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四川大學
國際刊號:2096-3246
復合影響因子:1.73
全年訂價:¥ 400.00
國內刊號:51-1773/TB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57年
綜合影響因子:1.53
《成都科技大學學報》現更名為《工程科學與技術》。
《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57年,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復雜艱險山區重大工程與環境、新型電力系統、智能交叉科學與工程、水利與土木工程、信息工程、機械工程、新型電力系統等。該雜志以高質量的原創研究文章、綜述和技術論壇為核心內容,涵蓋了廣泛的工程科學和技術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電子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
該雜志注重學術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價值,所有發表的文章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保證了學術質量和可靠性。該雜志特別關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結合的文章,旨在促進工程科學和技術的跨學科交流和合作。它的讀者包括工程科技研究人員、工程師、教育者和學生等,以及相關行業和政府部門的決策者和管理者。雜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工程科學和技術前沿動態、分享研究成果和探討問題的平臺。
該雜志每期刊登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創新技術,為讀者提供了獲取行業動態和前沿知識的重要渠道。此外,該雜志還設有技術論壇和評論專欄,鼓勵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為工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提供寶貴的思路和建議。為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跟蹤工程科學和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的平臺。無論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工程實踐的角度,都對讀者有著重要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1)主題范圍:接受各個工程科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包括但不限于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2)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3)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4)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數字加方括號標注并集中排列在注釋后。
(5)來稿如為各種基金項目資助文章,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正式規定的名稱填寫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6)論文可以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7)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8)文稿中表和圖力求精簡,設計正確、合理、易懂。表式為三線表,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表內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上下行數字對齊;表內“±”號上下對齊,左右各空1格;表注依次用右上標a、b、c、d。
(9)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10)來稿應注重學術性、前沿性和原創性,不得侵犯他人或者其他機構的權益。對有重要學術創新的來稿,本刊將優先發表。
成都科技大學學報是一本由四川大學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