處、共存的重要和快樂。簡單來說就是“以漢語聽、說訓練為主,重點解決漢語言表達問題,培養幼兒應用雙語的能力”。有的雙語幼兒園在幼兒在雙語學習過程中,老師以量化的指標去要求幼兒的雙語學習,單純的追求幼兒會講多少漢話,會識多少漢字,會背多少詩歌等,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枯燥復雜的語言訓練,甚至還以聽寫,考試等方式來進行教學目標的評價。這樣的教學目標與我們雙語幼兒園的培養目標不相符合,不僅阻礙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嚴重的還會造成幼兒語言學習的負擔,從而產生厭學的情愫。學前雙語的另一個目標是為少數民族幼兒未來學習漢語打好基礎,因此在幼兒園老師在平時學前雙語評價時要把握好評價的目標,不能一味的追求表面的教學效果,造成幼兒心理的負擔,從而影響到將來的雙語學習。

四、結論

以上幾種就是從教育層面上分析幼兒園雙語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將影響今后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我們在積極提高幼兒雙語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幼兒言語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規律,在尊重客觀規律前提下,創設有利于提高幼兒雙語能力發展的環境和氛圍,開拓以幼兒興趣點和經驗范圍內的雙語學習的模式。并探討以園所機構為依托,爭取少數民族幼兒家長對幼兒雙語學前教育的理解,積極主動的配合和支持幼兒園的雙語教育教學,形成家—園—社區為一體的學前雙語學習的環境。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淺析幼兒雙語教育的作用

摘要:幼兒雙語教育對幼兒語言、認知以及社會性發展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抓住關鍵期,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語言能力;認知經驗;社會性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時代的發展,掌握第二種語言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有研究材料指出,幼兒中期,即四歲左右是培養正確發音的關鍵期,如果從兒童早期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就如同學習母語一樣容易,如果在語言發展關鍵期對幼兒進行專門的語言能力培養,哪怕時間只有幾個月,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踐表明,經過雙語培養的孩子,入學后對教學內容易于理解、掌握,為學生學習減輕了負擔。

幼兒雙語教育作為語言教育的獨特領域,對幼兒智能的開發有哪些積極的促進作用呢?通過教育觀察實踐,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1.擴展本民族語言的詞匯量,體會語言的多樣性。幼兒在雙語的學習中,會接觸到許多外來詞匯。他們需要理解這些語音符號所代表的概念來掌握新詞,這樣的理解過程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中文概念的內涵,也學習了英語。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幼兒本民族語言的詞匯量相應增加。幼兒雙語教學把漢語與英語結合起來學習,使幼兒有機會傾聽不同風格的語言,體會人類語言豐富多彩的一面,提高他們對多樣性語言的適應、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2.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英語的學習以看、聽、說為主,其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即傾聽,樂于傾聽、善于傾聽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錄音帶進行輔助教學。那些生活內容濃郁的題材、逼真的音響、優美的音樂,烘托出一個個不同的活動場景,既增強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幼兒想象力的發揮及傾聽時注意力的集中。在聽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培養了幼兒有意傾聽的能力。另外,我還常常對聽的內容進行加工解說,教師熱烈的情緒、對內容再現的表達方式,激發了幼兒傾聽的興趣,從而更主動地接受學習內容。

3.培養口語交流的興趣。在雙語的學習中,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將學過的日常用語以及兒歌、故事中的各種句式運用到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嘗試中知道各種用語所適用的環境,激發幼兒進行語言交流的愿望,通過與同伴、老師或客人進行的簡單交談,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教師充分地為幼兒創設進行語言交流的環境,如設立語言角、娃娃家,以及經常性的口語對話練習、生活情境表演等,促使幼兒在動腦、動口中構成親身體驗,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

1.豐富地理知識。在英語學習之初,幼兒常常會產生英語是什么的迷惑。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地圖、圖片及拼插玩具等輔助教具及不同的教學形式,適時地對幼兒進行地理知識的滲入。讓幼兒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地理環境,認識一些國家的名稱及標志性建筑,并明白英語只是多樣性語言中的一種,從而獲得地理認知方面的經驗。

2.增進對西方節日的了解。雙語教學使幼兒有機會接觸到西方國家的一些節日,如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等,通過開展相關的手工制作、環境布置、節日慶祝等活動,增進幼兒對異域文化和民俗習慣的了解,感受多元文化,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3.形成和掌握時間的概念。根據幼兒認知時間的一般特點,他們對時間概念的掌握比較困難。雙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時間的認知起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幼兒形成和掌握時間的概念。日常的英語活動中,相關的游戲、歌曲、值日活動,特別是經常性的會話練習,如:“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What day is today?Today is Monday(Tuesday……).”“What’s the time?It’s one o’clock.”等,促使幼兒與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及他們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讓幼兒不斷地感知時間、理解時間,逐漸建立起時間的概念。而“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 season is it?”這樣的日常對話,又促使幼兒感知和觀察自然現象,增進幼兒對天氣、季節等自然環境的認識。在這樣的學習中,幼兒逐漸能較好地理解和運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以及季節等時間詞匯,同時初步建立起時間更替的觀念。

三、促進幼兒社會性能力的發展

1.增強兒童自我意識,促進個性發展。個性包括個性的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識等。幼兒雙語教育對幼兒個性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幼兒雙語教學中,我安排了一項自我介紹的內容,包括介紹姓名、年齡、性別、特征等,要求使用“I'm...”句型。幼兒在介紹前,必須認識自我、客觀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點,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我觀念。另外,在英語對話、故事片斷中,幼兒可以與主人公對照,評價自我,從而增強了自我意識。此外,幼兒園組織的各類觀摩、匯報活動也為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創造了機會。活動中,幼兒運用學過的英語口語與他人對話,在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同時,培養了他們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的態度,鍛煉了幼兒的膽量,發展了幼兒人際交往的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效能感,促進幼兒求知欲、自信心、進取心的發展。

2.培養幼兒的交往技能,增強愛的情感。幼兒英語角色游戲和情景對話為幼兒提供了社會性發展的機會。這些活動需要幼兒體驗情感、相互合作,在角色扮演中逐步提高合作技能,并在效仿中認識和學習正確的社會性行為規范。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我隨時地把愛祖國的教育內容滲透到活動中去,注意萌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促進幼兒社會性品格的發展。讓幼兒明白學好英語的目的,在于建設祖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交流而努力。

綜上所述,幼兒雙語教育對幼兒語言、認知以及社會性發展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抓住關鍵期,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簡介:王智文(1971-),女,北京通州人,天津石化公司師花幼兒園幼教初級,區級骨干教師。

幼兒雙語教育研究:幼兒雙語教育的誤區和對策探討

摘要:幼兒雙語教育不僅影響著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也影響著幼兒思維方法的形成。當前,在我國雙語幼兒園不斷發展的同時,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我國雙語幼兒園的教學中,存在諸多誤區。為了促進我國幼兒雙語教育獲得更大的發展,有關人員就應該及時地采取措施,提高幼兒雙語教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教育;雙語教育;誤區;對策

新時期以來,我國政府為了緊隨國際形勢發展的步伐,大力倡導雙語教育。當前,雙語教育已經逐漸滲透到幼兒教育中。所謂幼兒雙語教學,在我國指的就是:對幼兒進行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教學。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幼兒學習語言、使用語言的能力。

一、幼兒雙語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不同的語言中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從幼兒發展的特性來看,對他們進行雙語教學,能夠促使幼兒形成不同的文化思維,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此外,相比于單純學習漢語的幼兒,學習多種語言的幼兒,在智力、語言表達能力上都會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在雙語學校,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漢語教育,而且還會進行英語教育,多種語言的學習,也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多,而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也自然就相對較多。幼兒尚處于智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育時期,進行雙語教學,就能夠促使他們的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2、有利于培養國際化人才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化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以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有著至為重要的作用。現如今,許多家長都本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將孩子送入雙語幼兒園。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家長只是隨波逐流。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學習英語是時展的需求。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有利于幼兒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有利于促進我國培養國際化人才目標的實現。

二、幼兒雙語教育的誤區

1、過于重視語言教學,忽視了文化教學

很多雙語幼兒園,過多地看重對漢語以及英語語言的教學。的確,幫助學生掌握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開展雙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過于重視語言教學,卻未免會忽視了文化對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例如,有雙語幼兒園的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將學習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能力上。在英語的聽說讀寫中,說英語固然重要,但殊不知,文化教學也同等重要,甚至比語言教學更為重要。教師忽視對文化的教學,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缺乏外語教學環境

雙語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創造語言教學環境,尤其是外語教學。從我國多年來實施外語教學的經驗來看,缺乏語言環境的教學是一種失敗的教學。當前,在我國雙語幼兒園中,普遍存在缺乏外語教學氛圍的狀況。教師在開展外語教學時,只是單純地使用一種講課的方式,偶爾會創造一兩個對話情境。此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外語教學環境,不利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語言的習慣。缺乏外語教學環境下的教學,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雙語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影響了教學效果

雙語幼兒園的教師,不同于普通幼兒園的教師。普通幼兒園的教師,只要具備一定的漢語教學能力以及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即可,而雙語幼兒園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漢語教學的能力,還要具備英語教學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還要求教師要掌握西方的文化,將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然而,我國很多雙語幼兒園的教師,其綜合素質遠遠達不到相關要求。例如,有些教師只具備英語表達能力,而對西方文化卻是一竅不通,這不利于學生在掌握他國文化的基礎上學習外語,這對外語教學的效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提高幼兒雙語教育質量的主要對策

1、加強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

語言與文化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文化教育對語言教育具有推動作用,語言教育對文化教育具有發作用。當前,針對我國雙語幼兒園,過于重視語言教學,忽視了文化教學的情況,幼兒園的教師就應該充分認識到文化教育的作用,加強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

2、加大雙語教育師資培養力度

教師的素質,會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方式、思維能力的形成,會造成直接性的影響。例如,雙語教師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學生就會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高尚的情操。倘若教師自身的素質不高,那么他可能會將學生引入歧途。由此可見,教師的綜合素質會對學生造成直接影響。雙語幼兒園對教師的要求,比普通教師要高出很多。因此,相關人員要加大對雙語教師師資力量的培養,促進我國幼兒雙語教學獲得更大的發展。

3、注重創造語言教學環境

眾所周知,環境在外語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很多人學習了很多年的外語,但外語水平進步的速度非常之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再學習外語的過程,沒有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雙語幼兒園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積極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外語的習慣,從而提高雙語幼兒園的教學能力,促進我國雙語幼兒園獲得更大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結語

總之,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語言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英語。英語作為國際性的語言,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商務貿易中,都作為一種重要性的語言而存在。因此,我國要加強對雙語幼兒園建設的重視程度,推動我國雙語教學取得更大的進步,讓雙語幼兒園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一篇: 機關檔案規范化管理探討 下一篇: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先锋在线不卡2019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在线观看肉片AV网站免费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