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20 02:40: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小學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小學教育論文

中小學教育論文:鄉村中小學教育與藝術教育論文

一、藝術教育是鄉村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戲、童話、音樂、幻想、創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價值。沒有了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確,在素質教育中,藝術教育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德國的柯尼利亞曾這樣說過,“誠實是藝術的最大要素。只要總對自己誠實,藝術就總在那里。”這說明藝術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國鄉村中小學教育中,要加強藝術教育的高質量的實施,使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夠有機會體味藝術世界的豐富、充實、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獨立、完美。

二、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鄉村學生健康的情感

藝術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一個人對美的認識與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密切相關。鄉村中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啟蒙階段,而這又與學生對美的認識息息相關,因此,藝術教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美國哲學家、教育家蘭格曾說:“藝術是情感的客觀表現,也是本性的主觀反映”,藝術對人的情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藝術蘊含著視覺之美、聽覺之美、秩序之美、禮儀之美、和諧之美,藝術的美無處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學學生自身卻無法領會到其中的真諦,這就需要藝術教育課程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去引領中小學的學生去感受和領悟。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為了培養中小學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藝術教育在課堂上高質量地實施。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益心,這就強調了藝術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并為此提供有利的依據。

三、藝術教育有助于提高鄉村學生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藝術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斷地激勵著學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斷地積極向上,越來越獨立自主、人格高尚。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就更有其積極的作用。因為在筆者的親身經歷和查閱資料中得知,鄉村的藝術教育不論是從師資、設備還是態度上都和城市里有著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強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必將能夠提高農村整體素質。正所謂一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藝術教育帶著提高素質教育的理念步入鄉村中小學教育的課堂。為了提高鄉村中小學學生的整體素質,鄉村中小學的課堂中藝術教育必須和其他學科一樣,引領著鄉村中小學生前進的步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培養,而我們的藝術教育就仿佛是一種促進劑,催化孩子們開花結果,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和提高。特別是針對我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實情況,這迫使我們對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要進行細致有效、切合實際地推廣和重視。從而讓鄉村的孩子們的情感和整體素質得到更好、更全面地培養。藝術是為了人的性格的完善,為了人的修養的呈現,而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因此,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人文修養和整體素質,為了國家的文明發展,我們必須認清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為此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張浩 宋怡靜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中小學教育論文:藝術教育鄉村中小學教育論文

一、藝術教育是鄉村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教育自古以來就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就提出藝術教育的教化作用和道德規范作用;在我國,也早在商朝時期就很重視禮樂教育,故有“殷人以樂造士,其學為瞽宗”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步,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藝術教育,不但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反而越來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當今很多鄉村中小學只重視主科教學,忽視藝術教育或者根本取消藝術教育。這種現象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并加強關注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真正推廣和實施。我國的教育先驅孔子早在《樂記》中就提出了“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之說,他的意思是轉移風氣,改變習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這一觀點說明了藝術與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就建議“把藝術與科學相結合,以藝術的靈感來激發科學的想象力”,這些都表明藝術與我們的生活和教育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校教育中,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階段,藝術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農村人口居多的我國,藝術教育自然也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戲、童話、音樂、幻想、創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價值。沒有了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確,在素質教育中,藝術教育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德國的柯尼利亞曾這樣說過,“誠實是藝術的最大要素。只要總對自己誠實,藝術就總在那里。”這說明藝術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國鄉村中小學教育中,要加強藝術教育的高質量的實施,使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夠有機會體味藝術世界的豐富、充實、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獨立、完美。

二、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鄉村學生健康的情感

藝術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一個人對美的認識與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密切相關。鄉村中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啟蒙階段,而這又與學生對美的認識息息相關,因此,藝術教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美國哲學家、教育家蘭格曾說:“藝術是情感的客觀表現,也是本性的主觀反映”,藝術對人的情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小學學生自身卻無法領會到其中的真諦,這就需要藝術教育課程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去引領中小學的學生去感受和領悟。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為了培養中小學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藝術教育在課堂上高質量地實施。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益心,這就強調了藝術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并為此提供有利的依據。

三、藝術教育有助于提高鄉村學生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藝術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斷地激勵著學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斷地積極向上,越來越獨立自主、人格高尚。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就更有其積極的作用。因為在筆者的親身經歷和查閱資料中得知,鄉村的藝術教育不論是從師資、設備還是態度上都和城市里有著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強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必將能夠提高農村整體素質。正所謂一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藝術教育帶著提高素質教育的理念步入鄉村中小學教育的課堂。為了提高鄉村中小學學生的整體素質,鄉村中小學的課堂中藝術教育必須和其他學科一樣,引領著鄉村中小學生前進的步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培養,而我們的藝術教育就仿佛是一種促進劑,催化孩子們開花結果,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和提高。特別是針對我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實情況,這迫使我們對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要進行細致有效、切合實際地推廣和重視。從而讓鄉村的孩子們的情感和整體素質得到更好、更全面地培養。藝術是為了人的性格的完善,為了人的修養的呈現,而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因此,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人文修養和整體素質,為了國家的文明發展,我們必須認清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為此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張浩 宋怡靜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中小學教育論文:大學專業中小學教育論文

1教學內容要“少而精”

眾所周知“,少而精”是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特別是對小學教育專業來說,更應如此。本專業的大學數學教學時數只有150學時,遠遠少于一般理工科的200多學時的教學時數。這就要求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所涉及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訓練與基本數學思想,突出重點,綱舉目張。判斷基礎的標準要有兩個考量。一是站在大學數學系統的角度考慮,哪些內容的能奠定學生深入學習的基礎;二要站在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去考慮,哪些知識與小學數學有聯系,能有效的提高師范生數學素養,促進師范生小學數學教學知識的發展。通過這兩點的考慮,就能確定教學內容的基本點在哪里。萬萬不可談多求全,如果內容過多、過繁,過深,勢必不得要領,脫離專業需求,對學生的學習適得其反。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精選最基本的東西,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內容的實質、方法和思想,使學生在后繼課程學習和以后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2教學過程盡可能做到“深入淺出”

本課程的學習對于許多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循序漸進、有淺入深,盡可能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的組織要深入淺出、平實自然,不故作高深。應當通過典型的實例、直觀的表述、詳盡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抽象的形式。在此基礎上,通過抽象的數學敘述,正確把握和理解其內容的實質。在教學中要把握形式化度。由于教師受自己的專業研究影響,養成嚴謹的習慣,習慣追求敘述的一般性和抽象性,強調形式化和符號化。這對于以后不從事數學研究和教學的非專業學生而言,特別是小學教育專業的來講實在沒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形式化,不僅造成學生學習困難,而且歪曲了數學的本質,誤導了學生。能用直觀描述性語言去解釋的首先要用直觀性的語言去描述,讓學生通曉其大意,在此基礎上,對一些典型的例子,做適當的抽象,給出抽象化的形式,這應當是本專業大學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形式。

3教材處理要緊密聯系小學教學實際

本課程開設的目的有二,一是掌握掌握大學數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與方法,為其它數學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二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高觀點的認識小學數學,提高自己判斷小學數學價值的能力,把握小學數學教學中最有價值的知識、方法和思想,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知識的生成與發展。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要緊密的聯系小學教學實際。在教材處理是要考慮到這一章節的基本知識、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對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存在什么的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要把這種聯系在課堂上提出來,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使學生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有一明晰、深入的認識。為什么要在課堂上要去研究大學數學與小學數學的聯系呢?有的人會認為學過大學數學,這種聯系會自然而然的產生的,看待小學數學的有關內容會水到渠成的明晰與深入。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會深入寶山,空手而歸。這就需要教師要適時的引導,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認識水平。例如,極限與小學數學圓的面積、圓柱體積的推導;極限與圓周率;積分與面積計算等都是大學數學與小學數學的聯系之處,而且這些地方也是小學教師是是而非之處。這樣的聯系既可以使含糊的東西變的明晰,也是學生增加對大學數學學習的興趣,消除學學數學無用的想法與論調。

4教學要突出思想性文化性

小學教育專業的大學數學數學教學與其它理工科的大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是,該課程學習是其他數學課程學習的基礎。不同之處是,理工科的大學數學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往往直接用于以后的工作,大學數學成為謀生的工具。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講,其作用往往是間接的,更多的體現在教師對小學數學認識的層面,而很少直接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外,大學數學中所蘊涵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也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如:講極限,可以讓學生體會曲與直,有限與無窮,精確與近似之間的辨證關系以及處理的數學方法;講導數時,可以通過導數概念的產生,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概念抽象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既可以體會數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也可以感悟到哲學上抽象的一般過程即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這一哲學方法;講中值定理,從羅爾定理到拉格郎日定理再到柯西定理,引導學生弱化條件,使結論更具有一般性,這個教學過程即可以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研究方法,也可以體會到哲學上特殊到一般哲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時不僅立足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應當挖掘出教材內容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與方法。不僅讓學生掌握點知識和技能,而且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及人文精神,乃至一般科學方法論,促進學生思想素質和方法論水平的提高,去把握什么樣的數學知識方法最有價值,什么樣的知識方法最有價值,高觀點的處理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5教學要視基本訓練,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學好一門課程,單單掌握有關數學結論是不夠的,要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因此勤于思考、獨立思考,并做好一定數量的習題是很有必要的。大部分在數學上學而有成的人都能體會過,通過做題可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結論和方法;獲得計算推理的能力;理解、掌握應用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本途徑;同時也鍛煉自己刻苦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養創造性的思維的能力和習慣。這些對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們來說,也非常必要。因此要學好大學數學要有一定的題量來保證。但是,這些題既應有一些基本題,也要有一些經過一定的努力,花費一定的時間去探索才能解決的題目。這些題目應具有有典型性,趣味性和啟發性,應具有較高的訓練價值。

6教學評價要科學合理

我國高校數學教學評價唯一形式是筆試,一考定勝負,分數是學習的最終評價方式。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是獲得一個滿意的分數。忽視了情感態度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影響。特別是目前,由于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院校入學門檻比較吸低,學生整體素質偏低。這種評價方式只能使教師面對考試成績表上的一片“紅燈”和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使學生在消極被動的應付考試過程中,對數學的恐懼與日俱增。因此必須改革已有的教學評價方式,結果與過程相結合,把筆試、小論文、作業、課堂表現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張基益 單位: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中小學教育論文:外國中小學教育論文

一、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在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大樓的正門前,有一座紅色的尖頂小屋,上面醒目地寫著“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oChildLeftBehind)。這是2001年由布什政府頒布的一項法案的名稱。在這一法案的規定下,美國進行了十幾年的教育改革,各校都建立了讓每個學生都受到良好教育的保證機制。我們在學校看到,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學習,小學生分組而坐,差異性教學、集體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校有專門的時間與專職的教師,在專設的個別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我們了解到,為了使每個孩子“不掉隊”,有一所學校甚至申請到了專用經費,讓四個教師輔導一個學生的學習。《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及適應培養現代人要求的教育方式,促進了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發展,使各個學校都顯示出了鮮明的教育特色。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得非常投入與主動。

從“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口號到各中小學校提出的“閱讀第一”“讓每個孩子在學校生活得快樂”“讓每個學生升入理想的大學”等明確的理念表達,我們感到,美國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實踐,注重教育是否能增進受教育者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取向的培養,注重教育能否使受教育者適應社會需求,達到滿足社會需要的理想狀態。在這種方向作用下,一切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服務于教育的本質,即培養人、鍛煉人和尊重人。美國學者及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追求把教育理論闡述得簡明通俗,把簡單的教育理論運用在實際中,在實際中抓好、做好。在務實思維方式作用下,教育處處以受教育者的感受和體驗為本,注重教育實效。

二、自主辦學的運行機制

美國各學校享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聯邦政府、州政府及社區的法定責任是保障——保障經費,保障學校的辦學權利,監督學校的教育質量。學校則是自主辦學,面向每個學生開展適合其發展的教育。美國中小學的運行機制是建立在校長全面負責、學校擁有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的。因此,校長及教師表現出了對下負責的價值取向。正是這一層級責任分明的運行機制,使美國的教育統一管理有法規,有考試標準;學校有教學大綱,有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這一完全自主的辦學模式體現了美國教育宏觀上依法嚴格管理,微觀上辦學自主靈活的特點。這一特點使學校教育顯現出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風貌,每所學校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特點。“以學生為中心、為每個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是每所中小學校都努力追求的教育目的。

校長全面負責、具有辦學自主權的運行機制,使各個學校的組織結構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紐約一所重點高中的校長,下設11個副校長,分別管理學生的各個方面。一所小學的校長下面不設副校長,直接設主任保證學校的教學秩序。除了編制的自主外,學校的機構設置也完全自主,一個學校一個特點。比如,各學校為學生提供服務的組織機構名稱就多種多樣:有為學生及家長提供直接服務的家長接待中心,有為學生成長設立的心理、社會活動中心,有為學生升學設置的升學指導中心,有為學生選課設置的指導中心。這些機構的名稱和功能雖有不同,但其服務學生的目標十分明確,功能十分明顯。在學生升學指導中心我們看到,教師正在幫助學生選擇大學志愿,從為學生爭取獎學金到指導填寫申請書、準備推薦信等,都做得十分周全。

在美國,我們考察的所有學校,無論規模大小、水平高低,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這種對學校辦學不予統一要求、完全自主的管理運行機制,是保證學校特色辦學的前提。

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

美國中小學校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教師有根據學生學習興趣進行自主教學的權力。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學校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和學生的創新思考。我所參觀的美國小學要求學生每天要閱讀30分鐘,20-50頁,而且要做記錄。在中學,我們聽的歷史課,教師要求學生的閱讀量每天要達到40頁以上。我們見到的學校教材,都是厚厚的上千頁一大本。原本認為美國學生課業負擔不重的認識,在這里被現實否定了。美國中小學生的學習明顯體現出了追求興趣性、綜合性、專題性、探索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在一所小學,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份作業,是統計本班學生眼睛的顏色。學生要統計出人數并制作成柱形圖,還要寫m統計報告,表述計算的方法。學生上的似乎是數學課,但卻涉及了語文、美術、歷史、地理等知識。這種學習在國內叫學科聯動,在美國是十分普及的教學方式。在中學,學科整合的教學方式十分普遍。在一所初中校,我們看到同學科的兩位教師共同上課,看到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研究教學的專用辦公室。教師之間經常在教學上相互聯系,自愿結合,自主確定選題,可謂實現了學科間的全部整合的教學。

在美國中小學,課程設置完全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在紐約一所考取名牌大學保持第一的著名高中,我們驚訝地看到,學生的第一節課是在樂隊教師的帶領下學習管樂、舞蹈、戲劇、繪畫。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比我們國內的學生還要緊張。他們每天上十節課,每節43分鐘到47分鐘不等,每節課間隔只有3-4分鐘。下課鈴聲響后,匆匆而行的學生穿行于學校各個樓層,到自己選修的教室上課,教師們則都在教室等學生。走班制的教學形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許多中學都開設了AP課程(大學預科),大學課程在中學就可以選修。許多高中學校的教師既在中學任教,又在大學任教。這種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結合,對學生在升學方面的指導十分有效。

四、學校設施的教學適應性

在我國,現行課改所倡導的學習方式,較之以往不同的是:強調要凸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要跳出固定的教學班,采取走班制上課;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小組討論、自由組合等學習方式將會成為常態。同時,研究性學習、選修課學習等新的課程形式也將提供給學生更多地選擇。學習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必然要求學校的硬件設施與設備做適應性調整,而上述學習內容及學習方式的變化,與美國中小學校的教學是十分相象的。怎樣使學校的設施條件適應課改的要求呢?我們不妨借鑒美國中小學校的經驗。

美國的許多中小學校,其設施的學習適應性很強。走進教室,你總能被教室的色彩、光線和各種服務設施所吸引。為了適應教師在小組結合的形式下教學,教學班內三面有黑板;為了適應研究性學習,過去的專用計算機室的設備被分散到每個教室,學生可隨時到電腦上通過網絡檢索信息;為了滿足學生課堂生成的學習成果或作業的交流分享,教室內有可隨時用于固定紙張的多條懸掛線。此外,教室內還有展示臺、圖書架、衣服柜、飲水機、洗手池等供學生進行研究學習時使用。每問教室都是一個文化氛圍墻,都是設施便利實用的功能性教室。樓道和其他公共空間幾乎也全是孩子們的活動展示天地,櫥窗、展示柜、娛樂休憩角等隨處可見。身處這樣的環境里,你會覺得這不是教室,而是學習生活的快樂屋;這不是樓道和空場,而是陶冶情趣的美育園。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中小學校的硬件設施已經不錯了,現在該進行的是軟件強化管理了。比之美國學校設施的教學適用性現狀,顯然硬件投入“飽和”的看法是存在認識誤區的。借鑒美國中小學校教育設施建設經驗,我們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所學校要研究修改現在辦學條件的標準,使其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在現有條件下進行必要的設施改造,增加滿足靈活多樣教學需要的功能。筆者認為國內學校的建設也應本著實用、多樣的原則進行必要的投入。今后的財政拔款要支持學校按照多功能的標準進行改造。從美國中小學校樓道、教室的功能化,我們看到了這種改造的必要。如果我國中小學校建設在硬件繼續提供保證,那么,以軟件為主的課程改革也將會進行得更加順利。

五、以評價問責制保證教育質量

2001年《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法案頒布后,各個學校都實行了教育的標準化,明確了學生的畢業標準,并按照標準制定了具體的保證措施。對《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聯邦政府采用問責制來促進法案的實施,設有專門的組織對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并將評價結果給學校,以督促學校進行改進。這種以評價督促學校促進教學的制度受到了校長們的歡迎。一位中學校長說:“過去校長要參加許多會議,現在不用了,現在學督只看數字報告,哪方面下降就提醒學校改進。校長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學校工作。”通過對中小學校實行教育評價為主導的宏觀管理,使美國的中小學管理既能做到法定性統一,又能實現各校辦學自主,上下兩方面都能各司其職地工作。

美國中小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十分突出。我們考察的所有學校,給每個學生都建立了學習檔案,學生上的課、活動表現、所修學分等都記錄在案,這些檔案將與學生上大學密切相關。校長要組織十分具體的學生學習檔案的數據統計工作,以符合上級管理部門對學校的評價要求。每個學生的檔案包括500多條信息,其中僅學生的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收入、電話號碼、免疫信息等,此外還要統計有關學習的信息,包括學習狀態、統一考試成績等。

學區對學校的必修課程采取統考的形式,試卷由學校評判,但學區會隨時對學校進行抽查。抽查時要求學校把所有試卷都上交,由學區組織人重新評判,以檢查學校閱卷的真實性。各個學校都由校長組織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決定教師的去留任用,而是為了幫助教師改進工作。在我們所考察的學校,有的每年開展三次對教師的正式評價,評價時隨時進課堂、隨時觀摩,評價后要將改進意見反饋給教師。這所學校還用5%的預算鼓勵教師改進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新教師,規定必須先實習,經過專門的評價,方能獲得獨立授課資格證書,那時才算正式教師。學校一般采用教練式的幫助方式,幫助青年教師取得資格證書。校長每周都與教練研究指導青年教師。美國紐約市建立的自上而下、目的明確、標準清晰的評價系統,發揮了教育的導向功能,使各中小學校的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開展。

六、值得借鑒的紀律法案

每所中小學校都少不了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習慣上稱之為養成教育、品德習慣培養。對中小學生提出行為守則和規范要求,是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之一。然而,你見過以法律的形式對學生提出紀律要求和進行行為管理的教育形式嗎?在紐約市,我們就見到了這樣一個法案。

紐約市約克學院附屬皇后科學高中校長張潔女士在與我們交流時,帶來了一本紐約市紀律和干預措施標準(紀律準則)。在另一所高中,校長將《紐約市教育局幼兒園至12年級學生權利與責任法案》送給我們。我們遂將此作為考察學校學生紀律管理的一個重點內容。這是最新頒布的教育法案,于2008年9月生效。此法案將學生的行為表現劃分為五級,從幼兒園高年級至高中12年級的違紀行為的劃分是:一級,違紀——不守紀律的行為;二級,違紀——擾亂性的不良行為;三級,違紀——嚴重擾亂或危險的行為;四級,違紀——危險或暴力行為;五級,違紀——嚴重危險或暴力行為。五級規定的具體違紀行為計124條。此法案的核心是紀律措施部分,分別提出了針對124條違紀行為學校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在適當情況下,在紀律措施以外可以采用的指導干預范圍(若干條)等。法案詳細具體,措施規定明確,不是一份只就紀律說紀律的常規管理規則,而是一份以行為及其所承擔的責任為主的法規性規定。我們問過多所紐約中小學校的校長,他們都一致肯定了這一法案的有效性,認為這可以使學校在與家長和學生就行為管理方面達成共識時做到有據可依。

反思國內教育,中小學生行為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提出規定多,對違反規定的懲罰措施少。只從正面教育的方式提出要求,對一些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就顯得十分軟弱與無奈。借鑒紐約市的經驗,我國也應該制定一部“行為法案”,使更多的力量能夠依法參與學校的管理,參與學生的行為教育。我們應該重新修訂對學生行為要求的紀律規范,加大對違反紀律行為的懲戒力度,明確對具體違紀行為實施懲罰的具體措施,使學生的行為表現與所承擔的責任及后果緊密結合起來,使學校在嚴格管理學生行為方面“有法可依”。由此說來,紐約市的這一學生紀律管理法案,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七、引入競爭機制的特許學校

美國的特許教育(charterSchool),簡單說就是以法律作保證,以政府經費作支持,以多元辦學為主體,以面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為目的,以競爭為機制且獲得政府及教育部門特殊許可的基礎教育辦學模式。這種辦學模式的發展方興未艾。從1991年第一所特許學校建立,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全美40個州和一個特區,共有4300所學校,120萬美國中小學生在此類學校就讀,占美國中小學在校生人數的3%以上。現在許多美國家庭都接受把孩子送入特許學校,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排隊等候讓孩子入學的情景。

特許學校獲得了美國權威部門方方面面的支持,獲得了眾多家長、學生的認可,雖然存在爭論,但現實的發展卻是一路綠燈。其原因在于:特許學校特在學生可以選擇學校,但學校不許選擇學生;特在必須簽約面向每個孩子提供優質教育,如果不能滿足優質辦學的要求,就讓你“死亡”關門;特在只要你以提高質量、保證質量為目的,就可以享有不受干涉的辦學自主權。特許學校的出現,給美國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都帶來了壓力。我們覺得美同人在探討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上是有了作為了,是有了以機制促質量的辦法了。

這種以大動體制之刀的改革也許并不適用我國,但這種基礎教育必須面向每個孩子開展優質教育的辦學模式,未必就沒有可借鑒之處。把選擇學校的權力交給家庭,把不許選擇學生但卻必須提供優質教育的競爭機制引人學校,在保證優質標準的前提下,把辦學自主權下放給辦學者,開放給家長、社區等參與者。在政府大包大攬全權辦教育中,用這樣一個活性因素激起波瀾,促進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難道不是我們各級領導和基層辦學者以及其他關心教育改革的有識之士的期望嗎?

通過對美國教育狀況的考察,筆者看到了美國學校的辦學成績,受到了很多啟發。筆者也感覺到過于放開(也可稱為放任)、各自為戰的辦學運行機制也有它的不足。最大的不利是這種各行其是的辦學難以形成一個研究共性的教育平臺,難以保證學生教育的連續性與高效能。在交流中我們感覺到,美國的校長難于和我們討論諸如教育的專業化、教育的整體效能等重要問題。基于各自辦學基礎上的實踐,雖然顯得豐富,但也難以形成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共振,這也是美國基礎教育質量評估在國際上始終落后的主要原因。

與考察團其他成員交流,大家一致認為,美國教育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教育理念的沖擊。但這種沖擊不是直接來自教育理念本身,而是實實在在的在理念指導下的實踐。美國各中小學校所表述的理念不難理解,語句也平實。但就是這簡明、平實的理念卻與實踐的聯系是那樣的緊密。學校教育的靈活多樣、工作扎實、組織嚴密、十分重視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所有這些又都與教育理念緊緊相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大家也認為,中美兩國國情確實不同,不同的國情與文化傳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但雙方可以相互借鑒的,雙方的教育在一定范圍內也有互補性。借鑒發達國家的教育經驗,努力力、好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為中國及人類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是筆者兩次赴美考察所強化了的教育信念。

摘要在“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等理念指引下,美國教育創造了不簡單的成績。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特點有:自主辦學機制、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學校設施的教學適應性以及以評價問責保證教育質量,此外,紀律法案、特許學校也展現了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特色。美國中小學教育利弊共存,但中美教育可以相互借鑒,在一定范圍內也有互補性,因此,借鑒發達國家的教育經驗可以為我們辦好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美國;中小學;教育機制

中小學教育論文:農村中小學教育論文

摘要:由于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限制,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是農村新課改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中小學;教與學;構建

目前,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教育經費短缺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

一、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

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角色結構的復雜性。相對學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層面式的“師長、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對市場經濟、網絡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和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沖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師長、同志、朋友、父母”這一層面式的角色問題,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努力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以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目的。

(二)三維式的“導演、導游、導師”角色

在新課程中,角色的轉變不僅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導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這就加大了指導的難度。樹立“導師意識”;首先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靠創造性的勞動獲得新知,并有所進步;其次是善于指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強,情緒不夠穩定,方法還很欠缺,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再次,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發展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為原則。“導演、導游、導師”三維角色三種境界,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益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使新課改在農村中小學得到有效地實施,就要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一)探究準備

這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準備良好的思維材料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

1.創設情景

(1)遷移學習。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知識、學法的鋪墊。(2)情景引入。通過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用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實例、游戲、故事等引入。

2.提出問題

根據新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構建

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準備多種探究性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可分三步:

1.獨立探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嘗試的材料(自學課文、操作演示、動筆練習等)和嘗試思考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嘗試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做到邊嘗試、邊思考,初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通過學生嘗試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討論質疑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嘗試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運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討論;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討論的問題是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啟發思維的關鍵或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的見解。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質疑;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或在教學中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學生討論、質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3.發現知識。學生經過嘗試、討論試練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知識歸納構建;發現學習規律,概括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這是檢測鞏固運用新知識,掌握運用學法、形成技能的環節。

1.嘗試。這是檢測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掌握學法和運用學法的嘗試;練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助于學生運用學法和遷移學法。

練習要環繞目標,突出重點,有基本練習、綜合或專項練習、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練習要有開放性,形式要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2.評價。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批、互評、互議,評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過師生互評,充分發揮學生協作的功能和自主學習的功能,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3.總結。一方面讓學生談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另一方面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深化作簡明提示。

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對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主體、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實現有機轉換,確保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師長、尊重知識、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地域,為我們提拱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內容,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針對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我們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貼近實際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大處著眼就是對各年級學生應達到什么標準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要求、小處著手就是從平時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就是結合時代要求、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扎扎實實工作,實實在在落實德育的各項措施。我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緊緊圍繞發展創新的內容開展了,少先隊、團隊演講比賽活動;以“養成習慣,收獲命運”為主題開展了爭創行為規范示范班活動;以“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校園藝術節,開展了爭創藝術教育特色班活動;以尊重自然,強化和諧”為主題,引導學生將愛護、保護環境與自,身文明修養相結合,開展了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動;以“珍愛生命,遵守交規”為主題,開展了尊重社會,強化規則意識的話動;以”誠信、助人、尊師、興教”為主題,開展了每學期四次的團隊觀摩話動。我們還特別重視新生人學、新隊員宣誓、校園每日常規、畢業文明離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相信學生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機會還給學生,開放學生的心靈世界,以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教學就是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訓練。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在問的形式上,可讓學生課前提問,供教師備課、上課;課上提問,供師生討論交流;課后提問,供大家學習探究.在問的內容上,指導學生”善問”,即把握何處問、怎么問?

2.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若要教學打動每個學生,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尋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果學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選擇,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去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3.給學生嘗試的空間。學生的知識能力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在自主嘗試、實踐探究中形成的。從模仿到探究到創造,逐步構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定向一自學—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內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會嘗試到敢于嘗試到樂于嘗試到善于嘗試,形成了自主意識、強化了探究意識,提高了受挫意識,進發了成功意識。

4.給學生創造的天地。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學習與成果的展示。但是學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師、怕提問、怕學生。應該培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只有體現出這種“不怕”的精神,才能顯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學生才能敢學、敢問、敢拼、敢和教師爭辯,才能創造出一堂好課,才能實現孩子真正的發展目標。樹立我能、我會、我棒的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實踐、自主創造,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

(三)挖掘校本課程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合力

由于農村地域的差異,決定了農村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積極探索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是提高農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

1.校內資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師、一塊獎牌、一件作品、一項工程……”,若將這些統計、整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資源。

2.鄉土教材。“民俗民風、鄉土文化、特色產業、人才人力……”,不僅是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內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既可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又能讓受教育者看得見、摸得著,樂意接受。

3.家長交流。“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家長學校咨詢活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與交流,同時,學校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難怪有人說家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

4.學生活動。“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團徽下的宣誓、板報專欄、校規校訓”以及參觀、訪問、調查、競賽等有益活動,讓學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勞動之艱辛,親歷知識的需求,觸動求知的欲望。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從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啟智、健體”的高尚品質教育。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習慣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績公布于眾,然后仔細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這種做法偶爾為之,可能會給學生適度的壓力,激發學習積極性。但頻繁用這種手段,甚至將之作為控制、刺激學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災難性的。長期如此,將破壞學校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生活在焦慮和壓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對排名靠后的學生在心理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教育無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應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利益。我們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不同的評價形式;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對待;對學生的認識和實踐結果。正確的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獨到見解的大加表揚,錯誤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閱讀資料、師生交流諸多方面得到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性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四、多種途徑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

(一)調整農村學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動學校的發展

農村學校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在教育投資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把有限的資金均攤給各個學校;只能是杯水車薪。推進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資才能見效,而集中投資的前提必須是調整學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師生的“袖珍學校”,集中力量和資金建設示范化學校,因地制宜抓好“計算機、閉路電視、廣播”三網合一的“鄉鎮網”及各個學校的信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農村“民轉公”和代課教師偏多,素質偏低,觀念相對落后,教法相對陳舊。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在建好農村學校衛星網這一“天網”和互聯網這一“地網”的同時,還要加強“人網”的建設。一是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培養培訓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學校任教;二是通過發達地區對貧困農村學校的支教、城鎮和農村學校教師的輪流任教、城鎮教師定期送教下鄉等形式,共享“人網”資源;三是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四是加強學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農村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基本功素質;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利用農村獨特環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農村進行新課程改革,環境、設施等并非課改教師所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然而,沒有活動場地、沒有專業教室……,時刻困擾著課改的如期進行,作為課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農村那些平凡樸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莊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諸如踢毽子、打沙包;蕩秋千、促泥鰍、扭秧歌、舞龍燈等活動;都對學生的自主參與、群體合作、情趣愛好、創新思維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組織引導得當,并加以創新改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大多數農村中小學忽視校本教研,盛行分數管理。為了扭轉這種重分不重人,利益驅動代替事業追求的被動局面,必須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為主,通過教學反思、交流研討、集體備課、協作嘗試、說課評課、案例評選、探究創新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五)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強化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系

家庭不僅是學生溫暖的港灣,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誠邀家長與課改同行。無論是實施課改年級的教師還是其他年級的教師,都要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并舉行家長開放日、開放周,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縱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平等對話。在對話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六)健全教育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教育評價有鑒定、改進、激勵、管理與研究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質量,而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立教師教育教學綜合量化管理辦法,不“以分論賞”,抓管理、促教研、全面評估教師工作;在學生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杜絕公布成績和用成績排名次的錯誤做法;鼓勵學校、家長、社區共建有效、合理、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激發教師進行新課改的積極性,在教育教學中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課改文化氛圍.

中小學教育論文: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對比中美中小學教育

內容提要:基礎教育改革必須堅持繼承中的創新和揚棄中的突破,學習和借鑒美國先進的教育理念,公平對待學生,充分重視和尊重學生的自信,個性發展及創造性,讓他們在無限的空間實現飛躍,開啟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課堂教學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研究一個具有多種解決方法或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培養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關鍵詞:美國教育;中國教育;自信心;創造性;探究性

面對一個全球化的新經濟時代,面對一場世界性的教育大轉型,人類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離政治、經濟很遠的教育的潛在作用力,從而刮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世紀旋風,在歷史發展的重大時刻,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聲浪之大,為以往所未見,把基礎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關注,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在如今國際大交流的時代,美國作為本世紀涌現出來的最具實力的經濟大國,在民族素質上也自成一派,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學習與借鑒的榜樣。當代幾乎所有重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的科學發明均出自美國,為什么美國的科技如此發達,這與他們的教育有無密切關系?為什么中國中學生每年都能擊敗對手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各種獎項,中國卻無任何人獲得過諾貝爾獎?而美國學者贏得的諾貝爾獎最多?這不是什么“起點贏終點輸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諾貝爾獎需要原創性,需要人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恰恰是中國入、首先是中小學生最缺少的。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中國的教育問題出在哪里?中國應該有什么樣的新教育?怎樣改變以往的傳統教育觀,實現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創新?可見,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培養中小學生的創造力,已成為當今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營造民主氛圍和寬松環境,樹立學生信心

美國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吸引各國優秀人才是其經濟、科學、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美國自身在短短幾百年歷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美國非常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美國小學不開設與中國對應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參觀、訪問、了解重大歷史事件來進行,不講很多道理,卻直觀、形象地從小培養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美國學校從小重視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長大才能在無限的空間實現飛躍。美國從小學就為孩子營造培養信心的環境。在美國的中小學里,學生在課堂上具有跟老師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隨時與老師進行對話、交流、討論甚至爭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小就養成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夠在活動、游戲、討論、實驗等各個環節中學會獨立動手、動腦分析解決問題,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的團隊精神。

在非傳統學校奧龍(AHLONE)小學,校長為黑人蘇珊(Susan Charles)博士,她是一位富于教育理念的專家:充滿了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蘇珊說:“76年前就在這里建立了非傳統小學。課堂上我們教什么呢?自信心。每個人只叫名字不叫姓,校長也一樣,主要按個人特點和能力而不是按地位來區別.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大家都是社區的一員;每個孩子都需要獨立思考,獨立思考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這里的老師組織能力非常強,注重給學生選擇權,讓學生在各種選擇中做出抉擇,并善于自我評估。”教學管理氣氛輕松。眾多教學科目教師只負責組織,具體的由孩子憑想象去做。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種工具、材料“為所欲為”,教師很少干預,作品五花八門,別出心裁,孩子完成的作業雖然幼稚,有的不倫不類甚至荒誕,但毫無思想制約,體現井開啟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學校不以統一模式“鑄造”學生,教師對學生“管”得不多,評語多是鼓勵性的,在學生學習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從不說;“不行”、“錯了”之類的話,更多的是說:“做得很好”、“再試一試”類似鼓勵的話。教師尊重學生的權利體現在許多方面,學生所在班級都沒有指定的班長,而是由班上同學每天輪流當“干部”,負責班里當天的所有事務。他們之所以如此興奮和負責,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學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且,這種機會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明天”。這樣培養一個孩子的“領袖”意識及實施管理的自信。

美國教育所倡導的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個性發展及創造性,恰恰是中國教育所忽視的,我國中小學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老師習慣于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嚴肅地站在學生面前訓話、布道,學生只能毫無質疑的聽取、尊重。然而一味強調尊人,勢必抑壓尊己,無形中減弱了思維能力還很低的孩子的自信心,限制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校長、教師、學生、家長仍然被高考、中考的大棒指揮得團團轉,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億萬學生的創造可能被強力禁錮在考試升學一條路上,學生只知道考試,只知道背書的高分低能兒學生競爭壓力大,負擔過重,娛樂活動極少,社會活動更是單一,其主要知識來源于課堂,因學校幾乎包攬一切,缺乏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僅學會了死記硬背,無條件服從,形成了習慣性的,依賴性的思維定勢,不會自己做決定,生活自理能力極差,更談不上獨到的見解和創意,對社會對人的認識嚴重缺乏。這些都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相違背,學生既不能發展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也感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學生就會缺乏自信心和獨立能力。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動力基礎,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約孩子健康成長的嚴重阻礙,正如拿破侖所說:“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創造機會。”為了戰勝在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加強中小學生自信心培養很有必要。

二、課堂教學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是進行創造教育的主渠道

20世紀80年代,美國逐漸出現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教法改革——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這個思想通過什么渠道影響著美國教育,今天我們尚未追蹤到它的足跡、但是,這個思想帶來的影響卻日益響亮地回蕩在美國學校的課堂里,它甚至波及英國課堂、德國課堂和日本課堂。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圍繞現實中的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或實驗最終獲得答案的一種學習方法,通常包括三個階段:

(1)提出問題或假說。問題作為學習的最初動機和挑戰,它結構不明確,沒有簡單、固定、唯一的正確答案,但它能激起學生探索、尋找解決方法的愿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2)針對問題或假說進行觀察或實驗。學生要研究一個具有多種解決方法或答案的“開放性”問題,通常是在一段時間內以小組形式合作學習、工作,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這種教學方法對突破學生思維的僵化、呆滯,刺激思維的靈活性有一定作用。

{3)學生通過研究、分析,接受或拒絕先前假設,從而獲得問題答案。具體的研究方法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如美國愛恩中學,針對書包負重對學生健康的影響問題,成立了“書包”研究小組、并邀請兒童健康專家加以指導,試圖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法案。他們還向地方的校董事會提出可能解決的辦法,并要求學生考慮成本、空間、地方現行法規、法律問題及學生自身利益等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們運用知識去分析演繹。經過這番思考,進而學生們必須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這種教學方法部分地回答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途徑究竟在哪里的問題。它的背后隱含著美國人對基礎教育目標的潛意識:大量地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其基礎教育的立足點已不僅僅是學到什么,而是要學會探索什么,“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能提供真實的體驗,這些體驗不但有助于各門學科知識的綜合化,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框架,并能使學生自然地把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因此,“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理念是一種積極的教學策略、方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參與與真實世界相關的學習任務來提高他們的學習和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包括學會與人合作、自主決策、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等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

三、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探究式教學的淵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即杜威提出的以兒童為中心,從做中學的主張。20世紀中葉,美國生物學家、教育家施瓦布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探究式教學方法。施瓦布認為科學知識、科學結構處在不斷變化中,隨著探究方法的改變,它們會不斷地更新和修正。因此不能把科學知識當作絕對的真理教給學生,而應作為有證據的結論;教學內容應體現科學特有的探究方法,如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教師應當用探究方法來教授知識,學生也應通過探究活動來進行學習。

探究式教學所強調的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發現學習、科學精神等必將為創新教育開拓新的路徑,使創新教育能夠真正付諸于現實。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很好載體。只有讓學生自主地去完成自己設計的問題,才能真正在研究的過程培養他們的能力和提高他們的素質。中國嚴格規范的教育管理雖然為中小學初級教育打下了基礎,但缺乏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在同樣的教學時間里,我國課堂上的知識難于美國,美國學校一星期的課程,我們只用了10分鐘就完成,教師只是照課本講公式、原理,學生聽后背熟即可。正是由于進度快,所以課程內講授的知識點多,這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必然比美國教育省略了很多東西,省略了學生自己準備各種材料,自己動手制作的全過程。因而我們的學生不會像美國學生那樣嘗試到成功,也不會體驗到失敗。

中美兩國教學過程的差異向我們顯示,同樣是一個知識點,對中國學生來說,這只是書本上枯燥乏味的并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的抽象理論,學生不會知道按照書上的程序去做仍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材料的性質是否符合實驗要求,也包括具體的操作細節是否有誤差;而對美國學生來說,書本上的內容是有趣的,并且是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喜聞樂見的。閑為學生必然在實際生活中要自己動手操作、要思考、要選擇、要尋找失敗的原因、要克服各種困難、要享受成功的樂趣。

因此,與實際生活相連的教學過程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們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知識觀,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同時培養了創造力。美國從小學就普遍讓學生做“課題”和“項目(Project)”,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自己去進行研究學習,使學生從小獨立掌握學習方法,老師沒有大量的知識灌輸.沒有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教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主動學習的方法,良好的科學習慣,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非常有益。

探究實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科學領域的探究,有生活領域的探究,有課堂上的探究活動等。課堂上探究式教學實際就是,將科學領域的探究引人課堂,在學生學習科學概念、原理之前,先進行探究活動,再根據自己的探究結果,做出科學的解釋。即讓學生通過重復或模擬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科學原理和科學的本質,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灌輸”、“識記”的“填鴨”式教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讓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去思考。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探究本能和個性,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不要把問題限制得過死,不能輕易給學生答案,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歸納總結,在實踐中自己去尋找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我們學生的創造能力。

中國和美國分別代表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兩大教育體系,中美兩同由于歷史和國情的不同,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必須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基礎教育改革必須堅持繼承中的創新和揚棄中的突破,要求研究者和實踐者以開放的態度和跨文化意識來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在相互吸收和相互包容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整合。

中小學教育論文:中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論導向——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和倫理主義的整合

摘要 不同的理論觀點,既影響著教育管理理論的研究,也會在管理實踐中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風 格,也直接影響教育管理改革的發展方向。在當今世界,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和東方倫理主義形成了影響世界 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的三種理論思潮。三種理論在相互攻訐、相互作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給教育管理帶來 了勃勃生機。三種理論思潮在理論和實踐中的融合,已成為當代中國教育管理改革的一種理論導向。

關鍵詞 教育管理 科學主義 人文主義 倫理主義 理論導向

從中小學教育管理發展的歷史來看,無論古今中外,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時,總會 采取不同的理論觀點和獨特的研究方法,在批判、繼承、交流、整合的基礎上,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教育管理理 論和流派。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因其價值觀念、道德標準、思維方式不同,會認同不同的管理理論,也就會 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風格。我們為論述方便,可以大體將他們歸并為: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以效率為核 心的“科學管理理論”;以人本主義為導向的“行為科學”理論;以倫理主義為導向的“人倫管理理論”①。 在當今世界,這三種理論導向構成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圖式。在當代中國中小學,對各種理論的探索和實踐,也 深刻地影響著中小學教育的發展軌跡,但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這三種理論導向發展的趨勢,都正在逐步由對 立走向整合,對這種趨勢的深入研究,對深化我國中小學管理改革,意義極大。

一、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科學管理

在科學主義者眼中,科學是對客觀真理的認識,客觀真理被認為是可以解決人類一切問題的出發點,而對 “科學方法”的普遍性信念,則被認為是人們在認識客觀真理之后解決人類一切問題的法寶。現代科學管理是 在社會大生產條件之下,對科學主義理論的一種實踐。在教育管理中的科學管理作法,許多是從企業管理中移 植過來的。對形成20世紀以來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影響重大的最早一種學說是英國工程師F·泰勒提出 的“科學管理”理論,泰勒認為:科學管理的原則有四條,一是對工人操作的每個動作進行科學研究,用以替 代老的單憑經驗的辦法;二是科學地選擇工人和管理人員;三是培訓工人,使其掌握自己工種的學問;四是資 方與工人之間親密協作,職責均分,資方要干自己應該干的事情,不要把它們都推給工人②。這種理論提供了 解決企業管理中怎樣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這兩個環節的方法,因而成了現代管理科學 的基礎,它也被稱為“科學管理主義”。其思想不僅在企業界得到廣泛運用,而且也運用到教育和社會生活的 其他方面。例如在美國,由于公共學校教育在19世紀末得到迅速發展,教育管理面臨許多新的棘手問題,同時 政府和社會對教育的巨額投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們向學校要效率,學校管理人員只好求助于泰勒的方法, 成為在教育管理上與當時西方掀起的“教育科學化”運動遙相呼應的一種思潮。在我國,70年代末80年代初迎 來了“科學的春天”,改革開放的熱潮帶來了整個社會的巨大變化,社會、政府、家庭給教育提供了越來越好 的條件,同時對教育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引發了教育管理人員學習西方科學管理理論的熱情,可以說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教育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學管理”思想影響下進行的。

科學管理思潮對教育管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20世紀初,由于社會、生產、科技的迅速發展,各國基礎教育也得到迅速發展,學校數量大量增加,社會 、團體、家庭對教育的投入也大量增加,這引起了人們對教育效益的廣泛關注,企業界和政府部門對學校在管 理上的浪費現象提出了嚴厲批評,要求管理人員把重點放在質量和效率上。為此提出必須對學校各方面工作進 行考核,在社會和家庭的巨大壓力之下,教育管理人員不得不放棄傳統的教育價值觀,轉向接受與現代社會經 濟發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和管理模式,科學管理的思潮開始在學校管理中流行,它要求教育和管理 人員明確了解教育目標,了解學校的總效率與員工們的工作效率的聯系,了解教師的工作成效,了解學生的學 習效果,了解一個班和另一個班教學效果的差別,了解本校學生與其他學校學生相比較孰優孰劣,即注意把經 費的分配同教學成本聯系起來。如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講師富蘭克林·博比特就提出,要提高學校行政的效率, 首先要確定學校產品的理想標準(即學生標準);其次規定學校的生產方式;生產者(教師)必備的資格和工 作準則。這樣“管理人員就一定能夠牢固地掌握控制生產成本的規律并懂得如何引進更有效的工作方法”,而 “效率意味著權力的集中化和監督者對全部執行過程實施明確的指揮”③,這樣注重效率、成本、管理全過程 的觀念對傳統的經驗型管理思想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二)強調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量化管理

隨著科學主義觀念的流行,教育科學研究也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量化方法如教育調查、教育統計、教育 測量成了學校進行科學管理的基本工具,成了記錄、分析和比較教育產品及其成本的手段。我國改革開放以來 ,在教育管理中十分流行的崗位責任制、教師工作量的量化,標準化考試的盛行,甚至學生品德也要實行量化 標準,各種統計技術、量表以及成本核算程序的運用,使學校管理由粗放化走向了集約化之路。為保證質量和 效率,競爭和淘汰成為必不可少的措施,分數和年級、名次和證書,成為管理的主要手段,一切與此無關的興 趣活動和課外活動,便理所當然地被排除在課程之外。

(三)以科層管理為組織基礎

科層管理理論屬于古典組織學派的一個分支。它是由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提出來的。其主要 貢獻是提出了所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即建立在理性——法律權威基礎上的等級體系。科層管理理論認為, 在現代社會,由于科技革命改變了工作場所的性質,即分工細化和管理復雜化,這就有必要發展控制工作的綜 合機構,創造溝通和協調的系統,確定管理者及其屬員的行為準則。在韋伯看來,“充分發展的科層組織機制 較之其他組織,簡直就象大機器生產與非機器生產方式之別”④,也就是說,他認為這種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 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確性、穩定性、紀律性和可靠性方面優于其他組織體系。

雖然對教育管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應用科層管理理論,有許多不同的看法⑤,但教育管理的理論研究 者和實踐人員仍試圖運用科層組織的概念和操作方法來說明和解決教育管理問題,對教育管理產生了切實的影 響。如在教育系統中建立上下銜接又有明確分工的管理體系;國家通過法律、法規、政策賦予各級教育組織以 明確的職責和權力;在學校內部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組織網絡,各職能部門層次分明,分工明確,有標準的工 作程序;各級領導要經常考核下屬的工作效率,并按他們的能力和成績決定進退,等等⑥。

上述觀點充分反映了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教育管理理論觀點。由于有了效率意識,教育管理人員更容易與 社會各界溝通,促進了教育管理的科學化和理論化,促進了教育管理的專業化、理性化、協調合作、連貫性和 激勵作用,為教育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這種理論導向在實踐中的缺陷也是相當明顯的。 首先,它把人看成機器人、經濟人,只能服從,忽視了教育是一項特別需要教師創造性勞動的事業,僅僅視教 師為執行命令的工具,無意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人失去人性并使教師和學生屈從于機械程序和某些 領導人的專斷獨裁行為;其次,缺乏對組織環境的復雜性和動態性的認識,不重視處理組織中的人的問題,在 組織結構上的基調是獨裁式,過份強調組織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規章制度等,缺乏對人格的尊重和對人的靈活 性的重視,其等級化、制度化的管理常常使組織僵化,束縛了事物的發展。第三,在強調教育管理和企業管理 的共性時,忽視了教育過程與生產過程、教師勞動與工人勞動、教育投資與生產投資、教育結果與工業產品的 區別。雖然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首創了運用定量方法解決管理問題,彌補了過去純定性分析的不足, 但事實上很難完全用定量的方法來分析和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情況,其研究方法帶有明顯的形而上學色彩。

隨著時間的發展,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給教育實踐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明顯:首先,加速了學歷 社會的形成,在教育中形成了兩個無休止攀爬等級階梯的群體,教師為更高的工資、更高的職務和職稱而攀爬 ,學生為更好的學校、更高的學歷和學位而用功,使教育背離了教育本身的價值,教師和學生常常在為許多虛 假的目標而奮斗。其次,在教育內部,顛倒了人和教育的關系,壓抑人性、摧殘兒童,把人培養成了科學技術 和官僚管理制度的工具,教育嚴重脫離了生活。再次,學校從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成為一個“篩選”的等 級化機構和發放學歷證書的場所,另外,由于學校教育轉向考試中心主義,畢業證書成了挑選職業的通行證, 其貶值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激烈的升學競爭導致了普遍的厭學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

因此,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教育管理理論受到了來自兩方面的批評,一是來自人文主義,一是來自倫理主 義,他們抓住科學主義的要害猛烈開火,批評它忽視人、忽視人性、忽視教育的本質、忽視教育與生活的聯系 ,但它們各自的管理思想也是涇渭分明的。

二、以人文主義為導向的民主的人際關系管理思想

本世紀30年代以來,由于勞工運動和民主思潮的蓬勃發展,新興社會科學的產生,加上學校規模擴大和學 校系統內部結構變化,科學管理思想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猛烈抨擊。于是,民主管理的新思想開始醞釀、誕生。 其中名氣最大、影響最深的倡導者當推杜威,他在系統地提出基于人文主義精神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張的 同時,提出要讓教師有機會更充分地參與管理,這不僅不會改變學校組織的本質,而且還將改變教師和管理人 員之間關系的類型和性質;作為學校管理人員的“領導應當是通過和別人交換意見從而激發和指導智慧的領導 ,而不是那種孤立地依靠行政方法專橫獨斷地將教育目的和方法強加給別人的領導”⑦。以后,工業和社會科 學所進行的人際關系研究似乎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證實了民主管理的支持者的所抱的信念——人道主義的領 導方式能夠提高組織的士氣和效率。

以人文主義為導向的民主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注重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研究

當時工業方面進行人際關系研究的著名實驗是美國芝加哥霍桑工廠的管理部門與哈佛大學管理教授E·梅奧 (Eltan Mayo)等人合作進行的“霍桑調查”,其研究結果促使管理上的“經濟人”模式向“社會人”模式轉換 ,即注重集體以及集體中人與人的關系等社會問題對個人和組織效率的影響。不久,此種研究形成為有廣泛影 響的人際關系學說,其基本原理是:工人是“社會人”,是復雜的社會系統的成員,他們不僅有追求物質利益 的欲望,還有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以及安全、歸屬等方面的社會和心理的欲望,滿足工人的社會欲望,提高 工人的士氣(如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協作精神等),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領導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好集體工作 ,要在正規組織的經濟需求和工作人員的非正規組織的社會需求之間保持必要平衡。

最早意識到把人際關系學說的研究和教育管理聯系起來的教育家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導主任拉爾夫·泰勒 ,他在《變化中的思想概念促使教育必須調整》(1941年)一文中提出人際關系的研究與學校管理人員有關, 他預見今后教育管理必將受到“霍桑實驗”的影響。二戰以后,把人際關系學說和教育管理結合起來研究的文 章增多,如威爾伯·約契主張校長要正確處理好全體教職員之間的關系,要和教師以平等的地位對話等,給教 育管理理論以新的啟發。

(二)注重人的需要的滿足

人際關系理論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的重要結論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是提高工人士氣。究竟怎樣才能提高 員工士氣呢?人際關系理論研究者認為:追求滿足社會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是激勵人們的動力。以后的一些行為 科學研究者對此又作了進一步的探討,認為人們各種各樣的行為,都出自一定的動機,而動機又產生于人們本 身存在的需要。因此,人們的需要和動機確定了人們行為的目標,人們的行為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從人們 內在需要出發,推動人們采取某種有目標的行為,最終達到需要的滿足,這就是激勵的過程。以人文主義為導 向的行為科學論者認為,沒有達到滿足的需要是激勵過程的出發點,行為的推動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是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勵兩因素論”。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激勵的前提是,一方面,人是有需要的動物,只有尚未滿足的需要才能影響行為,而已經滿足 的需要不再是激勵的因素;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按重要性的等級排列的,一旦一種需要被滿足,另一種需要 就會出現,并要求滿足。這個進程是沒有止境的,人就是為了滿足需要而不斷地生活和工作的。馬斯洛在1954 年發表的《激勵和人》一書中,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等級。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性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的這些基本思想被后來的實際管理人員廣泛接受,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用更 高層次的需要手段來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是教育管理人員普遍研究的課題。

2.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勵兩因素論”

赫茨伯格同他的助手在調查研究中發現,人們不滿足于工作時,是對工作環境不滿;如滿意工作時,則是 滿意于工作本身。1959年他在發表的《工作的激勵》一書中提出了激勵的兩因素論。即:第一,保健因素或維 持因素。這種因素是維持一個合理的滿意水平所需的,沒有它們,職工就不會滿意,但它們的存在并不構成強 烈的激勵。第二,激勵因素。這些因素構成對職工強烈的激勵,能使職工高度滿意于工作。激勵理論明確指出 人們的工作效率決定于人們的工作態度,而工作態度又取決于人們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而人們的需要是否能得 到合理的滿足,又受到工作本身和工作環境的影響。70年代以后,馬斯洛、赫茨伯格的管理理論對教育管理的 影響與日俱增,“自我實現”既是教育管理者自身的一種追求,他們也認為,以人文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就 是要幫助每個人成為自我,如格里菲思就斷言:“學校全體教師中士氣的高漲,是和管理人員幫助他們每個人 在工作中獲得的滿足所能達到的程度直接聯系在一起的。”⑧

(三)注重領導方式的研究

行為科學的研究者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在影響企業各部門工作效率的因素中,領導是最主要的因素。 他們發現生產效率高的領導人總是讓下級清清楚楚地知道目標是什么,需要達到什么要求,然后讓他們有充分 的工作自由。并且還認為,如果領導人員以職工為中心,不僅注重職工工作,而且經常關心他們的需要和愿望 ,那么這個部門的效率就高;如領導人僅以工作為中心,不關心職工的愿望和要求,這個部門的效率就低。利 克特和他的助手在調查研究中就領導是否對下級信任、下級在工作中有無自由的感覺,以及領導是否積極與下 級發生聯系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組織領導的四種基本制度;一種是剝削式的專制制,第二種是 仁慈式的專制制,第三種是參與制,第四種是民主制。調查結果發現,工作效率高的單位多采用第三、四種制 度。因此,利克特認為,高效率管理人員領導人的組織有以下鮮明特點:第一,整個組織中每個成員是相互高 度信任,目標一致,并有參與、支持完成目標的意識;第二,組織成員對組織目標有明確、合作的態度和正確 的動機;第三,組織是一個緊密結合的、工作有效的社會系統,成員之間相互信任、支持,領導鼓勵成員有效 “參與”;第四,對成績的總結,主要用來進行自我引導,而不是為了控制。國際知名心理學家K·節英(Kort lewin)與其研究生在美國依阿華大學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領導作風如何影響群體行為。結果顯示,實行民 主領導的組織活動成果豐富,組織成員對相互間的交際感到滿意,他們表現出更有創造性和獨立性。

不難看出,以人文主義為導向的民主的人際關系思想之所以被教育管理界廣泛接納,除了與本世紀20—30 年代的民主思潮發展有關外,更實際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有助于解決由于學校管理和教育行政越來越官僚主義所 造成的問題。同時,教育組織的進一步專門化及其在規模上的擴大、教育活動的復雜化都要求教育管理人員在 處理有關事物的過程中應更加依靠教師的合作和專業知識,而民主管理理論和人際關系理論兩者的確都提供了 一些重新分配決策責任,以及幫助教育管理人員更好地同教師一道工作的方法。這種管理理論在實踐中得到了 廣泛傳播,并在實際管理中產生了深刻影響。首先,它改變了教育管理中對人的看法,重視人的因素,特別是 將人的組織行為作為討論的重點,不僅可資借鑒,而且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促進了管理思想的繁榮;其 次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發展了管理理論,一方面開創多學科協調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加強了對人的行為的調查 研究;另外,它還強調人的行為的因果關系和行為規律,并據此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第三是提出了在工作中 實現“民主”和“自主”原則,恢復“人的尊嚴”或“人性”,使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相結合等新的管理方式 ,開辟了一條管理新路,特別是倡導教師參與管理的各個方面,“目標管理”和“豐富工作內容”等方式方法 ,在教育管理實踐中影響是很大的。

然而,民主的人際關系學說畢竟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定階段發展起來的管理思想,它不可能解決管理的全部 問題,也無法解決隨著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矛盾沖突。特別是這種理論被行為科學論者片面強調其作用,夸 大其在管理實踐中的有效性,其片面性顯得更加突出。加之制約人的組織行為的因素相當復雜,單靠某一種理 論予以科學的把握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尋求多種理論的整合使教育管理理論趨于完善便成了人們繼續奮斗的 目標。

三、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向的人倫管理理論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管理思想是由一系列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和思維定勢所組成,管理者的管理行為就 是他的管理觀念的體現,西方現代管理思想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它們無不出自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思潮的 融合。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管理思想則是東方文化的產物,它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改造自然、社會和自我發展的過 程中積淀而成的價值道德和思維定勢。中國人處事、待人、律己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是非標準為準繩的。在 管理思想上重人論、重和諧、重傳統居于主導地位。正如倫理學家羅國杰先生所說:“人倫關系和人倫價值是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起點,精神境界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支柱,人道主義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核心。整體觀念 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歸宿。修養踐履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根本要求,而推己及人則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 唯一重要方法。”⑨我國現在的教育行政與管理人員就是在人倫為本的文化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在他們頭腦中 潛藏著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向的人倫管理思想。這種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強調政教合一

道德理想主義特別重視教育的作用,視教育為改造人的靈魂的工具。有一句名言:“學校的一切工 作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思想”⑩,可說是這一觀點的代表。道德理想主義者特別是在儒家的哲學里,政治就是 教化,教化也就是政治,“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11)管理者首先是一個教育者,管理過 程也是一個教育過程。他們反對自然主義學說,認為人在組織中如不被好的東西去影響、改造,就會被壞的東 西影響、改造。教育的責任就在于“化性啟偽”,引人向善,就是把人的本性中好的東西發掘出來,用以驅除 后天不好的東西,向“仁”和“君子”邁進。管理就是通過管理者的教育,使被管理者遵守人倫關系中的秩序 。

(二)重視知行合一

道德理想主義強調知行合一,強調用一整套倫理規范來規范人在組織中的行為乃至個人的生活小節,管理 就是建立一種倫理規范,管理方式主要是通過做、行,在做和行的過程中養成行為習慣,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 向的管理者相信、道德理想、道德秩序是個人精神和國家的支柱,它甚至可以超越經濟的、軍事的力量,并且 相信一種理想的道德可以通過合適的方法、途徑有效地灌輸給受教育者,陶行知先生在曉莊師范、山海工學團 、重慶育才學校就是進行這樣的教育,也是實踐這種管理。陶行知把它概括為“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教學 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 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12)

(三)講求人倫秩序

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十分講求人際關系中的秩序,要求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特別是下級對 上級的服從,朋友之間的“信”,上級對下級的“義”。辦事要謙虛謹慎,寬容忍耐,嚴于律己,沉著穩健, 工作勤奮,生活節儉,講究中庸,強調團結,重視和諧,遵守紀律,這一切對于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益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理想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是源遠流長的,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向的教育管理思想在中國的教育管理者的 頭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從儒家的“修道之謂教”,到王陽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都可以看出道德理想 主義的影子。以道德理想主義為導向的管理思想若服務于一個理性的、民主與法制健全的國家,管理的質量和 效率將會大幅度提高,教育將會取得巨大進步。但是,這種管理思想在長期的封建社會的土壤中也衍生出一些 消極因素,成為中國人前進中的包袱,比如崇尚權力的官本位專制主義思想;論資排輩的等級觀念和行為準則 ;只重情義不講效益;和為貴,忍為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開拓進取精神,等等。這是我們今天所必須 摒棄的消極因素。

四、融合——當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走向

從以上管理思想發展的歷史看,無論是西方管理思想還是東方管理思想,各種理論導向都有自己的視角和 側重點,科學主義導向產生的變式都關心應當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組織更富有效率的問題,其視點在于組織結 構方面。人文主義導向產生的變式其注意力則在于人的情感和其他的心理因素,強調人的需要。道德理想主義 產生的變式則強調秩序、人倫關系的重要性。但是,隨著當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學科高度 分化、高度綜合的趨勢影響之下,許多學者發現單獨一種教育管理思想解決不了問題,教育管理思想也不可避 免地要走向融合,即博采眾家之長,促進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和專業化。

在西方,隨著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理論、突變理論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興起 ,一種以這些理論為基礎的開放系統管理理論開始受到管理界的歡迎,并引入教育管理,可以視為教育管理理 論走向融合的發端。系統管理論認為,學校是社會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認為學校、社區和社會之間的 界限是可以滲透的、相互作用的,社會上各種因素(政策的、觀念的、經濟的、風情的等等)都在影響著學校 的教育質量、工作秩序和效率。一方面,系統管理學說從系統觀念上給教育管理人員提供了一種思想方法,提 供一種把學校內外環境、各種因素作為整體進行思考的方法,要求教育管理人員樹立起整體優化觀念、合理組 合觀念、動態平衡觀念、開放與閉合統一觀念、信息溝通與反饋觀念。同時把系統分析的方式應用到教育調查 、教育預測、教育決策、教育規劃、教育評價、教育診斷之類的教育行為之中。另一方面,系統管理學說認為 教育是一個以人為主體的一體化系統,它是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開放的系統。第一,學校是由人、物資、教育 媒介和其他資源在一定目標下組成的復雜系統,一個系統的變化會引起另外幾個子系統的變化,學校領導人在 協調學校內部管理過程時,要注意各子系統之間的動態聯系。第二,學校是一個開放系統,是社會大系統中的 一個子系統,它受外部環境影響,如社會對學校的政策和法律規定及廣泛的文化影響,它同時也影響外部環境 ,它只有在與外部環境相互影響中才能達到動態平衡。同時,系統管理理論往往同權變理論結合起來,不承認 在處理組織問題時有一套放之各種組織而皆準的方法,管理應該是根據學校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具體情況對組織 問題作出靈活處理。

在我國,特別是80年代以后,我們在學習西方管理思想的過程中改造我國原有的管理思想和體制,大多數 學者認為,我們學習西方管理理論,無論是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還是以行為主義為導向的,都是為了消化、 吸收,為我所用。根據對以上三種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我認為必須用鄧小平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來”的偉大教導為指南,對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管理理論進行系統地、深入地研究,把現 代的先進管理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既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拜,也不全盤否定,大加討伐。縱觀整個 世界管理理論的發展,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理論與運用,多樣與綜合,已成為當代教育管理理論完善與 更新的大趨勢。

中小學教育論文:新課程背景下的農村中小學教育

摘要:由于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限制,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是農村新課改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中小學;教與學;構建

目前,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教育經費短缺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

一、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

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角色結構的復雜性。相對學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層面式的“師長、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對市場經濟、網絡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和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沖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師長、同志、朋友、父母”這一層面式的角色問題,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努力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以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目的。

(二)三維式的“導演、導游、導師”角色

在新課程中,角色的轉變不僅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導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這就加大了指導的難度。樹立“導師意識”;首先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靠創造性的勞動獲得新知,并有所進步;其次是善于指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強,情緒不夠穩定,方法還很欠缺,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再次,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發展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為原則。“導演、導游、導師”三維角色三種境界,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益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使新課改在農村中小學得到有效地實施,就要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一)探究準備

這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準備良好的思維材料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

1.創設情景

(1)遷移學習。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知識、學法的鋪墊。

(2)情景引入。通過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用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實例、游戲、故事等引入。

2.提出問題

根據新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構建

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準備多種探究性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可分三步:

1.獨立探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嘗試的材料(自學課文、操作演示、動筆練習等)和嘗試思考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嘗試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做到邊嘗試、邊思考,初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通過學生嘗試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討論質疑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嘗試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運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討論;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討論的問題是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啟發思維的關鍵或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的見解。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質疑;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或在教學中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學生討論、質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3.發現知識。學生經過嘗試、討論試練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知識歸納構建;發現學習規律,概括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這是檢測鞏固運用新知識,掌握運用學法、形成技能的環節。

1.嘗試。這是檢測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掌握學法和運用學法的嘗試;練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助于學生運用學法和遷移學法。

練習要環繞目標,突出重點,有基本練習、綜合或專項練習、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練習要有開放性,形式要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2.評價。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批、互評、互議,評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過師生互評,充分發揮學生協作的功能和自主學習的功能,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3.總結。一方面讓學生談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另一方面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深化作簡明提示。

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對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主體、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實現有機轉換,確保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師長、尊重知識、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地域,為我們提拱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內容,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針對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我們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貼近實際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大處著眼就是對各年級學生應達到什么標準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要求、小處著手就是從平時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就是結合時代要求、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扎扎實實工作,實實在在落實德育的各項措施。我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緊緊圍繞發展創新的內容開展了,少先隊、團隊演講比賽活動;以“養成習慣,收獲命運”為主題開展了爭創行為規范示范班活動;以“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校園藝術節,開展了爭創藝術教育特色班活動;以尊重自然,強化和諧”為主題,引導學生將愛護、保護環境與自,身文明修養相結合,開展了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動;以“珍愛生命,遵守交規”為主題,開展了尊重社會,強化規則意識的話動;以”誠信、助人、尊師、興教”為主題,開展了每學期四次的團隊觀摩話動。我們還特別重視新生人學、新隊員宣誓、校園每日常規、畢業文明離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相信學生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機會還給學生,開放學生的心靈世界,以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教學就是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訓練。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在問的形式上,可讓學生課前提問,供教師備課、上課;課上提問,供師生討論交流;課后提問,供大家學習探究.在問的內容上,指導學生”善問”,即把握何處問、怎么問?

2.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若要教學打動每個學生,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尋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果學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選擇,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去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3.給學生嘗試的空間。學生的知識能力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在自主嘗試、實踐探究中形成的。從模仿到探究到創造,逐步構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定向一自學—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內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會嘗試到敢于嘗試到樂于嘗試到善于嘗試,形成了自主意識、強化了探究意識,提高了受挫意識,進發了成功意識。

4.給學生創造的天地。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學習與成果的展示。但是學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師、怕提問、怕學生。應該培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只有體現出這種“不怕”的精神,才能顯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學生才能敢學、敢問、敢拼、敢和教師爭辯,才能創造出一堂好課,才能實現孩子真正的發展目標。樹立我能、我會、我棒的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實踐、自主創造,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

(三)挖掘校本課程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合力

由于農村地域的差異,決定了農村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積極探索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是提高農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

1.校內資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師、一塊獎牌、一件作品、一項工程……”,若將這些統計、整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資源。

2.鄉土教材。“民俗民風、鄉土文化、特色產業、人才人力……”,不僅是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內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既可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又能讓受教育者看得見、摸得著,樂意接受。

3.家長交流。“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家長學校咨詢活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與交流,同時,學校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難怪有人說家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

4.學生活動。“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團徽下的宣誓、板報專欄、校規校訓”以及參觀、訪問、調查、競賽等有益活動,讓學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勞動之艱辛,親歷知識的需求,觸動求知的欲望。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從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啟智、健體”的高尚品質教育。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習慣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績公布于眾,然后仔細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這種做法偶爾為之,可能會給學生適度的壓力,激發學習積極性。但頻繁用這種手段,甚至將之作為控制、刺激學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災難性的。長期如此,將破壞學校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生活在焦慮和壓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對排名靠后的學生在心理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教育無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應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利益。我們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不同的評價形式;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對待;對學生的認識和實踐結果。正確的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獨到見解的大加表揚,錯誤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閱讀資料、師生交流諸多方面得到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性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四、多種途徑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

(一)調整農村學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動學校的發展

農村學校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在教育投資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把有限的資金均攤給各個學校;只能是杯水車薪。推進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資才能見效,而集中投資的前提必須是調整學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師生的“袖珍學校”,集中力量和資金建設示范化學校,因地制宜抓好“計算機、閉路電視、廣播”三網合一的“鄉鎮網”及各個學校的信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農村“民轉公”和代課教師偏多,素質偏低,觀念相對落后,教法相對陳舊。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在建好農村學校衛星網這一“天網”和互聯網這一“地網”的同時,還要加強“人網”的建設。一是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培養培訓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學校任教;二是通過發達地區對貧困農村學校的支教、城鎮和農村學校教師的輪流任教、城鎮教師定期送教下鄉等形式,共享“人網”資源;三是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四是加強學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農村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基本功素質;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利用農村獨特環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農村進行新課程改革,環境、設施等并非課改教師所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然而,沒有活動場地、沒有專業教室……,時刻困擾著課改的如期進行,作為課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農村那些平凡樸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莊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諸如踢毽子、打沙包;蕩秋千、促泥鰍、扭秧歌、舞龍燈等活動;都對學生的自主參與、群體合作、情趣愛好、創新思維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組織引導得當,并加以創新改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大多數農村中小學忽視校本教研,盛行分數管理。為了扭轉這種重分不重人,利益驅動代替事業追求的被動局面,必須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為主,通過教學反思、交流研討、集體備課、協作嘗試、說課評課、案例評選、探究創新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五)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強化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系

家庭不僅是學生溫暖的港灣,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誠邀家長與課改同行。無論是實施課改年級的教師還是其他年級的教師,都要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并舉行家長開放日、開放周,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縱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平等對話。在對話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六)健全教育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教育評價有鑒定、改進、激勵、管理與研究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質量,而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立教師教育教學綜合量化管理辦法,不“以分論賞”,抓管理、促教研、全面評估教師工作;在學生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杜絕公布成績和用成績排名次的錯誤做法;鼓勵學校、家長、社區共建有效、合理、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激發教師進行新課改的積極性,在教育教學中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課改文化氛圍。

上一篇: 現代教育論文 下一篇: 小學教育管理論文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婷婷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