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5 05:2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學語文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論文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民俗文化 滲透
論文摘要:本文在論述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的基礎上,著重論述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現代著名學者錢穆曾說:“風俗為文化奠深基,茍非能形成為風俗,則文化理想僅如空中樓閣,終將煙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一個民族的民眾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了解、吸納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成為一代有文化有素養之人,成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
1.中學生的特點為民族文化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之時,他們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們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很強。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許多展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品質的優秀篇章,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所側重的加以點撥,在啟發學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內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識的時侯,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鮮感都很強,他們往往更喜歡學習趣味性的知識,更喜歡多姿多彩的課堂,對教師的照本宣科地講解和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不感興趣。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知識就能夠豐富課堂教學,這些知識在課文教學中往往能滿足學生的更多需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諺語或一些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中學語文課程特點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新的建議,提到教材編寫“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理解和尊重多元(樣)文化”“開闊學生視野”。中學語文教材的這些特點也具體體現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魯迅的《社戲》、《故鄉》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綱》,孫犁的《蘆花蕩》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茶館》《荷花淀》《胡同文化》《我與地壇》等,中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既提高了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雖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并不屬于常規的語文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民俗文化的講解和滲透時需要結合具體的授課內容,尋找有效途徑和具體方法進行分析、滲透。
1.通過突破中學語文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中學語文教材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果在講授過程中不能進行正確的解讀,那么,學生在對課文的理解就會不完整、不深入,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民俗文化進行正確的分析,詳細地講解。
2.通過開拓中學語文學習的新渠道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在借助優質課程資源、開拓中學語文學習新渠道時,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寬中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初中的綜合性學習、高中的研究性學習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設置,它們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氣象。開展綜合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時,中學語文教師在熟練有效地運用文本資料的同時,還可以借助豐富的課程資源。“語文教學資源有文字的、實物的,有顯形的、隱形的,有來自自然界的,也有來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為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處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里的中學生,他們學習的內容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許學校不再像學校。也許我們將把整個社區作為學習環境。”而民俗文化也無時無處不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學語文教師如果要提高學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聯系社會生活、運用貼近生活的材料,結合當地的風俗民情來進行教學,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和民俗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這樣就把民俗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閱歷,使學生認識了生活、體驗了人生。
3.通過發現、領悟中學語文課本中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在中學語文課本中,許多經典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往往是通過具有民俗風情的事物來表達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龍舟”等。在講授這些經典詩歌時,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蘊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內涵的理解。
4.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民俗經過歷史的積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祭祖掃墓的清明節、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節等,都表達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學期間,教師如果能夠緊扣不同的時令節日,對中學生進行相關的作文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給學生提供一條走進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徑,使學生在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對民俗文化進行有選擇地吸收。
5.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外實踐活動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校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有關民俗內容的課外活動。例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邀請民俗專家或者有關老師給學生舉行民俗講座。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當地有民俗特色的節日慶典、植樹活動、登高賞菊、龍舟競賽等活動,從而使學生親身感受民俗風情,受到積極的熏陶和感染。學生還可以開展有關民俗風情的研究性學習。參加有關民俗風情活動后,寫出有關感受,寫出調查報告。也可以結合鄉土教材實地考察,開展有益的民俗活動,舉行民俗知識大賽等。這樣在課堂學習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學生的民俗知識興趣,以健康樸素的民俗文化強化學生的知識人格,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應當把握的原則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華與糟泊共存的特點及在中學語文課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教育應掌握適當的原則。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內容很多,但并非課文中只要牽涉到民俗內容或民俗描寫就去講解,在講解時也不可牽強附會或喧賓奪主地去無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應該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進行恰到好處地滲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進行母語教育。從另一方面來看,豐富多彩的民俗內容及生動多樣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學知識結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中學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華民俗文化的傳播,從而為中學語文教學開辟出新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農村中學、語文現狀、對策
一、從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實施談起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欣喜地看到,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實施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國家對教育的呼喚從來沒有象今天如此強烈過。而語文教學伴隨著這場春風乘勢而上,在經歷了種種批判、責難之后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且適應形勢發展的教育教學理論。語文教改也猶如百花齊放,爭相斗艷。在眾多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紛紛閃亮登場。尤其在實施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學似乎正迎來了她的春天。不可否認,所有這些都是人們所希望看到的。畢竟,在與實施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加之以現代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介入,語文教學正日益適應了語文教改的需要而開始變得輕松、有效、趣味十足。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沿著現有的這條路走下去,語文教學走向輝煌的時間已為期不遠矣!
二、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然而,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廣大經濟、教育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新課標和素質教育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樓,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是陽光照不到的角落,是無人顧戀的“灰姑娘”,仍然還在應試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掙扎。她更呼喚切合農村教學實際的探索與思考,更企盼語文教改的春風雨露。
1、當前實施的素質教育只不過是在有限的區域里推行的“貴族教育”,在農村地區幾無立身之地。所謂貴族,便意味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優越的條件和“高人一等”的思想觀念,用它來形容當前的素質教育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在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顯然不具備這些推行素質教育的現實條件。這里其實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層含義。就硬件來看,在農村中學,沒有圖書館,沒有多媒體,教室里仍是傳統的黑板加粉筆。學生從早到晚除了上課還是上課,沒有黑板報,沒有廣播室,更別談什么手抄報、文學社、電視臺。我們的學生不知道語文除了教材之外,是一個多么豐富多彩的世界。雖然說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但若沒有相應的硬件設施的輔助,語文教學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間呢?而從軟件來看則更宣布了語文教學的死刑,一方面,部分農村中學的領導認為語文教學可有可無,沒有對語文教改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在課程設置,活動安排及投入上沒有把語文課擺在應有的位置;另一方面,農村中學的師生在語文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也未能端正對語文的態度,抱殘守舊、不知創新。結果是一支筆,一本教材,一本教參(或筆記本)便打發了三年高中的語文學習,最終使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雖然有關推行語文教改的理論文章、實踐經驗、教學設計等等紛紛見諸各種報刊雜志,但是又有多少是能切合農村中學實際的呢?從某種程度上說,廣大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是向往語文教改,向往實施素質教育的,但是現實決定了他們只能是瞎子、聾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探尋,可以說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是所有語文教師中最痛苦也是最困惑的。
2、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當前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比任何時候,任何區域的教學都更呼喚改革。畢竟,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改革就沒有進步,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不從“應試教育”的泥潭中掙脫,開辟出語文教學的新天地,就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永遠只會是無人關注的“灰姑娘”。實施素質教育,則是改變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唯一出路。著名語文改革家魏書生的話應成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他說:“語文教學必須將‘應試教育’變為‘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為目的,全面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唯一出路。”不可否認,在農村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確還存在著許多困難,而且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甚至還會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是我們沒有退路可走,不改革不創新就永遠不會有進步,摸著石頭過河、不怕失敗、不怕跌倒,總會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新路來。
三、改變當前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
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面對困境,開辟新路,我們義不容辭,更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氣。近些年來,筆者在現實條件許可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語文教學改革,在語文教學中貫穿素質教育,逐漸積累了一些心得和體會,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從兩個方面予以闡述。
㈠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既不忘應試又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說:“沒有教育觀念的轉變,素質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說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由此可見轉變觀念是推行語文教改的第一要義。有關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筆者認識到樹立“大語文觀”也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觀念也罷,固然是千真萬確的,但它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與農村中學的現狀不相適應,其一,在農村中學沒有推行大語文觀的硬件和軟件環境,其二,農村中學學生的生源素質決定了在課堂上很難從真正意義上去發揮出他們的主體作用。
換個角度來看,長期以來,圍繞語文教學的最大難題并不是語文觀的問題而是“學”與“考”的關系問題。正是因為未能妥善地處理好“教什么”與“考什么”的關系,結果導致了語文教學內容的混亂和語文考試的盲目,以致從根本上動搖了人們對語文課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出現了高分低能和“學得好”卻“考不好”的奇怪現象。難怪乎在農村中學語文備受各方人士的冷眼和歧視。筆者正是針對這一現象,大膽創新,從改革教學內容入手,著手妥善地解決課文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問題,從而既不忘應試,又能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素質。
觀念轉變之一,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并不是課文,課文僅僅是同任何一份試卷上的閱讀材料一樣的一篇范文,一個個例而已。在具體教學中,不是因為學什么課文而設定教學目標,而是先定教學目標然后再來選取與之相適應的課文作為范例。事實上,學習語文大可以象學習英語一樣實現量化,把一學期、一單元、一篇課文所涉及到的聽、說、讀、寫的知識和技能一一地羅列出來,而我們教師則是將這些內容形成系統和網絡,將聽、說、讀、寫的各項能力的學習目標、學習要求和學習的方法詳細地安排好。實現知識和技能的系列化教學。同時讓學生明白,語文課不是學課文,而是學知識,學技能,學運用。
觀念轉變之二,根據上述思路,把傳統的、以課文學習和作文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語文課,分成“語文知識課”和“語文能力訓練課”。兩者有各自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相互統一。前者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為主,包括語文的基礎語法知識,以及針對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中所安排的其他相關的知識等,目的在于通過知識的積累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后者以訓練為主,結合所學知識,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規則和方法,經訓練形成聽說讀寫的技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只是為方便論述而將兩者分開來談。在實際教學中,兩者是不應該也不可能分開的,一節課里邊應該是既有理論講授,也有示例分析,還應有實踐訓練。只能說它是語文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當然,畢竟受條件的限制,我們還不可能走得很遠,在許多時候也不能不受高考指揮捧的影響,但從實效來看,筆者所在中學的語文高考成績總保持在同類學校的前兩名,而且學生的語文素質的確較進校時有大幅度的提升。
㈡立足課堂,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的改革,構建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
作為農村中學,學習的主陣地就在課堂,只有切實地抓住課堂這一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才能真正地將語文教改推向實處。從總的方面來講,課堂教學要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全面發展。如果在以前,受學生學習基礎和素質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不過是一句空話,推行語文教改后,這一局面正逐漸得到改變。
1、降低學習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改革,推行成功教育。鑒于農村中學學生的實際水平,現行語文教材有許多內容并不符合農村中學的教學實際,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學帶來了難度,更重要的是不切實際的教學內容使廣大農村中學的學生品嘗不到成功的喜悅,以致從根本上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心。所以,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的實際,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合理地設置課堂學習目標,真正做到日有所獲,月有所得,才能使學生重拾信心,而不至于出現半學期或一個學期下來,不少學生甚至是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連連感嘆“語文課什么也沒能學到”的尷尬局面。以議論文寫作的教學為例,針對學生實際,在教學中從最簡單的要求達成抓起,只要未能達到要求,便反復進行,直到達成要求為止。而一旦達到要求則給予鼓勵、表揚。如不少學生不會分析事例,喜歡以敘代議。教學中,我們就專門據此設定教學目標:在引述事例時,不能超過兩個句子,而每引述一個事例,就必須至少有三倍于引述事例所用的語句來對此加以分析,什么時候做到這一點,什么時候這個目標完成。與此同時,我們提供典型示范并進行理論指導,三兩次下來,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要求。以上只是我們推行語文教改的一個小例子,但正是這點點滴滴,慢慢地使學生看到了自己的潛力,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成功,看到了語文學習的未來。如此下來,他們又怎能不愛學,好學和會學語文呢?成功是每個人都渴望的,聚沙成塔,積少成多,推行成功教育的目的正在于此。
2、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將《實話實說》引入語文課堂。
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生學會怎么學,而不是怎么教,當然這里邊有一個怎么教學生學會的問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即在課堂上,教師只能是主導,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多向體育課學習,比如體育課上學習某個動作,體育老師把動作要領講完并示范幾遍,他的教學任務便基本完成了,而剩下的時間便交由學生練習。這并不是說我們的語文課就都要這樣上,而是說這其中的精神是相通的。由此,不難想到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欄目。筆者認為,將《實話實說》引入語文課堂不失為是處理好課堂上師生關系的好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自由的氛圍,讓學生敢說敢講,參與到課堂的集體學習中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們的潛能,與教師一起研究教學內容,分解目標,明確任務,共同練習。而教師則只需要象主持人那樣穿針引線,由主講者轉變為他們的學兄學長。所謂學兄學長,只不過是在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上比他們先行一步,能起個領頭和指導的作用而已。當然,教師不能將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強加于學生,而應該鼓勵學生多維思考,大膽質疑,從真正意義上使學生思有所悟,學有所成。如此,則我們的語文教學將無往而不勝矣。
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學更是一門藝術,而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則更是“無米之炊”的藝術。但不管現實如何,作為一線的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堅持的方向不變,我們的信念不變,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談及素質教育時說:“作為一種思想,它是科學的;作為一種改革思路,方向是正確的。”我想,只要我們能堅持這一方向,踏實勤奮,銳意進取,不斷探索,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完全能變“丑小鴨”為“白天鵝”,由“灰姑娘”而成“美麗的公主”。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論文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媒介素養 教育
[論文摘要]:文章從媒介素養的深刻含義、媒介素養教育是中學語文新課程時代的必然要求、國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沿革現狀及對我國開展語文媒介素養教學的建議等方面,闡述媒介素養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是中學語文新課程時代的必然要求
在現代信息社會,人們被形形色色媒介信息所包圍,信息媒介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學生對媒介的認識、選擇與接觸,對媒介信息的甄別與判斷,以及對媒介的使用等,都直接關系到中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媒介素養是傳統素養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們對各種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除聽、說、讀、寫能力外,還包括批判性地觀看、收聽并解讀影視、廣播、網絡、報紙、雜志、廣告等媒介所傳輸的各種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寬泛的信息技術來制作各種媒介信息的能力。
社會的發展對當代人提出了適應時代的新要求,即:具備信息時代的新素質—媒介素養;對教育提出了適應時代的新內容—媒介素養教育;為中學語文教學適應時代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將媒介素養教育引入中學語文教學之中。媒介素養對于能力的要求和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求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媒介素養是一種具有綜合意義的語文素質和能力培養,它在傳統的語文教育基礎上建構了一種融合時代因素、語文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緊密結合當前人才的培養模式,是在素質教育指向下語文教育由“紙面文章”走向“實踐應用”的重要通道。
今天的語文教育應教給學生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視、聽、讀、寫、說的知識與技能,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培養健康高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從而學會使用社會的一切信息資源以完善自我、促進社會發展。
二、媒介素養教育融入語文學科教育實踐的國際考察
媒介素養教育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1982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下,學校媒介教育開始形成規模。目前許多國家已將媒介素養教育列為必修課在中小學開設。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立法將媒介素養教育列入高中英語課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養教育正式成為全加英語語言文學課程的一部分,成為中小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養教育整合為學校的核心課程—語言課的一部分。1995年,英國教育部修訂的國家課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語教學必須增加動感圖像文本的學習內容。目前,美國各州的英語課程標準中均含有媒介素養教育的規定。我國港臺地區及印度也開始重視媒介素養教育,而我國大陸媒介素養教育尚處于初級階段,實踐研究尤其缺乏。
鑒于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與其母語教育的特殊地位,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母語教育是信息時代世界母語教學的必然趨勢。站在國際教育的視角上,我們會發現媒介素養教育融入語文學科教育是時代要求的必然趨勢,在語文課程中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最佳平臺,也是實現“語文素養”教育時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徑。
三 、對我國開展語文媒介素養教學的建議
1.加強語文媒介素養的研究和實踐。對研究界來說,不但需要介紹西方先進國家母語媒介素養的歷史、現狀和標準,還要深入研究語文媒介素養的定義、特征及其發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語文媒介素養教材的編寫特征和方式,還要探索語文媒介素養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不但要介紹國外的先進經驗,更要做好這些經驗的轉化工作,使其為中國語文教育事業服務。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探索怎樣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養的考試范圍,英國和美國等國家在推廣語文媒介素養時都曾遇到過很大的阻力,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大學入學考試中沒有將媒介素養問題納入考試范圍,因而很多教師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冒風險。現在,英國已經很明確地將這一要求體現在中學準高級水平考試的語言測試中,美國的全國英語教師協會也在1997年通過一個決議案,呼吁各大學入學考試機構將語文媒介素養的要求體現在英語科目的考試要求里,以此推進高中階段的媒介素養教學活動。如果能在考試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讓廣大中小學教師不令自動。
2.慎重第一。語文媒介素養是一個社會或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使用和推廣不能離開這些基本條件。在教育和教學層面,語文媒介素養或者媒介素養能否作為一個國家、地區或者學校教育當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方針加以重視和落實,語文教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承擔起這一艱巨的工作,學生是否愿意進入這樣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以及家長或者社區是否已經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準備等等。所有這些要素都將共同作用,決定語文媒介素養能否取得成功。嘗試媒介素養教學的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語文媒介素養決不是包治語文教育百病的良藥,它甚至是一把雙刃劍,條件不成熟,準備不充分,或者運用不得法,都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對語文媒介素養的誤解。有的人把語文媒介素養理解成信息技術的操作素養,即語文多媒體教學,這實在是一種淺薄的陋見。我國對語文媒介素養教學的研究和實踐還剛剛起步,還沒有多少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可提供
參考,但這決不是廣大語文教師保守觀望甚至拒絕的理由。作為一線教師,要千方百計學習鉆研,主動嘗試,將成功的實踐和事例聚集起來,形成語文媒介素養教育的高潮,推動教育行政部門對語文媒介素養的決策和實施。
4.認真對待批判性思維方面存在的問題。批判性思維是語文媒介素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特征,但是由于大多數人對批判性思維的內涵還不夠了解,因此,強調這樣一種思維品質有時難免會使教師產生一定的擔心。他們不但要擔心這種思維品質對目前標準化考試的不良影響,更要擔心學生一旦形成這樣的思維品質,就會給教師的教學和管理帶來很大的負擔。國內學者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鐘啟泉先生做的研究,而研究語文批判性思維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數。如果這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具體,就很難讓媒介素養教學產生真正實效,很有可能滑入追求表面熱鬧和興趣至上的誤區。批判性思維的質量與媒介素養的質量成正比,沒有嚴肅認真的批判性思維的語文教學,就稱不上是語文媒介素養的教學。
5.課程開設的三條思路。根據國外的經驗,語文媒介素養的課程可以設計出三條思路。一是在語文課程中增加媒介素養教學的內容,這條思路比較有基礎,因為目前新課程標準就已經規定了新聞教學的選修內容,只要以此為基礎,以媒介素養為目標,摸索出一套較為細致合理的編排序列,就比較容易拓展和豐富這門課程。二是將媒介素養作為學校層面的綜合學習活動課程,使語文活動成為其中的一個必不可少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組成部分,使媒介素養成為一個跨學科的學習領域。三是將語文媒介素養作為一種課外活動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力所能及地培養一點基本的媒介能力即可。這條思路簡單易行,靈活性強,可以邊學邊教,積累經驗,為較高級的媒介素養教學作好準備。
摘要:隨著課改進程加快,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課堂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中學語文改革呈革命性變化,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偏重形式誤區,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偏重誤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逐漸現代化,語文教學作為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越來越顯得不能很好適應即將成為新世紀人才的學生在語文素質,特別是語文能力方面的實際需要。因此近一兩年內,各地語文教師、語文教研工作者以及關心語文教學的學者、專家都紛紛對當前語文教學提出批評,強烈要求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進行改革,乃至匯合成一個響亮的呼聲:“語文教學非改不可!”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經驗,主要分析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偏重形式誤區,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一.語文課改存在三種偏重形式的誤區
首先,現代化教學方法存在片面性誤區。主要是無法合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運用只是為了趕時髦。語文教學無固定模式,必須因材施教,由于教師性格差異,片面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得現代化手段存在偏重誤差。
其次,片面強調教學形式創新。由于新課改要求,許多教師錯誤的全部否定傳統教學方法,熱衷于搞形式主義。大多數評優課非常注重形式。例如,有某位老師為參加省評優活動,花錢請高手制作課件,課件非常精美,獲得省級二等獎,但回校向同事演示時,不知道如何返回原來畫面。
第三,對語文教學的個性特點進行掩蓋。語文課教學方法無異于其他學科,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工具性、基礎性與人文性學科,利用語言文字表達情意,對讀者造成震撼作用。許多語文文章屬于精美文學作品,特別是是古詩文經過千百年的傳頌,可以說是極富藝術感染力,語文教師需充分發揮、利用語文文章優勢,進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語文教學改革出現偏重形式的原因
首先,不能很好處理優良教學方法與效果之間的關系。內容以形式為基礎,效果作為教學方法的目的,不可本末倒置。處于新課改背景下,強調新教育理論,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許多教師過分重視形式。學校教育強調的是教學質量,無論哪種學科,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提高教學質量目的。教學手段即使再新穎、再多樣化,若教學效果較差,教學方法也沒有任何意義。
其次,不能很好處理繼承和創新之間的關系。一味強調創新,而忽略繼承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根據唯物辯證法,任何改革都是原有事物、規律的再發展與創造,不能全盤否定現有模式,語文教學更加應該如此。許多學校由于急于標新立異,全面改革新課程,使得“課改公開課”、“課改研討會”現象增多,忽視了創新必須結合繼承。
第三,不能很好處理一般和特殊之間的關系。針對語文學科而言,其與其他學科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樣也具有許多不同之處,語文文學作品具有特殊性,由于文學作品提倡意境與神似,優美作品可吸引讀者。語文教師就必須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如何去領悟文章的神與意。
三.語文課改走出偏重形式誤區的對策思考
首先,科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若講述說明文,盡可能使用多媒體,利于學生熟悉與理解,因說明文的知識性較強,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明白與理解。例如,筆者講述《綠色蜾蟈》時,覺得非常有必要制作課件,上課開始時,多媒體屏幕上,呈現一只可愛、活潑的綠色蜾蟈,要求學生去仔細觀察,然后結合自己語言對蜾蟈外形、動作特征進行描述。學生們通過各抒己見,朗讀文章之后,明顯具有感性認識,也激起相關文本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筆者設計一張表格,在屏幕上呈現蜾蟈的生活習性,學生通過屏幕可一目了然。
其次,創新與繼承的結合。創新之根本是為發展事物,而創新之基礎就是繼承。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尤其是古文,古人習慣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種方法教授古文,也是古文教學的精華。魯迅先生非常討厭“三味書屋”的生活,然而正是由于老先生在“三味書屋”中的執拗教學,才奠定了魯迅先生的文學基礎。
第三,發揮語文課特色。針對語文教材而言,大多數屬于文學作品,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領悟文學的神韻、意境,讓學生充分去想象與思考,實現“悄焉動容、視通萬里”的語文境界,不能說限制學生非要逼真見到實事實物。
第四,樹立正確、科學的評價導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若想擺脫偏重形式誤區,對于各類形式的評優課,不能以“現代化多媒體”、“課堂熱鬧討論”作為選優的唯一標準,不然會嚴重影響中學語文教學的含金量,使得優美語文文章被熱鬧化、形式化。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必須能讓學生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心理得到滿足,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課。我們切莫走進新課改的誤區,過分注重形式的東西,一窩蜂去仿效,而丟了自己可挖掘的資源。
論文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 情感教育
論文摘 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個性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幾乎伴隨著一切心理因素,其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其他心理因素的發展。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關系密切,有著必然聯系,結合本人在中學擔任語文教學的實踐,談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情感是語文教學中的催化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現代教學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情感的培養,情感培養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體現。
1 基本途徑
1.1 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內涵
我們在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發現,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作者經歷了深厚情感體驗把積累的情感和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課文中作者對大自然、人、物、生活以及祖國的熱愛之情,貫穿于其作品之中,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的情感,是語文教學與情感的結合點,可以成為我們教學的重點。
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大多是從多方面反應作者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之情,大多都是膾炙人口的文章,集道德、人情、風景美于一體,幾乎每篇都涉及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我在教《項脊軒志》、《背影》等這類表達至愛親情的文章時,除了緊扣課文的內容,仍要輔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抓住現階段中學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們同父母的所謂隔膜,代溝問題,把中華民族贍養父母的傳統思想,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之情,貫穿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通過對這類課文的學習,樹立一種美好的,正確的人際關系思想。
1.2 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情色彩
情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協調師生關系的紐帶,在教學中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語文教師要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融于教學內容之中,讓學生感到如聞其聲,如見其物,如臨其境,教師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都會給課堂帶來和諧的音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感情。
2 基本方法—情感滲透
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想方設法將埋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情有所動”,將其置于激昂的情感之中,感受學有所得的喜悅,那么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把做到動之以情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有意識進行質疑問難、追求探究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的促發下,閱讀者就能順利進入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的思維鏈中,充分體現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所謂習慣成自然,訓練有素的學生一旦進入臨戰狀態,其質疑問難的習慣立即會使他與題目的設置者達成一種契合,而使問題的解決顯得游刃有余。相反,缺乏問題意識及習慣,面對閱讀對象的“陌生”,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從而阻滯了思維活動,處理起問題來當然會生澀。
2.2 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完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能力是由多要素、多層面、多層次組成的結構系統:從縱向看,有閱讀感知、理解、鑒賞、遷移、創造五個能力層級;從橫向看,有閱讀選擇、思考、想象、記憶、時效五項能力貫串;從縱向看,有閱讀知識(認知結構)、智能(行為結構)、情志(動力結構)三維能力分支。這些分解開的能力要通過一系列閱讀方法的歷練才能綜合形成,要通過整體優化才能健康發展。
縱觀中外林林總總的閱讀技法,從閱讀效率著眼,大致可濃縮為三大讀法:精讀法,略讀法,快讀法。三大技法分別反映了閱讀的深度、廣度和速度。尤其是略讀、快讀更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臨場考生在訓練中必須諳熟兼備的綜合技巧。而由于“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傳統的單純精讀的影響久遠,長期以來,忽視了略讀和快讀,這恐怕也是造成“少慢差費”的原因之一。完善閱讀技能,應先學會“吟詠涵泳,文道兼收”的精讀,再學會“觀其大意,提綱挈領”的略讀,后學會“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快讀,實行三大讀法的科學配伍,使閱讀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和速度,全面提高閱讀訓練的效率。
2.3 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科學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這段話為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正確對待學生閱讀提問指明了方向。過去我們總認為閱讀教學只要把知識點講清楚就行,對學生提問不加重視甚至反感。而在創造性閱讀教學中,我們把鼓勵學生提問放在教學的首位,并對學生的發問予以及時強化。有時候學生的發問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鉆牛角尖的甚至是錯誤的,我們也一樣給予關注,認真傾聽,肯定其大膽的行為,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問無論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無論是次要得還是重要的,無論是緊扣原文還是離本萬里的,我們都應一視同仁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回答,也應給予合理的說明。
3 要為學生創造培養問題意識的情景
(1)引用名人名言故事。如:“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從問題開始,則將以肯定結束”,以此營造審問的閱讀環境氣氛。
(2)開展小組閱讀審問活動,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共振,靈感得以激發,誠如蕭伯納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
(3)教師提供一個問題,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展開質疑。
(4)設置閱讀障礙,使熟悉的東西陌生化,或使文本內容與日常觀念或者科學概念之間發生矛盾。從而改變學生慣性思維,使之產生憤悱的閱讀心理。
總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以及讓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應該有效把握情感教育這一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有效的發展語文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