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1 02:46: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農業經濟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水流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漢水下游平原垸田農業區

長江中游地區所習稱的"垸田"(也稱"院田")就是下游地區所說的"圩田","垸"與"圩"都是指堤岸。嘉靖《沔陽志》卷8《河防》謂"沔居澤中",地勢低下,"江溢則沒東南,漢溢則沒西北,江漢并溢則洞庭沔湖匯為巨壑","故民田必因地高下修堤防障之,大者輪廣數十里,小者十余里,謂之''''院''''。"乾隆《湖北安襄鄖道水利集案》卷下《稟制憲晏各屬水利歲修事例》云:

自京山以下,次潛江,次天門,次沔陽,地形愈洼,眾水匯歸,南北兩岸夾河筑堤。其州縣民人糾約鄰伴,自行筑堤捍水保護田廬,謂之"垸"。各垸之田,少者數百畝、千余畝,亦多有至萬余畝者。

因此,所謂"垸田"就是筑圍堤、防御洪澇的水利田,堤垸實是垸田的標志,其功用主要是防御洪水。(注:當然,為了有效地防御洪澇,僅僅筑起堤垸是不夠的,還要開挖排灌渠系、興建引排涵洞、并保留蓄澇湖泊。因此,張國雄先生給垸田下的定義是:"兩湖平原河湖交錯的水鄉地區一種四周以堤防環繞、具備排灌工程設施的高產水利田。"參閱梅莉、張國雄、晏昌貴著《兩湖平原開發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1頁。)

張國雄博士對兩湖平原垸田的興起與發展作了詳盡細致的研究。(注:參閱前揭《兩湖平原開發探源》,第四章"垸田的開發",第87~134頁。)他認為:兩湖地區垸田的興起,大致在南宋晚期,不遲于13世紀中期的南宋端平、嘉熙年間(注:這一看法最初是石泉先生提出的(見所編《中國歷史地理專題講義》,武漢大學歷史系1981年油印本,第174頁),張國雄對此作了詳盡的考證,見石泉、張國雄《江漢平原的垸田興起于何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第1期。)。南宋晚期與元代江漢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江陵、荊門一帶。明朝前朝,隨著移民的大規模遷入,江漢平原的廣大湖灘河濱很快得到開發。嘉靖《沔陽志》記沔陽州垸田之開發云:

明興,江漢既平,民稍墾田修堤,是時法禁明白,人力齊一,堤防堅厚,湖河深廣,又垸少地曠,水至即漫衍,有所停泄。……故自洪武迄成化初,水患頗寧。其后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閑田@①土,易于購致,稍稍墾辟,歲月浸久,因攘為業。又湖田未嘗稅畝,或田連數十里而租不數斛,客民利之,多瀕河為堤以自固,家富力強則又增修之。

洪武至成化初(1368~約1468年)是漢水下游平原垸田的初興階段;成化至正德中(1469~1521年),垸田發展十分迅速,形成了垸田興建以來的第一次高潮。嘉靖以后,由于移民繼續大批移入,垸田增長速度更快,其分布也進一步向沼澤化的湖區和淤塞河港擴展。在明清之際的動亂中,垸田受到破壞,絕大部分堤垸均被廢棄;康熙、雍正年間(1662~1735年),垸田逐步恢復,并在數量與規模上超過了明代。乾隆時期,垸田興筑再次掀起高潮,垸田實際上已臻于飽和;嘉慶、道光以后,垸田圍墾惡性膨脹,或"隨淤隨筑","凡湖渠澤藪有為泥沙填淤者,即爭墾筑垸"(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3冊,"堤垸"。);或竭湖造田,湖泊漸次被墾為桑田。

漢水下游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沔陽、景陵(天門)、潛江、監利、漢川和漢陽、應城、云夢等州縣,其中沔陽、潛江、監利、天門、漢川地勢低洼,湖泊相連,垸田開發最早也最為密集。嘉靖《沔陽志》卷6《堤防》錄嘉靖三年(1524年)知州儲洵疏謂江水若自監利車木堤沖塌,"不惟其縣受害,而沔陽后@②茅埠凡一十六村、熊家@③潭凡四十余院、稅糧八千余石高低淹沒,尺寸不堪耕種";若潛江排沙頭、班家灣、新開便河及沔陽石牌鋪等處水口沖塌,"每遇襄漢水發,則潛江、景陵二縣,沔陽深江西范凡二十七村、蓮河柘樹凡七十余院、稅糧一萬五千余石亦無尺土耕種",則到嘉靖初,沔陽州至少已有110余垸(注:光緒《沔陽州志》卷3《堤防志》也稱嘉靖中,沔陽垸田"百有余區"。諸堤之名難以詳考,除嘉靖《沔陽志》所及之熊家、@③潭、蓮河、柘樹等院外,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11沔陽州"山川"欄記有百石湖堤,堤內皆田,也當為垸田。)。潛江縣在成化、正德時己有48垸,到萬歷間增至百余垸(注:康熙《潛江縣志》卷3"鄉區"記載明成化間潛江縣有5鄉1坊48垸,萬歷《湖廣總志》卷32《水利志》錄有潛江37個"舊垸"、9個"新垸"之名,張國雄認為它們很可能就是正德以前的48垸,并根據有關調查資料復原了明早、中期潛江境內垸田的分布情況(參閱前揭《兩湖平原開發探源》第105~106頁,"圖4-1",其中可能有個別失誤,如江@④院、車老院,據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6荊州府"山川"欄,并"邊臨襄江";而張國雄先生將之置于潛江東南境,可能有誤。)。監利縣在成化間由知縣焦欽主持一次即修建堤垸25處(注: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6荊州府"山川"欄"監利"縣下。),"田之名垸者,星羅棋布。"(注:康熙《監利縣志》卷尾,劉鴻浩:《重筑吳家lóu@⑤堤記》。)景陵縣在宣德中(1426~1435年)也己出現垸田。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11沔陽州"山川"下記景陵縣有古堤二,"一在縣東北,長五里,以防義河水勢,宣德間知縣楊安修。一在縣東北,上下有lóu@⑤,一名穴河,一名紅花。遇旱則貯湖水以灌田,泛則開lóu@⑤以防潦,水勢高則不開,成化間知縣姜綰重修,弘治間川襄洞庭水泛沖滔,知縣周瑞重筑以殺水勢,民甚利焉。"此二堤雖不以垸為稱,但由其功能來看,顯然是垸堤。

漢川縣垸田之出現似較沔陽、潛江、監利為晚,嘉靖《漢陽府志》與《湖廣圖經志書》所記漢陽府農田水利多為陂堰,垸堤較少(注:《漢陽府志》卷2《方域志》記漢陽縣有譚家院、東西楊樹堤、李家堤、蓮花堤、青草堤、山嘴堤、柘林堤、洲家堤、萬家堤、鄭家堤等,無以判斷其是否為堤垸。)。漢川堤垸之大興大約是在隆慶(1567~1572年)、萬歷(1573~1619年)年間。白魚垸原為漢江南河分流的一個支汊,"隆慶時,白魚垸淤阜成陸,障堤成垸。"細魚垸"本湖渠,明萬歷年間因淤筑垸。"(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3冊。)南河垸"隆慶間民人于湖渚障堤為垸,延袤八十余里。"(注:同治《漢川縣志》卷7《山川》。)天啟四年(1624年),漢川縣同時興建了教子臺、太實、永固3垸(注:同治《漢川縣志》卷9《堤防》。)。盡管如此,漢川堤垸的數量與規??磥矶歼h遠比不上沔陽、監利等州縣。

清代堤垸之分布更為廣泛,凡可資利用的河湖沼澤都漸次被圍墾。漢水下游平原垸田分布最為密集的仍然是沔陽、潛江、監利、天門、漢川5州縣。乾隆年間,沔陽州共有1368垸,支河港漢與湖地多被"墾為阡陌,且各修堤垸障之,盡占水道。"(注:乾隆《沔陽州志》卷《賦役志》、光緒《沔陽州志》卷2《山川》。)潛江縣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已有156垸(注:光緒《潛江縣志》卷10《河防志》。這156垸中,有的沿襲明末而來,有的則屬新筑,如獵塌湖、東西白湖、張蓼湖、枝江湖等等,都是康熙年間淤墊為垸田的,見康熙《潛江縣志》卷3《山川》。),到乾隆間,增加到160余垸(注:乾隆《湖北安襄鄖道水利集案》卷下,《制憲鄂奏移駐廳員分汛管堤》。)。監利縣,據咸豐年間(1851~1861年)的統計,共有498垸,"人稠地狹,絕少曠土。"(注:光緒《荊州府志》卷20《堤防志》;光緒《潛江縣志》卷8《風俗》。)天門縣(即明代景縣)菜子、老鸛、岳港、龍潛、上帳、下帳等湖在乾隆年間相繼淤為平田,全縣共有109垸(注:乾隆《天門縣志》卷1《地理志》,卷6《水利志》。);后來較深的楊桑、高臺湖也"大半淤塞",到光緒間(1875~1908年),天門縣垸田增加到200余座(注:《襄堤成案》卷1,《職員蔣元鴻等呈請督撫憲札飭鐘潛二主勘估等修潰口不得觀望協幫稟》。)。漢川縣在康熙年間有35座官垸、8座民垸,乾隆年間民垸增加到265座(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4冊。)。

除以上5州縣外,漢陽、應城、荊門也有部分堤垸。光緒《漢陽縣志》卷2《營建略》"堤防"稱:漢陽縣于康熙五十年筑永豐堤,"外距群湖,置石閘蓄泄內湖諸水。而蔡店迤南卑洼處亦有漢水旁溢憂,隨建芭芒堤,作后障,是為修堤圩田之始。"在應城縣南境與漢川縣交界處,有郭家垸,始筑于萬歷二年(1574年),因常受yún@⑥水之害,屢廢屢修(注:光緒《應城縣志》卷2《建置志》"水利"。)。荊門州的垸田主要集中在瀕臨漢水的沙洋一帶。在沙洋西南的青村堤下,有彭家垸、南灣垸、?。愧咣?、浩曾垸、王家垸、莊家垸等等(注:同治《荊門直隸州志》卷2《建置志》"堤防"。)。

以垸田為主要特征的漢水下游平原農業區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麥類及黍、粟等雜糧也占有較大比重。這首先從農業用地的結構方面表現出來。明清有關記載中常把耕地分為田、地、山塘四類,其中"田"專指水田,"地"專指旱地,"山"指山林牧業用地,"塘"包括湖蕩、陂塘,其實并非耕地,而是一種水利設施,可用于蓄水灌溉和養魚。田、地、山、塘在全部農業用地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水稻、旱地作物生產以及林牧業、漁業(捕撈養殖業)在當地農業經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嘉靖《靖陽府志》卷5記載了不同年份漢陽府及所屬漢陽、漢川二縣的耕地狀況,我們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為例計算出表1。

二漢水中游以旱作為主的水旱兼作農業區

本節所說的漢水中游農業區,包括隨棗走廊、襄宜平原與南陽盆地3個地理單元,雖然隨棗走廊在自然地理的意義上基本屬于漢水下游地區,但考慮到其農業經濟的主要特征更與漢水中游的襄宜平原接近(特別是隨州與棗陽),所以我們將它歸入漢水中游農業區。

漢水中游農業經濟區最重要的特征是水旱兼作、而以旱作農業為主,稻作農業在地區經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由隨棗走廊而襄宜平原、而南陽盆地逐漸減少,旱作農業所占的比重則相應地遞增。這首先從各州縣載籍耕地的結構中反映出來,在本區最東端的安陸縣,據龔勝生博士的計算,載籍耕地中水田所占的比重為64.8%,旱地占23.7%,山林占3.9%,湖塘占7.5%,水田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而在本區西端的光化縣,則是旱地占據著絕對優勢。據正德《光化縣志》卷1《田賦》記載,正德七年(1512年),光化縣共有官民田地湖蕩688頃,其中水田72頃,占總數的10.7%;地615頃,占總數的89.39%;湖蕩81畝,占總數的0.12%。到清朝后期,光化縣水田的比重有所增加,大約占全部農業用地的24.0%(旱地占75.9%,湖塘占0.1%)。在南漳縣,水田所占的比重為9.9%,旱地則占90.1%(注:此處安陸、光化、南潭三縣清代水旱田地的比重均據前揭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表8"清代兩湖州縣耕地結構表",第61~64頁。)。南陽盆地的水田面積更少。盆地內生產條件最好的南陽縣,在清末僅有稻田100頃,占全縣可耕熟田的0.31%。這些稻田都分布在南陽縣西當境低山中,靠泉水灌溉(注:光緒《南陽縣志》卷9《溝渠》。)。到解放初的1953年,南陽專區的水田只有437163畝,占全部耕地面積的2.4%。鄧縣、新野的水田占全縣播種面積均只有0.02%(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漢江工作隊:《漢江流域地理調查》附表24,"漢江流域各縣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統計表(1953年)"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

地方志中有關物產的記載也加強了我們的這種認識。道光《安陸縣志》與同治《隨州志》有關物產的記載均將"稻之屬"列于首位,其下才分別是麥之屬、豆之屬等;而《襄陽府志》及各縣志中則一般將稻、麥并列于"谷品"下,不再將稻單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水稻地位的變化。乾隆《襄陽府志》卷6《風俗物產》下總論襄屬各州縣物產狀況云:

襄郡居楚北上游,地勢頗高,水田少而旱地多,襄麥較下游諸郡獨勝,以界連豫境,作面食佳。稻以光化六股泉產者為上,棗陽香稻亦不減也。

在襄陽府各州縣中,以宜城縣種水稻最多。光緒《襄陽府志》卷9《建置志四》"水利"欄稱:"宜城三面臨水,漢水繞其東南,蠻水饒其西南,地勢平衍,為一郡稻米之鄉。"但宜城的水稻種植也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同治《宜城縣志》卷3《食貨志》"物產"欄稱:

宜境山澤原隰參半,有宜稻者,有宜麥菽雜糧者。初夏麥熟,民多食@⑨,即大麥仁也。小麥不充常餐,恒儲以市。宜稻之鄉,自二渠廢后,惟恃陂塘,偶值夏旱,即難有秋。一遇歲歉,多食蜀秫,或食蕎麥,且有雜有野蔬者。

顯然,宜城縣在木渠、長渠湮廢后,水稻種植受到水源的限制而大幅度減少。棗陽縣東南部賂屬于yún@⑥水流域,陂堰較多,水稻種植較廣;其西北境則"重岡九十九間,原田每每恒苦旱干",以旱地作物為主(注:國民《棗陽縣志》卷14《食貨志》"農業"。)。至于南漳、襄陽、谷城、均州、光化以及屬于鄖陽府的??悼h,則主要是在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的河流谷地間有水稻種植,面積不大。南漳、??刀h的稻田集中在較為寬廣的漳水、沮水和蠻水谷地,各水"岸側暨支流均有平疇產稻","所產稻谷僅足供城市平壩之用,山農饔饔以包谷雜糧為主。"(注:國民《南潭縣志》卷6《建置志二》"水利";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襄陽縣的稻谷產地主要有峪山、黃龍蕩與張家山三處,谷城縣與均州的水稻則集中在南、北河下游及其它山溪性河流谷地,光化縣水田大都在漢水南岸溝溪兩側,漢水北岸的丘陵崗地幾乎沒有稻田存在(注:同治《襄陽縣志》卷3《食貨志》"物產";同治《谷城縣志》卷2《水利》;光緒《均州志》卷6《賦役志》"物產";光緒《光化縣志》卷3"物產"。)。

南陽盆地在漢代曾是著名的稻米產區,但自六朝起,水稻種植即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雖然在唐宋時期曾有反復),到元代,文獻中已見不到關于南陽地區種植水稻的記載,估計當時南陽地區即使有水稻種植,面積也不會很大。明朝中期,丘浚曾說荊襄唐鄧有水陸之田,"可水耕之地,則引水立堰,募南人耕之"(注:《明經世文編》卷72,丘浚:《屯田·荊襄唐鄧之田》。)。開發水田,需要募南人經營,說明水稻種植技術在當地已失傳,這當然是水稻生產大幅度減少的結果。王士性《廣志繹》卷3"江北四省·河南"下記載,"確山南多稻田,近楚俗,北乃旱地,漸見風塵"。確山今屬駐馬店地區,唐白河流域大片田地都在確山一線以北,顯然,其水稻生產已微不足道。嘉靖年間鄧州水利屢復屢壞,致使地方官員考慮"不如聽其種旱田之愈"(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53,河南四"南陽府"。)。在明代后期和清前期地方志關于物產的記載中,水稻的地位已很不重要。如嘉靖《鄧州志》卷10《賦役志》"物產"欄的記載是:"多粟、多麥、多菽、多脂麻,有黍、有稻、有稷、有蕎。"順治《鄧州志》的記載與此相同。清中后期的一些地方志,干脆就沒有水稻或者是間有水稻了。乾隆時人蕭韶相《召父陂》詩云:"南陽草莽已連阡,水到空聞召父賢。鸚鵡不知香稻少,秋聲猶集廢塘邊。"(注:見乾隆《續河南通志》卷75,《藝文志》。)正是南陽農業滄桑巨變的寫照。雖然在一些水源條件好的濱水地帶還"間種jīng@⑩稻"(注:光緒《南陽縣志》卷2《疆域志》"風俗"。),但總的說來,南陽盆地在明清時期已基本上成為較單純的旱作農業區。

總之,漢水中游農業經濟區雖然在總體上看是水旱兼作,但水稻種植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其中安陸、隨州、棗陽、宜城四州縣水稻種植面積最大,在當地農業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也較高;南漳、襄陽、保康、谷城等縣已較少,光化、均州、新野、南陽、鄧州、淅川諸州縣更少,至于南陽北部諸縣的水稻種植更是微不足道。同時,歷明清兩代,漢水中游各地的水稻種植面積還在持續下降。這種農業布局和演變趨勢顯然與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環境變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F代漢水中游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5~16℃,5~9月或6~9月平均氣溫均大于22℃,1月平均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8~29℃。年均降雨量700~850毫米。一般說來,這樣的氣候條件是比較適合水稻生產的(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第五章"氣候",第36~45頁。)。但是,我們知道,明清時期正是我國著名的小冰期,年均氣溫比現代低得多,降雨量也要相應減少(注: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4頁。)。年均氣溫與降雨量的降低,勢必要影響到對水熱條件都有較高要求的水稻種植。

但是,地理條件的變化并非決定性因素,導致漢水中游地區水田面積減少的最直接的原因應當是水利的廢馳。漢水中游地區降雨集中,7、8、9三個月的雨量常占年降雨量50%以上,春、秋則常發生干旱,特別是5月底為插秧季節,卻正當少雨時期;同時,丘陵崗地的落差較大,平原地帶多沙質土壤,地表水不易自然保存,因此,稻作生產必須仰賴于蓄水灌溉,水利事業的興衰也就決定著稻作農業甚至是地區經濟的興衰。又因為溪流含沙量大,土性疏松,蓄水陂堰易于淤淺;遇有洪水,堰堤又極易被沖毀。喜靖《鄧州志》卷11《陂堰志》稱:"(鄧州)壤土沙涸,而強為堤筑,則易壞。"光緒《南陽縣志》也指出:"(南陽諸水》依岡環注,隨地可渠,然水流迅急,多沙易淤善徙……故縣境陂堰名天下,其實難久而易淤。"所以,水利工程必須常加維修整治,稍加懈怠,就可能淤塞湮廢。可是,漢水中游地區的農田水利并沒有象漢水下游和荊江堤防那樣的重要性,不足以引起政府的關注;雖然在一些勤政的地方官的提倡與主持下,部分州縣的水利工程得到一定程度和整治與維修,但大多沒有延續性,更未能形成制度。因此,就明清時期漢水中游地區而言,官府對于農田水利實際上是極不重視的。這是農田水利廢馳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農田水利的衰敗還有更為復雜的社會經濟原因。順治《鄧州志》卷11《陂堰志》云:

天啟以后,陂堰為豪強兼并,民間失其利,閘口淤塞,盡成旱田,訟益眾。崇禎七八年后,陂堰盡荒,福府歲收租,至有被累死者?;是迨迥陙恚檠弑M荒。

此言明末清初水利廢馳之原因有三:一是為豪強兼并,民失其利;二是陂堰租稅太重,業主不堪負擔;三是戰亂破壞,人口流散。光緒《南陽縣志》卷9《溝渠》云:

凡農治田,人三十畝,水田則減三之一,而所收倍。蓄泄以時,不憂水旱。自明季陂堰失修,河深渠高,水不能至。舊農多宛徙,新籍者率來自秦晉,昧水利;或富連阡陌,不親田事;佃農遷徙不恒,雖欲修不自主。又興陂,動連數十村落,議齟齬多不合。舊陂廢久,疑所用,則頗盜其堤堰土石,或境堙平之。

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南陽水利仍多失修的原因有數端:其一是遷入的人口多來自陜西、山西,不知水利;其二是業主不親農事,不問水利之有無;其三是"親田事"的佃戶遷徙無常,不能也無力興建水利;其四是水利工程動輒牽涉到幾個乃至十數個村落,村落之間很難合作。此數端相結合,農田水利的衰敗自是必然(注:明清時期漢水中游地區農田水利事業的普遍衰退與漢水下游平垸田的高度發展形成鮮明的對照,其原因何在,頗值得探討,限于篇幅,這里不擬展開充分討論。除了正文簡略提到的幾點外,我還注意到黃宗智先生關于宋代以后太湖漢域水利事業之衰敗原因的分析,其中頗有與漢水中游地區相類似者。請參閱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3~42頁。)。

在旱地作物結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玉米(包谷、玉蜀黍、玉高粱)和棉花種植的推廣。玉米大約在清初開始進入漢水中游地區,到乾隆、嘉慶、道光時期逐漸推廣,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湖廣總督開泰在奏折中說:

楚省所屬產有包谷一種,即京中所謂玉米者,民間每于山頭崖側、地角田邊零星布種。其性易生,兼耐旱澇。二三月間種后,止須鋤去野草,便自生發,無庸灌溉。六七月間結包,即可煮食;俟其包實堅老,收獲碾碎可以拌米作飯作粥,并為湯餅之用,頗有香味,力田之家籍以佐米糧之不足。約略每一株結五六包至二三包不等,以每包百粒計之,收成不啻百倍,是以近年以來種植者日益加多?!F據襄陽府、隨州、東湖縣稟覆,各稱可買二三千石、四五千石不等,尚有數處未經覆到,核其大勢,如二萬石內外。(注:《宮中檔乾隆朝奏折》,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廣總督開泰奏。)

稍后成書的乾隆《襄陽府志》卷6"物產"欄述襄陽府糧食作物在麥、稻之外,"又有秫,一名玉高粱,俗名包谷,最耐旱。近時南漳、谷城、均州山地多產之,遂為貧民所常食。"顯然,玉米種植已比較普遍,但面積不大,主要集中在山區和丘陵崗地,在平原地區則主要是于"地角田邊零星布種"。乾喜年間,雖然玉米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但主要是在新開墾的山地,原有的"熟地"較少有改種者。因此,就漢水中游地區而言,山地較多的州縣如南漳、??怠⒐瘸恰⒕?、光化、棗陽、淅川、裕州等,玉米種植也較多(注:同治《南潭縣志》卷6"物產";《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同治《谷城縣志》卷2"物產";光緒《光化縣志》卷3"物產";民國《棗陽縣志》卷6《輿地志》"物產"。)。

棉花于明代前期已在漢水中游地區普遍種植。天順《襄陽郡志》卷1"土產"欄中已記有棉花(寫作"綿花"),萬歷《襄陽府志》卷4"物產"仍之,且增加了綿布。同書卷12《食貨五》"萬歷歲貢數"條記載:"南京庫折綿花絨米,共五千石,每石折綿花絨十斤,共五萬斤。"說明襄陽府棉花產量已相當可觀。乾隆《襄陽府志》卷6"物產"將木棉與綿布列為全郡之"通產"。在襄陽府所屬各州縣中,棗陽產棉多且優。其所產棉布遠銷陜西(注:民國《棗陽縣志》卷6《輿地志》"物產"。)。

宜城也是重要的產棉縣。同治《宜城縣志》卷3《食貨志》"物產"稱:"邑少絲麻,惟恃木棉,鄉野亦多種者。當歲晚務閑,閭閻爭事紡織。"在隨州,民戶廣種木棉,"人習為布,秋熟后賈販鱗集,隨民多恃此以為生計。"(注:同治《隨州志》卷13"物產"。)在南陽,張履祥《南園先生全集》卷43《近古錄》引錢懋登《厚語》載:

南陽李義卿,文達公之曾大父也。家有廣地千畝,歲植棉花,收后載往湖湘間貨之。是時價頗賤,停于邸舍。越三月,適臨江三商議值,三百兩交易訖。

文中所說的"文達公"即李賢,據《明史》卷167本傳,是宣德八年(1433年)進士,成化二年(1566年)59歲時故去,其曾大父李義卿不會是晚于永樂年間的人。因此,可以認為在明朝初年南陽即有較大面積的棉花種植。嘉靖《鄧州志》卷10《賦役志》"物產"欄中記有布、綿花,順治《鄧州志》與嘉慶《南陽府志》均仍之。光緒《南陽縣志》卷2《疆域志》"物產"欄稱南陽縣"惟絲棉麻靛漆玉頗著。"但南陽地區的棉花種植遠遠趕不上襄陽地區廣泛。在1953年的調查中,南陽地區的棉花種植南積占播種面積的4.33%,其中最高的鄧縣占6.65%,新野縣占5.66%;而襄陽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則占總播面積的11.62%,其中棗陽縣多達24.92%,宜城縣為12.49%,襄陽縣為11.31%(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附表25,"漢江流域各縣1953年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及產量統計表"。)。這雖然是后來的情形,但考慮到作物種植結構的相對穩定性,可以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中后期的情況。

三漢水上游農業經濟區

漢水自丹江口以上為上游,是一個多山的地區,但有不少山間盆地散布其間。在陜西境內有漢中、西鄉、安康、漢陰、商州--丹鳳等盆地;在湖北境內有鄖縣、鄖西、房縣、均州等盆地。這些盆地,或因斷層而生,或因侵蝕而成,成因不一,但同樣都有廣泛的新生代地層分布,易受侵蝕,故每造成平原、崗地和低矮的丘陵,在地貌上和四周矗立的山地形成明顯的對照。由于土壤和水資源條件較好,這些河谷山間盆地經濟開發較早,水田在耕地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在經濟上成為上游地區最重要的農業中心;而周圍的山地(即所謂的"秦巴山區")則直到明清時期才得到逐步開發,作物種植以旱地作物為主,經濟發展水平與河谷盆地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漢水上游地區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農業經濟區域,即水旱兼作的河谷盆地和以旱作為主的秦巴山地。

1河谷盆地水旱兼作區

漢中等盆地的土壤、水熱條件與漢水中游地區比較接近,但由于水利事業較發達,所以水稻種植一直比較普遍。漢中盆地的灌溉水利起源甚早,很多地方志常將一些水利事業的起源遠推至西漢時期,當非無因。到宋代,漢中地區已形成較系統的堰渠?!端问贰肪?5《河渠志五》稱:"光元府褒斜谷口,古有六堰,澆溉民田,頃畝浩瀚。每春首,隨食水戶田畝多寡,均出夫力修葺。"其中山河堰"灌溉甚廣,世傳為漢蕭何所作,嘉yòu@(11)中,提舉常平史zhào@(12)奏上堰法,獲降敕書,刻石堰上。中興以來,戶口凋疏,堰事荒廢,累曾修葺,旋即決壞。乾道七年,遂委御諸軍統制吳拱經理,發卒萬人助役,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復見古跡,并用水工準法修定。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余畝,昔之瘠薄,今為膏腴。"明清時期,以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等為主的許多堰渠仍在發揮作用,還新修、改建了不少堰渠。據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卷20《水利》的記載統計,清中期漢中府南鄭、褒城、城固、洋縣4縣共有堰63處,灌田17萬余畝。在漢中盆地西端的沔縣,有12堰,灌田17970畝;在漢水支流牧馬河谷的西鄉盆地,在41堰,灌田7740畝。

安康盆地和漢陰盆地的水利遠趕不上漢中發達。"漢陰有月河一道,納觀音、仙溪、龍王溝、板峪各水,引水作渠數十道,灌田二萬二千余畝。"(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嘉慶《漢陰廳志》卷2《疆域志》境內共有灌溉河渠20余處,灌田二萬余畝,與此大略相近。)"安康惟恒口引恒河、傅家河、南溝作千工堰、大濟堰、南溝等堰,灌田六七千畝。余引黃洋河、觀音河作渠,灌田無幾"。但在黃洋河、壩河上游的平利縣,山間坪壩發育,其大貴坪、豐口南、曾家壩、白土關、上下壩等18壩,"大者廣一二里,長七八里,引水作渠,灌田約四五萬畝。""這些堰渠大都是乾隆、嘉慶至道光中興修的。光緒《續修平利縣志》卷4"堰渠"下稱:乾隆二十年舊《志》中僅有豐口壩、獅子壩等處小堰渠6處,至道光中,"凡傍山小田能引水灌溉之處,均由鄉民自行修浚。"

丹江橫穿商丹盆地,河谷寬廣,乾隆《直隸商州志》卷2稱:"丹水自胭脂關東流,過說法洞,繞(商)州城南,又東至張村鋪、商洛鎮、龍駒寨,經流二百里,兩岸隨地皆可開渠。"《三省邊防備覽》卷8云:"商州城外及東南各村,其平曠之處,與安康之恒口、漢陰之月河相似溪澗之水足資灌溉,而湖北武(昌)黃(州)、安徽潛(山)六(安)流徙之人,著籍其間,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數萬。"

鄖縣盆地河谷甚寬,兩岸均屬丘陵,其水利以武陽、盛水二堰最為著名。但因為地近河南,客民多來自秦豫,對于開發水利不甚重視。堵河上游的竹溪盆地"川原平曠,溪流瀠回,水田一帶,風景絕似江鄉。"房縣東北境"平原@(13)@(13)溪流清漪,間有小阜,而錦畦銹塍,風景絕佳。"(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同治《房縣志》卷2記堰池51處,"或七八百石種,或五六百石種,或百余石種,皆系順河之大小閘以灌之也。"其中最大的@(14)解堰灌田近二萬畝。

除了這些較寬廣的盆地外,山間狹小的平壩上也盡可能地利用水源以資灌溉。鄖陽府鄖西縣處萬山叢中,而天河、夾河(金錢河)河谷間有平壩,農民"或掘地而為塘,或筑堤而為堰,以予三農之用,雖曰瘠壤,而亦得為膏腴也。"(注:同治《鄖西縣志》卷6《水利志》。)漢中府留壩廳,"本無水利。近年以來,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兩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開作水田。又壘石溪河中,導小渠以資灌溉。""各渠大者灌百余畝,小者灌數十畝、十數畝不等。"(注: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卷20《水利》。)(今鎮巴縣)處大巴山中,"山大林深,然過一高山,即有一田坪。星子山之東為楮河,廳西為九軍三壩,南為漁肚壩、平落鹽場,西南為仁村、黎壩,均為水田,宜稻。九軍壩產稻最美,其粒重于他處。漁肚壩、楮河、平落鹽場周圍各數十里,俗稱''''萬石平落,五千鹽場''''。"(注: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

漢中等較大盆地的水利事業自有其悠久的歷史傳統,而山間小盆地(平壩)農田水利的興修顯然與川楚等南方移民的進入有著密切的關系。前引《三省邊防備覽》與嘉慶《漢南續修郡志》中關于商州和留壩水利的興修與川、楚、皖移民的關系即可見出一斑。人口來源結構的變化顯然給土地的利用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水利事業的發展,使稻作生產的規模得以擴大。據彭雨新、張建民先生不完全的統計,在清中期,處于漢中盆地的南鄭、城固、沔縣、褒城、洋縣五縣水田面積分別占總耕地面積的43.3%、21.2%、26.4%、8.5%、8.1%(注:參閱前揭彭雨新、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第282頁,表5-7"部分州縣水澆田地比例參考"。著作者指出:由于各種記載懸殊甚大,這一統計數據僅能供作參考。)。在1953年的調查中,以上五縣水田和水澆地在總耕地面積中所占的比重分別是38.7%、35.55%、19.5%、37.3%、21.21%,漢中市為64.65%,西鄉縣為27.69%(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附表24,"漢江流域各縣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統計表"。)。由于這些縣還包括盆地周圍的大片山區,因此,實際上盆地內水田所占有的比重也明顯比其他縣高。許多地方志記載中都稱這些州縣的水田居十分之一。在前揭1953年的調查中,上述五縣水田所占的比重分別是16.9%、5.12%、7.5%、12.23%、11.06%(注:需要說明的是,水田面積并不等于水稻種植面積,盡管絕大部分水田被用于種植水稻,但仍有不可忽略的部分水田被用來種植蔬菜和其它經濟作物。)。

[在條件優越的漢中盆地,至遲到清中后期,水田已較廣泛地推廣了稻麥復種制?!度∵叿纻溆[》卷8《民食》云:

(漢中)水田夏秋兩收,秋收稻谷,中歲鄉斗常三石(京斗六石);夏收城(固)、洋(縣)澆冬水之麥畝一石二三斗,他無冬水者,鄉斗畝六七斗為常。稻收后即犁而點麥,麥收后又犁而栽身秧,從不見其加糞,恃土力之厚耳。

民國《續修南鄭縣志》卷3《風土志》稱:縣境主要種植以稻麥為大宗,水稻"除南北深山及北境高原不能引水灌溉外,余皆產之。產量沃田每畝約二石至二石五斗。"大小麥則"于水田收稻后種之",腴地每畝五斗至八斗。

漢中盆地內的旱地"以麥為正莊稼,麥收后種豆、種粟、種高粱、糝子。上地曰金地、銀地,歲收麥畝一石二三斗,秋收雜糧七八斗。"(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西鄉、漢陰、商州、鄖縣、竹溪等小盆地內的情形大致相同。

漢水上游河谷盆地所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煙草、棉花等。煙草之種植大約始于清初,到嘉慶間,漢中盆地的煙草種植已經相當普遍。嚴如煜說:"漢川民有田地數十畝之家,必栽煙草數畝",每畝可摘三四百jīn@(15),賣青蚨十千以外(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岳震川《賜葛堂文集》卷4《府志·食貨論》稱:"城固@(16)水以北,沃土腴田,盡植煙苗,盛夏晴霽,彌望綠野,皆此物也。當其收時,連云充棟。"棉花種植的推廣則與兩湖籍移民的進入有密切關系(注:漢水上游河谷盆地棉花種植始于元代,同治《房縣志》卷11"物產"錄元人熊澗谷《木棉詩》可證。唯在明代乃至清代前期種植面積都不大。直至乾隆年間,隨著兩湖及贛皖移民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植棉技術,棉花種植才逐漸推廣。乾隆二十三年《續商州志》卷8稱:棉花,"近來植者漸廣。"這正是南方移民逐漸進入商州地區的同時,光緒《洵陽縣志》卷14《藝文》錄竹枝詞云:"洵河大半楚人家,夜夜篝燈紡手車。寶慶女兒夸手段,明年多種木棉花。"更證明了兩湖籍移民與漢水上游地區棉花種植之間的關系。),因此,商丹、房縣、竹溪、安康等兩湖籍移民分布較廣泛的盆地內棉花種植也較早。到嘉慶道光間,西鄉、漢中盆地的棉花種植也逐漸擴大。嘉慶《續修漢南郡志》卷27《藝文》稱:"近年漢南知種木棉,秋收之際,白英滿畦,亦興利之一端也。"但漢水上游棉花生產在國民以前一直不占重要地位,所產不敷本境之用,仰賴下游輸入(注:成書于光緒三十二年的仇繼恒《陜境漢江流域貿易表》在"入境貨物"中記錄了大宗棉布,說明陜南棉織品不敷本境使用。)。

2秦巴山地旱作雜糧區

在河谷山間盆地的四周是廣褒的秦巴山地。秦嶺海拔高度一般約2500米,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其南坡坡長而緩,形成波狀山地,有"九嶺十八坡"之說。大巴山平均高度2000米左右,其北坡為變質巖和石灰巖山地,土層瘠薄。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秦巴山區都是叢山密林,除少數山間通道外,鮮有人跡。直到明中期,特別是清中期以后,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進入,秦巴山區才逐漸得到開發。到嘉慶、道光年間,秦巴山地的叢山密林中,到處都有客民的足跡,崇山峻嶺,無不開辟墾殖。同治《房縣志》卷4《賦役》云:

房居萬山中,林木陰森,剛鹵交錯。自國初以來,日漸開墾,小民擇高陵大阜,凡可樹藝處,幾至無地不毛。

土地資源條件較差的竹山縣,"幅員寬廣,昔時土浮于人,又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地十之九。近則五方聚處,漸至人浮于土,木拔道通,雖高巖峻嶺,皆成禾稼。"(注:同治《竹山縣志》卷7《風俗》。)大巴山深處的磚坪廳處川陜交界地帶,海拔大都在1500米左右,"彌望皆崇山峻嶺,民居落落如晨星。自yǎn@(17)山畢公(沅)巡撫陜西,廉得南山中多隙地,謀于方伯、觀察暨郡太守,招集開墾,俾無曠土。數年間,四方之已襁負而來者,不絕如縷。由是啟之辟之,昔之黃茅白葦,今則綠壤青疇矣"(注:乾隆《興安府志》卷26《藝文志》,曹希昆:《新設磚坪廳縣丞衙門記》。)。到道光初年,磚坪廳"境內皆山,開墾無遺,即山坳石隙,無不遍及"(注:盧紳:《秦疆治略》。)。秦嶺南坡西安府、漢中府、興安府與商州四府交界的地區,在清初還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約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四川湖廣等省之人陸續前來開墾荒田,久而益眾,處處俱成村落。"所以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設五郎廳(后改為寧陜廳)。到嘉慶二十年(1815年),"屈指建治方三十二年,昔之鹿豕與游、上巢下窟者,今則市廛鱗接、百堵皆興矣;昔之林木陰翳、荊榛塞路者,今則木拔道通、阡陌縱橫矣。"(注:道光《寧陜廳志》卷4《藝文》。)佛坪是秦嶺山區開發最晚的地方,道光四年(1824年)才設廳立治。至遲到嘉道之際,秦巴山區已經得到普遍的開發。

在流民大規模移墾之前,秦巴山地低山丘陵地帶的作物種植以黍、稷、蕎等雜糧為主,高寒山地則只有零星的燕麥、苦蕎等作物。移民進入后,除在河谷與山間平壩大力發展水利事業、擴大水田面積外,在低山丘陵地帶主要是推廣玉米種植,而在中高山區則廣泛種植馬鈴薯。

蕭正洪先生的研究表明:陜南最早種植玉米的確切記載,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1年)《西鄉縣志》,但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只有西鄉、石泉、山陽、洋縣、略陽、鎮安等6縣有玉米種植;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山區的玉米種植面積終于超過粟谷雜糧,躍居旱作物的首位(注:參閱蕭正洪:《清代陜南種植業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國農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道光《石泉縣志》卷4《事宜附錄》云:

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為大莊,與山外無異。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鄂西北山區玉米的普遍種植當比南山地稍早。同治《房縣志》卷11"物產"欄稱:"(包谷)自乾隆十七年大收數歲,山農恃為命,家家種植。七八月清暖則倍收,山鄉甚賴其利;間或歉收,則合邑糧價為之增貴。"說明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鄂西北山區已普遍種植上玉米。無論是鄂西北,還是陜南,在清中期以后,玉米都已成為山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云:

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莊。粟利不及包谷,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包谷高至丈許,一株常二三包。山民大米不耐饑,而包谷能果腹,蒸飯作饃,釀酒飼豬,均取于此,與大麥相當,秋成視包谷,以其厚薄,定歲豐歉。

鄖陽府各屬"崇山峻嶺,平疇水田十居一二,山農所恃以為饔餐者,麥也,蕎也,粟也,總以玉黍為主。至稻麥,惟士官與市廛之民得以食之。"在商州各屬,"鎮安、山陽寸趾皆山,絕少水利;商南商雒間有水田,然亦不多。故商自本州而外,屬城四邑,民食皆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興安府七邑水田計"不逮南(鄭)、城(固)一邑之多,山民全資包谷雜糧。"漢中府屬留壩、定遠、鳳縣、略陽、洋縣等,也"均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在南鄭縣,盆地四周的山區也多產玉米,其產量每畝約三斗至五斗(注:民國《續修南鄭縣志》卷3《風土志》"物產"。)。

馬鈴薯(洋芋)在秦巴山地的推廣,比玉米要遲一些,大約是在嘉慶年間,童兆榮《童溫處公遺書》卷3《陳報各屬山民災歉請籌撥籽種口食銀兩稟》云:

查洋芋一種,不知始自何時,詢之土人,僉稱嘉慶教匪亂后,各省客民來山開墾,其種漸繁。高山地氣陰寒,麥豆包谷不甚相宜,惟洋芋種少獲多,不費耘鋤,不煩糞壅,山民賴此以供朝夕。其他燕麥、苦蕎,偶一帶種,以其收成不大,皆恃以洋芋為主。

光緒《續修平利縣志》卷9《土產志》"洋芋"條下稱:"舊《志》未載。相傳楊侯遇春剿賊于此,軍中采以供食,山中居民始知興種,故俗又稱為楊芋?;蛟?,乾隆間楊口仕廣東,自外洋購歸。"看來乾隆間山中已有種植,嘉慶以后才全面推廣。

山區的作物種植呈現出典型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在河谷和山間平壩,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條件,興修渠堰,開發水田,種植水稻;在低山丘陵地帶,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在中高山地帶,則只能種植洋芋和部分雜糧。道光《石泉縣志》卷2《田賦志》"物產"欄稱:"五谷不盡種。水田種稻,坡地種包谷,麥豆則間種焉。"又說:"石邑水田十僅有二,稻谷無多,高山隨便播種,更難概論,惟坡地須酌種麥。"道光《紫陽縣志》卷3《食貨志》"樹藝"欄也說:淺山低坡,盡種包谷、麻、豆;山頂老林之旁,負谷麻豆清風不能成,則種蕎麥、燕麥、洋芋、紅苕。道光《寧陜廳志》卷1《風俗》謂:"其日用常食以包谷為主,老林中雜以洋芋、苦蕎,低山亦種豆、麥、高梁,至稻田惟近溪靠水,筑成阡陌,不過山地中十分之一。"但在道光以后,由于山區人口壓力越來越大,而地力下降,產出減少,所以高產的洋芋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光緒《定遠廳志》卷5《地理志》"風俗"云:"高山之民,尤賴洋芋為生活。道光前惟種高山,近則高下俱種。"

要言之,漢水上游地區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依次形成三個大致清淅的作物分布區域:河谷盆地和山間平壩是傳統的主要農業區,以種植水稻和麥類作物為主,玉米等雜糧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普遍實行稻麥復種或麥--雜糧一年二熟制:低山丘陵地帶乃是在乾隆以后逐漸形成的、以玉米為主要作物的種植區域,以一熟制為主,間有實行麥--玉米(或粟谷、洋芋)二熟制者;中高山地則是嘉慶以后開辟的、以種植馬鈴薯、苦蕎為主的區域,普遍實行一熟制(注:參閱蕭正洪:《清代陜南種植業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國農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學科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轉型期農業經濟綜述

(一)轉型期農業經濟新特點

1、城鄉關系的進一步強化。過去我們常提及農業支持工業、鄉村支持城市,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我們更加強調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換言之,過去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過渡透支農業的生產潛力,雖然工業和城市得到發展,但也極大地損害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其一,農業生產環境和生產資源不斷惡化、農業資金技術投入比重過低;其二,城市在經濟水平、福利水平、教育水平上遠遠高于農村地區。當然,隨著我國逐漸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在農業上的各種投入不斷加大,加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經濟出現的一大特點就是城鄉關系的進一步強化。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城市優勢資源逐漸開始向周邊農村地區擴散,農村地區的農業資源整合能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農村地區依托城市市場大力發展城郊農業,也極大地支持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產業鏈延展性加強,農業經濟更加細分化。產業鏈延展性主要是通過農業上下游的整合實現的。一方面,農業領域開始與工業甚至金融業融合,逐步實現了一、二、三產業鏈的銜接;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內部出想了很多新的發展模式,如上為筆者提到的近郊模式等。農業經濟的細分化,也就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對于農業產品的要求不斷提高,農產品在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逐步細分,細分市場的容量不斷擴大,精加工、綠色生態林業、農產品的安全質量、農產品的再加工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面臨的現實情況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既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農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方面的支持,也提供指導思想方面的理論支持。然而我國現階段的學科研究重點過分強調前者對于農業發展的貢獻,對于后者的研究還停留在空洞性論述上,對于現實作用有限。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面臨的是技術管理形式粗放和發展理論粗放的雙重問題。農業的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并不是一個技術可以解決的課題,換言之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技術、管理、指導理論缺一不可。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由于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還比較緩慢,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來自國際上的競爭,加之筆者在第一點中提到的城市化契機中彎道超車,這些也將成為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研究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農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一)農業經濟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正如筆者前文所說,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以下是筆者對這一問題的具體建議。第一,改變原有粗放式的發展思路,認識到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的重要性;第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農業生產工具的補貼力度,加大農業技術的研究投入;第三,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促進相關的理論研究;第四,把握時代機遇,創新農業生產模式,實現彎道超車;第五,加快農業與工業和金融業的融合,實現三者的協調發展和互助發展。

(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1、實施農業人才培養計劃。首先,國家和有關方面要認識到科研人才的培養重要性,為了推動原有純靠體力和資源投放的粗放型農業發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和管理的集約型農業轉變,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換言之人才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新動力。因此國家要不斷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從資金、政策等各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次,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具體而言,要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和現實要求設置科研項目和教學內容,避免陷入形而上學的狀況,要時刻把握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設置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從而將研究重難點的新知識和新技術融入到具體的科研人才的培養上。

2、學科發展差異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同經濟管理學科、農業技術學科是有區別的,如果理論研究沒有認清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本質,很容易變成一個四不像學科。那么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農業經濟管理就是對農業生產總過程中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等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并對人員進行激勵,以達到預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換言之,它是以農業技術為基礎,以經濟管理為背景,通過各種管理手段實現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健康發展,它是一個以管理為主技術為輔的綜合學科。因此在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研究的過程中要認識學科之間的差異性,實施差異性的學科戰略,即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業現代化戰略調整、城鄉結構的質性變化三個方面。

3、強調學科間的互補性。一方面,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尤其本身特點,但是也要注重通過經濟管理學科、農業技術學科尋找發展思路;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正如筆者前文所說,農業、工業、服務業三者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在理論研究中也自然要反映這一現實情況,即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加強同數學、金融學、環境學、工業工程學等學科的聯系,進一步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綜合屬性,使之能夠更好的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農業經濟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適應時展的需要,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彎道超車。針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其根本就是不斷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的現實需求,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理論上的支持。本文通過對我國農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概述和相關建議,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我國農業經濟和相關理論研究能夠更上一層樓。

作者:寶全烏云畢力格工作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赤峰市寶日勿蘇鎮草原站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中職教改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課堂以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法能體現出科學的系統性與邏輯性,但有著很大的缺陷,如教師思維代替了學生思維,學生沒有時間思考,只能跟著教師的節奏走;知識傳授成為目的,忽視了學習過程,教學成為死記硬背、機械的訓練過程,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等一些新技術手段給教學帶來了便利,但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2.培養目標偏差

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這就對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知識與素質。隨著中職教育的普及化,生源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中職學校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出現了辦學危機,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很多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被迫改調整為其他專業,使得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非農化,培養目標發生了偏離,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培養出來的農業經管人才會對農業經營管理持有偏見,工作首選城市,即使回到農村,也會因為未能全面掌握農業經管所需知識而很難符合實際需要。

3.教學內容陳舊

目前,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得了很大發展,引進了西方一些先進的教材與理論,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獲得了世界先進的知識與理念,對提高其競爭力起著重要作用。但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重西方理論輕國內實際的現象,導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不足,特別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農業問題的能力不足。

4.實踐環節薄弱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單一,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實踐能力不足,很難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有的中職學校也重視實踐教學,并設置了實踐課程學分,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認識偏差,還存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教學、重理論知識考核輕實踐能力考核的現象,不利于實踐教學教師積極性的調動。同時實踐教學設施、場所不足,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足,一些單位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接納實習生,尤其是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業務等,即使接納了實習生,實習生也很難得到真正的業務培訓。

二、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

1.優化課程設置

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課程設置,在遵循教育部規定的基礎上,體現崗位需求和市場需求,建立使用系統的課程體系,并采用分類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培養出一專多能、懂經營管理的新型農業經管人才。同時,在優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改變傳統教學思想,樹立教書育人觀念,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書本上的知識,還要豐富第二課堂,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

2.調整培養目標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目標是優化結構、提高質量,走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道路。新農村建設為中職農經管理專業提供了發展機遇,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高要求。首先,凸顯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性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改變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思路,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其次,將中級農業經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具有復合型、應用型的中級農業經管人才目標。

3.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中結合中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特點,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需求,專業理論學習上應采用分類培養、分級教學的計劃,結合現代農業所需人才,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實行分級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同時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注重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充實教學內容

信息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樣的,除了教材知識,教師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了解最前沿的知識。同時吸收生活素材,補充一些與專業學習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對社會生活實際的認識。另外,要緊密結合新農村建設實際,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能與實際相結合,服務于農業發展。

5.強化實踐教學

農業經管專業實踐教學薄弱,其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強農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場所,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產學研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如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養與項目培訓結合模式等。另外,要加強仿真教學,仿真教學是一種綜合作用的方法,與人類接受知識的過程相符合,能使學生置身于仿真的環境中,提高知識接受率,從而強化實踐教學。所以教師應加強社會調查實踐,結合農業實際編寫教學案例,對一些焦點問題,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實踐調查,從而培養應用型人才。

作者:安雨工作單位:江蘇沛縣中等專業學校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實踐性教學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1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應用價值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具有其獨特的應用價值。一是實踐性教學能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農業經濟管理作為一項社會活動,社會對其專業人員的實踐性要求非常高,而以實踐性教學作為主要形式,能提高學生在動手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全球化觀點等方面的綜合能力[1];二是實踐性教學還能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責任意識與愛國情感。學生畢業之后都會走向自己心儀的工作崗位,或是農業企業、或是政府部門,但不論任何崗位,都需要針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三是大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還未真正的成熟,如果開展義工或者是慈善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責任意識,促使學生朝著技能、品質、知識系統與心理等全方位發展。

2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效果分析

我國農業專業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可以從5個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是課程實驗;第二階段是專業課綜合實訓;第三階段是科研實踐;第四階段是情境模擬;第五個階段是社會實踐。以聯合開展學術研究活動與社會實踐的形式,就能結合各階段的學習內容。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以下研究。

2.1結合實際組織教學活動

根據本班人數,遵循自愿原則,設定團隊總數為5個,由學生自行組織團隊成員,并選出隊長。根據自身情況,結合隊友意見,自由的選擇活動主題,由隊員合作撰寫活動申請書。在申請書的格式方面,以自然科學的基金申請格式為參考,具體包括研究內容、創新性、立項依據、研究路線以及預算經費等項目內容[2]。此外,由于該教學活動具備社會實踐功效,因此在申請書內應加入風險性評估與可行性分析等內容。要求學生以作業的形式把申請書上交予任課教師,而任課教師則需對學生申請書進行審批,根據審批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中,選出較為優秀的項目,再由教師牽線、學生參與的方式,取得與村委會或者是農業企業之間的聯系,尋求合作,以實習的形式真正落實該項研究活動。每一個團隊制定出申請書之后,則可根據研究內容具體開展實踐性教學,鼓勵學生均能主動參與其中,于期末時組織學生答辯,計入總成績。而在答辯環節,要求臺下學生能夠主動提出至少一個問題,實現雙向互動目標。

2.2對教學活動呈現出的效果進行分析與評價

結合幾個學期實踐性教學效果而言,該項教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寫作能力,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領導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專業實踐主要以模擬性實踐活動的形式呈現,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具備交叉特性,且在不同的國家,或者是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之間,實踐性教學方法與內容都各不相同。在我國,許多學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還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與條件的限制,其教學內容偏于單一性,不僅教師難教,學生學習起來也感覺到有較大難度。為解決上述問題,鼓勵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農業的生產部門以及農業企業等之間的合作,建立合作機制,促使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對企業經理管理方式與成效取得初步認識,對國家關于農業方面的調控措施也進行深入了解[3]。

3結語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強調農業的基礎性地位,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農業企業想要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聘用專業型、綜合型人才。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農業經濟的管理人才,使其具備統籌兼顧的能力。鑒于此,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要加倍重視,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實踐性教學作為主要教學方式,鞏固專業知識,為社會打造出綜合型人才。

作者:劉艷梅工作單位:東營職業學院生物與生態工程學院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1轉型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

1.1工農的性質改變

通過對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的了解,對其工業化的過程分析,了解到在這個過程的早期發展中,是以農業發展為主體。在農業生產中投放了大量的社會勞動力,再把農業發展產生的資源投放到工業發展中。在工業化過程的中后期,隨著農業和工業的發展,2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工業漸漸取代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我國的工業會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工業發展和城市的建設取得如此大顯著的成果,離不開農業資源的提供、農業經濟的大力支持、農民的偉大奉獻。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積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我國政府也隨之改變了相關的政策,為了保證工農產業的平衡發展,縮短工業與工業之間的差距,改變城市和農業發展的不平衡,規定用城市的發展帶動農村的發展,用工業發展來促進農業發展,增強農業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全力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1.2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就是農業開始使用現代的工業、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的經濟管理方法,使農業生產力由落后的傳統的農業逐步改變為現代化的農業。它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手段。現階段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業生產,建設現代化的農村,不僅會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生產力,創新農業經濟的生產技術,還會為創建社會主義下的農村,實現現代化和城鎮化,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持。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經濟也可以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增強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村的競爭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強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強農業產品的國際和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加快執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現代化的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建設事業有著很大的意義。

1.3城鄉一體化

在我國社會經濟加速發展過程中,發生了不平衡,農業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生產組織能力不高、生產設備匱乏、生產力低、增長過慢、農民收入較低。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過快,造成了工業與農業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農民對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更加劇烈,要求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消除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實現城市與農村共同富裕。

2農業經濟的轉型對農業經濟的管理學科帶來了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業經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給農業經濟的管理學科也帶來一些影響和改變。

2.1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化為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帶來了新的改變和發展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問題的增多,傳統農業經濟逐步被現代化的農業經濟所取代,農業的發展也隨之進入新的階段,關于農業的學科漸漸增多,管理學科的對象應著重放在農業的產業鏈上,注重農業生產的過程,保障農業產品安全質量。

2.2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為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帶來了新的改變和發展

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是當前主要的城鄉經濟結構。城鄉傳統的經濟結構被打破。在社會經濟的轉型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定會得到極高的重視,管理學科的發展,會促進農業經濟發展?,F代也是一個注重環境的時代。農業本身就是經濟和環境的再生產結果,環境的改變也會影響農業產品的再生產,所以環境保護理論也成了管理學科關注的重點。

2.3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方針為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帶來了新的改變和發展

現在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逐漸深入到農業發展中,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戰略方針漸漸變成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重點,并且進行了一些探討,主要體現在:政府提出了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理念,把可持續性的使用和保護環境當作農業經濟轉型期的管理學科重點,以至于農業經濟的管理理論發生了質的變化;怎樣提高國際競爭力,提高農業生產將會成為農業經濟轉型期管理學科的重點。

3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和改變

3.1確定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社會經濟的轉型顯示出很好的發展趨勢,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果,但是轉型過程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經濟存在的矛盾。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很少,農業生產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還是比較零散的,沒有形成農業產業的整體形態。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過去農業發展只注重產品的重量,轉變成現在注重農業產品的安全質量。這就激發了過去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與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2者之間的矛盾,所以要管理好農業,就要確定好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充分利用土地和勞動力,極力解決2者之間的矛盾和問題。

3.2分析農業經濟管理,著重變現學科之間的特色

在分析了轉型期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和管理學科的探討對象的一些變化,了解到其中的差異,執行差異化的學科戰略,把工農的性質結果、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戰略作為農業經濟轉型期管理學科的研究重點,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注重農業經濟的整體分析,注重生產之前、生產中和生產之后3個階段的生產步驟,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研究,注重環境和國際方面的問題。

3.3加強人才的培養

從差異性的學科中可以發現,針對不同的重點有著不同的方針,這樣就導致了需要不同的人才??梢蕴岢隹茖W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科學合理地選取農業經濟在轉型期管理學科所需要的資源,例如教學教材、教師輔助教學所要用的資料和理論。恰當調整研究重點,將教學新理論、新方法和技術融入到管理教學中,培養探討重點所需要的人才。政府應加大教學的改革和規劃,推出新的農業經濟管理教學中的人才培養對策,重點培養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和優秀的人才,增強培養力度。

3.4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是一個比較廣的學科,里面主要包含了2個學科: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還包含了其他很多不同的學科。這些不能分離開來,要整體性研究,就要加強多個不同學科之間的互補,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合力解決在融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要不斷增強思考能力,去增強實踐經驗。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發生轉型,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有了新的要求?,F在,在一些高等職業與高等專業的學校設置了農業經濟管理學科,這就為實現學科之間的互補和融合,增強其中的聯系,有利于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水平,推動其發展,增強教學質量。

作者:鄭曉杰單位:山東省菏澤市漁沃街道辦事處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經濟發展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1經濟轉型期下農業經濟展現出的形式

進入經濟轉型期的我國農業所展現出來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的變化。原來是農業輔助工業,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足以表現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政府先后出臺若干政策法規,對整體的結構形式做出宏觀調整,保證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平衡。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化差異明顯,這是國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農村的支持,也就沒有當前的良好形勢。目前,我國城市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帶動農村一同發展,國家也開始實施以城帶鄉的戰略。這一整體局勢的變化,必將影響到農村生產要素的模式。

2轉型期給農業經濟管理帶來的挑戰

2.1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問題,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生產機制滯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與以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不相適應,增加了發展現代農業的難度;農業從業人口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我國當前農業產業從業人口知識結構單一,整體教育水平偏低,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2.2現代化農業發展戰略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現代化農業戰略的推進,會對農業經濟管理內容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轉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甚至阻礙農業的發展進程。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全面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大力推進了農業現代化進程。但是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體系,相對滯后的農業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農業生產的外部條件及農業現代化的內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在:首先,現在農業發展提出了“生態化”這一概念,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表現了人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發展觀。在這一理念的倡導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定會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下足功夫,隨之會帶動農業管理思維的改變;其次,雖然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但是農業的發展水平較世界上先進國家來看還是落后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原因,發展比較緩慢,缺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讓使我國農業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也是今后農業管理中重點研究的內容。

3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淺析

3.1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工農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會打破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拉長農業的整體產業鏈,改變以往只注重片面性的管理體系,將目光重點放在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管理上。不僅如此,還要細化農產品的加工,構建服務于農業的大物流,開辟農村綠色食品市場,并抓好質量關,這些都是未來農業經濟管理項目中的重點。

3.2推進城鄉間的循環流通

接觸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勢必要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而這也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探究的課題。目前,我國城鄉間的聯系模式主要還是生產要素之間的流通,城市的工業化作為農產品加工的中間過程,農產品作為工業的原料基礎。對于今后來說,城鄉間的聯系模式必定會增多,提升生產要素的大循環、大流通,將會是今后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所要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

3.3建設現代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將“服務于民,幫民致富”作為行動的基本指導原則?,F代農業管理服務體系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務占,將建設、運營和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整套服務于中國農民生產與生活的解決方案,解決中國三農領域的現實問題??萍挤阵w系必須把農業生產的基礎要素組合在一起,強調市場重新配置生產要素,為農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間,進而幫助農民解決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多方面的民生問題。把科技的管理模式作為農民致富方案和工具的提供者,問題的解決者,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貼身管理運營商,為農民生產、生活建設一個管家式平臺??萍脊芾眢w現在:首先,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業生產領域生產資料一站式交易、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科學種植技術指導、農用機械及勞務的農事服務等內容,解決農民“買難”與農村“有地沒人種”的問題;其次,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搭建農副產品收購、糧食銀行、農副產品期貨、現貨交易平臺,解決農民“賣難”問題;此外,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農村市場引入金融信貸服務、互聯網應用技術,提供就業信息、擇業指導培訓等,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幫助農民開源節流,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3.4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

首先要以實際為出發點,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科學服務于農業生產。組織三農問題專家,針對具體情況研究制定出符合農村生產發展的科學管理方案,通過基層調研,聽取群眾意見,證明方案可行后便大力推廣到全國各鄉村實施。

3.5多渠道融資,解決資金困難

農業經濟管理離不開資金的支撐,除了政府的撥款外,還應借助于社會多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工業反哺農業的特點。此外,政府還要統一規劃,出臺惠農扶農政策,鼓勵吸引社會各企業的加入,引導他們向農村投資,興辦鄉鎮企業,這不僅可以加快新農村建設速度,重要的是能夠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6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當前我國政府鼓勵大學生下鄉做“村官”,但這一舉措還遠遠解決不了農村技術人才缺失的現狀。如今農業生產已經不是原來單靠人力簡單耕種的情形了,大型機械化播種收割設備已經遍及全國的農村地區,農業生產走向多樣化,這些都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支撐和骨干。當地政府在提倡大學生下鄉的同時,還應免費開辦技術培訓學校,面向的對象是基層農民,主要培訓內容是基本的生產技術常識和信息化生產設備操作知識等。

4結語

走過畜力勞作時代,現在人類已經越過了半機械化時代,正向著農業信息化時展。當前正處于兩者過渡的轉折點。如何更好地應對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的新變化,實現平穩過渡,落實強農富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農村繁榮速度,是當前農業管理科學重點研究對象。再此只是針對一些基本現狀作出的淺顯建議,更多更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內容還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智慧。

作者:張玉蓉單位:中衛市種子管理站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基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整體發展,使投入機制有了很大的變化,實行了新的分配辦法,徹底打破了大鍋飯。

政策的改革也使機制有了很大的變化,逐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結合的體系,保護了農民的既有利益,激發了農民的耕種熱情,在改革的推動下取得了好的經濟效益。政策的改革實行了新的分配辦法,取消過去的統派購制度,建立了最新的合同定購制度,大力的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使農業不斷的增收,同時也保證了農民對土地承包所享受的各種權利,使過去大鍋飯的發展方式得到了改革,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從真正意義上保護了農民的權益,為農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提供了科學的發展思路,從而帶動了農村經濟的高效發展。

(二)加入創新的機制,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實現了公平稅負,加強了服務體系的建設。

在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中加入了創新性的機制,使農民因素和政府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基礎上,使農民和政府的關系更加融洽,并通過宏觀調配的方式,使農民認識到現有機制的優越性,使農民能夠主動協調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主動配合政府的管理,不斷調動農民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的熱情,使生產得到了保障,農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政府通過機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使農民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農民不再為日后的生活擔憂,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使農民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生產,逐步帶動了農民的精神面貌。在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中體現了國家的公平稅負原則,使每一個納稅人所承受的負擔和自身的經濟狀況相吻合,使各納稅人的負擔能夠保持平衡,從而維護了農民的利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執政能力。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強了服務體系的建設,使農民更好的發揮了服務功能,在不斷生產中能夠發揮自身的最大服務價值。同時也發揮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功能,使政府通過農村機制的改革和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帶動了農村的經濟建設,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并把政府、農民、其它社會大眾緊密聯系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農村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二、基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改革管理體制,實行政社分社,政企分開,組織和開放城鄉的集市貿易,廢除不利于市場良性運行的各種限制和禁令。

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未來發展中要改革管理體系,使公社管理的弊端從根本上得到改革,使傳統管理體制出現的問題得到處理,要實行政社分社方針,分清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通過政府主動調配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更好的體現政府的職能,也能帶動社會組織的高效發展,逐步提高農村生產效率,并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要堅持政企分開制度,要協調好政府和各企業的管理,要把政府和企業管理權限劃分開,使政府和企業可以發揮最正確的作用,也使政府和企業能夠實現既有的發展目標。要組織和開放城鄉的集市貿易,通過加入集市貿易政策使生產的糧食能夠及時的投放到市場中,不斷提高糧食的流通效率,把糧食流通到各大城市內,使城市的群眾也能夠享受到糧食豐收的成果。政府要組織農民自發的組建成銷售組織,定期到城鄉集市進行糧食銷售,把糧食銷售到城市的市場,從而帶動糧食的生產。政府要廢除不利于市場良性運行的各種限制和禁令,同時加強對市場的監督和管理,要限制政府禁止的市場行為,使糧食能夠合理流通到各市場,為農業經濟管理機制的改革提供市場和流通環節上的保障。

(二)允許和鼓勵多種農業經濟形式,要積極的引導和支持非公有經濟的發展,要改革農業科技推廣制度,建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中政府要允許和鼓勵多種經濟形式,要把經濟的發展方式向多渠道方向擴展,使各種形式的經濟內容得到有效的反饋和利用,政府要協調好各經濟形式之間的管理,積極的引導和支持非公有經濟的發展,使各非公有經濟組織能夠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發揮自身對經濟和市場的促進作用,要加大對生產渠道和銷售渠道的管理,使公有經濟形式和非公有制形式都取得最大的發展。政府要改革農業科技推廣制度,通過對科技制度的推廣,使農業發展有了科技上的保障,并得到制度上的支持,能夠發揮科技對制度的促進作用。要建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用科技的手段來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職能,把管理體系向科技化和服務化的方向擴展,主動發揮科技和服務的作用,政府要根據不同的市場分層次進行管理,并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采用最正確的服務政策,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

三、總結

要提高糧食的市場占有率,通過增加糧食產量和市場份額使整體的管理體系向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從而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城市的穩定發展,為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作者:石紹蘋單位:云南省新平縣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局

農業經濟管理論文:信息化建設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農業經濟的管理具體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其一是能推動農業經濟的轉型,此應用能將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向知識性的農業發展模式轉變。其二是能為農業科研發展培育人才,并能通過信息化管理顯著提升農業科研、加快知識傳播,進而為培育農業科研人才提供幫助。其三是能增加農業方面的經濟收入,幫助農民提高生活水平,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農業經濟發展質量,提升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進而有效地提高農業方面的經濟收入,從而促進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當前我國農村的工作重點,農業信息化是重中之重。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進程,對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的經濟繁榮、發展現代農業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農業經濟管理在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乏對農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當前我國信息的采集渠道較單一,未能全面覆蓋所需的采集點,這樣的農業信息就缺乏必要的權威性和準確性,由此形成了信息孤島,浪費了投資信息化的經濟效益。由于缺乏必要的統籌規劃,未能對外國農業信息進行采集,因此也就無法與國際的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市場的信息所充分利用,與外國相關行業更無法達成戰略合作。

(二)對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農業逐步由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生產的轉型關鍵階段,人們已意識到,信息化推動農業現代化對發展知識農業,提高農業科技的含量,有強大的推動力;但目前的信息化只有成為一個產業,才能促進產業的升級;也只有成為一門學科,才能推動農業科研的進步;只有成為一種資源,才能按市場機制來配置農業資源。

(三)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較落后。世界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是對政府行政職能的檢驗。各級各地政府部門應從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到市場服務主體,這樣才能強化對農副產品的預測與分析,將農業信息化建設變成政府引導農業產業調整的引擎;農業現代化、社會化和產業化程度不高,必將影響農業信息化的進程。

(四)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隊伍薄弱。在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只有農業信息化建設真正意思上的實現,才能讓市場按需求配置農業資源,安排農業生產經營,實現農業農民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而農業信息化的建設隊伍薄弱,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從業基礎農業信號化人員多數為非專業出身,未能對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有效的建議與指導;二是農業信息化建設最終受益者是農民,農業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多數農民沒有得到正規指導培訓,對計算機知識并不了解,操作能力也較差。

三、推進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議

(一)對農業信息資源要科學規劃,建立起農業管理服務系統、農村信息市場服務系統以及農業監測預警系統是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要發展農業信息化,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資源:

1、要制定統一的信息標準。

2、要能實現信息采集與交換,需建立起穩定的現代農業信息收集的渠道。

3、開拓國外農產品經營生產的信息源,要用國際化數據庫來檢驗信息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在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基礎上,通過農業管理服務系統,農產品監測預警系統和農業信息市場服務系統聯合起來,為現代農業信息化發展引領了正確的方向,進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

(二)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意識,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是抓好農業信息的綜合平臺服務建設工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既是現代農業重要的基礎,同時也是現代農業重要的標志,如果沒有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業。因此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意識不足,要采取有力、積極主動的方法措施,從農業經濟信息化的建設水平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出發,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和技術多方面培育人才,鼓勵優秀大學生畢業回到家鄉積極參與信息化建設工作,倡導集體、企業、個人參與到農業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出一支適應國家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中所需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三)健全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沒有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就沒有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完善。健全基礎設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對此地方各級政府可以啟動專項資金,從資金投入來加快扶持的力度,適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讓國內外企業先進技術推波助瀾。因此只要領導到位,措施得力,才能保證資金到位,進而使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成為政府承擔的職責。此外政府可統一領導各方面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各區域、各行業在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作用,做好科學規劃、布局工作,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強化農業信息化的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從業人員中大多數是由培訓轉崗到現任崗位,并不具備農業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因此只能從事信息資源采集與等較簡單的工作,當農業信息無法深度開發時,就造成大量了信息資源浪費,嚴重地影響農經管理工作。因農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決定農業科研管理的水平,迅速發展的現代信息化技術、農業管理手段及農業管理內涵,這都需要農業科研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從而達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強化素質方面的培訓,農業有關部門應積極開展相關培訓活動,盡量將農民集中開設農業信息化的課程,有條件地進行上門指導工作,讓農民整體素質得到較快提高,讓信息化知識水平能得到普及,進而提高農民信息運用方面的能力。總的來說,其一是要重視對農民的培訓,推進對農業經濟信息教育。通過組織專業的培訓,可全面提升農村的勞動力素質,不定期的培訓可提高農業經營者的認識農業信息、利用農業信息的能力。其二是要充分調動縣鄉農業技術學員的作用,發展擴充服務隊伍。提升農業經濟信息人員的整體素質,創造條件地進行遠程教育學習,強化對基層農業經濟信息人員的培訓。其三是打造培養一批復合人才,既懂農業經濟管理又懂農業專業技術的人才,制定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吸引人才,參與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研制與開發,提升現代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質量,這有這樣才能為農業生產、為現代農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五)規范化農業信息的服務體系。因過去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存在著一些缺陷,這樣市場需求和農產品產出將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常常出現農產品的生產過剩,而產品滯銷情況,嚴重的影響了農民經濟利益,因此要完善現有農業信息服務的體系,并及時向農民提供最新動態的市場信息,從而有利于農民增收。所以從農業機械化發展到農業信息化,將是時展必然,通過愈加重視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可不斷為農民增收帶來實惠,更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巨大的力量。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將是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其能有效地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效率,有助于解決當前的三農問題,對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將意義重大。因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重視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對于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將以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的建立。隨著發展過去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已無辦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并對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將非常不利。因此將相應的變化引入到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中已是刻不容緩。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民的經濟增收,提高其生活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個農業地區應該針對這方面加大經濟投入,以幫助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有效整合信息資源,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壯大。

作者:王鵬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遙感技術中心

上一篇: 區域經濟一體化論文 下一篇: 工程經濟管理論文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国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